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華科技再擴銅箔產能 董事長:至暗時刻已過黎明將至

2020-12-05 金融界

來源:ZAKER新聞

11月26日,超華科技(維權)在廣東省梅縣超華工業園舉行了"年產8000噸高精度電子銅箔工程項目(二期)"投產儀式、"年產600萬張高端芯板項目"開工儀式,以及 "年產2萬噸高精度超薄鋰電銅箔項目"培土儀式。

公司表示,此次年產 8000 噸高精度電子銅箔工程項目(二期),主要生產高精度電子電路、極薄鋰電銅箔等產品,達產後銅箔年產能將從目前的 1.2 萬噸增加至 2 萬噸;高端芯板項目實施後,覆銅板年產能將從 1200 萬張 / 年增加至 1800-2000 萬張。

超華科技主要從事高精度電子銅箔、各類覆銅板等電子基材和印製電路板(PCB)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新項目達產後,有望提升產能超過 50%,有助於公司在當下 5G 和新能源汽車風口下,更好的把握市場機遇。

乘 5G、新能源東風 投重金加碼銅箔產能

銅箔行業屬於資本、技術、人才密集型的行業,進入門檻較高。根據下遊應用不同,銅箔產品可分為應用於汽車電子、通訊、計算機、小間距 LED 等行業的標準銅箔,以及應用於新能源汽車的鋰電銅箔。公司此次投產的 8000 噸銅箔產能,規劃標準銅箔和鋰電銅箔各佔一半。

5G 通信方面,隨著國內政策持續加碼 5G、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領域,中國三大運營商加速推進 5G 基站建設,預計在 2020 年完成 60 萬個 5G 基站建設目標。同時,5G 基站將引入 Massive MIMO 技術,意味天線振子、饋電網絡系統將使用更多的高頻覆銅板。上述兩個因素疊加,將刺激高頻覆銅板的需求進一步增加。

從 5G 的供給層面看,2018 年,我國覆銅板全年進口量為 7.95 萬噸,同比減少 7.03%,進口額為 11.15 億元,同比增長了 1.34%,全球貿易逆差約 5.2 億美元,同比增長 3.36%,國產高附加值覆銅板的供給不能滿足終端產品的需求,國內傳統類覆銅板產能過剩,高頻高速覆銅板產能不足,仍需大量進口。

基於製造業的轉型升級、降低對國外的高頻材料的進口依賴的總體趨勢,國內 PCB 產業迎來加速發展高頻材料的機遇。超華科技本次年產 600 萬張高端芯板項目將實現國產替代和自主供應能力,有望突破國外企業壟斷。

新能源汽車領域更是當下最大的風口之一。2015 年行業爆發式增長以來,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極大帶動了上遊鋰電銅箔的需求。

而在鋰電池向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方向發展的趨勢中,作為鋰電池負極集流體的鋰電銅箔,對於鋰電池性能和輕薄化至關重要。鋰電池廠商為提升電池能量密度,對鋰電銅箔在極薄化、高性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根據業內的研究預測,保守估計到 2022 年,全球 6 μ m 鋰電銅箔需求量將達 28.3 萬噸 / 年,年複合增速或達 65.2%。

正因為鋰電池需求大、增長快,超華科技在 " 年產 2 萬噸高精度超薄鋰電銅箔項目 " 培土儀式上明確表示,將投資 15 億元,建設年產 2 萬噸的高精度超薄鋰電銅箔生產線。

按照超華科技的規劃,未來 3-5 年內,公司銅箔年產能將突破 10 萬噸,最終發展成為全球高精度鋰電銅箔產業中銅金屬新材料細分市場的 " 獨角獸 "。

銅箔漲價暗潮湧動 擴產已成業內共識

受 5G 通信、新能源汽車等下遊行業爆發式增長拉動,以及疫情和銅箔設備訂貨周期長等因素影響,國內銅箔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6 μ m 的供需缺口約達 2.5 萬噸,包括銅箔、玻璃布、環氧樹脂等在內的原材料價格已明顯上漲。

面對銅箔行業 " 量價齊升 " 的局面,業內上市公司也不約而同,紛紛選擇擴產。

今年 5 月,諾德股份發布 2020 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擬非公開發行募資不超過 14.2 億元,用於投資年產 15000 噸高性能極薄鋰離子電池用電解銅箔工程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

今年 8 月,嘉元科技公告擬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債募集不超過 12.50 億元,投資於年產 1.5 萬噸高性能銅箔項目、新型高強極薄鋰電銅箔研發及其他關鍵技術研發項目、銅箔表面處理系統及相關信息化和智能化系統升級改造項目、嘉元科技(深圳)科技產業創新中心項目,並補充流動資金。

今年 11 月初,超華科技發布定增預案,擬募集資金不超過 18 億元,用於年產 10000 噸高精度超薄鋰電建設銅箔項目、年產 600 萬張高端芯板項目、年產 700 萬平方米 FCCL 項目,並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

實際上,早在 10 月,超華科技就曾公告,雖因疫情防控需要,日本銅箔設備技術人員出入境受限,但經超華科技和日本三船株式會社的共同努力," 年產 8000 噸高精度電子銅箔工程(二期)" 設備已全部安裝完畢並進入調試階段,項目即將正式批量投產。

儘管募投項目的披露時間略晚於上述兩家同行,但超華科技通過引進全套日本進口設備,在疫情之下已佔得先機。

梁健鋒直面高負債質疑:至暗時刻已過黎明將至

銅箔和高端芯板等項目啟動儀式後,超華控股董事長梁健鋒接受了媒體的專訪。在交流中,梁健鋒就目前投資者對公司存在的有息負債偏高等問題做出了正面回應和解釋。

數據顯示,截至 2020 年三季度末,超華科技長、短期借款等負債約 11 億元,超出帳面貨幣資金較多。

對此,梁健鋒坦言,公司自 2016 年後確實遭遇到了困難,此後公司依然在困境中堅持完成銅箔等業務 4.23 億元的產能擴張投入,以及對梅州客商銀行 3.5 億元等投資。

而即便在最困難的 2018 年,公司仍然堅持保持高研發投入,當年研發支出達 6700 多萬元。2019 年,經營情況出現好轉後,研發投入進一步提升至 7000 萬元。

更為重要的是,自 2014 年至今,超華科技每年經營性現金流一直保持正向淨流入的狀態,體現出了持續穩健的經營狀態。

在談到未來前景時,梁健鋒董事長充滿信心。他簡單算了一筆帳,目前銅箔純利已經達到 1 萬元 / 噸左右的水平,並且仍在持續增加。以公司 2 萬噸 / 年的產量估算,可以預見,僅銅箔一項業務,今後每年將有望為公司帶來 2-3 億元的利潤。

對於超華科技,用他的話來說,至暗時刻已過,黎明將至。

相關焦點

  • 超華科技再擴銅箔產能 董事長:至暗時刻已過黎明將至_個股資訊...
    超華科技再擴銅箔產能 董事長:至暗時刻已過黎明將至
  • 超華科技深耕銅箔行業 加碼發力5G及新能源市場
    超華科技創始人、超華控股董事長梁健鋒在活動現場發言中介紹稱,隨著上述三個項目的建設及落地,公司的產品結構將大幅優化升級,更加貼合、滿足下遊客戶對於高端產品的需求,市場佔有率也將得到進一步提升,超華科技將進入發展快車道。
  • 價格開啟上升通道 鋰電銅箔企業爭相擴產
    數據顯示,2019年動力電池6μm鋰電銅箔市場滲透率僅為30%,今年這一數字已經升至60%,對應的6μm需求量也增至15萬噸;預計到2023年6μm銅箔的市場滲透率將提升至90%以上,對應銅箔需求量將超過22.5萬噸。 反映到企業端,目前國內幾家具備6μm銅箔生產能力的企業都表示今年下半年行情很好。
  • 超華科技年產2萬噸高精度超薄鋰電銅箔項目舉行培土儀式
    近日,超華科技「年產8000噸高精度電子銅箔工程項目(二期)」投產儀式、「年產600萬張高端芯板項目」開工儀式、「年產2萬噸高精度超薄鋰電銅箔項目」培土儀式成功舉行。圖片來源:梅州微聞聯播近日,超華科技(002288)「年產8000噸高精度電子銅箔工程項目(二期)」投產儀式、「年產600萬張高端芯板項目」開工儀式、「年產2
  • 增強產業競爭能力 助力打造「銅箔之都」
    11月26日下午,廣東超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梅縣區雁洋鎮超華科技廠區舉行超華科技年產8000噸高精度電子銅箔工程項目(二期)投產、年產600萬張高端芯板項目開工、年產2萬噸高精度超薄鋰電銅箔項目動土儀式。
  • 鋰電銅箔「滿單」:國內巨頭紛紛擴能 2021年仍將「供不應求」
    這或意味著,鋰電銅箔廠處於「叫座不叫好」的尷尬場面,利潤率或未獲得明顯實質提升。也有超華科技(002288,SZ)有關人士對財聯社記者稱,銅箔加工費漲幅已達30%,下遊需求爆發式增長,但供給不足,供需關係不平衡也帶動產品價格的上漲。不過,超華科技、諾德股份針對利潤率相關情況則未透露。
  • 銅箔龍頭諾德股份併購福建清景銅箔
    受益於5G、新能源汽車等下遊行業迅速發展,對電解銅箔的需求持續不斷提升,銅箔行業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新一輪的產能擴張似乎已然開始。值得注意的是,清景銅箔生產的鋰電銅箔產品已進入國內知名鋰電池生產企業,主要客戶有國內知名鋰電池生產商寧德時代、比亞迪、中航鋰電、微宏動力等客戶。諾德股份表示,交易完成後,深圳清景投資和福建清景投資及其持有的清景銅箔公司將納入控股子公司青海電子合併報表,進而併入本公司合併報表範圍。
  • 青海諾德二期鋰電銅箔工程項目隆重奠基 銅箔龍頭諾德股份產能再上...
    原標題:青海諾德二期鋰電銅箔工程項目隆重奠基,銅箔龍頭諾德股份產能再上新臺階   2020年6月28日,
  • 超華科技:年產8000噸高精度電子銅箔等三大項目啟動 助力梅州打造...
    預計到2023年,6μm鋰電銅箔的市場滲透率將達到100%,全球市場需求量約22.5萬噸,市場前景廣闊。而在供給端,當前國內僅有少數廠家具備高性能極薄鋰電銅箔生產能力,技術瓶頸也造成大規模量產難以實現。對此,行業學者表示,超華科技的研發技術走在行業前沿,2020年,公司成功開發4.5μm鋰電銅箔產品,VLP銅箔已小規模生產。
  • 多家銅箔企業都在積極擴充產能,為未來的市場需求做準備
    以下為具體信息梳理: 諾德股份募資14.2億元擴產 諾德股份於5月8日發布公告稱擬募資不超過14.2億元,用於投資年產15000噸高性能極薄鋰離子電池用電解銅箔工程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 據悉,諾德股份擁有青海西寧、廣東惠州兩個銅箔生產基地,原有名義產能4.3萬噸,同時啟動其中 25000噸/年產能的技改升級。
  • 銅箔價格再漲
    自去年我國經濟率先從疫情中復工復產以來,銅箔價格出現較高漲幅。鑫欏資訊數據顯示,2020年4月,6μm和8μm銅箔均價分別為9.15萬元/噸、7.15萬元/噸。銅箔價格自2020年12月中上旬以較大幅度回升後,始終保持穩定增長,現已基本與2020年2月疫情初期銅箔均價持平。
  • 鋰電銅箔8μm向6μm進發 技術水平分化加速行業洗牌
    業內機構預測,到2025年全球僅電動汽車需求鋰電銅箔就將達60萬噸,2030年需求將達90萬噸。同時,隨著近年來國內銅箔廠商技術突破,有望實現低端產能向高端產能轉移,進一步優化行業供需。公司表示,基於新能源汽車,特別是高端車未來需求的增長,公司銅箔新增產能中計劃將安排一半產能生產鋰電銅箔。同時,公司也實現了低輪廓銅箔的技術突破,部分原產能也有向高端進軍的空間。 業內分析稱,當前國內銅箔業發展由量轉質,高性能差異化的鋰電銅箔是國內鋰電銅箔業未來的發展方向。目前國內電解銅箔產品結構低端過剩,高端不足。因此,生產高附加值的差異化產品是企業盈利的核心關鍵。
  • 2020年中國銅箔行業發展白皮書發布!2022年全球6μm鋰電銅箔需求量...
    超華科技表示,本報告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所處產業鏈受到一定衝擊,下遊需求尤其是覆銅板、印製電路板客戶需求不及預期,公司營業收入同比降幅較大。,將減少11,000.00萬元至13,200.00萬元,同比減少60.89%至73.06%。
  • 嘉元科技13.5億加注電解銅箔
    生意社11月12日訊   11月10日晚間,嘉元科技(688388)公告顯示,擬設立全資子公司嘉元科技(江西)有限公司,投資約13.5億元在贛州建設「年產2萬噸電解銅箔項目」。  根據規劃,該項目開工建設24個月後逐步投產,40個月內全面建成並投產。
  • 梅州銅箔和高端印製電路板產業基礎不斷夯實,龍頭企業聚集,科研...
    (吳騰江 攝)  ●本報記者 嚴海苑  通 訊 員 謝鋒輝  最近,梅州銅箔產業發展形勢喜人:廣東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產5000噸新能源動力電池用高性能銅箔技術改造項目開機試產,銅箔產能再上新臺階;嘉元科技在梅縣區白渡鎮投資建設的年產1.5萬噸高性能銅箔項目順利推進,目前已進入廠房基礎建設階段;廣東超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產8000噸高精度電子銅箔工程(二期
  • 鋰電銅箔龍頭獲百家機構關注,公司已批量供應海外客戶
    目前材料行業整體產能與下遊電池客戶產能供需結構失衡,電池材料企業也開啟了產能擴張的進程。諾德股份於2020年底已完成了定增,募集資金達14.2億,募集資金已開始擴產項目設備的訂購和項目建設。據了解諾德股份銅箔產能已經是行業第一,公司表示擴產是基於客戶的需求。目前公司產銷兩旺,隨著出貨量的大幅提升,客戶結構的也在持續改善。
  • 今年鋰電池銅箔供需失衡風險大
    而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開始顯現的情況下,銅箔市場供需日益不平衡,價格順勢上漲。  據市場服務機構百川盈孚數據顯示,2020年12月,6微米銅箔價格一路升至76元/公斤,較當年3月的最低值上漲7.8%;8微米銅箔價格則為94元/公斤,較當年最低值上漲5%,漲勢較為明顯。  東吳證券分析稱,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持續回升,銅箔需求旺盛。
  • 銅箔行業深度報告:鋰電銅箔邁入高增長景氣向上周期
    隨著未來 5 年各大廠 6μm 擴產的持續推進, 三大廠佔比預計在 2023 年反而提高至 85%,格局依舊。預計 2023 年 6μm 動力電池鋰電銅箔產能達到 9.4 萬噸,產量約 8 萬噸。根 據主流廠商目前的產能、擴產計劃以及產能利用率,預計 2021 年後隨著產能 的加速擴張,國內 6μm 產能到 2023 年總計 9.4 萬噸左右。
  • 2021年鋰電銅箔供應緊張、價格飛漲的原因有哪些?
    銅箔是鋰電、電子領域的基礎材料,在鋰電池結構中既充當負極活性材料的載體,也是負極電子的收集與傳導體,可匯集電流以產生更大的輸出電流。過去幾年,鋰電銅箔行業大幅擴產導致行業供過於求,但是由於需求大快速增長,2021年的鋰電銅箔可能會出現1%的供需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