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講的是,楚國有名的一位忠臣,孫叔敖,可能很多人對這個名字感到熟悉,但是又不清楚這個人的歷史,我們就來說一說孫叔敖。
孫叔敖,(公園前630年-公園前593年)名敖,字孫叔。這個字在當年真是很佔便宜啊,不過我估計沒人願意叫他的字。他是華夏族,是貴族的後來,父親被奸臣謀害,在父親朋友的幫助下,躲過一劫。

義埋兩頭蛇的小男孩
在當時的楚國大地上,流傳著一個傳說。若有人看見了兩頭蛇,那麼他很快就會死去。所以兩頭蛇在楚國是邪惡的代表,不幸的代名詞。年少的孫叔敖有一天離開家出去玩,他發現草叢裡有動靜,過去一看才發現,有一條蛇居然有兩個頭。孫叔敖哭喊著回了家,母親聽到他的哭聲問他發生了什麼事情。孫叔敖哭泣著與母親告別,說自己快要死了,因為他在外面看見了兩頭蛇。因為那個傳說人盡皆知,母親也有點害怕了,她發現孫叔敖雙手都是泥土,問他怎麼回事。孫叔敖說,我不幸地看見了兩頭蛇,很快就要死去,可是我不想讓別人也看見它,也要死去,所以我把蛇殺了,再把它埋了,這樣就不會再有人看見了。母親為孫叔敖的行為感到欣慰,因為她的兒子是多麼善良啊!這個事情慢慢地傳開了,大家都對孫叔敖交口稱讚,將埋蛇的地方稱為埋蛇山。後來我們知道了,孫叔敖並沒有如傳說所言而死去,反而他善良勇敢的美名遠揚。

虞丘子舉薦孫叔敖
虞丘子是當時楚國的令尹,相當於後世的宰相,那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官。他來到民間聽說有這樣一位人物,百姓都很信賴推崇他。他四處走訪打聽,聽了很多孫叔敖的事跡,於是就向楚莊王舉薦了孫叔敖做令尹。對於虞丘子的話,楚莊王很信任,很快便重用了孫叔敖。而虞丘子也被楚莊王封為國老。
敢負私恩的孫叔敖
孫叔敖做了令尹後,很是秉公辦案,大家對他也很信服。可是有一次,國老的家人犯了大罪,官員們不願意得罪國老,就把案子丟給了孫叔敖,很多人說孫叔敖是國老舉薦的,他一定會法外開恩,還有些人相信孫叔敖的為人。於是判決那天很多人都去看了。孫叔敖並沒有顧忌國老,依然判決了死刑。國老進宮面見了楚莊王,他沒有求親,而是慶賀楚莊王得了一個好官。從此楚莊王越發信任孫叔敖了。

為國擔憂敢進忠言
楚國通行貝殼形狀的銅幣,攜帶也方便,可是楚莊王嫌它太輕,下令換成大幣,老百姓卻覺得不方便,商人們蒙受了損失,紛紛放棄商業經營,市場蕭條。因為是楚王的意思,眾官們誰也不敢說什麼。可是孫叔敖就此事上奏了楚王,楚王非常信任孫叔敖的話,又改回了原來的銅幣,市場恢復了原來的繁榮。還有一次,楚王想下令讓百姓們改用大車,放棄小車。孫叔敖說強行讓百姓們改變會招來不滿,不如就讓街市兩旁的房子都把門檻做高,這樣小車進不去,只好換成大車。楚王就照此下旨。果然百姓們毫無怨言地都把小車換成了大車。

優孟衣冠
孫叔敖為官期間,曾經歷時三載修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水利工程-期思陂。他積極發展經濟,主張以民為本,休養生息,農商共舉,楚國文化繁榮,國力強盛,後來成為春秋五霸之一。而孫叔敖功不可沒,他在水利,治國,軍事上皆有著過人之功,身為楚國的令尹,他已鞠躬盡瘁。可惜,年僅三十八歲便因過度操勞而病逝。孫叔敖一生清廉,並未為後代留下什麼家產。後人們只能上山砍柴勉強度日,戲劇大家優孟知道後,非常不憤,他扮做孫叔敖的樣子去見了楚王,說明了孫叔敖後代的悽慘生活。楚王知道後又慚愧又感動,於是賜給了孫叔敖的兒子一塊地作為封賞。

孫叔敖為楚國的發展,真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只是好人總是不長命啊!
點一點關注不迷路,每天都有各種新奇的野生知識、故事,給你不正經的大腦洗滌一下。
ps:圖片來源網際網路,如有侵犯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