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鋰電池電解銅箔生產製造商產能擴建奠基開工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西寧6月28日電 (孫睿)28日上午,全球最大鋰電池電解銅箔生產製造商——諾德股份旗下子公司青海諾德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稱「青海諾德」)(二期)動力鋰電銅箔工程項目開工奠基儀式在青海舉行。

銅箔是生產動力鋰電池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之一,其品質的優劣直接影響到電池工藝和性能。一根頭髮的厚度一般是60至90微米,6微米鋰離子電池用雙面光超薄電解銅箔薄如蟬翼,細過髮絲,卻是新能源汽車、以智慧型手機為代表的3C行業、筆記本電腦、ESS儲能系統、航天等產品電池的核心材料。

諾德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立志介紹,此次二期項目建成後將實現年產近5萬噸高端超薄電解銅箔以及年產60000噸銅基新材料,預計明年底該項目全部達產。

諾德股份是國內首家自主研發並生產電解銅箔的企業,其產品主要應用於鋰離子電池和5G通信用電子信息產品。目前,該公司自主研發的核心產品為鋰電池用4—8微米鋰電銅箔、微孔銅箔;5G通信用的高端標準銅箔及超厚電解銅箔等系列產品,具備較為明顯的技術與成本優勢。

「公司生產的鋰電銅箔在國內銅箔市場佔有率超35%;國際市場佔有率超過20%,是國際上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用的鋰電銅箔材料龍頭供應商。」陳立志說,目前,已與寧德時代、比亞迪、特斯拉、LG化學、SKI等國內外知名鋰電池企業建立穩定的合作關係。

西寧市委常委、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常務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孔令棟表示,諾德集團作為全球最大的鋰電池電解銅箔生產製造商,目前已與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川工業園區比亞迪、時代新能源等企業建立了持續穩定的合作關係,形成了上下遊產業連結,實現了園區與園區、產業與產業之間的綠色循環發展和資源綜合節約利用,有力推動了鋰電關聯產業低碳循環發展。

「今天,該公司項目二期的開工建設,對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大做強動力鋰電池用高檔電解銅箔產業,完善開發區新材料產業鏈條,增強我省鋰電產品競爭力,促進鋰電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孔令棟說。(完)

相關焦點

  • 青海諾德二期鋰電銅箔工程項目隆重奠基 銅箔龍頭諾德股份產能再上...
    原標題:青海諾德二期鋰電銅箔工程項目隆重奠基,銅箔龍頭諾德股份產能再上新臺階   2020年6月28日,
  • 青海企業成全球鋰電銅箔生產供應商
    青海銅箔產能在國內市場連續七年蟬聯第一,國內市場佔有率超30%,全球市場佔有率超20%,生產企業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鋰電銅箔生產供應商。  隨著5G商用、智能製造、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迅速崛起,鋰電池產業需求旺盛,而鋰電池用電解銅箔作為關鍵要素,其薄厚程度直接影響到電池能量的密度和安全性。
  • 【SMM乾貨】2019年全球鋰電池行業擬投放產能一覽(持續更新中)
    SK創新正在全球範圍內擴大其電池產能,自去年起分別在匈牙利、中國和美國組建了新的工廠,總計投資額達5萬億韓元。SK創新表示,其在中國的第二座工廠旨在滿足全球電動車電池訂單量增長的需求,但其並未透露在華的合作夥伴、工廠選址和產能規劃。上月援引SK創新電池業務總裁的言論稱,SK創新正在與中國合作夥伴及大眾汽車討論組建單獨的電池生產合資工廠事宜。
  • 多家銅箔企業都在積極擴充產能,為未來的市場需求做準備
    諾德股份、德福科技、鑫鉑瑞等銅箔企業將出席本次大會探討鋰電銅箔發展趨勢。   經歷補貼退坡調整期和年初疫情的影響後,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復甦,帶動上下遊企業復甦,國內鋰電銅箔市場逐步升溫。 GGII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電解銅箔總出貨量65.0萬噸,同比增長9.6%,其中中國電解銅箔出貨量為38.4萬噸,同比增長6.2%。
  • 帶動上下遊企業復甦,國內鋰電銅箔市場逐步升溫
    經歷補貼退坡調整期和年初疫情的影響後,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復甦,帶動上下遊企業復甦,國內鋰電銅箔市場逐步升溫。 GGII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電解銅箔總出貨量65.0萬噸,同比增長9.6%,其中中國電解銅箔出貨量為38.4萬噸,同比增長6.2%。
  • 超華科技再擴銅箔產能 董事長:至暗時刻已過黎明將至
    公司表示,此次年產 8000 噸高精度電子銅箔工程項目(二期),主要生產高精度電子電路、極薄鋰電銅箔等產品,達產後銅箔年產能將從目前的 1.2 萬噸增加至 2 萬噸;高端芯板項目實施後,覆銅板年產能將從 1200 萬張 / 年增加至 1800-2000 萬張。
  • 高端鋰電銅箔明年或現供需缺口 工藝提升有望拉動龍頭盈利
    鋰電銅箔核心技術主要體現為鋰電銅箔厚度、單位面積質量、抗拉強度、延伸率、粗糙度、抗氧化性等技術指標,其中厚度對產品生產的影響為厚度越薄,負荷率越低、成品率越低、開工率越低和工藝成本越高,因此解決上述生產工藝上的難題,需要鋰電銅箔生產企業具備較強的工藝技術和研發實力。
  • 再迎百億級項目 南京將成為全球動力電池最大生產基地?
    鋰電銅箔是鋰電池負極材料集流體的首選材料,受新能源汽車政策推動、電動化進程加快等影響,近年來鋰電銅箔市場發展空間持續增長。據預測,2025年全球鋰電銅箔需求量將達76.82萬噸,其中,2025年6μm銅箔需求量為36.64萬噸。2025年全球鋰電銅箔市場空間可達580億元,其中,6μm銅箔有望達到304億元。
  • 抓住輕薄化功能化發展趨勢 諾德股份推動銅箔產品創新升級
    隨著下遊鋰電池產能和產銷的快速提升,鋰電銅箔出現了供應緊缺的情況,有限產能短期難以滿足客戶需要。在鋰電銅箔產品供不應求的背景下,銅箔價格回升;同時,銅箔企業產能利用率提升,部分企業加快產能擴建節奏。  東吳證券指出,根據產業鏈調研情況,銅箔主流生產企業目前訂單飽滿、供不應求,預期緊張局面短期難以改觀。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銅箔加工費的調整隻是供需失衡下的價格回升,仍有提升空間。
  • 超華科技再擴銅箔產能 董事長:至暗時刻已過黎明將至_個股資訊...
    (二期)」投產儀式、「年產600萬張高端芯板項目」開工儀式,以及「年產2萬噸高精度超薄鋰電銅箔項目」培土儀式。  公司表示,此次年產8000噸高精度電子銅箔工程項目(二期),主要生產高精度電子電路、極薄鋰電銅箔等產品,達產後銅箔年產能將從目前的1.2萬噸增加至2萬噸;高端芯板項目實施後,覆銅板年產能將從1200萬張/年增加至1800-2000萬張。  超華科技主要從事高精度電子銅箔、各類覆銅板等電子基材和印製電路板(PCB)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 銅箔龍頭諾德股份併購福建清景銅箔
    受益於5G、新能源汽車等下遊行業迅速發展,對電解銅箔的需求持續不斷提升,銅箔行業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新一輪的產能擴張似乎已然開始。資料顯示,清景銅箔成立於2011年,是福建省唯一的一家電解銅箔材料生產企業,擁有規劃設計年產20000噸高端電解銅箔生產基地,具有規劃年產20000噸高端電解銅箔生產基地的辦公樓、研發大樓、員工宿舍和食堂等配套設施,目前擁有銅箔年產能5000噸,具有較好的盈利能力,發展迅速。
  • 鋰電銅箔製造商諾德股份上半年淨利潤同比降140.86%
    公司鋰電銅箔產品主要應用於動力電池,少部分用於消費類電池和儲能電池;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及鋰電池產業在全球範圍內的蓬勃發展,對鋰電池用電解銅箔需求量穩步攀升,將為公司鋰電銅箔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市場機遇。報告期內,公司持續夯實鋰電銅箔主營業務,加強下遊市場開發力度,同時整合現有資源開發創新,公司銅箔業務穩健發展。公司將進一步抓住產業機遇,充分發揮鋰電銅箔領域的先發優勢。
  • 5G拉開帷幕 電解銅箔—覆銅板—PCB市場順勢而上
    PCB便是收益者之一,同時以上遊銅箔(電解銅箔)—中遊覆銅板(CCL)—下遊印刷電路板PCB為主的產業鏈也受到了通信行業的強勢帶動。其中銅箔是生產覆銅板所需的最主要的原材料,這裡所用的一般都是電解銅箔,約佔覆銅板成本的30%(厚板)和50%(薄板),銅箔在這裡作為導電體用於導電和散熱。
  • 今年鋰電池銅箔供需失衡風險大
    但銅價和銅箔價格還沒有走弱跡象,加之國內銅箔生產商擴產進度較為緩慢,銅箔價格可能維持上漲態勢。  ■新品產能仍需爬坡  按照銅箔厚度和電池材料不同,以鋰電池單位耗用銅箔量700—900噸/吉瓦時測算,銅箔在鋰電池成本中的佔比約為5%—8%。  雖然成本佔比並不高,但作為鋰電池的關鍵輔材,銅箔起著負極活性材料載體與傳導體的作用。
  • 嘉元科技13.5億加注電解銅箔
    生意社11月12日訊   11月10日晚間,嘉元科技(688388)公告顯示,擬設立全資子公司嘉元科技(江西)有限公司,投資約13.5億元在贛州建設「年產2萬噸電解銅箔項目」。  根據規劃,該項目開工建設24個月後逐步投產,40個月內全面建成並投產。
  • 超華科技:年產8000噸高精度電子銅箔等三大項目啟動 助力梅州打造...
    作為鋰電池不可或缺的基礎材料,在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5G等新基建需求旺盛的帶動下,銅箔開啟新一輪漲價行情,再一次被市場聚焦。銅箔導電性高、穩定性強、質地柔軟,與負極材料粘合度高,是公認的鋰電池負極材料集流體的首選材料。縱觀鋰電銅箔的技術路線推演,壓延銅箔由於加工工藝的限制,逐步被生產效率高、成本低的電解銅箔替代。
  • 銅箔價格再漲
    根據工藝流程,銅箔可以分為電解銅箔和壓延銅箔。電解銅箔為硫酸銅溶液在直流電作用下電解沉積而成,多用於鋰電池(鋰電銅箔)和剛性覆銅板(電子銅箔、標準銅箔);壓延銅箔由銅原料通過物理手段反覆輥壓加工而成,多用於柔性覆銅板。其中鋰電銅箔主要應用領域為新能源汽車和消費類電子(電池);電子銅箔的應用領域為通信設備和消費電子元器件(覆銅板)。  電子銅箔方面,國內覆銅板需求旺盛。
  • 鋰電銅箔8μm向6μm進發 技術水平分化加速行業洗牌
    業內機構預測,到2025年全球僅電動汽車需求鋰電銅箔就將達60萬噸,2030年需求將達90萬噸。同時,隨著近年來國內銅箔廠商技術突破,有望實現低端產能向高端產能轉移,進一步優化行業供需。公司表示,基於新能源汽車,特別是高端車未來需求的增長,公司銅箔新增產能中計劃將安排一半產能生產鋰電銅箔。同時,公司也實現了低輪廓銅箔的技術突破,部分原產能也有向高端進軍的空間。 業內分析稱,當前國內銅箔業發展由量轉質,高性能差異化的鋰電銅箔是國內鋰電銅箔業未來的發展方向。目前國內電解銅箔產品結構低端過剩,高端不足。因此,生產高附加值的差異化產品是企業盈利的核心關鍵。
  • 增強產業競爭能力 助力打造「銅箔之都」
    11月26日下午,廣東超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梅縣區雁洋鎮超華科技廠區舉行超華科技年產8000噸高精度電子銅箔工程項目(二期)投產、年產600萬張高端芯板項目開工、年產2萬噸高精度超薄鋰電銅箔項目動土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