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起源之謎:或從「虛空」中誕生?

2020-11-23 驅動中國

宇宙起源一直是科學家研究的問題,在我們的眼中事物發展變化總是有一個起因的,宇宙也不可能憑空出現,但是科學實驗卻告訴我們,宇宙或許真的是在虛空中誕生。

全世界幾乎每一個古代文明都會有著自己對於宇宙誕生的解釋——但儘管存在差異,但從本質上來說,他們基本都將原因歸為某位神靈的創造。

不過在最近幾年時間裡,一部分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們終於開始嘗試涉足這一終極問題的探討。他們指出我們目前已經大致了解了宇宙的歷史,並且也了解了可以對其進行基本描述的物理學定律。他們認為,藉助以上這些信息,我們應該就可以探尋宇宙如何存在以及為何存在這類問題的答案。

天文學家們自己也承認,他們對於這個問題給出的回答聽上去是充滿爭議的:他們認為我們目前生活其中的,遍布恆星的宇宙最初是從一場劇烈的大爆炸中誕生的,而在那之前什麼都不存在。天文學家們指出,大爆炸必然會發生,原因是「虛空」(nothing)本質上是不穩定的。

這樣的觀點或許聽上去會顯得非常詭異,或感覺就是另外一個瘋狂的創世學說。但物理學家們指出,這一理論是直接從物理學的兩大支柱,即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中推導出來的。可是,從「虛空」之中誕生,這怎麼可能呢?

  真空中的粒子

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應該了解一下量子力學的一些觀點。量子力學是物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主要適用於非常微觀的世界,如原子甚至更加微小的粒子。這是一個極為成功的理論,它實際上構成了現在我們使用的大部分電子器件背後的理論基礎。

量子力學告訴我們,並不存在所謂的「真空」。即便是最完美的真空之中實際上也充斥著粒子與反粒子,它們不斷誕生,然後幾乎在同時不斷湮滅。這些所謂的「虛粒子」(virtualparticles)存在的時間太過短暫,因而無法被直接測量到,但通過一些效應,我們可以確信它們的確存在。

  時空——從零空間和零時間開始

相對論與量子力學不同,並且迄今都沒有任何人能夠將這兩者成功地統一起來。然而藉助謹慎的近似方法,一些理論科學家的確已經成功地在某些具體問題上同時應用這兩大理論。比如英國劍橋大學的史蒂芬·霍金教授對於黑洞的研究便是如此。

在這樣嘗試的過程中,科學家們發現的一個情況就是,當將量子力學應用到在可能範圍內最小尺度的空間中時,空間本身將變得不穩定。在這樣的尺度上,空間不再顯示完美的平滑和連續,空間和時間都失去了其穩定性,它們混雜在一起,形成了時空的泡沫。

換句話說,微小的時空泡沫是可以自發形成的。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坦普爾分校的勞倫斯·克勞斯(LawrenceKrauss)表示:「如果時空是量子化的,它們就會發生漲落。因此正如你可以創造出虛粒子一樣,你也可以創造出虛時空。」

  從「氣泡」中誕生的宇宙

於是,並非僅僅只有粒子和反粒子能夠從「虛空」之中誕生並消亡:時空的「氣泡」也同樣可以。但即便如此,想像一下一個無限小的時空氣泡要變成一個內部包含有1000億個以上星系的巨大宇宙,這樣的跨越也實在太大了。難道不是嗎?即便這樣一個「氣泡」能夠形成,它也會在轉瞬之間再次消失。

但事實上,這樣的「氣泡」是有可能倖存下來的。但為了達成這樣的結果,我們還必須藉助另外一項宇宙奇蹟:暴漲。大部分物理學家現在都同意我們生活其中的宇宙是從大爆炸開端的。起初宇宙中所有的物質和能量都被壓縮在一個無限小的點上,然後這個點爆炸了。之所以物理學家們能夠達成這樣的共識,主要源於20世紀早期的一項重要發現:觀測證據顯示宇宙正在膨脹。既然所有的星系都正在遠離我們,那麼在此之前的某一時刻,所有星系必定都曾經聚集在一起。

而暴漲理論指出,在大爆炸之後的一個階段,宇宙曾經經歷過一段急速膨脹的過程。這一聽上去有些荒謬的觀點最早是在上世紀80年代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阿蘭·古斯(AlanGuth)提出來的,隨後由現任職於史丹福大學的安德烈·林德(AndreiLinde)進行了修訂。

這項理論的主要觀點包括:在大爆炸發生之後的一瞬間,量子尺度的空間突然經歷難以想像的極速膨脹過程。在極短的時間內,原始宇宙的大小便從比一個原子核還要小,突然膨脹為一粒沙子的大小。當這一膨脹過程最終減速時,驅動這一過程的力場轉變為充斥今天宇宙空間的物質與能量,也因此,古斯將這一暴漲過程稱作「終極免費午餐」。

然而更加讓人感到詭異的是,這一詭異的理論竟然與觀測現實的吻合度相當好。尤其是,它可以非常好的解釋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存在,這是大爆炸留下的微弱餘暉,這種微波輻射幾乎均勻地分布在宇宙的各個方向,構成一種近似背景的模式。如果宇宙沒有經歷過如此快速的暴漲過程,那麼這一輻射背景的均勻度應當會差得多。

  宇宙是平坦的,這很重要

暴漲理論也給了宇宙學家們一把測量的工具,他們可以據此度量宇宙的幾何學特徵。對這一問題的研究結果對於我們理解宇宙如何從虛無之中誕生將具有關鍵意義。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告訴我們,我們生活其中的時空可以三種形式存在。它可以表現為平坦的,就像一張桌子的臺面;它也可以具有正曲率,就像一個球體的表面,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旅行地足夠遙遠,你將會回到你最初出發的地方;最後一種,宇宙也可以表現為負曲率,此時宇宙在幾何特徵上的表現就像一個馬鞍。那麼究竟哪一種才符合實際情況?

有一種方法可以找到答案。或許你還記得在你中學的數學課上,你的數學老師應該曾經告訴過你,三角形三個角的內角和等於180度。但實際上你的數學老師還遺漏了一項重要的內容,那就是這種情況只適用於平面。如果你在一個皮球的表面畫一個三角形,你會發現它的三個角的內角和會大於180度。反過來,如果你在一個具有負曲率的表面,比如一個馬鞍的表面畫一個三角形,你會發現它的三個角的內角和將是小於180度的。

那麼這樣一來,要想判斷宇宙是否是平坦的,我們就要測量一個巨大三角形的內角和。而這正是暴漲理論能夠發揮作用的地方,它決定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中相對較為溫暖與較為寒冷的區域的平均大小分布。對這些區域大小的測定在2003年完成了,這樣天文學家們便有了許多的三角樣本可以進行測量。這項研究的結果顯示,從最大的可觀測尺度上來看,我們的宇宙是平坦的。

宇宙是平坦的——這一點極其重要,因為只有一個平坦的宇宙才能從「虛無」中誕生。所有現在存在的事物——恆星,星系以及我們藉以看到世界的光線,所有這一切必定源自什麼地方。我們已經知道粒子可以在量子層面上從虛空之中誕生,而要想產生出宇宙中的全部恆星和行星,將需要巨大的能量才能實現。

可是宇宙本身究竟是從何處獲得這麼多的能量的?詭異的是,它或許根本就不需要去獲取能量。這是因為宇宙中的任何物體都會產生引力,這種引力會對其周圍的其他物質產生一股拉力。這種引力將會平衡掉最初用於創造物質的的能量本身。

這就有點像是一把舊式秤桿,你在一頭放上重物,而在另一端放置砝碼,直到兩者的重量相等。而在宇宙的案例中,物質被放在了秤桿的一端,放在秤桿另一端的砝碼就是引力,它必須能夠平衡掉物質的重量。物理學家們的計算顯示,在一個平坦的宇宙中,物質中所蘊含的能量恰好被這些物質產生的引力所具有的能量所平衡掉。但這一點也僅僅適用於平坦宇宙的情形。如果宇宙具有曲率,那麼這兩者將難以相互抵消。

儘管我們至今為止還是不知道宇宙從何而來,同時也提出了許多大膽的理論。但是對於宇宙的研究還在繼續,我們終會知道宇宙是從何而來的。

曹奎

相關焦點

  • 宇宙誕生之謎
    置身於其中,人類不僅感到自身的微弱與渺小,同時心中還充滿了種種疑惑:宇宙是怎樣誕生的?宇宙會死亡嗎?黑洞是怎麼回事?超新星從哪裡來?恆星為什麼會爆炸?……… 千百年來,人類一直在探尋宇宙的起源。今天,雖然科學技術已經取得了重大的進步,但關於宇宙的成因仍處於假說階段。
  • 宇宙誕生前,是虛空。0時,宇宙在虛空漲落中誕生,然後創世一炸
    如果我們選擇宇宙存在的第1個邏輯,接下來又會面臨著宇宙大爆炸的物質是哪裡來的問題。所以這是一個雞生蛋和蛋生雞,沒完沒了的問題。》現在主流的觀點是選擇了第2個:在起點之前什麼也不存在,是虛空。在創世大爆炸0秒鐘,正的能量點在虛空的漲落中出現。同時留下了一個負的能量點。
  • 世界3大未解之謎:生命起源、地球內核、宇宙之謎
    對於如今的人類而言,未解之謎是越來越多。尤其是那些「終極拷問」,比如:起源之謎,就包括了人類起源,生命起源以及宇宙起源。再比如:我們無法探索地球內部結構,對於我們而言地球內部結構也如同謎一樣,還有宇宙未來的演化之謎,為什麼宇宙會如此浩瀚?
  • 美國著名天文學家:宇宙和生命誕生之謎,是人類亟待破解的難題!
    但人類對宇宙似乎還一無所知。最近在杜拜召開「世界政府首腦峰會」上,美國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尼爾·泰森發表演講,指出了目前困擾人類的三大難題:暗物質我們能觀測或觸摸到的普通物質,從中子、電子、質子,到遙遠的星系,只佔整個宇宙物質總量的5%,其他絕大部分物質是什麼?如何產生?有何性質?
  • 宇宙誕生之謎
    所以,各個民族、各個時代都有種種關於宇宙誕生的傳說,不過那些都只是建立在想像的基礎之上。今天,雖然科學技術已經有了重大進步,但宇宙的成因仍處在假說階段。 到目前為止,許多科學家傾向於「宇宙大爆炸」的假說。這一假說認為,大約在200億年前,構成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天體的物質都集中在一起,密度極高,溫度高達100多億攝氏度,被稱為原始火球。那個時期,天空中沒有恆星和星系,只是充滿了輻射。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原始火球發生了大爆炸,組成火球的物質飛散到四面八方,冷卻了起來密度也開始降低。
  • 世界宇宙探奇未解之謎之「宇宙誕生之謎」
    宇宙是怎麼產生的?它真的是盤古用斧頭劈出來的嗎?除了古代的神話傳說,科學家們提出了不少看法。目前多數人認為宇宙是「炸」出來。
  • 地球起源是什麼?宇宙中十大未解之謎大全 能解開都是神人?
    浩瀚宇宙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未知因素,在人類對宇宙探索的認知中,存在著很多未解之謎。地球起源或被破解,地球的起源自古以來一直是人們關心的問題。主流的說法有三種,一種是來自於爆炸碎片說,一種是宇宙垃圾說,還有一種是碎片聚合說,但最近在芝加哥大學的專家們對月球表面研究後發現地月有同數量的鈦元素,地球起源或被破解,還有宇宙中經常也會發生一些離奇的事件,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宇宙中的十大未解之謎。地球起源或被破解:最近,來自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專家們對地球的衛星——月球的表面進行了研究。
  • 黑洞中有個奇點,宇宙起源也是奇點,那麼黑洞是宇宙的起源嗎?
    而現代量子力學對宇宙奇點的解釋,卻是從虛無中誕生。它們一個實一個虛,一個由實變虛,一個由虛變實。黑洞有一個史瓦西半徑,而宇宙誕生前是沒有這個半徑的。而宇宙之母的奇點則是從虛無中誕生,這是量子力學對宇宙的解釋。量子力學認為,宇宙中沒有真正的真空,只有量子真空,又叫假真空。那裡是量子的海洋。就是當宇宙空無一物的時候,沒有空間,也沒有時間,但這空無一物的虛空中充滿著不確定性的量子漲落和能量擾動,也就是在虛無中蘊含著巨大的能量。
  • 解密宇宙生命誕生之謎
    5000年來,人們一直努力理解探索生命的誕生與存在的意義。在這一探索和創造的過程中,我們編出無數有關,這一遙遠的創世故事。有關創世傳說各不相同,不同的地方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圈。每一種信仰都根深蒂固,如此令人信服的解釋,生命的誕生。大約40億年前生命問鼎地球,自此大自然為生命的進化搭建了舞臺,數10億年後,當地球第一個人帶著存在的狂喜來到這個世界,我們的祖先開始思考創世之謎。幾千年來生人信教者、無信仰者、哲學家、藝術家與科學家一直努力理解存在的意義,尋找揭示萬物真實的終極真理。
  • 世界未解之謎(宇宙之謎):宇宙到底有幾個
    一次大爆炸已經使我們很迷糊了,有一些科學家還要給我們宇宙的誕生「增加」一次大震蕩,並且給我們的宇宙找到了一位孿生兄弟,使它免於孤獨。在該理論所提供的模型中,宇宙共有十一維空間,其中六維因繞成微小絲狀而可忽略不計。宇宙在大爆炸之前的「和平年代」裡是由兩個四維平面構成的,其中一個平面是我們今天的宇宙,另外一個是「隱藏」的宇宙。這一「隱藏」宇宙隨機波動,漸漸發生形變並接近我們的宇宙。它「濺」入我們的宇宙時,撞擊引起了大爆炸,那些能量在大爆炸中轉化為現在宇宙的物質和能量。我們的宇宙和一個「隱藏」的宇宙共同「鑲嵌」在「五維空間」中。
  • 科學怪談——瀕死體驗解開宇宙起源之謎(下)
    哈嘍大家好,今天的無限思考,給大家帶來的是科學怪談系列的第四期--瀕死體驗解開宇宙來源之謎(下)。看到眼前的場景,木內鶴彥驚呆了,目光所及處看不見一塊陸地,周圍儘是滔天的洪水,而且還水上,真的存在著諾亞方舟,但和傳說中不同的是,他看到的諾亞方舟,像個葉子一樣捲起來的外形,諾亞方舟裡面有三個巨大的球體,而且不止一艘諾亞方舟,就他目光所及看到的就有近百艘。
  • 世界未解之謎(宇宙之謎):宇宙的誕生
    宇宙是永恆不變的嗎?宇宙有多大?宇宙是什麼時候誕生的?這種假說認為,宇宙並不是動蕩不定的,宇宙中的星體、星體的數目和分布以及它們的空間運動從開天闢地時開始,就一直處於一種穩定狀態,宇宙是永恆的。哈勃常數是以「哈勃」命名的宇宙膨脹率,多年以來成為宇宙中最為重要的數字。哈勃常數的物理意義就是星體互相拋離的速度和距離之比。常數數值越大,表示宇宙擴張到今天的大小所需的時間就越短,宇宙就越年輕。它與宇宙現在的年齡有關,不但涉及宇宙的過去,還將決定宇宙的未來。宇宙有一個開始,是否一定會有一個結束?宇宙產生於「無」,是否最後的歸宿也是「無」呢?
  • 生命是如何誕生的?該探測器終於追上了一顆彗星,或解開生命之謎
    地球誕生至今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了,它孕育了各種各樣的生命,是人類的唯一家園,也是太陽系中的唯一生命體星球,但是關於生命的起源,人類卻至今都沒有找到準確的答案。 在茫茫的宇宙中,連太陽系都只是渺小的一員,更何況是地球,那麼太陽系又是怎麼誕生的呢?
  • 宇宙的起源?
    由此我們知道宇宙就是天地萬物的總稱,包含無邊無垠的空間和無始無終的時間。宇宙從何而來?《道德經》:」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炁以為和。」《華嚴經》:「世界之初先成虛空,次成無色界,再成色界,再次成欲界」道家說:宇宙生於無,萬物生於有;佛家說:世界生於虛空,萬物生於有色;科學家說:宇宙是在138億年左右由一個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溫度無限高的奇點發生爆炸而產生的。這相似的理論到底是我們現代的科學家們追尋的老祖宗的腳步而產生的?
  • 宇宙的起源
    《道德經》:」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炁以為和。」《華嚴經》:「世界之初先成虛空,次成無色界,再成色界,再次成欲界」道家說:宇宙生於無,萬物生於有;佛家說:世界生於虛空,萬物生於有色; 科學家說:宇宙是在138億年左右由一個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溫度無限高的奇點發生爆炸而產生的。這相似的理論到底是我們現代的科學家們追尋的老祖宗的腳步而產生的?
  • 新陳代謝的起源之謎
    研究人員據此猜測,細胞新陳代謝的本領很可能發源於遠古海洋,因為在40億年前,太古海洋覆蓋著地球,當時沒有氧氣,海洋中富含鐵以及其他金屬和磷酸鹽——這些物質很可能促成了最初的新陳代謝反應。 為了證實這個猜測,研究小組配製出了早期海洋溶液,並加入了一些金屬物質,然後把樣本持續加熱5個小時,至50至70攝氏度,結果產生了現代細胞在新陳代謝過程中出現的包括丙酮酸鹽和三磷酸腺苷等物質。據此,研究小組認為,細胞的新陳代謝本領最早很可能誕生在海洋裡,最初的細胞在沒有生物酶的情況下,很可能將具有類似生物酶作用的金屬離子包裹在了其中,從而具有了新陳代謝的本領。
  • 人類本源的宇宙是怎樣誕生的?
    人類本源的宇宙是怎樣誕生的?時間: 2007-08-15   來源: 中國網   作者: 海嶼 其它各種人類的最本源的問題,無不發源於這個最最基本的問題——宇宙到底是怎樣開始的?我們的宇宙究竟是從何起源的?  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未解之謎了,而且其它的未解之謎也都全部根源於此。其它各種人類的最本源的問題,例如生命是怎樣起源的?什麼是意識?什麼是反物質?什麼是暗物質?什麼是萬有引力?……無不發源於這個最最基本的問題——宇宙到底是怎樣開始的?
  • 科學怪談——瀕死體驗解開宇宙起源之謎(上)
    哈嘍大家好,今天的無限思考,給大家帶來的是科學怪談系列的第四期--瀕死體驗解開宇宙來源之謎。對於瀕死體驗,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並且有一定的好奇,但好奇歸好奇,我想沒有人願意去真正的瀕臨死亡。對於宇宙的起源,大家一定都有在腦海中幻想過,宇宙究竟是什麼?宇宙是否有盡頭?
  • 關於宇宙的10大未解之謎 人類解開其一,或可成為超級文明
    那麼,宇宙10大未解之謎都有哪些呢? 第一個未解之謎:宇宙的起源之謎。雖然現代科學研究認為,宇宙誕生於一場大爆炸,但是其中很多關鍵性的證據科學家們仍然沒有找到,因此,宇宙的真實起源至今都是一個未解之謎; 第二個未解之謎:宇宙究竟有沒有邊界?如果沒有,宇宙會一直膨脹下去嗎?如果存在邊界,宇宙的盡頭又會是什麼呢?
  • 關於宇宙的10大未解之謎,人類任解其一,或可成為超級文明
    經過多年來的探索,科學家們總結了宇宙中至今找不到任何線索的10大未解之謎,有人推測,人類未來如果可以揭開任一謎題,或許都可以迎來文明的大躍進,成為宇宙中的超級文明。那麼,宇宙10大未解之謎都有哪些呢?第一個未解之謎:宇宙的起源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