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啦A夢是童年時期孩子們心中的幻想,我們曾經都想像大雄一樣,擁有一個可以從口袋裡掏出任何東西的機器貓;大黃蜂則是青少年時期少男少女們心中的美好憧憬,他們都渴望在自己迷茫孤獨的時候,有一個親密無間的夥伴陪在自己身邊,給自己帶來快樂和希望。
年少時的我們有很多事情想做做不到,於是我們才有了不切實際的寄託,去滿足我們幼稚的天馬行空;而長大了我們慢慢把這種寄託放下了,很大一部分原因不是因為自己有能力去爭取一切,而是因為接受了自己不能了的殘酷現實,不再痴心妄想而是變得更加現實。
但即使生活是苦的,我們也要笑得很甜,生活還是有不少樂趣的,你的手機、你的電腦、你的小車,很可能就是一直陪在你身邊的「大黃蜂」哦。
這一次《大黃蜂》頗有不破不立的決心,電影不再像過往一樣講述人類聯手變形金剛們如何拯救地球,而是回到1987年,一個迷茫的花季少女遇到了傷痕累累的大黃蜂之間發生的故事,這一次主角不再是擎天柱,而是這位第一個和人類成為朋友的外星物種——大黃蜂。它延續了《變形金剛》系列首部電影獲得的好口碑,可以說「大黃蜂」IP獨立電影,是一次成功的嘗試。
電影上映首日就拿下了一個多億的票房,在貓眼評分9.2,豆瓣評分7.5,比之前上映的《變形金剛》3、4、5部風評都要好。這一次的主要變化就是:特效克制,劇情走心。不知道看過變4變5的同學還有沒有印象,看完那兩電影出來後的感覺是什麼,好像除了一幫金剛炸炸炸打打打什麼也沒記住,哦,可能倒是記住了隨處可見的廣告小彩蛋。《大黃蜂》則因為是獨立電影的優勢,對大黃蜂有很多更加細膩的「人物性格特徵」刻畫,給我們呈現出了一個比以往更皮更可愛更萌的人類夥伴。
影片中很多設定仿佛都是為了回歸初心,無論是大黃蜂的機甲造型,還是變身成汽車的大眾甲殼蟲造型,都回歸了初代時期的經典造型。影片還給我們呈現了賽博坦落迫前的星球大戰的情景,算是滿足了變迷們的一大渴望。而且大黃蜂聲帶受損,一度只能依靠電臺廣播的聲音來完成交流,直到與擎天柱大戰時才恢復了它自己的聲音,而這部影片則會揭曉它聲帶受損的原因。
《大黃蜂》看點頗多,而且可以肯定的是,這一次導演特拉維斯奈特,不需要因為電影拍得不好而回去繼承 Nike 那億萬家產了,唉,好氣哦。
歡迎關注「我愛電影院」,留言互動與大家分享您的獨到見解。
文/我愛電影院,轉載請註明來源於百家號:我愛電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