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布局自動駕駛,有哪些先天的優勢?| 雲棲大會 2018

2020-12-13 雷鋒網

9月19日,在阿里雲棲大會上,出現了許多自動駕駛相關的元素。將這些元素連接起來,不難看出阿里自動駕駛的發展藍圖。

A.I. Labs X實驗室

在雲棲大會的會場,阿里巴巴A.I. Labs的智慧物流車格外顯眼。這輛自動駕駛物流車外型顯得比較概念:取消了駕駛艙,兩側設置了兩塊屏幕用於向行人展示車輛接下來的動作。在傳感器方面,可以看到,車輛的前後和兩側使用了Velodyne的16線雷射雷達。車頂上則安裝了一個Velodyne 32線的雷射雷達,一個雙目攝像頭,5個單目攝像頭,其他的傳感器,如RTK、超聲波雷達等則隱藏在車身中。

雷鋒網新智駕了解到,該車在城市道路中的行駛速度在30到40公裡左右,載重在幾噸的級別,定位精度在20釐米以內。

此外,A.I. Labs還展出了其用於車路協同的「感知基站」產品。感知基站使用了一個雷射雷達,前後兩個攝像頭,能夠對路上的車輛和周圍的行人進行感知。

A.I. Labs X實驗室的算法工程師介紹,團隊從去年開始研發這款定位於L4級的自動駕駛智慧物流車,目前正處於測試階段,但離量產還有一定的時間。

在大會的現場也有A.I. Labs改裝的林肯MKZ自動駕駛測試車:

菜鳥ET實驗室

繼今年5月底發布了第三代物流無人車G Plus之後,菜鳥ET實驗室又在今天發布了其第四代物流無人車。此次共發布了兩款物流無人車:N型和M型。

這兩款無人車都面向新零售場景。其中M型產品與上一代產品比較相似,同樣採用了車廂車體分離的設計,能適應不同的新零售場景。不同的是,該車的車頭的較薄,增大了裝載容積,整輛無人車的寬度為90釐米,長度在2米以內。90釐米的寬度使得無人車能夠在狹窄的地方更易通過,也有利於其在人群密集的地方穿梭。該車的最高時速為25公裡,續航裡程為50公裡,目前可在園區內行駛,未來可以在非機動車道行駛。從現場看來,該車能夠較好地應對前方障礙物,但該車的剎車控制比較機械。

M型物流無人車

由於引入了成熟的汽車供應鏈,N型產品的外形比較有設計感,剎車控制也比較成熟,但容積較小。該車使在頂部使用了一個雷射雷達,前後還使用了兩個用於避障的雷射雷達。未來,該車性能將逐步擴展,推廣到機動車道中。目前,該車的續航裡程為100公裡,貨箱具有製冷功能。

N型物流無人車

菜鳥ET物流實驗室資深產品專家谷祖林表示,菜鳥末端無人車歷經多次迭代,目前技術成熟穩定,為量產商用創造了技術條件,兩款車都將會在明年3月之前開始交付。

對於無人車的管理調度,菜鳥ET實驗室研發出了名為NASA平臺進行管理,對車輛進行實時的控制。

斑馬、高德地圖、AliOS、千尋、阿里雲

在雲棲大會的展區內,還有斑馬、AliOS、高德、千尋、阿里雲的展臺。

在斑馬的展臺上,可以看到多輛搭載斑馬系統的車型。上個月發布的榮威Marvel X也出現在了展臺上。榮威Marvel X使用了AR導航系統,該系統能夠在駕駛艙儀錶盤上顯示車輛應該執行的行駛路線。

在AliOS的展臺上,展出了智能駕駛座艙,該座艙可以通過聲紋、人臉識別來識別用戶,進而個性化調節車內設置,AR導航系統也嵌入其中,另外,該座艙還搭載了多模式手勢識別功能。據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新智駕了解,該智能駕駛座艙採用了英特爾的處理器Apollo Lake,而屏幕的處理,則採用了恩智浦的車載處理器i.MX 8。

被阿里巴巴全資收購的高德地圖展出了「高德開放平臺」,該平臺包括海外位置服務、網約車解決方案、為出行行業提供流量入口的高德易行平臺,以及貨車運前調度和運後分析的服務。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和阿里巴巴集團合資成立的千尋位置在展區內展出了多款使用千尋位置服務的定位產品。據了解,千尋跬步FindM產品,定位精度可以達到亞米級。

作為此次雲棲大會的主角,阿里雲並未在展臺上展出自動駕駛和汽車相關的產品。但在此次大會上倒有許多相關的專場會議,雷鋒網新智駕將在未來幾天繼續報導。

車路協同系統

在雲棲大會的主論壇上,阿里雲的總裁胡曉明也提到了近期發布的阿里的車路協同系統。他表示,阿里巴巴和浙江省交通廳也達成了戰略合作,將共同推進浙江省智慧高速建設,阿里雲、AliOS、達摩院、高德、千尋等都會參與其中,通過雲端一體化計算,感知基站、協同計算系統、雲端大腦,共同組成車路協同體系,未來服務於網際網路汽車、自動駕駛汽車及普通功能車。

晶片公司——平頭哥

今天,阿里巴巴集團CTO、達摩院院長張建鋒宣布,阿里巴巴成立獨立晶片企業「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該公司由中天微與達摩院晶片團隊整合而成。他表示,和達摩院一樣,平頭哥的目標也是最終獨立化運作,推進雲端一體化的晶片布局。他介紹,阿里巴巴將於明年發布第一個神經網絡晶片,同時將研究量子晶片。

小結

總結此次雲棲大會的自動駕駛元素,可以了解到,阿里在自動駕駛技術所需的資源上,有許多先天的優勢。

3輛無人車,已經顯示出了阿里在單車智能上的研發實力,而從車載作業系統到智能駕駛座艙,則體現了阿里對汽車終端的重視和布局。定位和地圖是未來出行必不可少的環節,阿里已經有千尋和高德地圖的加持。近期發布的車路協同系統,可以說是阿里在V2X上的一個開始。自動駕駛的研發需要強大的計算力支持,阿里雲恰好能夠提供這方面的支持。剛剛成立的晶片公司,雖然目前還不能為其自動駕駛發揮作用,但未來必定能為其自動駕駛提供終端服務。

先天的優勢已有,剩下的,就看阿里如何好好利用了。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2019 雲棲大會:從馬雲的 DT 到張勇的 DI 時代
    從歷屆雲棲大會到今天,我們看到每一次大會都有不同的特點。2016 年,馬雲在雲棲大會上發布 " 五新 ",推進了新零售產業的發展,改變了傳統零售行業的格局,促進了線上線下零售的深度融合。2018 年,阿里宣布成立平頭哥晶片公司。2019 年,大會宣布了阿里在晶片領域的最新成就。阿里在發展,技術也在前行。
  • 行業標準2018年或出臺 自動駕駛不再紙上談兵
    「(關於自動駕駛)加強標準的制訂和完善已經在進行,基本上到2018年會形成比較完整的和相對完善的標準,屆時滿足國家更多標準裝配的ADAS(駕駛輔助系統)車輛也會出現。」謝飛預計,到2025年將會有1%左右的自動駕駛車輛——中國有30到50萬臺的車輛是完全自動駕駛的。  而令人想不到的是,行業標準出臺最有力的推動者,居然來自汽車零部件行業。
  • 自動駕駛領域頂級會議有哪些?
    自動駕駛領域頂級會議有哪些? 李倩 發表於 2018-06-01 09:42:22 自動駕駛領域頂級會議有哪些?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
  • 信息技術: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動態|汽車|大數據|自動駕駛|智能網...
    2018年9月,百度宣布正式開源Apollo車路協同方案。同月,阿里在雲棲大會上宣布將車路協同視為未來20年的戰略發展方向,並成立「2038超級聯盟」。2019年5月,騰訊在數字大會上發布了5G車路協同開源平臺。華為先後同18家汽車業的企業籤署了23份合作協議,體現了華為在未來汽車領域的戰略布局重心。
  • DTCC 2020 | 阿里雲葉正盛:資料庫2025
    資料庫市場也從原本商業化巨頭形成的壟斷地位逐漸變為雲廠商處於領導地位,而未來在雲上,資料庫將會是兵家必爭之地。與此同時,雲原生技術、資料庫自動駕駛技術以及資料庫和大數據技術的融合使得資料庫的未來更加充滿生機。在DTCC 2020大會上,阿里雲資料庫產品管理與運營部總經理葉正盛為大家分享他對於「資料庫2025」的展望。
  • 阿里的隱藏實力到底有多恐怖!
    西方的經濟列車在越跑越慢中才發現,他們領先世界百年的高科技頻道,不僅被我們的5g打破,而且他們被披著電商外衣賣貨的阿里扯下了一塊生疼的肉,直到今年1月,阿里雲被授予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兩大獎項,一些人才看明白,阿里的真實身份,其實是一家躋身世界前列的高科技公司,你要知道,在這個領獎臺上站過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屠呦呦,阿里的位置可見一斑
  • 航錦科技:攜最新成果亮相中國衛星導航年會 布局自動駕駛擁抱北鬥...
    原標題:航錦科技:攜最新成果亮相中國衛星導航年會 布局自動駕駛擁抱北鬥新時代   11月23日,由
  • 平頭哥鑄劍,阿里造芯長徵走出第一步
    在2019年雲棲大會主論壇,阿里巴巴CTO、達摩院院長張建鋒從口袋裡掏出一款看得見、摸得著的晶片:含光800。這是一款AI晶片,重點應用於機器視覺中,如圖片識別、視頻識別等。作為平頭哥半導體公司首顆自主研發的晶片,含光800成為雲棲大會主論壇的熱門話題。全球最強AI晶片?
  • 遊戲+雲伺服器+自動駕駛樣樣全,看NVIDIA為中國市場帶來了哪些好...
    消息,2018年11月21日,NVIDIA在蘇州舉辦了GTC China大會。在開啟RTX之後,遊戲的光影的渲染有了脫胎換骨的飛躍,湖面的波光、金屬的反射都處理的更加真實,虛擬的世界變得更加鮮活。一汽集團(FAW Group)是中國最大的卡車製造商之一,正在與自動駕駛初創公司智加科技(PlusAI)和物流公司滿幫集團(Full Truck Alliance, FTA)合作開發無人駕駛商用卡車車隊,計劃於2021年進行大規模部署。
  • 自動駕駛檢測器可同時實現3D檢測精讀和速度的提升
    阿里巴巴達摩院宣布近日有論文入選計算機視覺頂會CVPR 2020。 對於自動駕駛而言,其需要從現實世界中估計更具信息量的3D邊界框,以完成諸如路徑規劃和避免碰撞之類的高級任務。為確保自動駕駛的安全,3D檢測的精度和速度缺一不可。但就目前兩種基於點雲的3D物體檢測的主要架構而言,單階段檢測器和兩階段檢測器尚無法能兼顧兩項指標。
  • ...墓園,滴滴稱是誤會;蘋果租賃矽谷大型倉庫或用於自動駕駛汽車研發
    (來源:網易科技)騰訊雲與找鋼網合資公司已成立,共推 B2B 領域交易型 SaaS 平臺10 月 21 日消息,今年 9 月底騰訊雲與找鋼網雙方曾宣布將聯手在 B2B 領域進行開拓,近日騰訊雲與找鋼網合資的胖貓雲(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已正式成立,該公司註冊時間為 2018 年 10 月 15 日,其中找鋼網持股 60%,騰訊持股 40%。
  • 信息技術: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動態
    2018年9月,百度宣布正式開源Apollo車路協同方案。同月,阿里在雲棲大會上宣布將車路協同視為未來20年的戰略發展方向,並成立「2038超級聯盟」。2019年5月,騰訊在數字大會上發布了5G車路協同開源平臺。華為先後同18家汽車業的企業籤署了23份合作協議,體現了華為在未來汽車領域的戰略布局重心。
  • 阿里平頭哥晶片問世,命名玄鐵910,可以應用於5G
    2018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首席技術官張建鋒在雲棲大會上表示,阿里巴巴成立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現在這家公司公司也終於開花結果,於日前推出了第一款智能晶片—玄鐵910(XuanTie910)。據悉,這款晶片是目前業界性能領先的一款RISC-V處理器,可以應用於5G、人工智慧以及自動駕駛等領域之中。晶片支持16核,單核性能達7.1 Coremark/MHz,主頻為2.5GHz,領先世界最好RISC-V處理器40%以上。
  • 緊跟在線教育前進步伐,阿里雲亮相GET2020教育科技大會
    基於以上判斷,阿里雲以強大的生態資源、數據智能化能力,在原有的雲計算基礎架構上為在線教育企業帶來了新的行業解決方案,全方位支持、服務在線教育行業蓬勃發展。一、以直播帶貨為需求點,打造一站式的電商化直播平臺近年來,在線教育行業的營銷獲客模式在不斷發生變化,每一種獲客模式實際上是在幫助在線教育機構快速篩選用戶,獲得核心用戶群。
  • 廣州駛入自動駕駛新賽道
    空無一人的小轎車在路上馳騁,在「車路協同」技術的加持下,它實現了全無人自動駕駛。這輛被業內戲稱為「幽靈車」的尖端科技產品,就出現在廣州——中國第一個頒發全無人駕駛測試許可的城市。擁有深厚的汽車產業基礎,廣州從2018年開始就在智能汽車方面開展布局,推進研發、測試、示範應用等全產業鏈建設。
  • 金旅自動駕駛星辰亮相更智能 新布局 高安全
    11月11日,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WICV2020)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舉辦。所有參會的嘉賓,都會在入館途中注意到登錄廳邊的自動駕駛演示區域。今年共有16家企業參與到展會自動駕駛演示環節,廈門金旅是其中為數不多的客車企業之一。星辰藍色的身影,無疑是焦點中的焦點。
  • 2020,自動駕駛下「雲端」
    事實是,在華為內部,智能駕駛、智能網聯、智能電動、智能座艙、智能車雲五大汽車業務矩陣已然成型,幾乎覆蓋全部智能網聯電動汽車所需要的關鍵新技術。除此之外,百度、滴滴、美團、騰訊、阿里、京東……但凡能說得上名號的網際網路大廠和車企,都早已經成為自動駕駛牌局的玩家,趨之若鶩之下是對政策的即時反饋和未來的篤定。
  • 華為、騰訊、百度扎堆進入的自動駕駛仿真市場,到底藏著怎樣的秘密?
    巨頭間的交鋒有哪些看點?毫無疑問,和車聯網市場一樣,幾乎所有的科技巨頭也都在模擬仿真市場聚首,作為吃瓜群眾,這場競爭的看點在哪?巨頭們到底用怎樣的打法完成市場割據呢?去年11月的Techo開發者大會X論壇上,騰訊自動駕駛仿真業務負責人孫馳天在《自動駕駛與「頭號玩家」》的演講中就談到,「通過高精度地圖、大數據、AI和雲技術,騰訊自動駕駛仿真系統可以讓虛擬場景無限接近真實世界。」孫馳天對此的解讀為,TAD Sim就像運轉一部大型的RPG遊戲,需要強大的遊戲引擎作為基礎,才能保證場景還原有足夠的真實度。
  • 為自動駕駛「開天眼」 冬奧會自動駕駛接駁還看百度高精地圖
    科技冬奧專項將在首鋼園區內展開基於多種車型的L4級自動駕駛示範應用,服務於冬奧會期間首鋼園區的日常運營,滿足支撐園區奧運會期間運輸需求。針對冬奧會天氣特徵、人車混流複雜交通場景,除了需要研發符合自動駕駛要求的車輛平臺及建設首鋼園區的智能交通環境外,最大的挑戰是開發面向冬奧會的通用自動駕駛系統。  高精地圖是自動駕駛的基礎,因此,首先需要構建覆蓋奧運示範區的自動駕駛高精地圖。
  • 自動駕駛高精度定位——仍被低估的價值窪地
    中海達(300177.SZ):北鬥衛星導航定位行業龍頭,受益國土測繪和自動駕駛新需求作為北鬥衛星導航定位產業龍頭,中海達以北鬥+精準定位裝備為基礎做延伸,公司將先後受益於國土測繪需求爆發、自動駕駛全面普及浪潮等產業鏈新需求。公司在自動駕駛方向重點布局高精度地圖測繪和量產車用衛慣組合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