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中元節剛過,講一個莊子寫的「齊桓公遇怪物」的故事。齊桓公出宮遊獵,管仲在前邊坐著趕馬車,路上風景很好,齊桓公正看得心情愉悅,突然路邊閃過一個怪物,齊桓公嚇了一跳。
齊桓公:「仲父、仲父、你看見了嗎?」
管仲詫異,「怎麼了,我什麼都沒有看見。」
齊桓公心想,「為什麼只有我看見了,難道我有血光之災了?」
回宮後,齊桓公一直心神不寧,有一個精通巫術的方士為齊桓公看病。
方士:「大王的病是氣息不暢、鬱結於心導致的,並不是妖物作祟。」
齊桓公:「真的嗎?可我看到那個怪物後就病倒了,你說,這世界上有沒有怪物呢?」
方士:「自然是有的,比如水溝有『履』;灶下有『髻』;垃圾堆裡的怪物叫『雷霆』;水中之怪,名為『罔象』;川澤有『委蛇'……」
齊桓公:「委蛇?長什麼樣子?」
方士:「委蛇人首獸身,紫衣朱冠,最怕雷聲,遇到打雷一定要捂緊耳朵。如果看到委蛇,就意味著這個人要成就霸業。」
齊桓公:「對,我看到的委蛇就是這個樣子,原來這意味著我要成就霸業了,難怪仲父沒有看見!」
說完,齊桓公就拍掌大笑,一骨碌從床上坐起來,病全好了。
以上是莊子在《莊子·達生》這本書中寫的一篇故事,「委蛇」在《山海經》中就有記載,有被稱作「延維」,「人首蛇身,長如轅,左右有首,衣紫衣……人主得而饗食之,伯天下。」
齊桓公雄才大略,有王霸之氣,沒想到被怪物嚇得生病,是不是有一點奇怪。其實齊桓公之所以這樣反應,是因為他將委蛇看成了雙頭蛇怪,傳說看見雙頭蛇怪的人有血光之災。
楚國治水名臣孫叔敖小時候看見有兩個頭的怪蛇,對母親大哭。
孫叔敖:「娘!我要死了,以後見不到您啦!」
孫母:「胡說八道什麼!怎麼了?」
孫叔敖:「我看見雙頭蛇,我活不久了。」
孫母驚訝地問:「蛇在哪裡?」
孫叔敖:「蛇被我打死了,我還把它埋了。」
母親抱住孫叔敖:「好孩子,你這是為民除害,功德一件,不會死的。」
果然孫叔敖之後並沒有死,還輔佐了楚莊王成就霸業。
由以上兩個故事,我們可以知道,怪物並不可怕,重點是我們該怎麼去看待它,有時候轉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往往壞事也能變成好事。
齊桓公誤以為自己遇見雙頭蛇怪,有血光之災,方士說了「委蛇」的典故,齊桓公病就好了,說明以前的生病都是心理作用。
孫叔敖以為自己打死了雙頭蛇怪會被詛咒,孫母明智地將事件歸類為「為民除害」,孫叔敖反而幹了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就此激發了孩子的雄心壯志,從此輔佐楚莊王成就霸業,青史留名。
所以,無論面對什麼事情,我們都需要樂觀積極地去面對問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好事壞事全在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