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產新一代北鬥高精度定位晶片亮相
央視網消息:國產最新一代北鬥高精度定位晶片近日在北京亮相。這顆22納米晶片預計將於今年年底正式發布,2021年上半年量產,將應用於自動駕駛、無人機、機器人等高精度定位需求領域。定位晶片相當於導航設備的「大腦」。每一臺導航設備想要實現定位,都要依靠這個「大腦」來進行計算和處理,因此定位晶片也是衛星導航產品裡的最核心部件。
-
國產新一代「北鬥高精度定位晶片」在北京亮相,國際領先技術水平
國產最新一代北鬥高精度定位晶片在北京亮相這顆22納米晶片預計將於今年底正式發布2021年上半年量產就要應用於自動駕駛,無人機,機器人的高精度定位需求領域。定位晶片相當於導航設備的大腦,每一臺導航設備想要實現定位,都要依靠這個大腦來進行計算和處理,因此定位晶片也是衛星導航產品裡的最核心部件。
-
北鬥最新一代高精度定位晶片亮相
攝影/記者 袁藝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於7月底建成開通,迄今還不到一個月。昨日(8月27日),海澱區舉辦中關村北鬥和空間信息服務產業高峰論壇,多項基於北鬥三號的自主創新成果首次亮相,包括北鬥最新一代高精度定位晶片、衛星天基測控收發信機、北鬥+遙感全球應用服務平臺等。
-
北鬥最新一代高精度定位晶片亮相 預計明年量產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社北京8月27日電 (記者 於立霄)中國北鬥自主研發的最新一代高精度定位晶片27日在北京亮相。這顆22納米晶片有望於2021年上半年量產,將應用於自動駕駛、無人機、機器人等高精度定位的場景需求。
-
新一代22nm北鬥高精度定位晶片正式發布
在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上,我國衛星導航領域首家上市公司北鬥星通發布了最新一代全系統全頻釐米級高精度GNSS晶片—和芯星雲NebulasⅣ。該晶片在釐米級高精度定位領域具有開創性意義,從2019年5月的戰略落地,到今年11月的正式發布,歷經一年半的潛心研發,晶片工藝迭代演進到22nm的同時,首次在單顆晶片上實現了基帶+射頻+高精度算法一體化,支持片上RTK,滿足車規要求,在性能、尺寸、功耗等方面都較上一代晶片取得突破性進展,滿足大眾應用需求同時更好滿足智能駕駛、無人機等高端應用需求。
-
資訊丨北鬥最新一代高精度定位晶片亮相 預計明年量產
【測繪學報的個人主頁】長按複製此條消息,長按複製打開抖音查看TA的更多作品7NsBSynuc88[抖音口令]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中國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管理中心,來源:中國新聞網記者於立霄,版權歸原作者及刊載媒體所有,所刊載內容僅供交流參考使用,不代表本刊立場。中國自主研發的最新一代北鬥高精度定位晶片8月27日在北京亮相。
-
四川成都:新一代22納米北鬥高精度定位晶片正式發布
四川成都:新一代22納米北鬥高精度定位晶片正式發布
-
新一代北鬥高精度定位晶片發布
原標題:新一代北鬥高精度定位晶片發布 11月23日,在第十一屆中國衛星
-
四川成都:新一代22納米北鬥高精度定位晶片正式發布
中新網成都11月23日電 (記者 劉忠俊)23日,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上,由我國衛星導航領域企業北京北鬥星通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北鬥星通)研製,最新一代22納米射頻+基帶+高精度算法一體化釐米級定位晶片在四川成都正式發布。據了解,該晶片在釐米級高精度定位領域具有開創性意義,從2019年5月的戰略落地,到2020年11月正式發布,耗時1年6個月。
-
重磅|北鬥星通新一代22nm北鬥高精度定位晶片正式發布
年會首日,北鬥星通旗下企業和芯星通正式發布了最新一代全系統全頻釐米級高精度GNSS晶片——和芯星雲NebulasⅣ。這顆晶片代表了國內衛星導航晶片的最高水平,在釐米級高精度定位領域具有開創性意義,在國際上具有領先優勢。
-
重磅|北鬥星通新一代22nm北鬥高精度定位晶片正式發布
北鬥星通副總裁、和芯星通總經理黃磊博士主持發布會在晶片發布儀式上,楊長風總師、劉經南院士、楊元喜院士、謝軍副總師、曹衝研究員與北鬥星通董事長周儒欣一同上臺為NebulasⅣ晶片啟幕。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致辭
-
北鬥星通正式發布新一代22nm北鬥高精度定位晶片
今日,在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上,北京北鬥星通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發布最新一代全系統全頻釐米級高精度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晶片「和芯星雲Nebulas Ⅳ」。在晶片工藝迭代演進到22nm的同時,北鬥星通首次在單顆晶片上實現基帶+射頻+高精度算法一體化。當天,北鬥星通與美團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北鬥定位晶片年內有望「上新」北鬥高精度導航晶片價格了解一下
昨日(8月27日),海澱區舉辦中關村北鬥和空間信息服務產業高峰論壇,多項基於北鬥三號的自主創新成果首次亮相,包括北鬥最新一代高精度定位晶片、衛星天基測控收發信機、北鬥+遙感全球應用服務平臺等。此次發布的全球首顆22納米定位晶片,尺寸是上一代高精度晶片的1/4,功耗是上一代的1/5。「這在釐米級高精度定位領域具有開創性意義。」李楠說,功耗大幅降低意味著晶片更加節能。以無人機為例,依靠蓄電池來完成飛行任務,如果定位晶片比較費電,飛行不了多長時間就得降落。
-
新一代高精度銣原子鐘亮相
據新華社西昌11月6日電(李國利、王同心)北鬥三號全球組網首發雙星5日晚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作為衛星的重要載荷之一,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承擔研製的新一代高精度銣原子鐘也精彩亮相。
-
新一代北鬥高精度晶片亮相!成功打破GPS壟斷
不過如果想要完全取代全球定位系統的話,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實現在定位精度上對GPS系統的超越。決定定位精度很大程度上要依賴於晶片,過去我國獨立自主研製的晶片一直在微米級左右,但是隨著新一代北鬥高精度晶片的亮相,我國成功把製程縮減到了原來的25%,達到了22納米級別。
-
北鬥星通發布新一代高精度晶片:釐米級高精度
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標誌著北鬥「三步走」發展戰略圓滿完成,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也已具備全球導航能力。11月24日消息,根據北鬥星通官方的消息,北鬥星通旗下企業和芯星通,正式發布了最新一代全系統全頻釐米級高精度GNSS晶片——和芯星雲 NebulasⅣ。
-
中國北鬥導航晶片發布
國產最新一代北鬥高精度定位晶片近日在北京亮相。這顆22納米晶片預計將於今年年底正式發布,2021年上半年量產,將應用於自動駕駛、無人機、機器人等高精度定位需求領域。定位晶片相當於導航設備的「大腦」。除了支持北鬥導航以外,這顆晶片還可以支持接收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歐盟的伽利略等多系統的導航信號。通過兼容不同信號體制,新一代北鬥定位晶片可以獲取更豐富的數據信息,提供更精確的定位導航服務。
-
千尋位置陳金培:看好北鬥高精度定位在智能駕駛、智慧城市等領域的...
根據千尋位置近日披露的衛星觀測數據,目前北鬥衛星可見數量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超過了GPS,尤其是在亞太地區,北鬥的可見衛星數量是GPS的兩倍左右。更多的導航衛星就相當於提供了更多的觀測數據,來幫助提高定位精度。陳金培坦言,他看好北鬥高精度定位在智能駕駛、智慧型手機、無人機、甚至智慧城市等領域的相關應用。
-
北鬥星通發布新一代定位晶片
11月23日,在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上,北京北鬥星通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北鬥星通」)發布最新一代全系統全頻釐米級高精度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晶片「和芯星雲Nebulas Ⅳ」。在晶片工藝迭代演進到22nm的同時,北鬥星通首次在單顆晶片上實現基帶+射頻+高精度算法一體化。
-
百元級國產RTK板卡能否改變高精度定位市場格局?
「麒麟晶片停產之後,支持北鬥定位功能的手機晶片國產化率會非常低。」某北鬥產業內人士感慨:「在北鬥產業中,市場最大、應用最多的領域,就是帶有定位功能的手機晶片,每年有多達幾十億片的市場量級。然而,這個市場基本上被國外的品牌壟斷了。雖然都支持北鬥,但是晶片不是國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