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全球各大都市上空忽然出現了一艘外星飛船。它懸停在那裡,一動不動。人類發射的核彈也奈何不了它。
接著,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戰爭消失了,犯罪消失了,疾病消失了……總之一切不好的東西都被一種超級力量化為無形。人類仿佛從整體上進入了天堂。
終於,外星人牽著兩個人類兒童走了出來,與翹首以盼的人類見了面。祂被稱為「超主」,長著一對大翅膀,一對大角,腿的末端是兩個大蹄子,還有一條長長的尾巴。
很顯然,從長相看,超主應該是類似於地球上的家畜和鳥類的混合物。而實際上祂的身份也的確跟家畜很像。超主的同類並不是外星人中真正的主人,而只是被更高級的智能生物(被稱為「超智」)指派了任務。
超主告訴地球人,祂的降臨帶著這樣的使命:幫助地球人進化為「超智」的一部分,也就是整體升仙。
但是其過程在地球人看來卻十分的殘忍:從某一天開始,地球人將無法再生育新的孩子,所有十歲以下的兒童都會擁有超能力。他們在一個大陸上集合起來,凝聚成一個整體,然後全部轉化為超智的一部分。與此同時,其他所有還活著的地球成年人只能慢慢等死。最終地球將會作為孩子們的「嫁妝」整個的化為烏有,徹底融入超智的世界。
《童年的終結》是英國著名科幻作家亞瑟·克拉克於1953年創作的作品,並於2015年拍成美劇,以其超強的想像力躋身於科幻經典之列,後世眾多的科幻影視作品都對其創意表示了致敬,比如《獨立日》《第九區》等等。
克拉克寫作此文時,可能是受到當時如日中天的蘇聯對西方世界構成強力挑戰的影響。蘇聯當時的意識形態宣傳,很大程度上是把孩子們塑造成集體主義下的螺絲釘,擰成一股繩,共赴偉大理想。這就像《童年的終結》中外星人把孩子們全都掠去當成神的一部分,事實上卻讓整個人類絕了後。
《童年的終結》本意應該是人類作為一個整體要告別童年,長大成「神」。而成長則意味著責任,不能再無憂無慮,不能再為所欲為。童年沒有道德,不講法律,所以才會有校園霸凌,才會有戰爭屠殺。在過去的一萬年中,人類沒少幹過戰爭屠城的事,這就像一個沒有道德觀的童年的行為。
毫無疑問,人類必然要繼續進化的。地球上生命自誕生以來,從細菌到植物,從蟲子到魚類到兩棲類到爬行動物到鳥類到靈長類,最終到了人類,沒有任何理由認為現在的人類是最終的進化形態。再往前一步,是個體成神,還是全體升天?是生物智能,還是機器智能?
都有可能。只能讓未來去回答了。如果繼續進化的代價是人類的整體滅絕呢?
在美劇《童年的終結》裡,人類孩子的領袖是一個名叫詹妮弗的小女孩。設想一下,當她把自己的父母和地球都轉化為了純能量,率領著自己的所有人類同胞一起來到超智的面前,所面對的卻是一個貓臉鳥身的「貓頭鷹」。超智貓頭鷹對詹妮弗說:「人類之子,現在擺在你面前的有兩種選擇,一是成為我的食物,一是成為我的寵物,你自己選吧。」
人類在地球上稱王稱霸時,把家畜和鳥類當成食物,把貓貓狗狗當成寵物,難保哪一天突然降臨地球的外星人恰恰是家畜和鳥類的近親,它們自然也有理由反過來如此對待人類。
是做食物寵物,還是做主人,歸根到底還是誰力量大誰智商高說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