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質結革命或推動行業洗牌,為愛康科技等光伏企業帶來逆襲機會

2020-11-27 中國經濟時報

  近10年來,我國光伏發電的累計裝機容量從2.5GW不斷攀升到了216GW,10年時間增長了80多倍,與此同時,度電成本也下降了80%多,無限接近火力發電成本,這一變化使光伏發電成為了目前最有競爭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光伏產業之所以發展如此之快,與新技術的不斷突破高度相關。

  但新技術的突破也在不斷衝刷這光伏行業的競爭格局,過去發生的兩次技術躍遷都對整個行業進行了重新「洗牌」。十年前,尚德和英利是我國光伏市場無可爭議的巨無霸;2019年,保利協鑫發明了冷氫化工藝量產矽料,整個矽料產業在源頭端發生了急劇變化,保利協鑫也在之後的幾年迅速成為光伏行業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企業;2013年,隆基股份掌握了拉晶技術和金剛線切割新工藝,幾年後,隆基股份又一躍成為當前市值最大、市場佔有率最高的光伏企業。

  從光伏行業的發展歷史不難得出結論,如果不能持續引領技術發展,龍頭只是暫時的,明天就很有可能淪未二、三流廠商。

  然而,下一次技術躍遷點何時到來?光伏產業的競爭格局未來會如何變化?這些都是光伏產業界和資本市場所關心的問題。

  業內普遍認為,光伏產業發展到目前階段,下一次技術躍遷很可能發生在電池技術身上,目前比較一致的觀點是異質結電池(HJT電池)對於PERC的替代,而且這種替代近在眼前。

  HJT的優勢是什麼?

  資料顯示,HJT電池是利用晶體矽基板和非晶矽薄膜製成的混合型太陽能電池,是結合了薄膜太陽能技術的單晶矽電池。相比目前市場主流的PERC電池的23%轉換效率量產上限,異質結電池的優勢非常明顯。目前,HIT電池的實驗室效率在26%以上,現有設施的平均量產效率在23.5%左右,業內普遍看好異質結未來兩年的量產效率可達到25%左右。更重要的是,異質結電池由於溫度係數低、無衰減、弱光響應強等特點,使得異質結在相同功率下較其類型的組件發電能力更強,較多晶組件高10%以上,較單晶PERC組件高5%-10%。同時,HIT組件雙面率更高,若考慮雙面發電,HIT組件具備更高的發電增益。業內估計,相較於目前主流的晶矽太陽能,異質結單晶太陽能電池技術在發電性能上可實現25%的增益。

  此外,異質結僅需4步主工藝即可完成HJT電池的生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HJT電池工藝控制的複雜程度和產業化的難度。

  HJT目前還未全面替代PERC的主要原因是成本仍然較高。據IHS Markit測算,目前產線產出的HJT電池轉換效率在24%左右,比PERC電池高兩到三個百分點,但單位製造成本比PERC電池高兩成HJT電池的性價比目前仍低於PERC電池。

  設備國產化有望大幅降低成本,掀起HJT產業化大潮

  不過業內普遍看好HJT電池量產成本很快將大幅降低,有望在未來兩年全面替代PERC,理由是HJT電池的生產設備正在加速國產化。據SOLARZOOM 新能源智庫統計,HJT相關設備在近一年裡已完成國產化,總成本從去年11月的17億元/GW,下降至4億元/GW。

  中銀證券則認為,在設備國產化的基礎上,HJT設備初始投資額在降至5億元/GW以下的過程中有望推動HJT產線投資回收期快速下降,進而加速HJT電池的產業化進度並加速對現有技術路線的替代。此外,HJT電池後續還可通過效率提升、銀耗降低、矽片減薄等途徑進一步實現降本。

  根據中銀證券測算,當前HJT組件所具備的合理溢價空間可允許HJT電池非矽成本比PERC電池高出0.18-0.27元/W,HJT電池非矽成本的臨界範圍約在0.4-0.5元/W。目前異質結電池非矽成本水平大致位於0.6-0.7元/W區間,在低溫銀漿、設備折舊、靶材耗用等方面均有較大的降本潛力。預計9BB多主柵工藝對銀耗的降低可節省非矽成本0.05-0.06元/W;SmartWire技術和低溫銀漿的國產化則有望進一步降低銀漿成本。設備方面,全部國產化預計可降低折舊成本約0.05元/W;靶材方面單耗和價格的下降預計可降低成本約0.01-0.02元/W;此外HJT電池本身的提效可提升電池的成本空間,而矽成本則有望受益於後續N型矽片的持續減薄。

  在HJT電池成本進入臨界範圍的過程中,產業化腳步即有望逐步加快,成本進入臨界範圍後,HJT電池對現有技術路線的替代則有望迅速推進。在產業化提速的過程中,行業產能或複製前幾年單晶PERC的擴張進程,從而掀起HJT產業化大潮。

  異質結革命帶來逆襲機會

  基於對HIJ未來前景的看好,光伏企業對HJT電池的投資熱情高漲。據光伏資訊機構智匯光伏統計,2020年以來宣布規劃的HJT項目產能高達27.75GW,其積累總規劃產能超過52GW。這一數字接近2019年中國光伏電池片總產量108.6GW的一半。

  目前來看,包括愛康科技(002610.SZ)、東方日升(300118.SZ)通威股份(600438.SH)等在內的上市公司仍是HJT投資的主力軍。其中,愛康科技是國內率先布局異質結的光伏企業之一,該公司立足自身優勢,在積極鞏固光伏邊框、支架等優勢製造的基礎上,從2010年開始培育HJT異質結核心技術,目前形成了較強的技術優勢。產能布局方面,愛康科技子公司愛康光電一期項目(2GW高效異質結電池及組件)已經投入5.7億元,其中900MW組件項目已經投產;公司規劃的異質結電池一期220MW預計也將在2020年10月底投產預計2022年1月全部建設完成。在提效降本方面,愛康科技預計在2022年將異質結電池效率有望提升至24.8%,與此同時,將於2022年投產的三期,電池成本有望降低至0.811元/瓦,疊瓦/MBB電池組件成本有望分別降低至1.50元/瓦、1.48元/瓦。

  中泰證券認為,愛康科技在異質結投資方向上把握精準,且正好踩在異質結產業化前夜,依託多年來在行業內的持續積累,已經在異質結電池及組件規模、技術和成本方面具備明顯的競爭優勢,有望迅速成為異質結電池龍頭,且異質結組件盈利能力突出,公司未來業績高增長可期。

  中科院電工所太陽電池研究部主任王文靜認為,電池技術革新一旦成功,光伏產業格局必將再次洗牌。新技術所帶來的不確定性,使得中小企業有了逆襲的機遇。前兩次技術躍遷過程中倒下的龍頭企業,多是源於其舊有技術產能過大,難以掉頭。如今,電池片已進入技術躍遷的新時期,龍頭企業應該吸取歷史教訓,避免重蹈覆撤。

 

相關焦點

  • 光伏行業或再洗牌,導火線是異質結電池
    打開APP 光伏行業或再洗牌,導火線是異質結電池 OFweek太陽能光伏網 發表於 2020-11-10 12:15:45 每個行業的發展都需要新技術的引領,光伏行業也同樣如此。
  • 異質結時代悄然到來,愛康科技等企業佔據先發優勢
    但到2015年後,中國開始成為異質結研發和產業化的主戰場,大量企業參與到異質結電池的研發和產業化。以愛康科技為例,該公司早在2010年就開始培育異質結核心技術,截至目前已形成了較強的核心技術優勢。不僅如此,愛康科技在異質結產業化方面也走在行業前列,依據公開信息,愛康科技子公司愛康光電一期項目(2GW高效異質結電池及組件)其中的900MW組件項目已經投產。
  • 光伏行業或再洗牌,異質結電池優勢明顯
    每個行業的發展都需要新技術的引領,光伏行業也同樣如此。經過10多年的發展,我國的光伏產業已經進入了一個比較成熟的階段,但技術的更迭依然沒有停下腳步。業內普遍認為,光伏的下一次技術躍遷很可能發生在電池技術身上,目前比較一致的觀點是異質結電池(HJT電池)對於PERC的替代,而且這種替代近在咫尺。
  • 異質結時代,愛康科技有哪些新追求?
    加上雙面率高、溫度係數低、生產步驟少、生產良率高等優勢,筆者認為,異質結很可能在3-5年內成為光伏行業首選技術路線,包括愛康在內,那些搶先布局異質結產線的企業,則有望在新一輪市場競爭中實現「彎道超車」。本次論壇期間,愛康科技先後發布了iCell高效電池和iPower高效組件。
  • 光伏板塊火熱,企業趕潮「異質結」有何玄機?
    同月,山煤國際(600546.SH)公布了與珺華思越、寧波齊賢組建合資公司,進行10GW高效異質結太陽能產業化一期3GW項目。愛康科技(002610.SZ)子公司愛康光電一期項目(2GW高效異質結電池及組件)已經投入5.7億元,其中900MW組件項目已經投產。公司規劃的異質結電池一期220MW預計也將在2020年10月底投產,預計2022年1月完成全部建設。
  • 異質結全景圖:光伏未來從這裡走來
    異質結,這項被公認未來必定大興的技術,究竟應該怎麼發展?異質結大生態回顧過去十六年光伏的發展歷史,可以發現一個奇怪的事實:在行業發展初期,外國光伏技術對中國有壟斷性優勢,這也是當時很多學者感嘆中國光伏兩頭甚至多頭在外的原因 。
  • 「研報掘金」異質結開啟光伏10年新周期 關注兩方面投資機會
    作為新一代高效光伏電池中的佼佼者,異質結(HIT)電池相對於現有主流光伏電池具備多方面固有優勢,目前產業投熱情正逐步提升。機構指出,技術替代速度有望超預期,重點關注設備端和產品端的投資機會。電池層面更接近半導體工藝,需要電池企業更強研發和量產能力。在組件端,HIT與組件的結合更為緊密,銀漿耗量降低、矽片薄片化都需要組件端的配合進行。HIT需要採用N型矽料,對於矽料企業的品質有更高的要求,因此HIT帶來的行業變革是全方位的。4、行業變革節奏較快,2020年為投資元年。從光伏歷史周期看,每一輪技術變化帶來的行業變革都是快速和充分的。
  • 愛康科技定增募資13億獲股東大會通過 重點投向1GW高效異質結電池...
    在月初的12月11日,愛康科技發布公告,拋出了其2019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具體內容是,為進一步夯實光伏主業,增強公司盈利能力,愛康科技將非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發行前公司股本總數的20%,即不超過897824154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3億元。
  • 晶體矽異質結太陽電池或將成為下一代主流光伏電池
    這些優勢帶來的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電池具備更高的發電能力、度電成本更低。HIT電池最早由日本三洋公司於1990年成功開發,由於HIT已經被三洋公司申請為註冊商標,所以後來出現的HJT、HDT、SHJ其實指的都是異質結電池,2015年三洋公司的HIT專利保護結束,技術壁壘消除,各國企業和研究機構紛紛加大對HIT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投入。
  • 愛康科技擬募資9.5億用於1GW異質結電池及組件項目
    12月10日晚間,愛康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3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擬將用於1GW高效異質結(HJT)光伏電池及組件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其中,1GW高效異質結(HJT)光伏電池及組件總投資約為12.39億元,已投資金額為2.89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投資金額為9.5億元。如有不足部分由愛康科技自籌資金進行投資。根據公告內容,該項目由浙江愛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江蘇愛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負責具體建設實施,項目按總體規劃分期分階段實施,預計2021年9月全部建設完成。
  • 異質結概念引發光伏配件龍頭股價翻倍 但產業化大潮還未到來
    愛康科技近期的股價表現有些「逆天」。7月份以來,該股累計漲幅已經超過100%。但不同的是,這家以配件起家的光伏企業眼下正面臨著控股股東向法院申請重整、股份輪候凍結等問題。愛康科技近期股價獲熱捧的原因之一,在於該公司在異質結項目方面動作頻頻。
  • 深度起底異質結技術:光伏產業第四大機遇,既「新」又不「新」,降本...
    前述光伏產業投資人士介紹稱,「目前異質結中試線平均量產效率已經普遍在24%左右,這一數據可能還會達到28%。目前市場其實就是抱著這種未來成功的可能性去『押注』HJT的。」電池、設備端先行,行業規劃產能約20GW電池環節企業,自然率先領頭擁抱HTJ。電池片企業通威股份2019年6月即下線首片異質結電池片。經一年時間平均量產效率已提升至24.3%。
  • 科學網—光伏駛入「異質結」新賽道
    不久前,愛康科技長興基地第一片異質結電池試樣生產正式下線,電池片轉換效率達24.59%,高於目前光伏主流技術產品PERC(發射極和背面鈍化電池)近2個百分點。 異質結電池全稱晶體矽異質結太陽電池,由於其在晶體矽上沉積了非晶矽薄膜,因此具備晶體矽電池與薄膜電池的雙重優勢,從而具有較高的轉換效率和發電量,被認為是繼PERC之後的下一代主流技術。
  • 出售扭虧資產欲進軍異質結項目 愛康科技在打什麼算盤?
    消費日報網財經訊 又到了一年一度各路公司年底「衝業績」的時刻,近日以來,愛康科技(002610.SZ)的動作實在不少。12月14日晚間,愛康科技發布《關於公司出售光伏電站資產包的公告》稱,公司擬將持有的南召縣中機國能電力有限公司等16家控股電站子公司控制權轉讓給泰興市智光人才科技廣場管理有限公司,轉讓對價合計為3.76億元。
  • 光伏行業下一個風口顯現,上市公司競相布局N型異質結電池
    N型異質結(HIT或HJT)電池,因其光電轉換效率高、性能優異、降本空間大和平價上網前景好,為光伏產業帶來了強勁的發展動力,形成了新的產業前沿。業內認為異質結電池技術或將成光伏行業的下一個風口。多家上市公司在近期公告中均表示,自己正在關注這一領域。
  • 加碼異質結 京山輕機擬與金石能源及金太陽展開業務及股權合作
    近日,京山輕機發布公告稱,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蘇州晟成光伏設備有限公司與金石能源均為中國光伏設備行業的重要參與方,為開啟雙方戰略性的長期穩定合作,共同推動異質結技術在光伏行業的發展並帶動協議雙方的各自關聯產業,實現各自企業定位和戰略目標,公司與金石能源籤訂了《技術及業務轉讓協議
  • 光伏牛市下一個風口——N型異質結電池
    2020-11-06 10月31日,江蘇愛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愛康科技」或「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及控股股東江蘇愛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 山煤國際擬設立合資公司31.9億元投建10GW高效異質結電池...
    近日,京山輕機發布公告稱,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蘇州晟成光伏設備有限公司與金石能源均為中國光伏設備行業的重要參與方,為開啟雙方戰略性的長期穩定合作,共同推動異質結技術在光伏行業的發展並帶動協議雙方的各自關聯產業,實現各自企業定位和戰略目標,公司與金石能源籤訂了《技術及業務轉讓協議
  • 異質結,能否開啟光伏產業新一輪變革?
    節後企業復工仍在與戰「疫」抗爭,除了受疫情催化的醫藥產業、數字經濟等行業被資本市場追捧,光伏版塊大熱,尤其是HIT(異質結)概念爆發,成為疫情之下的逆行者。資本市場近期密集關注異質結技術,認為其引發的第五次光伏技術革命即將來臨。然而,尚處於產業化早期的異質結技術卻是優勢與挑戰並存,資本市場大放光彩的背後仍有諸如設備材料和智慧財產權等亟待邁過的門檻。
  • 山煤國際兩連板,異質結電池概念來襲
    去年7月26日,公司公告與鈞石(中國)能源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共同投資建設總規模10GW的異質結電池生產線項目,並表示公司將採用異質結技術生產異質結電池(原材料為外購光伏單晶矽片),電池片售往光伏組件廠製造出組件後最終用於光伏電站的發電運用。在山煤國際1月7日公布的3日龍虎榜數據中,機構專用席位強勢佔據買方前五位,合計買入金額為17821.1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