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迷信遇雙頭蛇必死 幼年孫叔敖不懼且殺之

2020-11-29 環球網

核心提示:

關鍵是,這位小時候就有殺雙頭蛇壯舉的同志,被楚莊王慧眼識英才,提拔做了國相。君臣相得益彰,千載難逢。

孫叔敖資料圖

本文摘自:中新網,作者:梁盼,原題為:《蘇東坡曾寫《賈誼論》:調侃賈誼氣量太小》

蘇東坡專門寫了一篇文章《賈誼論》,來探討賈誼的非正常死亡。認為賈誼之死並非僅僅是因為梁懷王的意外事故,而是他本人氣量太小。

《夢溪筆談》曾記載安徽省寧國縣有一種蛇,叫做「枳首蛇」。據沈括所言,此蛇長得像蚯蚓,身體兩端皆有頭,往往幾十條群居在一個洞穴裡。可是,今人認為,蛇有雙頭,在自然界雖存在,但那是基因變異的結果,不可能是群體性共有的特徵。不獨蛇類,其他一切動物,包括人類,也有這種特殊存在的個體。

照今人看來,枳首蛇根本就不是雙頭蛇,只是其尾部的「造型」像一個蛇頭而已。但枳首蛇的確俗稱「雙頭蛇」,一般無毒,屬於遊蛇科。而遊蛇科是蛇類的「第一大宗」,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蛇屬於此科。

沈括一筆帶過的雙頭蛇,乃中國傳統觀念中的一個「惡獸」,只要見過它的人,非死即傷。西漢初期的大文豪賈誼,就在其《新書》裡,講過春秋時期楚國名相孫叔敖與雙頭蛇的傳聞。說有一天,年幼的孫叔敖外出旅遊,回來後卻很鬱悶。原來他在路上遇到一條雙頭蛇。常言道,見雙頭蛇者必死。他的母親卻只是問他蛇怎麼樣了。他說因為怕其他人再次碰見這種惡蛇,便當機立斷,將其殺之。母親便堅持認為沒事,總是為別人著想,乃積陰德之舉,上天不僅不會降災於孫叔敖,反而會眷顧他。

孫叔敖這才釋然。賈誼寫孫叔敖兒童時代的這個故事,有怎樣的微言大義呢?人與一般的蛇相遇,在古典文獻的很多記載中,有時是福,有時是禍,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反反覆覆,莫衷一是。但碰見雙頭蛇,則結論很肯定,絕對是攤上大事了。可孫叔敖是一個特例,他不僅遇見,還滅之,反而一點事都沒有,長大了還做了楚國的丞相。

要知道,古人殺蛇,造成家破人亡的記錄非常之多,更何況孫叔敖殺的可是傳說中的雙頭蛇。足可見,上天的確是對他相當垂青。也難怪,小小的一個孩子,既能深諳殺雙頭蛇將付出慘重的代價,又能反其道而行之,寧可犧牲自己,也要為民除害。

賈誼寫雙頭蛇,恐怕是在深深地欽羨孫叔敖的傳奇。亞聖孟子所言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舉了很多由屌絲變為「大師」的例子,其中一位曾「舉於海」的牛人,便是他。當年的海邊,可不是今天先富起來的沿海地區,反而相當於是偏遠貧困山區。孟子是否有所誇張,孫叔敖是否就真的曾慘到這個地步,這都不重要了。關鍵是,這位小時候就有殺雙頭蛇壯舉的同志,被楚莊王慧眼識英才,提拔做了國相。君臣相得益彰,千載難逢。孫叔敖是當年諸侯各國搞民生工作的第一高手,而雄才大略的楚莊王,有了他的輔佐,真的就不飛則已,一飛沖天,成了春秋五霸之一。

反觀賈誼,就非常悲催了。他生活在漢文帝時期,當時漢代的統治思想,依然延續著黃老無為而治的路數。雖然早在漢高祖劉邦時期,就有儒家學者想要扭轉乾坤,搞儒家那一套,但都是小打小鬧,不成氣候。賈誼也是儒門人士,他堅持認為無為而治讓很多人都「無法無天」了,必須大彰孔孟之道。漢文帝雖贊同賈誼的主張,兩人的交情也頗深,但漢文帝做不了楚莊王,賈誼也做不成孫叔敖。

漢初,黃老哲學的地位相當穩固,而漢文帝也不是一個有魄力的霸主,他只是一個守成之君而已。漢文帝待賈誼不薄,讓他做了小兒子梁懷王的老師。梁懷王劉勝是漢文帝最疼愛的幼子,可偏偏在做賈誼的學生時,騎馬摔死。賈誼自責萬端,竟也跟著鬱悶而死。後來北宋的蘇東坡專門寫了一篇文章《賈誼論》,來探討賈誼的非正常死亡。蘇大才子認為,賈誼之死,並非僅僅是因為梁懷王的意外事故,而是他本人氣量太小,憤怒過大,不死才怪。

蘇東坡還說,賈誼其實沒必要如此,一個有才華的人,如果被欣賞並委以重任,那當然是好事。但如果終身懷才不遇,那也只能說明這個世界有問題,而不是人才有問題。既如此,就沒有必要鬧情緒了,可以慢慢等待機會。即便到死都沒等來「戈多」,那也是天命如此,該喝酒吃肉,照樣吃喝不誤。

正所謂,得之我幸,不得我亦不哀。如果一千多年前的賈誼聽到蘇東坡這番教誨,肯定要反唇相譏:你姓蘇的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確,蘇東坡活著的時候就是享譽九州的大文豪,死後更是被推為古典全能型才子第一人。你要別人等,你自己等等,看是個什麼滋味。蘇東坡是後來人,不知他是否殺過雙頭蛇,反正賈誼只能拿更早的孫叔敖作為偶像。大抵賈誼連單頭蛇都沒有殺過。要不,他怎麼會滿腹經綸,卻抑鬱而亡呢?

相關焦點

  • 古語「見雙頭蛇必死」,少年孫叔敖見到雙頭蛇後如此處理
    孫叔敖(約公元前630年~公元前593年),羋姓,蒍氏,名敖,字孫叔,楚郢都人(今紀南城)河南淮濱縣人。春秋時期楚國令尹。楚莊王拜孫叔敖為楚國令尹後,孫叔敖奉公律己,兢兢業業,實施了大量利國利民的政策,深得人民的愛戴和楚莊王的信任。
  • 春秋時期楚國令尹——孫叔敖
    孫叔敖(áo)(約公元前630年~公元前593年),羋姓,蒍氏,名敖,字孫叔,楚郢都人(今紀南城)湖北荊州人。春秋時期楚國令尹。距今2600多年。楚國貴族蒍賈遭陷害,幸有忠臣相助,其子蒍敖與母親避難於現在的河南省淮濱縣,改名孫叔敖。遇恩公收留,並將畢生學識傾囊相授。淮河洪災頻發,孫叔敖主持治水,傾盡家資。
  • 少年義斬雙頭蛇,辛勤為鄉親籌,老來不得寒衣裹,好人難當令人愁
    年少的孫叔敖有一天離開家出去玩,他發現草叢裡有動靜,過去一看才發現,有一條蛇居然有兩個頭。孫叔敖哭喊著回了家,母親聽到他的哭聲問他發生了什麼事情。孫叔敖哭泣著與母親告別,說自己快要死了,因為他在外面看見了兩頭蛇。因為那個傳說人盡皆知,母親也有點害怕了,她發現孫叔敖雙手都是泥土,問他怎麼回事。
  • 「兩頭蛇」真的有兩個頭?
    兩頭蛇屬有60——70種,主要分布於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印度、緬甸、日本。我國僅產3種,即雲南兩頭蛇,尖尾兩頭蛇和鈍尾兩頭蛇。※武漢大學動物專家唐兆子說,兩頭蛇是蛇的一種。但它並非長了兩個頭,而是頭尾長得極像,便於自我保護。該蛇常倒著爬行,以便受攻擊時用頭部反擊。兩頭蛇,被古人視為不祥之物。史書上,楚國大臣孫叔敖為避免其他人再看到「不祥」的兩頭蛇,趕緊把它埋了。為什麼孫叔敖要殺死兩頭蛇呢?
  • 齊桓公被蛇怪嚇生病,孫叔敖殺兩頭蛇怕詛咒,他們如何成就霸業?
    方士:「大王的病是氣息不暢、鬱結於心導致的,並不是妖物作祟。」齊桓公:「真的嗎?可我看到那個怪物後就病倒了,你說,這世界上有沒有怪物呢?」方士:「自然是有的,比如水溝有『履』;灶下有『髻』;垃圾堆裡的怪物叫『雷霆』;水中之怪,名為『罔象』;川澤有『委蛇'……」齊桓公:「委蛇?長什麼樣子?」
  • 兩頭蛇
    兩頭蛇被古人認為是不祥之物,人見了兩頭蛇必死。
  • 男子收養兩頭蛇 揭秘雙頭動物資料及照片(組圖)
    資料圖:雙頭蛇  【男子收養兩頭蛇】據外媒報導,日前,美國堪薩斯州現兩頭蛇。42歲的蛇迷塔爾博特在野外發現這條怪蛇,並收養了它。  這條蛇最特別的地方,是想移動時,必須兩個頭合作,否則不能好好咬東西。而兩頭蛇出現的機率估計是萬分之一,但存活率不高。
  • 萬國志:獄之天使烏列爾冰雪雙頭蛇,殺人名醫韋薩禮腿斷孤羊旅
    徐念所圖之物,便是韋薩禮那本《論天體運行》,由她由孤羊旅送至紐倫堡。三騎並不為懼,徐念打開天工行囊,點燃火器「七支香」,一發破敵,隨後離去,前往紐倫堡的印刷所。殺人名醫韋薩禮則留滯小店,為其斷後。弦音嫋嫋,繞梁不絕,靜候風雪。不久,再來一撥審判騎。領隊是一女子,雖有冷甲覆面未識真容,但體態凹凸有致,聲音清冷有序。
  • 印度驚現劇毒雙頭蛇!雙頭龜、雙頭人只有一個身體,到底聽誰的?
    其實也可以套用到動物身上,這些奇奇怪怪的動物,必定不是什麼好東西,比如雙頭蛇的存在,必定是劇毒物!真是這樣嗎?羅素毒蛇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發現的雙頭羅素蛇,也就是山蝰,一般分布在亞洲南部,毒性非常強,但棲息地經常和人類聚居區非常接近甚至重疊,因此每年死在山蝰口下案例不在少數!
  • 雙頭蛇、五頭蛇等罕見的蛇形雕塑,你敢看嗎?
    1、雙頭蛇雕像這件雙頭蛇雕塑是1400年至1521年之間,蒙特蘇馬進貢給西班牙殖民者科爾特斯的禮物,由綠松石雕刻而成,兩個蛇頭都雕刻著鋒利的牙齒,但兩個蛇頭一個長在蛇頭位置,一個長在蛇尾位置,想像一下這樣的雙頭蛇爬行時,兩頭拉扯根本難以行動。2、五頭蛇雕塑五頭蛇是一種傳說中具有五個蛇頭的神秘生物,至今無法證實其是否真實存在。
  • 世界上最罕見的雙頭蛇,萬中無一的變異率,多數還活不過成年
    導讀:古代人們就對「多頭」有一種莫名的崇拜,無論是人或者動物,只要他(它)有好幾個腦袋就一定是身手不凡。例如所過之處必為沼澤的九頭蛇——相柳;能吸食人的魂氣的九頭鳥;還是能上天入地的哪吒,能體現出了這一點。
  • 雙頭蛇打架廝咬 盤點令人驚奇的雙頭動物【組圖】
    南國早報記者 何定堅攝  養蛇人意外孵出雙頭蛇  擔心養不活,已送到南寧動物園由專業人員飼養  「一條蛇長出兩個頭,太少見了。」在南寧市高新大道經營蛇苗生意的黃先生說,他從事蛇蛋孵化工作十多年,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蛇。他怕養不活這條雙頭蛇,送往南寧動物園給專業飼養人員養。  8月9日,南寧動物園蛇館,飼養人員李先生小心翼翼地將塑料箱的雙頭蛇取了出來。「今天給它出來曬曬太陽,讓它適當活動活動」。李先生將蛇控制在手掌心,時不時用小樹枝逗它。
  • 孫叔敖死後 伶人優孟為何搖頭而歌
    孫叔敖貌不驚人,確切地說還有些寒磣。他頭禿身矮,身高還沒有車前橫木高,馬背還差了一截,最要命的是他的左手比右手長。自古淮河水患,不知令多少百姓流離失所,至少從春秋戰國就開始了。面對此情此景,不懼怕死亡曾經埋掉兩頭蛇的孫叔敖豈能作壁上觀。他毀家紓難,拿出所有的積蓄,「決期思之水,而灌雩雩之野」,修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芍陂。
  • 孫叔敖38歲去世,死前告訴兒子:若要家族不衰,只能選貧瘠的土地
    孫叔敖是楚國貴族出身,因為父親曾獲罪,他舉薦遷到河南淮濱縣境內,孟子在《生於安樂,死於憂患》(即《告子·下》)一文中記載「孫叔敖舉於海」,實際上指的是孫叔敖曾隱居在淮濱附近。孫叔敖年幼時,曾在山上看見過一條兩頭蛇。按照當時的習俗,看到此蛇的人,必有災難。孫叔敖心想:我不幸看到此蛇,不能讓別人也看到它,於是斬殺了這條蛇,埋在山丘之間。
  • 《星際戰甲》雙頭蛇怎麼獲得 雙頭蛇獲得方法
    導 讀星際戰甲遊戲中,雙頭蛇獲得方法是玩家使用藍圖製作,雙頭蛇能造成眩暈效果和高衝擊傷害,這些效果可以讓它十分有效的對付Corpus的護盾,同時該武器是製作惡龍的材料之一
  • 南寧驚現雙頭眼鏡蛇「打架」:動物園驚呆
    小小的眼睛,鉛筆般大小的身體,當飼養員將它放置在手上時,蛇身的兩隻頭突然抬起來,讓周圍不少圍觀者嚇了一跳,這是昨日下午,記者在南寧市動物園看見雙頭蛇時的情景,「這條雙頭蛇已經入園兩天了,但仍舊不吃不喝,讓我們有點發愁。」李科其說道。
  • 吉林通化驚現雙頭蛇 當地人俗稱「野雞脖子」
    雙頭蛇 一條20多釐米長的小蛇,紅黃相間的花紋,長著兩個小腦袋,不時地吐著紅色的芯子,讓人看了又驚又奇日前,在通化縣虎馬嶺村一個工地排水溝旁,有人發現了一條雙頭蛇。近日,在新浪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很多人都轉載在通化縣發現雙頭蛇的消息,記者輾轉聯繫到了發這條微博的周先生。周先生是通化縣民政局的一名工作人員,前幾天他們在通化縣虎馬嶺村一個工地排水溝旁發現了條雙頭蛇。
  • 山東孔林的千古傳說:上不落烏鴉,下不招蛇,真實原因與迷信無關
    在古代,人們普遍相信天降聖人必有各類異相異兆。比如姚舜天生重瞳,劉邦額有龍骨,趙匡胤出生紅光滿屋,身泛金光;這些記錄到底幾分真,幾分假,不得而知。不過,一說到聖人,孔子必然要名列其中,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力是得到公認的。
  • 世界上真實存在的7種雙頭動物,最萌寵物兩個腦袋的貓咪見過嗎?
    但是也有人們認為這是不是什麼好事,可能是詛咒、或者是環境受到汙染使得動物們發生了變異。那麼這些雙頭動物到底是什麼樣子呢?是和電影中的怪物一樣嗎?我們一起看看下面這7種雙頭動物。1.這個傢伙無疑是幸運的,因為絕大部分雙頭動物在自然界是無法生存的,但這隻雙頭龜在幼年時期被人們發現,並且由人工飼養,所以它可以很好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