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消息】11月18日,鶴壁出臺《今冬明春國土綠化會戰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全市完成造林和補植補造91030畝、森林撫育53000畝。
其中新造林74390畝(濬縣13420畝、淇縣32450畝、淇濱區12200畝、山城區2550畝、鶴山區12880畝、開發區330畝、寶山經開區270畝、示範區290畝),補植補造16640畝(濬縣4000畝、淇縣5708畝、淇濱區3230畝、山城區172畝、鶴山區3450畝、開發區30畝、寶山經開區20畝、示範區30畝)。
詳情如下:
鶴壁市今冬明春國土綠化會戰實施方案
為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今冬明春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工作安排,紮實推進森林鶴壁建設,有效組織開展今冬明春國土綠化會戰行動,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持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為目標,以森林河南、森林鶴壁生態建設規劃為依據,以「全域植綠、綠滿鶴壁」國土綠化提速行動為抓手,以國儲林、山水林田湖草項目為支撐,全面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參與,組織開展今冬明春國土綠化會戰,打造綠量適宜、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景觀優美、植物多樣的城鄉一體化森林生態體系,為譜寫高質量富美鶴城更加出彩絢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二、總體目標
全市完成造林和補植補造91030畝、森林撫育53000畝。
(一)加快國土綠化。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構築國土綠化生態安全屏障,不斷增綠量、增容量、增效益,完成造林和補植補造91030畝,其中新造林74390畝(濬縣13420畝、淇縣32450畝、淇濱區12200畝、山城區2550畝、鶴山區12880畝、開發區330畝、寶山經開區270畝、示範區290畝),補植補造16640畝(濬縣4000畝、淇縣5708畝、淇濱區3230畝、山城區172畝、鶴山區3450畝、開發區30畝、寶山經開區20畝、示範區30畝)。
(二)加快綠色富民產業發展。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林,做大螞蟻山綠嶺核桃、王家辿香椿、善堂油桃、桑園果桑、秦街黃桃、黃洞大紅袍花椒等產業規模,完成優質林果基地建設9200畝(濬縣2000畝、淇縣5000畝、淇濱區200畝、山城區1000畝、鶴山區1000畝)。打造鶴壁特色品牌,持續推進「滿城櫻花」「銀櫻之城」建設,完成櫻花、鄉土樹種等花卉苗木基地建設2800畝(濬縣200畝、淇縣1800畝、淇濱區200畝、山城區200畝、鶴山區400畝)。
(三)加快森林質量提升。科學實施森林撫育經營,優化樹種、林種結構,形成喬、灌、花、草、藤「五形」合理配置,實現綠化、美化、花化、彩化、果化「五化」協調統一,持續提高森林質量,完成森林撫育53000畝(濬縣13800畝、淇縣13700畝、淇濱區10500畝、山城區6500畝、鶴山區8500畝)。
(四)加快森林特色村鎮創建。以森林特色村鎮創建為抓手,以衛河、淇河、高速高鐵、南山大道、國道107、大海線、大白線等重要廊道兩側村莊為重點,加大鄉村綠化美化力度,完成鄉村綠化1750畝,建成市級以上森林鄉村78個(濬縣20個、淇縣30個、淇濱區10個、山城區5個、鶴山區7個、開發區3個、示範區3個)。
(五)搞好全民義務植樹活動。以市、縣區、鄉鎮三級聯動的形式搞好今年秋季和明年春季兩次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建立義務植樹基地30個,參加義務植樹100萬人次,義務植樹400萬餘株,全市適齡公民義務植樹盡責率達到90%以上。
三、重點工程
堅持工程具體化、任務項目化原則,今冬明春全市抓好國土綠化「8261」工程,即實施8大工程26個項目和完成造林和補植補造91030畝1個目標。
(一)生態廊道建設工程。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為契機,以過境公路、鐵路、河流為重點,以綠化向美化、彩化升級為目標,通過新造、補造、更新改造,完善提升全域廊道綠化建設水平,逐步打造完善的生態廊道防護體系。今冬明春綠化和改造提升298公裡、12360畝,主要做好淇河下遊、大運河、大海線濬縣段等廊道綠化建設和鶴濮高速屯子段、大白線、王東線等廊道綠化改造提升工程。
1.淇河生態廊道綠化項目
建設任務:一是淇河下遊自示範區與淇縣交界處至淇河入衛河口,3年內在淇河下遊形成完整的、多功能的生態景觀長廊。今冬明春完成造林面積3020畝。二是在淇河淇濱城區段,淇河西岸至國道107間種植防護林帶。
建設標準:一是河堤岸線綠化帶內要規劃建設完整的綠道設施,與上遊綠道貫通、銜接,綠道兩側以高大喬木為主,配置多種觀賞樹種形成四季變換、高低錯落的生態景觀;與淇河交叉的大海線、淇滑線等路橋兩側打造成景觀節點,融入殷商等文化元素,提升景觀內涵;綠化帶向外高標準建設農田林網工程。二是以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投資的模式,規劃發展特色經濟林和綠化苗木生產基地,形成集旅遊、休閒、觀光、採摘為一體的生態體驗場所;淇河沿線村莊實施森林鄉村或美麗鄉村建設,打造沿淇河森林鄉村示範帶。三是搞好河道清淤疏浚、環境整治工程,提升河道水域景觀,提高涵養水源、淨化水質功能。四是禁止在河道管理範圍內種植高杆作物、樹木等阻水障礙物,在河道管理範圍內進行項目建設的必須經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責任單位:濬縣、淇縣政府、淇濱區政府。
配合單位:市水利局、林業局、交通運輸局、自然資源規劃局、農業農村局等。
完成時限:2021年3月底前完成河堤外綠化任務3020畝,其中2020年12月底前完成任務的80%以上;2022年3月底前全面完成綠化任務、綠道建設和溼地公園建設等。
2.大海線濬縣段生態廊道綠化項目
建設任務:大海線濬縣段全長18公裡,新增造林面積600畝。
建設標準:一是路肩行道樹選擇法桐、白蠟、金葉榆等落葉喬木樹種,原生冠苗,整齊劃一,胸徑不低於8釐米,行道樹下配置紫荊、木槿、紫薇、紅葉石楠球等花灌木,豐富景觀層次。二是路肩要整齊,路肩和邊溝播種波斯菊、蜀葵、二月蘭等草本花卉。三是兩側邊溝外分別建設1條高標準防護林帶,其中,喬木樹種要達到80%以上,苗木胸徑不低於6釐米,常綠樹種佔40%以上。四是高低搭配,常綠、落葉搭配,綠葉、彩葉搭配,觀形、觀花搭配,高起點一步成景。五是大海線與通武線交叉口打造景觀節點,融入大運河等文化元素,提升景觀內涵。
責任單位:濬縣政府。
配合單位:市林業局、自然資源規劃局、農業農村局、公路局等。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底前。
3.鶴濮高速屯子段、南山大道景觀提升項目
建設任務:搞好鶴濮高速屯子段補植補造和整改提升。搞好南山大道5米景觀帶內或節點處補植玫紅色高杆紫薇、木槿和金葉榆等觀花和彩葉樹種,提升彩化效果。今冬明春全面完成整改提升面積1340畝(濬縣1300畝,淇縣8畝、淇濱區30畝、山城區2畝)。
建設標準:一是鶴濮高速屯子段參照京港澳高速兩側綠化標準提升,苗木胸徑7釐米以上,常綠樹種佔30%以上,彩葉植物佔30%以上。二是南山大道補植觀花、彩葉樹種苗木地徑不低於6釐米。
責任單位:濬縣、淇縣、淇濱區、山城區政府。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底前。
4.泗河、湯河、羑河廊道綠化項目
建設任務:一是泗河廊道綠化提升。在山城區春雷路泗河橋以東至湯河口之間河道兩側完善提升河流廊道景觀,綠化河道長度3公裡、面積300畝。二是湯河廊道綠化提升。在湯河櫻花谷濱河溼地公園的基礎上繼續向下遊延伸改造至故縣新村南部,在湯河支流尤其湯河橋以西至寶山大道段,形成有效廊道綠地,綠化河道長度2公裡、面積300畝。三是羑河廊道綠化提升。在羑河溼地公園建設基礎上繼續向下遊延伸改造6公裡、綠化面積500畝。共計綠化提升11公裡、綠化面積1100畝(山城區600畝、鶴山區500畝)。
建設標準:一是生態帶內要規劃完整的綠道設施,奠定帶狀公園基礎;二是重點打造大白線與泗河、湯河交匯處、王東線與羑河交匯處等重要節點景觀。三是搞好河道清淤疏浚、環境整治工程。四是搞好河岸綠化和溼地景觀建設等工程。五是禁止在河道管理範圍內種植高杆作物、樹木等阻水障礙物,在河道管理範圍內進行項目建設的必須經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責任單位:山城區、鶴山區政府。
配合單位:市水利局、林業局、自然資源規劃局、農業農村局等。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底前完成河道清淤疏浚、環境整治工程及綠化任務的80%以上;2021年3月底前完成河岸綠化和溼地景觀建設等工程。
5.國道107城外段、大白線、王東線綠化提升項目
建設任務:針對國道107城外段、大白線、王東線兩側環境質量、景觀效果偏低的現狀,對路肩向外寬度不低於20米範圍進行綠化改造提升,今冬明春實施綠化提升30公裡、600畝(淇濱區100畝、山城區150畝、鶴山區350畝)。
建設標準:國道107城外段綠化參照大海線綠化標準進行規劃提升。國道107與京廣鐵路間狹長帶及過村鎮路段要先做好違法違章建築物、構築物的拆除工作,做好綠化規劃設計,做到路田分家、路宅分家、路企分家。對國道107與省道222交叉路口及國道107與京廣鐵路交叉點東、西兩個轉彎處內側進行節點綠化設計,節點設計以低矮灌木為主,融入朝歌文化元素,提升景觀內涵,要嚴控高大喬木,滿足安全行車視距要求。大白線、王東線綠化參照南山大道綠化標準進行規劃提升,樹種豐富,色彩多變,層次分明。大白線與牟山大道交叉口打造景觀節點;王東線與省道302範林線(老葛嘴線)交叉口打造景觀節點,融入地方文化元素,提升景觀內涵。
責任單位:淇濱區、山城區、鶴山區政府。
配合單位:市公路局、林業局。
完成時限:2021年3月底前,其中2020年12月底前完成任務的80%以上。
6.大運河生態廊道綠化項目
建設任務:大運河鶴壁段主要分布在濬縣境內,全長69公裡。按照《河南省林業局關於加快推進河南省大運河沿河生態廊道建設進度的通知》(豫林造〔2020〕32號)要求,以大運河主河道為骨架,在兩岸優化濱河生態空間,實施濱河防護林生態屏障工程,增加綠化植被,提升綠化質量。今冬明春,濬縣完成大運河廊道綠化總體規劃,在河道兩側造林綠化2000畝;啟動大運河省級溼地公園建設等。
建設標準:一是通過新造和更新改造,提升大運河廊道綠化檔次和品味,營造針葉與闊葉、常綠與落葉混交林,實行高中低喬灌草結合,豐富綠化層次,實現廊道綠化向美化、彩化升級,打造「一年四季景不同」的景觀走廊。在廊道的重要節點,提高綠化標準。二是在樹種選擇上,以高大喬木樹種為主,優化樹種結構,採取不同樹種混交配置,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設防、適地適樹的原則,選擇生長快、冠幅大、幹形好、樹形美觀、枝葉茂盛、深根宜活、防護能力強、滯塵能力強、抗逆性強的喬木樹種。苗木標準上,要使用經過嚴格檢驗檢疫的良種壯苗,並儘可能使用大規格苗木,要求苗幹粗壯通直,冠幅完整,不用截幹苗木。三是栽植標準上,喬木樹種栽植株行距最低不低於3×3米。四是在廊道綠化外側,依託農田防護林、廊道綠化、森林鄉村等項目,結合森林公園、郊野公園等建設,優化樹種結構,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林等,在增加綜合防護能力的同時,提高農民收益。五是按照濬縣大運河省級溼地公園規劃方案啟動建設。六是禁止在河道管理範圍內種植高杆作物、樹木等阻水障礙物,在河道管理範圍內進行項目建設的必須經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責任單位:濬縣政府。
配合單位:市水利局、林業局、自然資源規劃局、農業農村局等。
完成時限:2021年2月底前啟動建設大運河省級溼地公園;2021年3月底前完成廊道綠化2000畝,其中2020年12月底前完成任務的80%以上。
7.淇縣縣城—雲夢山—古靈山旅遊景觀大道提升改造項目
建設任務:自淇縣大海線城區段—107國道—高雲線—扶貧路—大海線—靈山風景區出入口,泰山路中維化纖—大石巖景觀大道,全長29公裡,對道路兩側50米寬綠化帶進行景觀提升,增加景觀節點、慢車道、人行道、服務驛站等設施,提升面積2600畝。
建設標準:一是全面提升道路兩側綠化景觀,按照區位特點營造風格各異的集景觀區段、景觀節點、景觀綠道等於一體的生態廊道。二是以常綠和落葉喬木、亞喬木、花灌木等混交林為主,合理搭配綠化樹種,達到多樹種、多色彩、多景觀的效果。三是大量使用時令草花和夏季觀花樹種,豐富夏季景觀色彩。
責任單位:淇縣政府。
配合單位:市公路局、交通運輸局、林業局等。
完成時限:2021年3月底前完成提升改造任務,其中2020年12月底前完成任務的80%以上。
8.鄉村道路綠化美化和廊道補植補造項目
建設任務:重點圍繞鄉村道路、旅遊線路等實施綠化美化、改造提升,逐步消滅廊道綠化死角。今冬明春,提升改造鄉村道路100公裡,綠化面積1100畝(濬縣700畝、淇縣100畝、淇濱區100畝、山城區20畝、鶴山區100畝、開發區30畝、寶山經開區20畝、示範區30畝)。
建設標準:拓寬路面,平整路肩、邊溝,栽植行道樹,配置花灌木,播撒花期不同的草花組合;邊溝外側可以建設1行以上防護林帶。
責任單位:濬縣、淇縣、淇濱區、山城區、鶴山區政府,開發區、寶山經開區、示範區管委。
配合單位:市交通運輸局、林業局。
完成時限:2021年3月底前,其中2020年12月底前完成任務的80%以上。
(二)山區荒山造林工程。要以淇河上遊兩側、大海線至扶貧路兩側荒山荒地為重點,大力開展人工造林、飛播造林、封山育林、退耕還林,加快實施覆土綠化和生態修復,力爭用3—5年的時間,基本消滅可視範圍內的禿嶺荒山,打造西太行生態屏障,讓鶴壁無山不綠。今冬明春重點實施荒山造林項目6個,完成綠化荒山任務56640畝。
建設標準:一是10月底前完成通路通水工作。提前平整修築施工通道,架設輸水管道,布置提灌、發電設備,確保栽苗後及時澆水。二是11月中旬前完成整地挖坑工作。採用機械挖坑、人工培土的作業模式,挖大坑、填大土,提高整地質量,魚鱗坑規格不小於1.2米乘0.8米乘0.5米,條形溝不低於0.8米乘0.6米。三是10月底前完成所有苗木採購預定工作。選擇五角楓、金葉榆、複葉槭、黃連木、黃櫨、側柏、白皮松、油松以及山桃、山杏、文冠果、柿樹等鄉土樹種建成混交林,增加色葉樹種、觀花樹種使用比例。
9.淇縣金牛嶺、朝陽山綠化項目
建設任務:高標準實施淇縣北陽鎮金牛嶺一帶17.5平方公裡和黃洞鄉馬莊村大海線西側2平方公裡荒山綠化項目,綠化面積9000畝。
責任單位:淇縣政府。
完成時限:2021年3月底前,其中2020年12月底前完成任務的80%以上。
10.淇縣飛播造林項目
建設任務:對淇縣廟口、黃洞一帶無立木林地和灌木林地進行飛播造林,飛播面積10000畝。
責任單位:淇縣政府。
完成時限:2021年6月底前。
11.淇濱區南山、肖橫嶺荒山綠化項目
建設任務:對淇濱區上峪鄉南山村大海線西側和大河澗鄉肖橫嶺荒山進行綠化,綠化總面積10000畝。
責任單位:淇濱區政府。
完成時限:2021年3月底前,其中2020年12月底前完成任務的80%以上。
12.鶴山區「一嶺十八谷」荒山綠化項目
建設任務:對姬家山鄉施家溝、崔村溝、土門、婁家溝等村莊荒山進行綠化,綠化面積20000畝。今冬明春建設任務8000畝。
責任單位:鶴山區政府。
完成時限:2021年3月底前,其中2020年12月底前完成任務的80%以上。
13.其他太行山防護林項目
建設任務:按照中央補貼太行山防護林項目任務,結合各自實際實施荒山造林、礦山植被修復、尾礦生態治理等,新造林面積8640畝(濬縣6340畝、淇縣1000畝、淇濱區1000畝、鶴山區300畝)。
責任單位:濬縣、淇縣、淇濱區、鶴山區政府。
完成時限:2021年3月底前,其中2020年12月底前完成任務的80%以上。
14.退化林修復項目
建設任務:對因自然、生理和人為幹擾等因素導致林木生長衰退、林分結構不合理、防護功能下降的現有人工林,通過更新、補植、撫育等修複方式,改善退化林質量。修復退化林面積11000畝(濬縣2000畝、淇縣3000畝、淇濱區3000畝、鶴山區3000畝)。
責任單位:濬縣、淇縣、淇濱區、鶴山區政府。
完成時限:2021年3月底前,其中2020年12月底前完成任務的80%以上。
(三)農田防護林工程。新增農田防護林面積800畝。
建設標準:一是利用田間道路路肩、溝渠兩岸各栽植1行以上喬木,可以搭配花灌木和常綠灌木豐富綠化景觀。二是對不完整的林帶用大規格苗木補植補造。三是創新機制,解決農田林網用地、樹冠脅地等問題,不栽無主樹,要有專人負責管護,確保栽得下、保得住。
15.濬縣農田防護林項目
建設任務:在濬縣小河鎮、白寺鎮、衛溪街道辦事處30萬畝示範方、王莊鎮5萬畝示範方內,利用道路兩側、溝渠兩岸高標準建設農田防護林網,折合造林面積800畝。
責任單位:濬縣政府。
配合單位:市農業農村局、林業局。
完成時限:2021年3月底前,其中2020年12月底前完成任務的80%以上。
(四)森林特色村鎮建設工程。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村莊綠化行動,逐村規劃、逐一實施,建設鄉土鄉風濃鬱的森林村鎮。到2022年底,每個縣區至少要有1個森林特色小鎮達到國家標準,至少累計30%以上的行政村達到省級以上森林鄉村標準。用3—5年時間把衛河、淇河、高速高鐵、南山大道、大海線、大白線等重要廊道兩側村莊全部建成市級以上森林鄉村。今冬明春要建成市級以上森林鄉村78個、完成鄉村綠化1750畝(濬縣20個、460畝,淇縣30個、650畝,淇濱區10個、300畝,山城區5個、50畝,鶴山區7個、200畝,開發區3個、30畝,示範區3個、60畝)。
16.淇河、南山大道、大白線森林鄉村示範帶建設項目
建設任務:淇河從盤石頭水庫大壩到淇河入衛河口全線長83公裡,南山大道全長18公裡,大白線自新區出發到鶴煤九礦全長近40公裡,沿線1公裡範圍內有村莊110餘個。今冬明春建成市級以上森林鄉村26個、綠化面積580畝(濬縣3個、70畝,淇縣10個、220畝,淇濱區4個、100畝,山城區4個、40畝,鶴山區4個、130畝,示範區1個、20畝)。
責任單位:濬縣、淇縣、淇濱區、山城區、鶴山區政府,示範區管委。
完成時限:2021年3月底前完成綠化任務,9月底前達到建設標準。
17.大海線、扶貧路森林鄉村示範帶建設項目
建設任務:大海線從淇濱區大河澗村到濬縣與滑縣交界處,全長近80公裡,沿線1公裡範圍內有村莊50餘個;扶貧路全長4公裡,沿線村莊7個。今冬明春建成市級以上森林鄉村15個、綠化面積350畝(濬縣3個、70畝,淇縣12個、280畝)。
責任單位:濬縣、淇縣。
完成時限:2021年3月底前完成綠化任務,9月底前達到建設標準。
18.高速高鐵沿線森林鄉村示範帶建設項目
建設任務:京港澳高速高鐵、濮鶴高速鶴壁段全長70公裡,沿線村莊60餘個。今冬明春建成市級以上森林鄉村12個、綠化面積300畝(濬縣2個、45畝,淇縣5個、120畝,淇濱區2個、100畝,開發區2個、15畝,示範區1個、20畝)。
責任單位:濬縣、淇縣、淇濱區政府,開發區、示範區管委。
完成時限:2021年3月底前完成綠化任務,9月底前達到建設標準。
19.大運河沿岸及其他區域森林鄉村建設項目
建設任務:以大運河國家公園建設為契機,在衛河沿岸1000米範圍內70餘個村莊,大力開展鄉村綠化提升工程。同時,在旅遊線路沿線、風景區附近、山區古村落等區域建設市級以上森林鄉村25個、綠化面積520畝(濬縣12個、275畝,淇縣3個、30畝,淇濱區4個、100畝,山城區1個、10畝,鶴山區3個、70畝,開發區1個、15畝,示範區1個、20畝)。
責任單位:濬縣、淇縣、淇濱區、山城區、鶴山區政府,開發區、示範區管委。
完成時限:2021年3月底前完成綠化任務,9月底前達到建設標準。
(五)工業園區安全隔離林帶工程。全市所有產業集聚區、產業園區都要因地制宜規劃打造寬度適宜、林帶完整、效果明顯的安全防護隔離林帶,特別是寶山經開區,要堅持「高、大、密、實」原則,密植高樹、大樹,讓森林圍廠、廠在林中、林在廠中。具備創建條件的企業都要建設花園式工廠,凡是廠區有空地的地方,都要因地制宜搞好綠化。新增安全防護林帶1300畝。
建設標準:不用截幹苗,保留原生冠,苗木胸徑6釐米以上,橋頭、路口處高標準打造綠化景觀;以帶狀混交為主,適當密植,株行距不高於2米乘3米,每畝栽植110株以上。
20.山城區南部安全防護隔離林帶項目
建設任務:在寶山經開區與山城區之間的泗河河道兩側空地上栽植臭椿、刺槐、桑樹、構樹、法桐、垂柳等喬木林帶。今冬明春重點建設自春雷路泗河橋至西環線泗河橋之間2公裡防護隔離林帶,綠化面積300畝。
責任單位:山城區政府。
完成時限:2021年3月底前,其中2020年12月底前完成任務的80%以上。
21.鶴山區西部安全防護隔離林帶項目
建設任務:姬家山化工園區與鶴山區之間的龍山及葛嘴線兩側荒山荒地綠化造林項目。今冬明春新造林1000畝。
責任單位:鶴山區政府。
完成時限:2021年3月底前,其中2020年12月底前完成任務的80%以上。
(六)城鄉生態融合發展工程。在城市,要持續推進「以綠蔭城」,通過規劃控綠、清髒播綠、拆舊建綠、拆違增綠、見縫插綠、垂直掛綠,大幅提高人均綠化面積和綠化覆蓋率,做到「點上綠色成景、線上綠色成蔭、面上綠色成林」。在城郊,要加快推進郊野公園建設,力爭用3—5年時間,全面建成龍崗郊野公園等9個郊野公園。把新區與老區之間、兩縣與新區之間、開發區北部新城、107國道淇河橋至南水北調之間等過渡帶打造成帶狀郊野公園。在鄉村,要重點抓好「四旁」(路旁、水旁、村旁、宅旁)綠化、庭院美化等身邊增綠行動,建設路河沿線風景林、村中空地休憩林、村莊周圍護村林,拓展鄉村公共生態遊憩空間,提升生態宜居水平。今冬明春完成城郊綠化6180畝。
22.全面啟動9個郊野公園建設項目
建設任務:在2020年啟動建設龍崗、黎陽古城、鶴鳴湖、示範區、朝陽寺、南山等6個郊野公園的基礎上,今冬明春啟動金牛嶺、金山、紫金湖等3個郊野公園建設。今冬明春新增郊野公園綠化面積4380畝以上(淇縣3000畝、淇濱區500畝、山城區200畝、鶴山區480畝、示範區200畝)。
建設標準:一是高水平編制規劃方案,並按規劃高標準造林綠化;二是逐步完善園路、坐凳等服務設施,健全公園功能。
責任單位:淇縣、淇濱區、山城區、鶴山區政府,示範區管委。
配合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完成時限:2021年3月底前,其中2020年12月底前完成任務的80%以上。
23.城市環城防護綠地建設項目
建設任務:整合現有綠地資源,連點成串,劃線成片,在城市周圍規劃建設完整的環城防護綠地(帶)。今冬明春重點開展開發區城北及國道107防護林、示範區鶴輝高速、山城區西環線及東環線(大白線)廊道綠化、鶴山區圍城林(銀杏圍城)及寶山經開區森林圍廠、礦山修復等建設項目。今冬明春完成環城防護綠地建設1800畝(山城區200畝、鶴山區1000畝、開發區300畝、寶山經開區270畝、示範區30畝)。
建設標準:參照廊道綠化建設標準。
責任單位:山城區、鶴山區政府,開發區、寶山經開區、示範區管委。
配合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完成時限:2021年3月底前,其中2020年12月底前完成任務的80%以上。
(七)林業產業培育工程。打造鶴壁特色品牌,持續推進「滿城櫻花」「銀櫻之城」建設,今冬明春培育櫻花、鄉土樹種等花卉苗木基地和特色經濟林基地,不斷壯大鶴壁林業經濟。今冬明春培育林業產業12000畝。
24.花卉苗木培育項目
建設任務:以服務滿城櫻花為目標,以林苗一體的形式發展優質櫻花苗木基地。以服務國土綠化提速行動為目標,培育優質鄉土樹種苗木基地。以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為目標,科學引進既有觀賞效果、又有防護功能、更有經濟效益的樹種,充分發揮苗木基地的馴化、研究和推廣作用,助推鶴壁生態建設上水平、增效益。今冬明春培育花卉苗木2800畝(濬縣200畝、淇縣1800畝、淇濱區200畝、山城區200畝、鶴山區400畝),其中櫻花500畝、鄉土樹種2300畝,引進文冠果、流蘇、雄株毛白楊等品種進行試種和研究。
責任單位:濬縣、淇縣、淇濱區、山城區、鶴山區政府。
完成時限:2021年3月底前。
25.特色經濟林基地建設項目
建設任務:以大伾山、雲夢山、古靈山、五巖山等風景區和黃洞、金山、七裡溝、黃廟溝、南山、淇河溼地等森林公園、溼地公園旅遊線路為依託,規模化、特色化、有機化發展優質特色經濟林果產業,打響雲夢山櫻桃、古石溝花椒、王家辿香椿、善堂油桃、桑園果桑、螞蟻山核桃、鶴鳴湖甜桃等特色產業品牌。今冬明春發展經濟林9200畝(濬縣2000畝、淇縣5000畝、淇濱區200畝、山城區1000畝、鶴山區1000畝)。
責任單位:濬縣、淇縣、淇濱區、山城區、鶴山區政府。
完成時限:2021年3月底前,其中2020年12月底前完成任務的80%以上。
(八)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工程。全市國家儲備林建設總任務是28.2萬畝,其中人工造林17.7萬畝、撫育改培10.5萬畝,今冬明春完成國儲林基地建設3.6萬畝(已分解至以上七大工程內)。
26.國儲林基地建設項目
按照國儲林項目建設技術要求,科學編制國儲林項目作業設計,加強與金融機構的溝通協調,爭取更多貸款落地。及早推進土地流轉、土地平整及工程招投標等前期工作,完成國儲林基地建設3.6萬畝以上(濬縣0.7萬畝、淇縣1.5萬畝、淇濱區0.1萬畝、山城區0.1萬畝、鶴山區1.2萬畝)。爭取貸款落地3億元以上,其中濬縣1億元、淇縣1億元、淇濱區0.4億元、鶴山區0.6億元。
建設標準:按照省林業局評審通過的國儲林項目作業設計進行施工。
責任單位:濬縣、淇縣、淇濱區、山城區、鶴山區政府。
完成時限:2021年3月底前,其中2020年12月底前完成任務的80%以上。
四、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縣區政府要承擔起國土綠化會戰主體責任,把林業生態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政府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要切實負起責任,親自安排部署,親自督促檢查,研究解決國土綠化會戰中的重大問題,切實抓好各項工作。市、縣區要謀劃當地林業重點工程和重點建設項目,在規劃引領下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林業建設工作。各縣區要把造林任務落實到具體山頭、地塊、路段,倒排工期,狠抓進度,突出重點,打造亮點,確保完成目標任務。
(二)明確部門職責。林業部門負責技術服務、跟蹤督導、考核評比等,確保高質量完成全年建設任務。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負責城區綠化和園林式單位創建工作;教育部門負責校園綠化;衛生健康部門負責醫院綠化;交通運輸部門負責公路路肩綠化;農業農村部門負責農田林網建設;水利部門負責水利工程設施範圍內的綠化;自然資源規劃部門負責綠化用地的規劃協調和礦山復綠;財政部門負責資金的籌集撥付;宣傳部門負責國土綠化會戰的宣傳。
(三)建立獎補機制。市級財政預算林業專項資金重點用於生態林建設和管護補助,對高標準完成年度林業工作目標且綜合考核排名前列、八大工程分別排名前列的縣區給予一定的獎勵和補助資金,對未完成目標任務且綜合性考核排名倒數的進行約談,做到獎優罰劣、獎懲分明,樹立明確的工作導向,切實調動各縣區推進林業生態建設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搞好義務植樹。各縣區要根據實際情況籌備冬春兩次義務植樹活動基地,組織開展市、縣、鄉三級聯動義務植樹活動。要搞好宣傳發動、組織協調工作,開展多種形式義務植樹活動。鼓勵包村單位支援對口幫扶村莊植樹造林,鼓勵適齡公民通過綠地樹木認建認養、古樹名木保護、參加建綠愛綠護綠宣傳活動等方式履行義務,確保義務植樹盡責率達90%以上。
(五)完善管護機制。各縣區要制定本轄區長期有效的林木管護制度,建立長效管護機制,要有固定的管護資金投入,有固定的專業管護隊伍和管護設施,有專人負責管理的責任區段,有具體的日常管護標準和內部督查方案,長期保持和鞏固全市林業生態建設成果。
(六)嚴格督導檢查。市、縣區要分別成立督導組,加強對國土綠化會戰的督查,實行重點工程、重要節點定期督查通報制度,督促縣區確保2020年12月底前建設任務大頭落地。對任務完成好的單位予以通報表揚,對任務完成不理想的單位限期督導整改。
責編:陶紀燕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