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末日:外星人威脅

2020-12-05 果殼網

對異世界的恐懼,就像對地獄和惡魔,總的來說是對異族的恐懼——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而在這個科學氛圍薰陶下的時代,我們最大的異族危險不是來自地獄,而是來自宇宙。

善外星人,帶去末日

史蒂芬•史匹柏從《ET》開始仿佛就成了外星人的代名詞,像ET這樣的善外星人或落難者形象在影視作品中不算少數,比如《第九區》(District 9)中的外星難民們,或《超級八》(Super 8)式落難主角。

許多個世紀以來,我們都一直在尋找、幻想著來自外太空的生命,但它們是否其實早已生活在我們身邊了呢?這些外星人以落難者,觀察者,或者沉睡者的形象出現,諸如美劇《入侵》(Invasion)、電影《於地球誕生》(Earthling),都帶有類似的切入點。

從另一方面來說,你幾乎可以用這樣的套路去把神話科幻化:那些遠古的神明也許便是落難的外星人。因為他們是更高的存在,或許讓我們產生這樣的心理:他們必須為我們的存在負責。

《神秘代碼》的最後,有人在地球上等待末日,有人被外星人拯救到新的世界。

因此,他們除了會帶來末日,另一方面他們也有將我們帶離末日的義務。就比如仿若山達基教宣傳片的電影《神秘代碼》(Knowing)中,將選中的人類帶離毀滅的地球前往伊甸園;阿瑟•克拉克的小說《童年的終結》中,惡魔樣的外星人則帶領人類進入了新的進化階段,從物質生命跳躍至一種純能化的生命形式;在約瑟夫•科辛斯基的計劃新片《遺忘》(Oblivion)中,滅絕已久的外星人留下的巨大沉默物體(Big Dumb Object)「白立方」通過複製人類來挽回它所造成的末日局面。

這才算是正常的求救心理,以前我們求神拜佛以消災,現在我們可以召喚外星人。但因為這是個神鬼並不那麼嚴格區分的時代,嚴肅的善意反倒被當作鄉下意識而被埋掉。這是個沒有神助意識的時代,外星人因此成了我們現時代的鬼。

惡外星人,帶來末日

惡外星人論在這個時代成為全人類一致對外時最大的空想。他們是符合時代邏輯的最佳假想敵,不管是從科學背景來說,還是從人類自身相互吞噬的社會背景來說。

遠在羅斯威爾事件之前,1938年的萬聖節,23歲的奧森•威爾斯將H.G.威爾斯的《世界大戰》(The War of the Worlds)改編為情景廣播劇,在播出期間,因為逼真的表演讓人誤以為火星人真的登陸了地球,而引發巨大恐慌,人們紛紛跑上街頭,拿溼毛巾捂臉,以避免因為「火星毒氣」遭受不測。隨後新聞媒體對此事件的報導更令事件本身變得「真假莫辨」。

根據小說《世界大戰》改編的電影《世界之戰》的概念圖。

《世界大戰》此後一再上演,地球一再被其他的世界陷入困境,這其中除了來自H.G.威爾斯的火星,還來自其它的萬千世界。不同的時間地點人物,頻頻上演。《牛仔與外星人》(Cowboys & Aliens)中的戰爭發生於18世紀的亞利桑那大草原,而《至暗之時》(The Darkest Hour)發生於在莫斯科,對決在美國遊客與外星物種之間展開……更多的則是近未來背景的全面戰爭,涉及到了整個種族的生死存亡。

有人說銀河系有100億顆類地行星,那麼就有潛在的100億末日在路上。

由末日帶來的末日

《獨行俠紅屋殲外星霸》(High Plains Invader),這部向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西部片《荒野浪子/獨行俠紅屋殲霸》(High Plains Drifter)致意的電視電影,山寨了商業大製作《牛仔與外星人》(Cowboys and Aliens)的低成本牛仔惡鬥外星人。外星人為鈾礦而來,而它山寨對象中的外星人搶的則是金子。構建一種合理的毀滅意圖,對於施予毀滅的那一方來說,特別是對於一個智慧種族來說,是必要的,卻並非真實。通常情況下,我們總是賦予我們自己的價值觀,也因此這一切的毀滅似乎總是圍繞著資源爭奪戰展開。

從一個世界進入另一個世界的理由,也許是因為舊世界的毀滅在所難免,才被迫進行了遷徙。就像超人在氪星毀滅後被送到地球上,就像劉慈欣「三體」三部曲中那個經歷了文明兩百次的毀滅與重生的三體人——生存,但對於地球來說,所面臨的卻是另一重末日。舞臺轉移只是一種結果,而迫使這個舞臺轉移的原因,最合理的便是另一個舞臺的毀滅。

一個末日因此促成另一個末日的誕生。三體人進攻地球是為了生存空間,《星際之門:亞特蘭蒂斯》中的幽靈(Wraith)吸食生命力是因為那是他們唯一的進食方式,而在電影《移魂都市》(Dark City)中,外星人為了自身種族的延續把人類像小白鼠一樣圈養起來做記憶實驗……總的來說,假想外星人威脅總是建立在某種文明博弈的層面上,因此更多的外星人被描述成老謀深算的樣子。當然也有例外。

粗暴甚至絲毫沒有人形的外星人在科幻作品中也不算少見。諸如《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巖明均即將改編成好萊塢電影的漫畫《寄生獸》、電影《撕裂人》(Slither)、「怪形」(The Thing)系列……而且因為多表現的是災難性主題,外星人入侵的理由便被完全埋沒掉了。很有可能,他們只是恰巧路過,就像《銀河系漫遊指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中地球被強行「拆遷」——因為在建的星際高速公路恰巧要從這裡穿過。

史匹柏製片的TNT頻道外星人入侵劇《隕落星辰》(Falling Skies),以及同樣由他監製的Scifi頻道劇集《劫持》(Taken),以及聲稱帶著「和平誠意」而來的重製版《V星來客》(V),人們在講故事的時候小心地拿捏著異族入侵的理由,對他們的目的大多數時候總是語焉不詳,一方面是為了劇情戲劇性需要,另一方面,事實上人們根本不知道如何理性合理地去指責他們,你總不能說發動一場《洛杉磯之戰》(Battle: Los Angeles)就是單純地為了偷點水吧?

外星人末日題材的作品。

究竟是誰的末日?

「入侵」是無論如何都會發生的事情。也許是我們先找上他們,否則就是他們先找上我們。

所以,當我們轉換一下雙方的立場來思考他們的處境,那時我們的到來應該算是入侵嗎?

而他們將面對一個末日嗎?

就像羅賓遜的火星三部曲中的紅黨與綠黨之爭:紅黨的觀點是人類根本沒有權利以自己的意願隨便去改變整個火星的面貌,而綠黨的觀點則是人類一經登陸火星那就意味著某種形式的地球化已經開始——答案似乎不言而喻。

當我們發現某顆類地行星,當我們具備相應能力,我們勢必迫不急待地登陸。就像史蒂芬•霍金說的:我認為人類在下一個千年難以生存,除非我們前往太空,將生命集中在一顆星球上,所能發生的不幸實在太多,但我很樂觀,我們一定能到達其他星系——就算不是暫時的情緒迸發,生存也將會是個更大的藉口。我們一直都以主觀意識想像著這場末日,但這樣的念頭無外乎誕生於這樣的結論:人類尚且這麼想,外星人怎能例外。

每個人都會有潘多拉星人的心情:餵夥計,別來採礦搞沉俺地聖山!

末日總是相互轉化著,在不同的主觀定義下,糾纏至死方休。


更多末日請點擊 「科幻末日——被毀滅了一百萬次的地球」系列。

相關焦點

  • 霍金曾經預言世界末日,最近的在2032年,末日真的會來嗎
    關於世界末日的預言一直以來就在人類社會中流傳。在古代,中國有大禹治水和女媧補天的傳說,在西方也有世界發了洪水但是人類最終乘坐諾亞方舟逃過一劫的例子。而在現代,關於世界末日的預言就更多了。首先,有人說霍金說過在2030年會有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最後人類面臨的後果就是和當年稱霸地球的恐龍一樣,消失在地球上;其次是在未來,人類會被外星人入侵,地球成為外星人的殖民地;第四是人類會被人工智慧說取代;最後一個就是關於地球的環境問題,不外乎地球變暖或者地球重新進入冰河時代。而這些預言有實現的可能嗎?我們可以一個個來分析。
  • 十大末日科幻電影,看美國電影是如何作死人類的
    末日討論是科幻電影常用的命題,網友經常調侃中美電影的區別在於中國沒未來,美國沒過去。意思是說中國想拍科幻片卻一直拍不好,美國想拍歷史片,講的都是別的國家的歷史。其實有時候,美國的科幻片也沒有未來,因為他們會拉著人類共赴末日。下面就為大家列舉十個美國電影作死人類的末日科幻片。
  • 機器人殺手,喪屍病毒,科幻電影怎麼毀滅地球
    關於世界末日、地球毀滅的言論層出不窮,而現實中世界末日只出現在科幻電影中。在以下統計的50部科幻電影中,地球毀滅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每一個原因都暗示出人類對於未知的恐懼以及當前現實環境的反思。外星人入侵導致的地球毀滅也是科幻電影的常用題材,其中包括著名的電影《獨立日》,其主要講述一艘巨型的外星人母船進入地球軌道,釋放了30多個小型飛船進入地球大氣層,停留在世界幾大城市上空,造成人們的恐慌。對人類文明的最不可預測威脅來自宇宙空間,看似只屬於科幻電影情節中的外星人入侵卻被許多科學家認為可能是真實存在的,但是否發展到擁有恆星際航行的能力,仍然不得而知。
  • 末日降臨,看主角如何左擁右抱,帶著美女走上人生巔峰!科幻爽文
    我是景勝聊天下,很高興我們有見面了,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幾本科幻小說,喜歡你們能喜歡哦!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末日降臨,看主角如何左擁右抱,帶著美女走上人生巔峰!科幻爽文獵行星際簡介:星河璀璨,這是靈修師站在星辰金字塔頂端閃耀人類文明的最後一個千紀,也是星河末日紀元的開端末日紀元的土著一朝回到紀元前享受從未體驗過的安逸生活吃香喝辣左擁右抱走上人生巔峰?
  • 《外星人:盟約》驚心動魄的科幻恐怖電影
    對我來說,普羅米修斯不是外星人,不是外星人,但它肯定不是幻影威脅或複製人的攻擊。我們現在知道普羅米修斯是至少四個特許經營前傳中的第一個,導致最初的異形時間線,2017年是外星人:盟約的轉折。由於這部電影看起來比其前任更接近,我渴望再次訪問雷德利斯科特充滿怪物的宇宙。
  • 科幻、懸疑、燒腦,這部2020年的末日災難片,太過癮了!
    末日災難片,我相信這是一個大家都非常喜歡的電影類型吧像《後天》《雪國列車》《2012》等等都是非常驚險刺激的末日災難片而網飛最近也帶來了一部全新末日災難劇該劇在最近之所以大火,是因為其設定新穎,我們賴以生存的太陽居然成了殺人武器,陽光普照之處,人們會離奇的死去為了活命,人們不得不逃往不同地方的黑夜裡…該劇融合了科幻
  • 樂視視頻開啟世界末日大猜想
    雖然前者是跟科幻緊密相連,後者則是主角們深陷喪屍群,但他們的共同點都是:人類或許或者已經面臨著生存危機了……  其實,關於世界末日的猜想和預言,比如喪屍圍城、機器人反攻人類世界等等這些並非空穴來風,這些電視屏幕裡面的情節,到如今似乎已經愈發接近現實。近日,樂視視頻紀錄片頻道美國歷史頻道專區獨家上線了系列紀錄片《末日倒計時》,從科學的角度出發,盤點可能導致世界末日的幾大猜想。
  • 世界末日電影排行榜,推薦25部,令人驚駭的末日場景
    14.獨立日 這是威爾·史密斯的另一部電影,儘管在這部電影中,他至少有一群朋友幫助他制止將帶來世界末日的力量。在這部1996年的科幻災難片中,一場席捲毀滅性的威脅性外星種族威脅著整個人類的生存。
  • 科幻電影中的時代症候探析
    一、星際文明:對來自外星高等文明的威脅的焦慮 宇宙中是否存在外星高等文明?在小小的地球上就有多樣的文明存在,何況是廣袤無垠的宇宙呢?最新的研究認為宇宙的直徑可達到920億光年,甚至更大④。這是個什麼概念?我們不妨做個粗略的比較。
  • 末日題材科幻小說:在世界的毀滅中見到生成—新聞—科學網
    內容無非是:從天地大衝撞,到地球反擊戰;從末日崩塌,到磁極倒轉;從侏羅紀世界,到太空異形;從哥斯拉怪獸到環太平洋的機器戰士等。 科幻小說中末日題材長盛不衰,甚至許多末世電影大片背後都有一本極佳的暢銷小說。如災難大片《末日危途》的原著小說《路》。 《路》曾獲第91屆普利茲小說獎、「鵝毛筆獎」、美國獨立書商協會年度圖書獎。
  • 《天際浩劫》視覺衝擊震撼 被譽「末日A片」
    該片的超強特效已讓第一批影院觀眾大呼過癮,其震撼的視覺衝擊更被譽為「末日A片」。該片的超強特效已讓第一批影院觀眾大呼過癮,其震撼的視覺衝擊更被譽為「末日A片」!《天際浩劫》雖然屬小成本製作,但是與之前的科幻大片相比,特效製作絲毫不遜色,整部影片有800多個特效鏡頭,被譽為「末日A片」——末日電影,A級製作。
  • 好萊塢科幻電影裡的隱喻:外星人入侵與冷戰恐懼、原子能焦慮
    ——布萊恩·威茲尼(Brian Vizzini)《冷戰恐懼與冷戰熱情:保守黨與自由黨在50 年代科幻中的對峙》本文圖片均來自 視覺中國對於20 世紀50 年代美國科幻電影,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都集中注意那些涉及外星人入侵的敘事,著迷於解讀那些外星巨獸代表了什麼,並且都假想地認為,科幻電影把冷戰中人們對於蘇聯「紅色威脅」的恐懼戲劇化,並呈現到了大銀幕上
  • 科學家撥快"末日之鐘" 核武器威脅加劇
    科學家撥快"末日之鐘" 核武器威脅加劇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19日 10:01 來源:中國青年報   「末日之鐘」指針變化通常與核武器威脅相關。但這一次,科學家首次把全球變暖的危險與核威脅並列,警告人類面臨的威脅。  越洋發布  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1947年設立了「末日之鐘」。這個雜誌最初創立於1945年,當時只是一群擔心世界爆發核戰爭的物理學家的業務通訊,但逐漸發展成集合一批科學家的組織,致力於研究人為因素對於人類文明生存的威脅。
  • 說世界末日科幻電影你會想到什麼《後天》《2012》《猩球崛起》
    說到世界末日科幻電影,你會想到什麼? 《後天》、《2012》、《猩球崛起》…… 但我想你們大多數人已經做過了。 春節期間的「流浪地球」也開創了國內科幻小說的新時代!所以,今天我們推薦最新的科幻電影——《世界末日》 我是我的媽媽 2019 豆瓣評分:7.1 我是我的媽媽 適用於:末日科幻迷 因為:末日科幻小說的不斷逆轉!當 長度:114分鐘 Netflix。 我是我的媽媽。 Emmm……很中式的風格,乍一看不像是世界末日科幻小說嗎? 關鍵詞是「母親」。 然而,有一些特別的關於這個母親,她是一個機器人!
  • 紐西蘭龍捲風 2012末日十大猜想(圖)
    毫無疑問,古瑪雅人末日預言勢必讓一些人陷入恐懼之中。為了消除這些人的擔憂,《每日電訊報》對一些可能以及不可能出現的威脅進行了評估。在這些想定中,有些能夠在真實發生,例如災難性太陽活動或者超級火山噴發,有些則完全是一種虛構的威脅,例如科幻影片慣用的外星人入侵這一橋段。
  • 劉慈欣再推科幻電影《末日拯救》!
    6月16日,文投之夜暨文投控股影視戰略發布會曝光重磅項目, 劉慈欣編劇、 張家輝和 胡軍主演的科幻電影 《末日拯救》已進入製作階段,還有 麥兆輝《檢察風雲》、 劉德華、 葛優主演的《莫斯科大劫案》等十餘個項目同時發布。
  • 射擊遊戲也可以很科幻 末日封鎖激戰生化危機
    科幻射擊遊戲一定是科幻迷和動作射擊遊戲愛好者的最佳選擇了,天馬星空的想像力和激烈刺激的遊戲相結合,帶來的暢爽體驗令人上癮。谷得遊戲3V3動作射擊手遊《末日封鎖》安卓不刪檔首發將於近期開啟,科幻迷們可千萬不要錯過。禮包>> IOS下載>>
  • 在科幻作品中,為何外星人的宇宙飛船都是飛碟?原來還有這講究
    在科幻作品中,為何外星人的宇宙飛船都是飛碟?原來還有這講究出於對宇宙的一種好奇,甚至對宇宙生命的另一種期盼,很多時候只要提起到外星人和宇宙,我們都會內心有一種潛在的躁動。在很多科幻作品中,我們都看著那些奇形怪狀的外星人,他們作為天外來客給我們人類帶來了很多的奇蹟。有火星人入侵的戰爭威脅,也有泡泡新人帶給我們兒童回憶的歡笑,這些外星人老是奇奇怪怪的讓我們充滿幻想。但不管這些外星人是有著多麼大的差異,他們的航行工具卻是無一例外全部都是圓形的飛碟。
  • 未來十大末日可能
    目前,全球各地流傳著許多關於世界末日的理論,世界末日場景也常常是一些科幻影視小說的熱門話題。在所有這些理論和假想中,以2012年世界末日最為流行和著名。那麼這些理論和假想,究竟有幾分可信性和可能性呢?現挑出其中最流行的十種理論並逐一分析其發生的可能性。10「病毒」相信大家對病毒兩個字並不陌生,尤其是今年世界各地都出現疫情。
  • 外星人為什麼沒有來地球,一個科幻作者的看法
    關於外星人的種種話題,作為一名科幻作者,小編提幾點自己的看法,供大家茶餘飯後談論。第二,殖民,這一點是很多科幻電影中最常用的橋段,如果地球有生態,另外一個文明的行星也有生態,這至少說明地球不是唯一的,既然不是唯一,那銀河系就有更多的生態行星,地球的生態對人類來說是天堂,對另外一個文明來說可能就是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