動態導航
1.JX金屬公司設立車用鋰電池循環設備並開工
2. DOE投入6400萬美元用於建設下一代燃煤電廠相關研發項目
3. 三菱化學收購德國的碳纖維廠商c-m-p公司
4. 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發布《瑞典實現100%可再生能源的創新解決方案》
5. 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地熱能存儲系統
6. 阿貢國家實驗室科學家發現了用於科學研究和國家安全的新型中子探測材料
7. NTTdocomo與AGC公司合作開發出用於動態控制28G頻段5G無線電波的傳輸和反射的透明超表面技術
1.JX金屬公司設立車用鋰電池循環設備並開工
JX金屬公司在日立事業所(茨城縣日立市)設立車用鋰電池循環設備,並開始運行。隨著鋰電池汽車的普及,今後鈷、鎳、鋰等正極材料需求會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之前5年到10年使用的鋰電池汽車產生大量廢舊電池。從廢舊電池中回收貴金屬,有效利用資源是今後重要的課題。JX金屬已經在敦賀工廠進行了日本最大規模的民用鋰離子電池回收利用實驗,擁有從廢正極材料、廢電池本身回收稀有金屬的技術。JX公司將推動開發車用鋰離子電池封閉式循環再利用技術。JX金屬此次將汽車製造商和電池製造商提供的原料回收產品樣品,以合適的成本進行處理量產。此次實驗設備的特點是可以將鈷、鎳、鋰等金屬分離,製作成液體、鹽、金屬等各種形態,並按照電池等級的質量進行回收。
2. DOE投入6400萬美元用於建設下一代燃煤電廠相關研發項目
2020年2月7日,美國能源部宣布投入高達6400萬美元的聯邦資金用於建設下一代燃煤電廠相關的研發項目。能源部部長表示,「煤炭是保持電網穩定的關鍵資源,投資清潔煤炭技術的研發,將使我們能夠開發下一代燃煤電廠,讓各國以環境友好型的方式利用這種寶貴的自然資源。「能源部為此提出了」煤炭第一「(Coal FIRST)的倡議,FIRST是Flexible, Innovative, Resilient, Small, Transformative的首字母縮寫,旨在建設靈活、創新、彈性、小型和變革性的燃煤電廠。此次公布的資金公告將涵蓋以下細分領域的項目:(1)基於超臨界蒸汽循環動力的加壓流化床燃燒系統;(2)間接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廠系統;(3)直接燃燒的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廠系統;(4)基於氣化反應的多聯產系統;(5)燃煤直噴式內燃機與燃氣輪機複合再熱聯合循環發電系統;(6)模塊化分段加壓氧化燃燒動力系統;(7)無焰加壓氧化燃燒(FPO)動力系統。
3. 三菱化學收購德國的碳纖維廠商c-m-p公司
三菱化學決定收購德國的碳纖維廠商c-m-p公司,收購將於2020年2月份結束。c-m-p公司位於德國的海因斯堡,擁有UD紡織物預浸材料的先進技術,產品廣泛用於飛機、汽車等領域。通過此次收購,三菱化學將確立美日歐的全球三部分預浸料生產體系。歐洲在汽車以及配套產業領域的先進材料使用方面走在前列。2019年7月三菱化學宣布出資44%的股份,在義大利C.P.C公司增設SMC(Sheet Molding Compound)製造設備。通過此次收購三菱化學碳纖維複合材料的生產體系會進一步擴大。
4. 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發布《瑞典實現100%可再生能源的創新解決方案》
2020年1月,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發布了《瑞典實現100%可再生能源的創新解決方案》。該報告分析認為,為實現在2040年前實現全國100%可再生能源電力需求,瑞典已具備脫碳電力系統的必要基礎設施,未來將成為幫助世界實現關鍵氣候目標的重要成員國之一。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在這項研究中,為瑞典提供了四種量身定製的解決方案,以期將大量可再生能源整合到瑞典電力系統中。通過展示瑞典的案例,IRENA希望以該研究為契機加強國際合作,並激發其他國家擴大實現可再生能源目標的雄心。該報告闡述了如何通過技術支持、業務模型、市場設計、系統運行方面的創新,來解決電力系統價值鏈中的一系列挑戰,報告還列舉並分析了一些可複製並大規模推廣的試點項目。
如果您想獲取這份全長116頁的權威分析報告,請添加客服材料俠(cailiaoxia)領取~
5. 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地熱能存儲系統
近日,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ORNL)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地熱能存儲系統,該系統可將家庭的峰值用電需求降低多達37%,同時還有助於平衡電網運行。地熱能存儲系統安裝在地下,它的設計目的是通過熱泵將太陽能和其他可再生資源的剩餘能量作為熱能儲存起來。該系統以含有水和相變材料的底下儲罐為基礎,這些材料在固態和液態的相互過程中可以吸收或釋放能量。ORNL的研究人員的設計依賴於低成本的材料,並安裝在淺層,以減少鑽井費用。儲存的能量可以在冬天提供幾個小時的供暖,或者在夏天提供幾個小時的製冷。有了這個好處,房主就可以避免在炎熱和寒冷的月份以峰值價格購買電力。ORNL的研究人員表示,享受這一系統成本效益的不僅僅是房主,通過在高峰時期轉移需求,這也可以幫助電力公司更好地管理他們的負荷。這樣使得消費者節省了開支,對可再生能源產生更大需求並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
6. 阿貢國家實驗室科學家發現了用於科學研究和國家安全的新型中子探測材料
(圖片:基於LiInP2Se6單晶的中子探測器,由阿貢國家實驗室提供。)
近日,美國能源部下屬的阿貢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發現了用於科學研究和國家安全的新型中子探測材料,這項研究於2020年1月15日發表在《自然》期刊上。該探測器通過減少中子捕獲和轉換的步驟來提高探測率。這種被稱為LiInP2Se6的新材料可以將中子轉化成成對的帶電電子和空穴。當對材料施加電壓時,電子空穴對分離並產生電流,與其他類型的材料相比,這種半導體材料的真正優勢在於它能夠直接探測到熱中子,以此提高了探測器的靈敏度,因為它不需要放大器和相關的整個過程。研究人員稱,這項研究可能會重新引起業界對中子檢測半導體技術的重視,因為此想法一直存在,只是一直未有人發現合適的材料去證明。
7. NTTdocomo與AGC公司合作開發出用於動態控制28G頻段5G無線電波的傳輸和反射的透明超表面技術
NTTdocomo與AGC公司合作,成功開發出用於動態控制28G頻段5G無線電波的傳輸和反射的透明超表面技術,並於2020年1月15日在Docomo中心進行了實驗。此次合作由Docomo提出設計原理,ACG負責材料和微加工技術。透明動態超表面是由具有規則排列的大量小結構的超表面基底的透明玻璃疊加而成。通過小範圍移動疊加玻璃,可以動態控制三種模式:發送入射無線電波、部分發送和部分反射無線電波、反射全部無線電波。與使用常規半導體相比,這種超表面動態化方法具有「同時保持透明性和動態控制」、「擴大基板面積更容易」等優點,不會破壞景觀和現有設計,因此能應用於建築物、標牌、廣告、車輛等場景。而且根據安裝位置的環境,可以控制無線電波的傳播,可以用於不易安裝基站的建築物密集的辦公街道,或需要控制無線電波的傳輸和反射的室內環境,從而建立更詳細的5G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