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36氪
2019 年的阿里巴巴雲棲大會註定是一次與眾不同的技術盛宴,當你通過刷臉認證秒速進入雲棲大會現場時,首先看到的是矗立在顯眼位置的 " 數 · 智 " 兩個大字以及隨處可見的 "APSARA" 標識,"Apsara" 是阿里第一次為雲棲大會啟用的主題名稱,來源於吳哥神廟飛天女神的稱呼 " 阿普薩拉 ",意指阿里巴巴的 " 飛天 " 雲計算系統。
阿里的雲棲大會如今已經成為國內網際網路技術發展的風向標,是規模最大的技術峰會,雲集了世界各地最尖端的科技理念和產品。三天的會議,安排了近百場不同領域的技術探討,你知道的行業都可以在大會上找到對應專場。同時,你還可以在眾多的展商那裡體驗和交流,包像 NVIDIA、新加坡電信、英特爾、東芝電子、神州數碼、意法半導體等近百家中外優秀科技企業,都展示了最新的智能技術和設備。
從歷屆雲棲大會到今天,我們看到每一次大會都有不同的特點。2016 年,馬雲在雲棲大會上發布 " 五新 ",推進了新零售產業的發展,改變了傳統零售行業的格局,促進了線上線下零售的深度融合。2018 年,阿里宣布成立平頭哥晶片公司。2019 年,大會宣布了阿里在晶片領域的最新成就。
阿里在發展,技術也在前行。雲棲大會更多的是標杆價值,是對過往一年的技術發展成果的總結,是對未來技術發展的展望和規劃。
本次雲棲大會還有個心照不宣的特點:這是張勇第一次作為阿里董事長兼 CEO 出席雲棲大會,替代馬雲做主旨演講。這是馬雲退休之後,張勇參與的第一個重要的阿里對外盛會。對此,我們也願意認為,從此,阿里巴巴這家 20 年的企業,從馬雲時代進入了張勇時代。
需要補充的是,在 2015 年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馬雲曾經表達過一個觀點:現在的網際網路經濟,已經從 IT 時代進入到 DT 時代。基於這個定義,阿里整個戰略布局圍繞著 DT(Data Technoley)來規劃。此次雲棲大會的主題是 " 數 · 智 ",從上午嘉賓的發言內容來看,張勇把馬雲的 DT 升華為 DI(Data Intelligence)。那麼,從馬雲的 DT 到張勇的 DI 時代,到底會有哪些改變呢?接下來我們重點圍繞這點進行討論。
馬雲:從 IT 到 DT
在 2015 年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閉幕式上,馬雲第一次提出 " 從 IT 到 DT",他認為:如今世界正從 "IT" 時代進入到 "DT" 時代,"IT" 中的 "I" 是指 "Information",即資訊時代,而 "DT" 中的 "D" 指的是 "Data",即數據科技時代。
同時,在阿里研究院出版的《網際網路 + 從 IT 到 DT》序中,馬雲更全面演繹了 "DT" 這個概念:
IT 科技和數字科技,這不僅僅是技術的不同,還是人們思考方式的不同,人們對待這個世界的方式的不同。IT 時代是方便自己控制和管理," 信息 " 是一種權力,而 DT 時代是利他、激發大眾活力。DT 是一個數據充分流動的時代,會更加透明、利他,更注重責任和體驗。
從馬雲發表的 DT 時代概念的時間周期來看,在 2015 年前後,國內掀起了一股 " 網際網路 +" 的浪潮。從國家政策層面,鼓勵傳統行業積極擁抱網際網路,實現數位化經營;其它網際網路巨頭,如騰訊發布了 " 產業網際網路 " 戰略,整個網際網路發展趨勢正好契合了馬雲的 " 數字科技 " 發展思路。數位化經營、數位化城市、數位化產業成為近三年的熱點。
張勇:從 DT 到 DI
對於張勇這位 70 後接班人而言,他在最好的時代接手了最好的阿里。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的推動下,中國社會逐漸進入了充滿想像力的智能社會,這是時代發展到今天,所呈現的人和信息、人和機器融合的最佳時代。
阿里經歷了 20 年的發展,已經度過了年輕時的各種危機,其組織架構、全球布局、品牌建設、新價值觀等諸多方面更加成熟和穩健,這是一個最好的阿里巴巴。
張勇正在將阿里從一個數字阿里升級為智慧阿里。從本次大會的整體風格和內容就可見一斑,無處不在的智能黑科技,入場身份驗證的智能化,刷臉入場的快速,各種智能設備的體驗等等,都告訴我們今天的雲棲大會是一個最智能的大會。
從張勇做的主旨報告來看,我們可以解讀以下三個強烈的信息:
第一、" 從五新到百新 ":張勇把馬雲提出的 " 五新 " 擴展到 " 百新 ",比如新物流、新娛樂、新出行、新公益、新政務、新農業等,這意味著張勇基於如今的阿里,認為完全有實力為全行業提供數位化解決方案。
第二、阿里巴巴商業作業系統:對於當下的數字經濟時代,張勇要把阿里巴巴商業作業系統作為時代的基礎設施,實現以消費者為中心,以雲智能 + 數據技術為底層,通過金融服務、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等方式,推進數位化營銷、品牌建設、用戶運營、智能製造、渠道管理等商業體系的發展。
第三、數智驅動時代的來臨:張勇認為要推進阿里商業作業系統的完成,以及更好地實現社會公共服務,要通過數智驅動來達到目標。大數據和算力是數字經濟時代的石油和發動機,而新消費連接新需求和新供給,促成有效連接要通過數智驅動來完成。
基於以上張勇釋放的信息量,阿里為了實現 " 數智驅動 ",有兩個關鍵的動作值得關注:
其一是重中之重的 " 飛天智能 "。阿里對飛天系統的重視程度從本次大會採用 "APSARA" 標識就可以看出,意味著未來阿里將著力將飛天系統智能化。飛天人工智慧化是飛天將要呈現的主要形態,如何理解 " 飛天智能 "?它可以說是整個阿里的大腦神經中樞系統,飛天系統將極大提升阿里雲運用於全行業的智能場景效率,也將打通阿里的電商體系、中臺架構、金融系統,包括娛樂、健康、物流,從而完成大阿里生態體系的智慧化。
在技術領域,飛天智能將在圖像識別、語音分析、視頻動態分析、自然語言處理、自動駕駛、工業大腦和城市大腦等方面發揮巨大的作用。
其二是平頭哥 " 含光 800" 晶片的發布。這塊號稱 " 全球最高性能 AI 推理晶片 ",用阿里 CTO 兼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劍鋒的話形容是阿里巴巴在晶片領域的萬裡長徵第一步。
在 9 月 25 日下午的平頭哥晶片生態專場論壇上,平頭哥半導體公司研究員孟建熠表示,數據時代有兩個關鍵詞:在線,智能。我們希望能在晶片行業提供基礎設施,雲端一體布局,除了含光 800,我們還在做其它雲端晶片。
同時,阿里雲研究院在會上發布了《雲端設計、與時間賽跑》晶片產業發展白皮書,展望了晶片產業的發展前景,認為中國的晶片產業將迎來一個快速發展的黃金十年。
如何理解平頭哥晶片在阿里生態的布局以及對於數智時代的推動力量?就如孟建熠所言,晶片作為智能硬體,阿里定位的是 AIoT 時代晶片基礎設施的提供者,旨在推動阿里雲端一體化的晶片布局。也就是說,平頭哥晶片是阿里實現飛天智能的基礎設施,進而推動飛天智能實現阿里對內對外生態的一體化和智能化,要實現張勇所講的數智驅動商業和社會公共服務,雲端晶片的推動缺一不可。
傳承是阿里文化的特色之一,管理的傳承也好,技術的傳承也好,最重要的是思想的傳承。通過上述分析,我們腦海中會對張勇的數智時代有了初步的概念。如果馬雲說 DT 時代,數據是流動而產生價值,那麼在數智時代,在數據流動的過程中,在智能晶片技術的支撐下,數據根據用戶的需求更聰明地流向用戶,從而提升使用體驗,最大程度彰顯數據的價值,這也許就是數智時代的價值所在。
對於用戶而言,他們或許並不清楚數據是什麼,晶片的工作原理怎麼樣。但用戶關心的是能為自己帶來什麼。以前,用戶覺得數位化的商業和服務很方便。在如今的智能社會,用戶會覺得數據更懂自己的需求。從數位化社會到數位化智能社會的過渡,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趨勢,而讓我們慶幸的是,不斷地有像阿里這樣的企業,致力於通過技術推動社會文明的進步。
我們致敬這個時代,也致敬那些數字英雄們,我們也希望看到一個不斷擁抱變化的阿里,持續為用戶提供更貼心和更智慧的服務。
了解更多雲棲大會熱點信息,請點擊"2019 雲棲大會:數 · 智 科技與生活 "專題,見證關於科技和未來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