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被蛇怪嚇生病,孫叔敖殺兩頭蛇怕詛咒,他們如何成就霸業?

2021-01-18 餛飩愛語文

大家好,中元節剛過,講一個莊子寫的「齊桓公遇怪物」的故事。齊桓公出宮遊獵,管仲在前邊坐著趕馬車,路上風景很好,齊桓公正看得心情愉悅,突然路邊閃過一個怪物,齊桓公嚇了一跳。

齊桓公:「仲父、仲父、你看見了嗎?」

管仲詫異,「怎麼了,我什麼都沒有看見。」

齊桓公心想,「為什麼只有我看見了,難道我有血光之災了?」

齊桓公畫像

回宮後,齊桓公一直心神不寧,有一個精通巫術的方士為齊桓公看病。

方士:「大王的病是氣息不暢、鬱結於心導致的,並不是妖物作祟。」

齊桓公:「真的嗎?可我看到那個怪物後就病倒了,你說,這世界上有沒有怪物呢?」

方士:「自然是有的,比如水溝有『履』;灶下有『髻』;垃圾堆裡的怪物叫『雷霆』;水中之怪,名為『罔象』;川澤有『委蛇'……」

齊桓公:「委蛇?長什麼樣子?」

方士:「委蛇人首獸身,紫衣朱冠,最怕雷聲,遇到打雷一定要捂緊耳朵。如果看到委蛇,就意味著這個人要成就霸業。」

齊桓公:「對,我看到的委蛇就是這個樣子,原來這意味著我要成就霸業了,難怪仲父沒有看見!」

說完,齊桓公就拍掌大笑,一骨碌從床上坐起來,病全好了。

以上是莊子在《莊子·達生》這本書中寫的一篇故事,「委蛇」在《山海經》中就有記載,有被稱作「延維」,「人首蛇身,長如轅,左右有首,衣紫衣……人主得而饗食之,伯天下。」

《山海經》中的委蛇形象

齊桓公雄才大略,有王霸之氣,沒想到被怪物嚇得生病,是不是有一點奇怪。其實齊桓公之所以這樣反應,是因為他將委蛇看成了雙頭蛇怪,傳說看見雙頭蛇怪的人有血光之災。

楚國治水名臣孫叔敖小時候看見有兩個頭的怪蛇,對母親大哭。

孫叔敖:「娘!我要死了,以後見不到您啦!」

孫母:「胡說八道什麼!怎麼了?」

孫叔敖:「我看見雙頭蛇,我活不久了。」

孫母驚訝地問:「蛇在哪裡?」

孫叔敖:「蛇被我打死了,我還把它埋了。」

母親抱住孫叔敖:「好孩子,你這是為民除害,功德一件,不會死的。」

果然孫叔敖之後並沒有死,還輔佐了楚莊王成就霸業。

孫叔敖殺兩頭蛇

由以上兩個故事,我們可以知道,怪物並不可怕,重點是我們該怎麼去看待它,有時候轉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往往壞事也能變成好事。

齊桓公誤以為自己遇見雙頭蛇怪,有血光之災,方士說了「委蛇」的典故,齊桓公病就好了,說明以前的生病都是心理作用。

孫叔敖以為自己打死了雙頭蛇怪會被詛咒,孫母明智地將事件歸類為「為民除害」,孫叔敖反而幹了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就此激發了孩子的雄心壯志,從此輔佐楚莊王成就霸業,青史留名。

所以,無論面對什麼事情,我們都需要樂觀積極地去面對問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好事壞事全在一念之間。

相關焦點

  • 「名人歷史百科」五霸之首——齊桓公
    你說,國君和群臣百姓,誰怕誰?」隨從無言答對,又怕齊桓公怪罪下來,就嗆啷啷拔出刀來,一把揪住老翁的衣領大聲吼道:「大膽村夫,一派胡言!」齊桓公這時忽然轉過身來,喝令隨從放手,對老翁施禮說:「老人家講的極對,寡人一定牢記在心,請隨寡人入宮,幫我治理國家吧。」
  •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虛懷若谷,齊桓公成就一代霸業
    今天我要發言的題目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虛懷若谷齊桓公成就一代霸業》從古至今,賢才並不少,少的是識千裡馬的君主。春秋時期,齊國公子糾和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管仲曾帶兵阻擊小白,並用箭射中小白的衣帶鉤,小白裝死才逃過一劫。
  • 齊桓公自作聰明用佞臣,不得善終死後無人收屍
    齊桓公自作聰明用佞臣,不得善終死後無人收屍如果把齊桓公的霸業比作一座大廈,那麼管仲之謀則是這座大廈的支柱。支柱一旦倒塌,大廈也就岌岌可危了。齊桓公一生中有個最英明的決斷,那就是他起用了管仲。雖然他本人不擅深謀遠慮,甚至在許多大事上,常常是短見頻出,但是有管仲在,有管仲的提醒和幫助,他能克服自身的這些缺陷,使得他的霸業得以迅速地發展。可以說,他的每一步成功,都浸透了管仲的心血與智慧。也許正因為這,使得他太依賴管仲了,而一旦離開了管仲,他便顯得無所適從,這就不可取了。公元前645年,管仲倒在了病榻上,齊桓公便惶恐不安起來,誰來接替管仲的相位呢?
  • 古語「見雙頭蛇必死」,少年孫叔敖見到雙頭蛇後如此處理
    孫叔敖(約公元前630年~公元前593年),羋姓,蒍氏,名敖,字孫叔,楚郢都人(今紀南城)河南淮濱縣人。春秋時期楚國令尹。楚莊王拜孫叔敖為楚國令尹後,孫叔敖奉公律己,兢兢業業,實施了大量利國利民的政策,深得人民的愛戴和楚莊王的信任。
  • 《史記》——齊桓公登場
    釐王三年,齊桓公始霸。譯為:十五年,莊王死,其子釐王胡齊即位。釐王三年,齊桓公開始稱霸。 姬胡齊,姬姓,名胡齊,是周莊王姬佗的長子。周莊王十五年(魯莊公十二年,公元前682年),周莊王去世,姬胡齊即位,是為周釐王(亦作周僖王)。雖然周莊王姬佗晚年曾經想廢掉太子姬胡齊,另立姬頹為太子,但是姬胡齊還是成功地繼位,是為周釐王。
  • 一箭差點射死齊桓公的管仲,緣何奇蹟般的魚躍龍門,變成他的宰相
    「管仲射小白」是一個經典的故事,公元前685年,齊襄公的兩個弟弟公子糾與姜小白,怕被哥哥殺害分別逃往魯國和莒國避難,齊襄公死後為搶奪王位時發生的事。為了阻止小白趕回齊都臨淄繼位,公子糾的幕僚管仲帶兵堵截,並乘眾人不注意突射冷箭,命中小白胸部。
  • 齊桓公用三奸臣餓死病榻 屍體生蛆無人敢收
    (資料圖片)  被譽為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完成霸業後驕傲自滿   本版文字:鍾葵  春秋時代,齊桓公不甘心當一名平庸的君主,他立志稱霸天下,於是聽從大夫鮑叔牙的建議,把曾經與自己為敵的仇人管仲「請」回齊國,任以國政。管仲不負所望,相齊後制定合理的政策,「設輕重魚鹽之利,以贍貧窮,祿賢能」,通貨積財,富國強兵。
  • 霸主悲歌:齊桓公屍蟲滿屋,五子爭位相殺,居然全都做了國君!
    齊桓公雄心壯志,任用賢相管仲,徵討不服,會盟諸侯,成為了春秋時期第一位真正的霸主。後來,齊桓公日益昏庸,不聽管仲遺言而親信奸佞。等到齊桓公病死,奸人作亂,五子爭位,霸業斷絕。可嘆齊桓公一代霸主,屍蟲盈室,辭世十個月後才得以安葬。當初,齊桓公有3個夫人,都沒有生下兒子,於是他納了很多妾,最寵愛其中6個妾。
  • 春秋霸主齊桓公想要封禪泰山,管仲究竟用什麼辦法勸阻了他?
    為什麼春秋霸主齊桓公想要封禪泰山,管仲卻要編瞎話來勸阻他呢?什麼是封禪如果說有這麼一件事情,讓中國古代予取予求的帝王們朝思暮想卻難以圓夢的話,那它只能是封禪。他們將國中的名山大川稱之為「望」,也將祭祀山川的儀式稱之為「望」。《左傳》中記載,當楚昭王生病的時候,卜者曾經告訴他這是黃河之神作祟的緣故,請他前去祭祀河神。但昭王卻說:「江、漢、睢、漳才是我楚國的『望』,才是我應該去祭祀的。至於黃河,離楚國遠著呢,就算我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對,河神它管得著嗎?」
  • 高二學霸寫湖北高考同題作文,看他們怎樣選擇角度
    看看他們在齊桓公、管仲、鮑叔三人中如何選擇、以何種角度切入?君子之風 美美與共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高二(12)班 黃殊雅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讀完管仲、鮑叔牙共同輔佐齊桓公成就一代霸業的故事,深有感悟,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樣,深深地欽佩、敬仰鮑叔牙的君子風範。他對齊桓公忠心耿耿,對管仲青睞有加,「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他甘居其下,淡泊退隱,盡顯君子氣概。太史公曰:「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美哉!善哉!
  • 兩頭蛇
    兩頭蛇被古人認為是不祥之物,人見了兩頭蛇必死。
  • 一代雄主齊桓公,死後屍體竟爬滿了屍蟲……
    齊桓公,姜小白是也。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春秋霸主。無論從那一個角度上說,齊桓公都可算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人物,對中國歷史影響至深。但他的人生經歷也是奇幻無比。齊桓公的名字叫姜小白,或者叫呂小白。這個名字放在今天很有喜感。其次,他的兄長,甚至是整個的家族,都是奇葩。呂小白的兄長是齊襄公。齊襄公在歷史上的名字,主要靠他的淫亂的得來的。
  • 大名鼎鼎的齊桓公、晉文公,為什麼孟子竟說沒聽說過?
    孟子周遊列國至齊,齊宣王問孟子可知道齊桓公、晉文公的事跡,孟子回答說,「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意思是孔子的弟子中沒有談論齊桓公晉文公的事跡的人,所以這些事跡沒有流傳下來,故而孟子說自己不知道。齊桓公和晉文公在春秋時期先後稱霸,是「五霸」之首,特別是齊桓公,在管仲的輔助下,曾九次召集諸侯開會,共同抵禦少數民族的入侵,保護周王室的安全,被諸侯奉為霸主。孔子很少稱讚人「仁」,但他說管仲「如其仁!如其仁」;孟子說「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顯然不符合實情。孟子之所以說「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基於他自己的思想立場而言的。
  • 一代霸主齊桓公,為何死後屍體上長滿蟲子還不得下葬?
    齊桓公,春秋時期中原第一霸主,春秋五霸之首有,也就是公子小白,說到這裡大家應該也就清楚齊桓公是誰了。齊桓公在位42年,勵精圖治,任用賢才,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可是齊桓公晚年卻遭遇悲慘,被活活餓死不說,甚是身上長滿了蟲子都不得下葬。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齊桓公晚年如此的遭遇呢?
  • 德清驚現傳說中的「兩頭蛇」!
    可惜的是這條蛇被發現的時候已經死亡蛇的兩頭好像被重物撞擊過以下高能~怕蛇的迅速下拉,想看看兩頭蛇長什麼樣的可以仔細看看。怕不怕,我就問你怕不怕???【說法二:鈍尾兩頭蛇】此事也引起了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計翔的關注,計教授表示:針對蛇的種類,他更偏向一種叫做「兩頭蛇」的可能。
  • 人們都知道春秋五霸大名鼎鼎,卻不知道他們所有人都下場悽慘
    這時,各地諸侯興起,他們為了爭奪天下,打起了尊王攘夷的大旗,互相爭霸天下,相互之間互相爭戰,縱橫捭闔,先後有數位諸侯王依次成為中原霸主。雖然春秋五霸的說法各有不同,但認同最多的還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五人。可是,春秋五霸雖然大名鼎鼎,但卻少有人知道的是,他們強盛時雖然號令天下,可死的時候都是下場悽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