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少年接觸網絡不良信息超七成含淫穢色情
《2016網際網路不良信息對青少年危害分析年度報告》發布
2016年,隨著「徐玉玉」、校園貸裸條風波等事件曝光,網絡安全問題被推上風口浪尖。青少年作為網民的主力軍,正不斷遭受網際網路上大量色情、暴力信息等網絡不良信息侵擾。近日,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獵網平臺、中青奇未聯合發布的《2016網際網路不良信息對青少年危害分析年度報告》(下稱報告)顯示,淫穢色情信息仍為青少年接觸不良信息的主要形式,在被舉報的不良信息中超過半數源自合法網站;而從被舉報不良信息的網站中,超過30%來自搜尋引擎。
淫穢色情信息仍為青少年接觸不良信息主要形式
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用戶通過奇未安全桌面的舉報插件舉報各類網際網路不良信息7000餘條。從青少年用戶的舉報情況來看,淫穢色情信息是青少年最容易接觸到的網際網路不良信息,相關舉報佔到了舉報總量的76.3%。此外,詐騙信息佔比為8.5%,賭博信息佔比為2.7%,其他各類不良信息佔比為1.8%。
淫穢色情為青少年接觸不良信息主要形式。
特別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佔比為8.5%的詐騙信息中,一半以上是混雜在淫穢色情信息中進行傳播的。如虛假的同城交友、視頻交友,色情直播平臺等,其最終目的都是詐騙。
而隨著網絡技術日益普及化,一些被開發出來的新型網絡活動也開始摻雜著淫穢信息。比如當下日益火爆的直播區域,情色主播的新聞屢見不鮮;在一些網路遊戲上,很多遊戲人物穿著暴露,動作不雅,遊戲過程中更是充斥各種淫穢色情情節;甚至,還有5.4%的色情信息包含於各類新聞資訊中。
被舉報不良信息超30%來自搜尋引擎
令人不寒而慄的是,傳播不良信息的網站並非都是非法網站。統計顯示,在用戶舉報的涉嫌傳播不良信息的網站中,若從舉報信息的數量來看,企業網站被舉報的次數佔39.2%,個人網站佔14.6%,無備案網站佔46.1%。也就是說,按照被舉報的不良信息數量統計,超過半數來自有合法備案的正規網站。
傳播不良信息網站備案情況分析。
從境內備案網站進一步深入分析來看,在所有被舉報涉嫌傳播不良信息的網站中,搜尋引擎以佔比33.3%遙遙領先,其次為視頻影視網站,佔12.2%。另外,赫然在列的還有新聞門戶網站,排名緊隨在後,佔比10.7%。
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工程特聘專家、獵網平臺負責人裴智勇介紹,以用戶舉報的淫穢色情信息為例,約有5.4%的內容是各類新聞資訊,且這些資訊大多是由合法的正規媒體或網站發布。其主要特點是標題或正文存在不健康內容,資訊中插入不雅圖片或胡亂引用淫穢圖片。並且很多網站為吸引眼球,會把這些「花邊」資訊放在首頁推薦。「這些資訊對於成年人來說可能危害輕微,但對青少年的危害則十分明顯。」
此外,從伺服器的地域分布來看,在所有被舉報的網站中,伺服器在境內的佔比為48.9%,伺服器在境外的佔比為51.1%。伺服器在境內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其次是香港、廣東。而伺服器在境外排名第一的是美國,佔比達88.6%。
傳播不良信息網站伺服器地域分布。
社交軟體為青少年接觸網絡詐騙信息主要途徑
除了大量的淫穢色情信息,詐騙信息同樣在給青少年帶去巨大的身心傷害。報告指出,社交軟體是青少年接觸詐騙信息的主要途徑,佔比約為56.7%;其次是遊戲喊話佔12.1%,電商網站佔8.3%。而詐騙簡訊和詐騙電話則分別佔6.2%和3.8%,二者之和僅佔十分之一左右。
社交軟體為青少年接觸詐騙信息主要途徑。
獵網平臺的數據統計也顯示,2016年1至11月,獵網平臺共接到全國18歲以下青少年網絡詐騙受害者舉報1697人次,佔獵網平臺接到網絡詐騙舉報件總量的11.8%,人均損失達1845元,其中,金融理財類的網絡詐騙更是高達6157元,對於沒有經濟能力的青少年而言,這個數字已經是一個高額數據。
網絡詐騙,輕則使青少年受到經濟損失,重則令受害者失去生命。今年8月份發生的「徐玉玉案件」就是一個血的教訓,深受網絡詐騙荼毒的不再只有成年人,同時還有青少年,他們已成為不法分子的 「首要獵物」。
青少年被騙人均損失女生明顯高於男生
從性別差異上來看,在2016年1-11月獵網平臺接到的青少年網絡詐騙受害者的舉報中,男生佔比為56.4%,女生佔比為43.6%,男生略多於女生。而從人均損失來看,女生為2085元,明顯高於男生人均損失的1660元。
青少年遭遇網絡詐騙性別對比分析。
報告顯示,雖然虛假兼職同時是男生和女生被騙最多的詐騙類型,但在女生中佔到34.9%,遠高於男生的21.0%,這表明女生雖然更熱衷於兼職賺錢,但防詐騙意識明顯不高;而除了在虛假兼職類的詐騙中受騙較多以外,愛玩遊戲的男生同樣在遊戲類的詐騙中受傷較深,18.7%的佔比僅比虛假兼職低一點。
保護青少年上網安全是整個社會的責任
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曾發布青少年上網行為研究報告稱,我國青少年網民規模已達到2.87億,據共青團中央和中青奇未公司聯合此前發布的《2016網際網路不良信息對青少年的危害分析白皮書》顯示,有近80%的青少年通過電腦、手機等網絡終端接觸過不良信息,包括詐騙、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
網絡不良信息極其容易導致青少年遭受沉迷網絡、價值觀扭曲、網絡詐騙等一系列上網安全問題,嚴重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青少年網絡安全問題,亟待解決。為保護我國青少年安全上網,國家網信辦在去年公布了《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規定保障未成年人平等、充分、合理地使用網絡,保護未成年人免受網絡違法信息侵害,避免未成年人接觸不適宜其接觸的信息,保護未成年人網上個人信息,防範未成年人沉迷網絡。
不久前「傳說中的女網警」高媛在接受採訪中明確表示,避免在網絡中遭受詐騙,首要得由網信、工信、支付機構和公安機關聯手,進行根源性懲治。對於網民來說,必須教他們在網上遇到不確信的事兒就開口問,並在生活裡養成不點擊陌生網頁,不相信陌生簡訊,不輕易向陌生網友、平臺轉帳的良好習慣。因此,加強青少年的網絡安全意識,首先要培養他們重視自身安全、遇到自己不確定的事兒及時求助的意識。
為響應國家青少年的網絡保護工作,在共青團中央、中國少年先鋒隊全國工作委員會指導下,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和360公司共同發起青少工程校園安全教育公益項目。青少工程不僅在校內開設了網絡完全教育團隊課,將安全教育帶進校園,還在校外建設了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科普基地,接受全國的青少年前來參觀學習。此外,青少工程還開展了流動性更強的安全戰車中國行活動,以4D、AR、語音識別等高科技的方式,向全國各地的青少年普及網絡安全知識,提高安全意識。
此外,中青奇未公司還專門研發了保障青少年安全上網的奇未安全桌面。基於360海量的DNS解析數據,奇未桌面能幫助青少年有效攔截暴力、黃色等不良信息,為其安全成長保駕護航。
同時,針對此次報告中提到的所有被舉報涉嫌傳播不良信息網站中超過30%來自搜尋引擎,中青奇未副總經理、青少年安全上網專家謝鵬認為,有必要研發推廣專門適用於青少年使用的綠色搜尋引擎,幫助青少年規避不良信息侵害。
「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網際網路環境中存在諸多風險和威脅,而網絡又是一把雙刃劍,對於青少年上網來說,有利又有弊。因此,讓青少年安全上網、健康成長是社會各界人士共同努力的目標。」謝鵬表示。
(責編:沈光倩、楊虞波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