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熱榜中,螞蟻金服概念股掀起漲停潮引起市場熱議,今天的A股市場繼續飄紅,但已經沒有狂熱的現象,股指穩步上漲中。配合階段性的經濟復甦,體現股市服務實體經濟的價值。
大盤先是高開,然後震蕩下行,午後反彈,可以看出個股行情分化,板塊輪動明顯,前期大漲的金融,券商,保險信託板塊出現大跌行情,而醫藥,貴金屬,食品板塊出現大漲,市場成交額萬億規模
在今天的A股市場中,漲幅最大,引來市場資金的是螞蟻金服的相關概念股,螞蟻金服準備在A股科創板和港股上市的利好消息,讓相關概念股熱度大增,掀起一波漲停潮,比如朗新科技,鳳凰傳媒,張江高科,泛海控股,易聯眾等。
今天網上有很多人說,螞蟻金服確認在A股和H股同步上市,這也意味著阿里巴巴體系中,有很多員工會實現財富自由,但我更想了解的是,為何阿里巴巴旗下能夠批量出現這些萬億規模的獨角獸?
支付寶的母公司螞蟻金服,在中芯國際上市破6000億市值後,籌備上市,市值規模超過中芯國際,成為金融科技第一股,也意味著科創板多了一家優質公司。
阿里巴巴體系下的公司,如何打造一個萬億規模的獨角獸,我們從阿里巴巴經營和企業管理方面做個簡單分析:
阿里巴巴旗下獨角獸,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金服崛起背後,首先是跟上了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趨勢,通過線上場景重塑金融商業模式和場景,另外一個層面阿里也通過區塊鏈,大數據,雲智能等給螞蟻金服插上了翅膀,打造了新的金融服務體系,讓金融科技助力金融行業走向智能化。
但如果僅僅把螞蟻金服萬億規模歸結於網際網路和金融科技的風口趨勢,那就有點太簡單了,風口趨勢,人人都看得到,但對於創業人士和企業管理者來說,自身的經營理念和企業管理決定了企業的發展方向。
螞蟻金服經營理念,管理方法,工作法則都出自阿里系的企業經營和管理文化。
阿里巴巴經營和管理的上三路
1 戰略的第一責任人是CEO,而不是首席戰略官
馬雲的企業經營哲學裡,關於企業戰略的第一責任人,馬雲認為公司不該有首席戰略官,這是很多公司在創業和轉型過程中犯的錯。
馬雲說:CEO就是企業戰略的執行者和制定者,不應該邊上還有一個戰略者,CEO就是戰略的第一責任人。
很多創業的公司和企業經營者總是習慣於從外部尋找戰略,而不是企業老闆和CEO擔起責任,這樣的戰略指導最後都會變成紙上談兵,無法落到實處,也解決不了問題。
2 企業經營中CEO的使命,願景,價值觀
使命,願景,價值觀這7個字,很多創業者和企業管理人士在穩定階段都覺得這些東西虛無縹緲,可當外部衝擊和危機到來,這7個字決定公司的未來的走向,讓危機變成轉機。
馬雲的企業經營和管理哲學中,對於使命感的建立是從下到上的,不是CEO一個人說出來的使命感,而是出自員工的口中。
馬雲說:隨便一個員工過來,跟我講講這個公司的使命是什麼?他能說出來,這叫有了,而不是老闆說出來,老闆要把它做出來。
一個公司的使命感是員工的口頭禪,老闆是負責執行的人,久而久之,就是公司的凝聚力。
願景是什麼?馬雲說:願景就是公司要去哪裡?
對於大多數公司來說,都會以百年企業為標杆,而在實際經營中,百年企業成了掛在牆上的形式標語,而實際經營和管理中,只關注當前的利益得失,只關注未來5年賺多少錢。而一個有願景的企業,它思考的是能夠為社會解決問題,通過利他達到利己。這樣才是一個企業長青的基本理念
阿里巴巴1999年創業,目標是要走102年,上世紀一年,這世紀100年,下個世紀活一年,剛好102年,橫跨3個世紀。而要達到這個企業願景,阿里的戰略決策就不能停留在當前的利益,5年和10年的利益。
馬雲說:為了活103年,我們每一次重大決策的戰略投資都必須思考一個問題。做這個事情十年之後的效果是什麼,十年之後沒有效果就不要做,今天做明天就能成功的事情也不知道拿來做戰略討論。
舉個例子,矽谷的創業模式,其實是資本助推,然後快速達到結果,5-7年就套現離場,這種模式下企業往往走的快死的也快,而馬雲更喜歡另外一種模式,也就是西雅圖模式,基於企業的使命,願景,價值觀,走的慢,但是基業長青。
西雅圖模式的代表企業:微軟,波音,亞馬遜,星巴克等。
最後一個企業的價值觀,馬雲說:企業的價值觀就是做事的方法。
我們都說阿里出銷售,騰訊出產品經理,阿里的銷售鐵軍的培養其實就是阿里巴巴價值觀的培養,阿里巴巴把做事的方法,標準,統一的方法論都通過價值觀確定了下來,而阿里鐵軍也因為相同的價值觀,而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單兵作戰能力。
阿里鐵軍在阿里商業生態的建立過程中,發揮很大的作用,他們幫助阿里巴巴建立了淘寶,建立了支付寶,建立了螞蟻金服,而從阿里鐵軍走出去的創業人士,很多都成了行業巨頭,比如滴滴的程維,早期就是阿里鐵軍的一員。
阿里巴巴經營和管理中獨特的人才培養理念,也是值得借鑑和學習的
很多企業家和老闆喜歡找名人和教授做公司的董事和管理人員,給企業講戰略和給企業貼金,其實這種方式費錢也不切實際。
馬雲的人才培養觀念裡,第一個就是要求企業不要請名人教授學者,他們頂多就是企業客串,不會真心去研究公司,也不會理解公司的使命,願景,價值觀。
找到熱愛你這個行業,熱愛你這個企業,熱愛做事的這些人,他們給你的東西不一樣。認同公司使命和價值觀,敢於挑戰你,能夠提出實際解決方案的人。
馬雲說:我不喜歡成功學,我喜歡看失敗的經驗,他曾多次說有加號要寫一本阿里巴巴的1001個錯誤。
雖然馬雲沒有寫這本書,但是馬雲的企業經營哲學和阿里巴巴的經營,管理,工作理念都已經刻入阿里巴巴體系裡,阿里巴巴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體系十分系統完善。
阿里巴巴的獨孤九劍,六脈神劍,阿里合伙人制度,阿里橙文化,都是阿里巴巴文化制度和價值觀的體現,有一種敢為天下先的精神。
阿里巴巴人才觀,對員工培養的五形拳,對管理層培養的3A計劃,阿里的銷售鐵軍培養,都是一個成熟的阿里人才培養體系
裡巴巴經營和管理,阿里巴巴的工作法則其實都基於阿里巴巴的使命,願景,價值觀。這也是阿里戰略的上三路,阿里的三板斧。
在當下浮躁的年代,很多年輕人創業都是追求資本規模,而忽略長遠的企業經營過程,今天創業,明天就想上市,後天就像成為世界首富,往往欲速則不達,而阿里巴巴這種慢而長 的企業經營和管理理念,工作的法則,非常值得創業者和企業人士學習和借鑑,讓自己企業活下去而且活的更好,基業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