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據媒體報導,盛夏午後,大人們進入了慵懶倦怠的午睡模式,但10個月大的盼盼還沒有困意,她雙手指向牆上的米奇鍾,扭動著身體,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53歲的黃黎敏抱著女兒,雙手微微發酸,又捨不得放下。牆上的米奇鍾是兒子的遺物,也是新家裡兒子唯一的痕跡。
2016年,25歲的兒子意外去世。3年後,這對失獨的60後夫妻在經歷多次試管嬰兒後,艱難生下了女兒盼盼。
年齡相差將近30歲的兄妹從未謀面,但冥冥之中似乎有一股天然的默契將他們相連。盼盼最喜歡的玩具就是哥哥留下的米奇鍾,經常看著轉動的指針「咯咯咯」笑。
每當這種時候,黃黎敏夫婦就覺得,過去和未來的一切辛苦都值得。
來之不易的小女兒,成為整個家族的「團寵」黃黎敏一家住在蕭山一套150多平的公寓,餐客廳放著成套的紅木沙發和餐桌,這是兒子為他們挑選的新中式風格。但裝修還沒結束,他就意外去世,一天都沒住過參與設計的新家。
兒子去世後,新家在很長一段時間陷入沉寂,毫無生氣。直到盼盼降臨,她的歡笑和哭鬧才讓家重新「活」了過來。
以前,黃黎敏買的防撞條是和家具顏色相近的紅棕色,自從生了盼盼,她連防撞條都買鮮豔的湖藍色,雖然看著不太搭,卻添了不少生機。
「我自己也開始穿一些顏色亮麗的衣服,」她指著身上薰衣草紫的T恤說,「孩子小,我心態也要年輕起來,不能死氣沉沉的。最近我妹妹們還教我一個網絡詞彙,說盼盼是全家的『團寵』。」
「團寵」的地位顯而易見。餐廳旁有一間她專屬的遊戲室,地上堆滿各種毛絨玩具,衣櫃裡掛著一整排小裙子,這些都是幾個阿姨送她的禮物。腳上穿的毛線鞋,也是小阿姨一針一線勾出來的。
黃黎敏大姐有一個5歲的孫子,前不久還因為奶奶對盼盼太好而吃醋,發起了抗議,「能不能不要和盼盼玩了!」
這些年,親友們見證了黃黎敏夫婦的喪子之痛和求子之路,深知盼盼來之不易,所以恨不得給她雙倍的愛。
時隔多年再帶孩子,她比年輕媽媽還要用心時隔多年帶孩子,黃黎敏有些生疏。她生兒子時24歲,覺得自己都還是個孩子,再加上工作忙,基本上是放養,任他自由生長。而這一次,她比年輕媽媽還要講究、細心。
快到午飯飯點,黃黎敏和丈夫方介忠分頭忙碌起來。兩人分工明確,媽媽做飯給女兒吃,丈夫做飯給妻子吃。
方介忠是一名做流水席的廚師,當天難得沒活,在家幫著一起帶娃。他話不多,樣子憨厚,默默起身走進廚房,開始淘米洗菜。
「別的女人沒吃過的苦,她全都經歷了一遍。」多次試管嬰兒失敗、生產時險象環生,他至今想起來都心疼妻子的付出。
這一頭,黃黎敏從餐邊櫃拿出了一個電子秤。這個電子秤是大功臣,她懷孕期間的一日三餐、水果堅果都用它稱重,保證營養全面均衡。現在,她又用電子秤來稱女兒每一餐食物的分量。盼盼的午餐是青菜雞蛋面,她一般能吃100~120克。
煮好面,黃黎敏小心地把用來調味的瘦肉挑出來,再用一把專用的勺子小口餵給女兒吃,「這個勺子太燙就會變色,可以防止她燙傷。」餐邊櫃的小盒子裡,還放了十幾把不同的勺子,有的是吃水果泥的,有的是拌米糊的,各有用途。
前6個月,黃黎敏堅持母乳餵養。現在,她改餵奶粉和輔食。她在網上搜了不同的輔食食譜,還買了兩臺輔食機,輪著實驗新食譜。
有段時間,她把米糊放在奶瓶裡讓盼盼吸著吃。一位醫生朋友提醒她,這樣不利於孩子咀嚼功能的鍛鍊,她趕緊換成勺子喂,生怕出一點差錯。
黃黎敏還有一本「育兒手冊」,每天記錄下盼盼的吃喝拉撒:今天吃了幾餐,每餐食量多少,換了幾次尿布,拉了幾次大便……字跡有些潦草,因為很多時候她都是一手抱著娃一手寫,「年紀大了,記性不好,只能用這種笨方法。」
育兒受挫、腰痛發作,她也時常感到心酸無奈一對60後夫婦,一個10個月大的寶寶,這一家人出門,誤會幾乎無法避免。
他們帶盼盼打疫苗、辦出生證和市民卡,工作人員的第一反應都是:讓孩子爸媽來辦。他們只得一遍遍解釋,「我們就是。」不過,每次解釋清楚後,工作人員都會真誠道歉,並感嘆他們「太不容易」。
兒子去世後,黃黎敏的頭髮一下子白了不少。她一路備孕、懷孕、哺乳,無暇顧及,也不能染髮,這讓她看上去更顯老幾分。
容貌的衰老尚且可以修飾,但身體機能的退步騙不了人。順產生下盼盼後,她膝蓋半月板損傷,腰間椎盤突出,醫生說這是高齡生產留下的後遺症。
偏偏,劇烈的疼痛常在情緒焦慮之時襲來,成為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
4月23日,黃黎敏發了一條朋友圈:真的嗎,真的會過去麼?我怎麼覺得過不完的坎,有時真想一了百了……失獨的六零後家庭,心苦,真累。
配的圖是兒子生前去英國旅行時的照片,上面也有一行字:所有的高峰低谷都只會是暫時,一切都會過去。兒子的笑容停留在20多歲,那是他最遠的一趟旅行。
那段時間,盼盼幾次常規體檢顯示,她的身高、體重均低於平均水平,有一次體重不增反降,被醫生敲了警鐘。再聯想到她抬頭也比其他孩子晚一個月,夫婦倆擔心她是不是發育遲緩。
正當她焦慮不安時,腰痛不合時宜地發作了,好幾晚都疼得無法入睡。此時,對兒子的思念達到頂峰,她情不自禁發出了那條悲觀的朋友圈。
盼盼的額頭和臉型和哥哥幾乎一模一樣,但眼睛沒有哥哥大。失眠的夜裡,她迷迷糊糊中看到兒子背著旅行雙肩包回來了,推開門,抱起妹妹逗她,兩張相像的臉慢慢重合在了一起……但驚醒後她發現,不過是一場夢。
給她雙倍的愛,陪伴她更長時間後來,黃黎敏夫婦帶盼到醫院做了一次全面的檢查評估,還鬧出一個小烏龍。
醫生給她做體格檢查時,發現她支撐站立時雙腿有點奇怪,腳尖一直繃著墊地,持續了好幾秒。以防萬一,後續醫生又給她做了大腦磁共振進行排查。
檢查結果一切正常,排除了發育遲緩和其他疾病的可能。醫生後來才發現,原來是檢查時她拉粑粑了,所以難受地踮腳尖呢。悉心餵養了一段時間,盼盼的身高體重也穩步上升。
黃黎敏坦誠地說,「肯定有人覺得我們自私,這麼大年紀生孩子,不考慮孩子的將來。但我們的喪子之痛,他們也感受不到。我們既然生下了她,就一定會給她雙倍的愛,讓她健康長大。現在,我們就希望自己也能健健康康,陪伴她更長時間。」
她以前愛喝點小酒,自從備孕以來就徹底戒了;以前不愛吃蔬菜、水果,現在每天葷素搭配。
等徹底斷了母乳,黃黎敏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把頭髮染黑,「不能給寶寶丟臉啊!」她笑著說。
延伸閱讀:消防員兒子犧牲 42歲失獨媽媽試管再孕順利產女2014年5月1日下午,上海市徐匯區龍吳路一高層居民樓突發火災,撲救過程中,兩名90後消防員受轟燃和熱氣浪推力影響,從13樓墜落,送醫搶救無效壯烈犧牲。其中一名消防員劉傑是家裡的獨子。
為了把失去的兒子「找回來」,應賢梅毅然選擇了再孕,但是經過3年半的時間,應賢梅一直沒有受孕成功,直到2017年9月的第五次胚胎移植終於受孕成功。懷孕期間,應賢梅經歷了妊娠合併糖尿病、輸尿管結石、高血壓等重重難關,於近日誕下一名女嬰。
抱著襁褓中的孩子,應賢梅說:「我又找到了這樣的感覺,摟著孩子的感覺,做媽媽的感覺。」
「失獨」三年半,她等到了生命的希望
2014年,應賢梅幫兒子在上海買了婚房,全家憧憬著熱熱鬧鬧的日子。他們不知不幸即將來臨。
5月1日14時01分左右,上海市徐匯區一居民住宅發生火災。為了第一時間進入著火房間控制災情,現場指揮員利用無齒鋸破拆防盜門,由劉傑和他的戰友錢凌雲利用室內牆式消火栓出水進行掩護。就在防盜門即將破拆成功的瞬間,意想不到的轟燃發生了,濃煙、熱浪裹挾著高溫從房門裡噴出,巨大的衝擊力瞬間把錢凌雲、劉傑衝到窗口,墜落至門廊平臺。
劉傑和錢凌雲在這場救火戰鬥中犧牲,一張現場的照片記錄了那一瞬間:兩人在摔出窗口的瞬間手拉著手。劉傑的父母在得知這一消息後淚水決堤而出,「我們只有這麼一個孩子,他不在了,我們的天塌了。」
為了能夠把自己失去的兒子「找回來」,應賢梅毅然選擇了再孕。
2015年,應賢梅39歲,曾經的一次宮外孕讓她失去了右側輸卵管,左側輸卵管通但極不暢,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卵巢功能正在逐漸衰退,嘗試了自然受孕一年未孕。
2017年,上海消防總隊領導在慰問劉傑父母時得知了他們的想法和困難。此後,在上海消防總隊多方聯絡下,她來到了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上海集愛遺傳與不育診療中心接受輔助生育治療。
第一次胚胎移植後,應賢梅獲得了臨床妊娠,卻在2周後被確診為異位妊娠,失去了左側輸卵管。面對又一次宮外孕、宮腔粘連與反覆移植失敗,應賢梅幾近放棄。
劉傑的另一群「家人」——上海消防部隊,各級領導定期上門走訪,探望慰問給她鼓勵,劉傑犧牲前所在的關港中隊官兵也經常給她打電話、發信息,為她加油、打氣。應賢梅在部隊官兵的鼓勵下慢慢重新建立起信心。
2017年9月的第五次移植是她給自己的最後機會,「我想碰碰運氣吧,再不行就算了」。這一次,她成功了。
2017年11月10日,應賢梅懷孕7周到醫院複診,B超顯示寶寶有了胎心。看著自己的早孕超聲報告,應賢梅激動不已:「我感覺又回到了從前,我們家又要完整了!」她馬上給在崑山的公公打電話報喜,電話裡卻只傳來了哭聲,這個因愛孫去世而一夜白頭的老人聽到這個消息,哽咽到一句話都說不出。
「我自己也是個母親,所以非常理解應賢梅,對於這個家庭而言,任何的慰藉都是蒼白的,只有孩子才能真正給他們帶來希望。」應賢梅的主診醫師、集愛女科主任李路感嘆,「從醫20年,我第一次覺得自己的工作是這麼有價值。」
闖過重重難關,順利誕下女嬰
成功受孕以後,應賢梅覺得,自己能成功懷孕,一定是兒子回來了。
「醫生告訴我懷孕的那天晚上,我一宿失眠,睡不著。」她說這一次生下來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要留在身邊,看著他平平安安長大。
由於年齡偏大,考慮到這個小生命來之不易,應賢梅在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產檢中,該院產科主任程海東教授為她制定了個性化的診療方案,將各項孕期指標控制在可控範圍內,並通過努力,讓她儘可能足月生產。
孕24周時,應賢梅在糖尿病篩查中發現血糖偏高,被診斷為「妊娠合併糖尿病」。程海東主任聯合營養科主任陰傳敏和優質護理專家聯合出診,為她量身定製了個性化的健康飲食、運動等全方位的治療方案。
為了控制血糖,應賢梅戒掉了一直愛吃的肥肉,在醫院住了一個禮拜。出院後,隨著肚子越來越大,走路都覺得力不從心,但她依然每天按醫生的囑咐堅持運動。孕期裡,她很少能睡個整覺,卻每天眼睛放光。有人勸她,年齡這麼大了何必受這個苦,把錢留下來幹什麼都好。但應賢梅堅持,孩子一定要生,因為孩子已經來找媽媽了。
懷孕29周的時候,因為輸尿管結石,她再次來到醫院。應賢梅在家裡突然下腹部絞痛,疼到直不起身子,身上不停地冒冷汗,丈夫帶著她從崑山趕到了紅房子醫院。病房的醫生護士們都知道她,一邊幫她治療護理,一邊不停地安慰她。「所有身體上的疼痛我都能忍受,只要孩子是安全的。」
肚子一天天變大,孕育新生命的過程艱辛並且快樂。應賢梅說,兒子去世後,她把給兒子婚房的裝修拆了,也沒有再去過那個「家」,可是這些年對兒子的思念卻一刻都沒有斷絕過,「那是我們給兒子準備的家,兒子不在了,我去找誰?現在兒子回來了……」
6月22日,孕39周的應賢梅因為產檢中發現血壓升高住院待產。經過紅房子產科主任程海東教授團隊的治療,血壓控制住了。6月26日22時50分左右,在產科、麻醉科、護理團隊的通力協作下,一名2910g重的女嬰在家人、紅房子醫護團隊以及上海近萬名消防官兵的祝福中順產分娩。7月4日,應賢梅將出院。
抱著襁褓中的孩子,應賢梅說:「我又找到了這樣的感覺,摟著孩子的感覺,做媽媽的感覺。」
(原標題:杭州53歲失獨母親產下一女,她說等斷了母乳就把頭髮染黑:不能給寶寶丟臉啊!)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錢江晚報 澎湃新聞
流程編輯:TF032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