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諾德股份副總經理兼董秘李鵬程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鋰電行業景氣度仍在提升,鋰電材料行業「產銷兩旺、量價齊升」。公司訂單排產已滿。隨著銅箔產品出貨量大幅提升,客戶結構持續改善。公司將藉助規模、技術和品牌優勢,緊抓產品輕薄化、功能化趨勢,加快提升高端銅箔產能,推動產品創新升級。
漲價預期明顯
在政策和市場等因素綜合作用下,新能源汽車產業逐步走出疫情影響。中汽協1月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完成136.7萬輛,同比增長10.9%,增速由負轉正。中汽協預測,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延續高增長態勢,預計2021年銷量將達到180萬輛。
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給動力電池行業帶來廣闊市場空間。近期,寧德時代等動力電池企業計劃大手筆投資擴產,大幅提升電池產能水平。增長機會確定,鋰電材料領域上市公司受到市場關注。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新能源明星車型不斷推出,鋰電行業景氣度將持續提升,上遊材料的需求和價格均有望全面復甦,作為材料領域關鍵部分的銅箔對下遊的議價能力將提高。
李鵬程表示,鋰電行業整體景氣度提升,推動鋰電銅箔產業產銷兩旺。隨著下遊鋰電池產能和產銷的快速提升,鋰電銅箔出現了供應緊缺的情況,有限產能短期難以滿足客戶需要。在鋰電銅箔產品供不應求的背景下,銅箔價格回升;同時,銅箔企業產能利用率提升,部分企業加快產能擴建節奏。
東吳證券指出,根據產業鏈調研情況,銅箔主流生產企業目前訂單飽滿、供不應求,預期緊張局面短期難以改觀。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銅箔加工費的調整隻是供需失衡下的價格回升,仍有提升空間。安信證券指出,2020年全球鋰電銅箔產能約29.5萬噸。其中,國內約15.3萬噸、海外約14萬噸;2021年全球產能約36萬噸。其中,國內19萬噸、海外約17萬噸。2020年上半年,由於新能源汽車需求相對低迷,主要廠商轉而生產標箔;2020年下半年以來需求轉旺,鋰電銅箔和下遊電池廠商皆缺少鋰電銅箔庫存。根據對主要廠商的調研情況,銅箔廠商目前多數處在滿產狀態,優質產能尤其是薄片化的6微米及以下的產能處於供需緊平衡狀態。鋰電銅箔優質產能供需偏緊,存在漲價的可能性。
瞄準高端品種
銅箔是生產動力鋰電池的關鍵材料之一,其品質會直接影響電池工藝和性能。
諾德股份是國內首家自主研發並生產電解銅箔的企業。「公司自主研發的核心產品為鋰電池用4-8微米鋰電銅箔、微孔銅箔、5G通信用的高端標準銅箔及超厚電解銅箔等,技術與成本優勢較顯著。公司4.5微米銅箔產品已批量化供應。」李鵬程說。
目前,諾德股份年銅箔產能為4.3萬噸。其中,子公司青海電子材料經過年產2.5萬噸產能技改升級後,產能利用率逐步提升。產品結構方面,諾德股份銅箔產品以6微米為主,產能佔比約為50%;8微米銅箔產品佔比20%左右;4微米、4.5微米和5微米產品所佔比例約為20%;部分標箔產品佔比10%左右。
「公司現有的鋰電銅箔產能難以滿足客戶需求,產能存在瓶頸。而伴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動力電池產業對鋰電銅箔的需求量持續增加。此外,鋰電銅箔輕量化需求快速增加,進一步擴大了高端鋰電銅箔的供需缺口。高端高品質鋰電銅箔有效供應很緊張。」李鵬程說,諾德股份此前完成了定增募資14.2億元,以建設新項目提升高端銅箔產能。
李鵬程表示,在穩定國內一線客戶的基礎上,公司國際客戶比例大幅增長,客戶結構進一步優化。基於市場需求變化,公司將不斷優化產能區域布局,進一步提升有效產能,強化工藝技術創新和產品品牌優勢,持續提升市場競爭力。
諾德股份在日前的機構調研中表示,無論從設備還是人才角度看,銅箔行業都很難大幹快上。這給公司提供了重要時間窗口。處於行業領先地位的企業要逐步優化產品結構,加快產能提升步伐,與核心客戶保持戰略協同,不斷提高產品市場佔有率。
提高產品附加值
受提升續航需求等因素影響,鋰電池輕薄化、高能量密度趨勢明顯。對鋰離子電池技術性能的要求提升,推動銅箔生產企業不斷提高產品性能。隨著6微米鋰電銅箔的應用普及,動力鋰電池廠商對更輕薄化的鋰電銅箔提出了更多需求,小於6微米的極薄鋰電銅箔產品逐漸在龍頭企業中開展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極薄銅箔批量化生產難度大,國內僅少數企業能夠批量化生產。專業人士表示,鋰離子電池製造商使用極薄鋰電銅箔製造動力電池,在電芯體積不變的情況下將活性材料的能量密度提升一定比例,進而加大電池容量,可以提高新能源汽車續航裡程。極薄鋰電銅箔具有較大的市場應用價值和廣闊的前景。
李鵬程表示,鋰電池技術路線的多元化不會影響銅箔的使用。目前,電池創新升級主要的方向是電池材料和結構。輕薄化是銅箔產業技術與產品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是產品技術創新與迭代的方向。公司將根據核心客戶需求,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提升高附加值產品佔比。下一步,公司將逐步推動6微米銅箔向4.5微米和4微米標準切換,使得6微米銅箔產品佔比降到40%左右。
銅箔作為生產高附加值、差異化產品的重要材料,功能化趨勢越發顯著,未來將進一步向功能材料方向發展。公司將積極探索產品升級,生產更多包括像塗炭銅箔、微孔銅箔等在內的差異化產品。
「目前,行業整體擴產速度難以跟上下遊的擴產節奏。這要求我們與客戶建立更緊密的關係,進行更深入的交流,實現產業、產品和技術工藝協同,保證公司產能節奏和產品品質與客戶需求相匹配。」李鵬程說,「公司將加快高端產能建設進度,持續提升產品品質,推動工藝技術和產品創新升級。」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