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網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0年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雙雙超過16萬輛,創10月單月歷史新高。11月份以來,新勢力車企市場表現強勁,理想汽車、蔚來、小鵬汽車、比亞迪等市場成交活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再次成為市場熱點。作為鋰電池不可或缺的基礎材料,在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5G等新基建需求旺盛的帶動下,銅箔開啟新一輪漲價行情,再一次被市場聚焦。
銅箔導電性高、穩定性強、質地柔軟,與負極材料粘合度高,是公認的鋰電池負極材料集流體的首選材料。縱觀鋰電銅箔的技術路線推演,壓延銅箔由於加工工藝的限制,逐步被生產效率高、成本低的電解銅箔替代。2019年我國電解銅箔總總產能53.4萬噸、總產量43.1萬噸,分別同比增長15.0%、9.0%。
更薄的銅箔電阻更小,同時可降低電池重量,增加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有業內人士表示,下遊客戶對鋰電池材料性能指標、成本要求不斷提高,驅使著國內鋰電銅箔行業格局由量向質轉變,高性能極薄鋰電銅箔將成為未來主流的發展方向。
日前,超華科技(002288.SZ)「年產8000噸高精度電子銅箔工程項目(二期)投產儀式」、「年產600萬張高端芯板項目」開工儀式、「年產2萬噸高精度超薄鋰電銅箔項目」培土儀式正式在梅州啟動,這也是繼近日梅州市確立建設銅箔地方特色產業集群後的三個重量級投產項目。
高端銅箔屬於高附加值的差異化產品,在5G通訊、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需求顯著。CATL最早於2018年開始6μm銅箔切換,當前已實現90%以上滲透率;比亞迪、國軒高科等國內電池廠商也在積極引入6μm銅箔,通過極薄銅箔提高能量密度,尋求差異化競爭。根據研究機構測算,2019年動力電池6μm鋰電銅箔市場滲透率僅為30%。未來3-5年,需求增速將在50%以上。預計到2023年,6μm鋰電銅箔的市場滲透率將達到100%,全球市場需求量約22.5萬噸,市場前景廣闊。
而在供給端,當前國內僅有少數廠家具備高性能極薄鋰電銅箔生產能力,技術瓶頸也造成大規模量產難以實現。對此,行業學者表示,超華科技的研發技術走在行業前沿,2020年,公司成功開發4.5μm鋰電銅箔產品,VLP銅箔已小規模生產。目前已具備生產classⅢ、HTE、RTF、VLP及雙光8μm、6μm、4.5μm等電解銅箔的製造技術,其中高頻高速銅箔產品性能與國外進口基本一致。此次投產的三個項目將極大程度上改善高端鋰電的供需缺口。
據了解,年產8000噸高精度電子銅箔工程項目(二期)達產後,將擁有2萬噸/年銅箔產能,預計可增加產值7-8億元/年。年產600萬張高端芯板項目致力於提高公司FR4-HDI專用薄板、高頻覆銅板製造能力和自動化水平,達產後將新增年產量550萬張FR4-HDI專用薄板產能及50萬張高頻覆銅板產能,新增產值8億元/年,屆時公司覆銅板產能將提升至1800-2000萬張/年。年產2萬噸高精度超薄鋰電銅箔項目總投資額15億元,達產後可實現產值20億元/年。
超華科技表示,三大項目的順利推進離不開當地政府對銅箔產業的大力支持。資料顯示,梅州市銅箔產業已被列入廣東省發展先進材料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中的「河梅先進材料產業集群」。梅州市政府日前也出臺了明確的規劃指引,發布《梅州市促進銅箔產業發展若干措施》《梅縣區新材料特色產業園規劃》等措施和規劃,擬打造涵蓋銅加工產業區、銅箔產業區、電子線路板產業區、周邊配套功能區、終端應用功能區的新材料特色產業園,形成銅箔百億產業集群。
今年10月,公司公告非公開發行預案,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發行不超過2.79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18億元,主要用於年產10000噸高精度超薄鋰電銅箔建設項目、年產600萬張高端芯板項目、年產700萬平方米FCCL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超華科技表示,作為銅箔行業龍頭企業之一,公司將緊握行業發展趨勢,積極整合產業鏈資源,推動產品結構升級,努力實現高端銅箔領域進口替代。在將公司打造成全球高精度銅箔產業龍頭企業的同時,助推梅州成為「中國銅箔之都」。(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