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主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執行長張勇等發表了演講。
鍾南山:國際社會要在疫苗研發
5G醫療等領域開展更全面的合作
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科技抗疫」主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致辭中說,信息通訊技術為疫情防控提供了非常強大的支撐。
他說,當前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加速與交通、醫療、教育、科研等領域深度的融合,助推了全社會的信息化轉型升級。表現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數位技術在態勢的研判、信息共享、流行病學的分析等方面顯示了巨大的能量。全國的網信工作者會同社會各界夜以繼日地在跟蹤調查、物質保障、大數據應用等方面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在當前疫情嚴峻的形勢下,鍾南山強調,要堅持全世界開放合作、攜手抗疫,「病毒沒有國界,疫情沒有種族、不分種族,面對全人類的共同危機,任何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
他倡導要進一步利用信息化手段來解決預警的響應機制,在疫苗的研發、5G醫療數據共享等領域開展更緊密更全面的合作。
張勇:
發展、治理、監管永遠是相互促進的
在「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主論壇現場,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張勇發表演講。
張勇表示,2020非常不平凡,疫情所到之處,世界正在被重塑,中國科技抗疫事件令世人刮目相看,我們深刻體會到數位化的力量,數位化使得疫情防控更加精準,例如健康碼精準到個人,社會零售商店不停業,網上辦公、遠程教育已成為習慣,老百姓的工作、生活方式加速了數位化。
「經過這次疫情,相信全社會都進一步達成了數位化的共識,養成了數位化的習慣,數位技術也越來越成為服務於整個社會的基礎設施。」張勇表示,在過去幾個月中國疫情得到控制後的復工復產當中,數位化也扮演重要的角色,社會公共政策改變了原來逐級傳導、下達的方式,可以通過數位化的方式技術的支撐,直達每一個社會要素。
張勇表示,剛剛過去的雙11,是疫情以後中國商業和消費力量恢復的一個檢驗場。「在整個雙11購物季,4982億成交額的背後,我們感受到了中國經濟的活力和內需的強大動力。同時在這個過程當中,阿里的平臺上產生的物流訂單比11年前剛開始創新的時候增長了9000倍,也體現了中國數字商業基礎設施建設的巨大成就。」張勇表示。
「今年雙11的所有成果,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數字經濟在中國的巨大的力量。中國利用數位技術抗疫和恢復經濟取得了巨大成果,表明了中國數字經濟建設已經走在全球的最前面。」張勇說。
隨著數字經濟的高速發展,全社會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我們也看到,為了保障網際網路和數字經濟更為有序健康的發展,國家有關部門正在就平臺經濟領域的政策和法規徵求意見,我們認為這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張勇說。
在張勇看來,在大發展的過程當中,一定會出現很多新問題、新挑戰,需要有與時俱進的政策和法規來進行管理,發展、治理、監管永遠是相互促進、相互依託的關係,讓平臺性的企業不僅能夠自身發展好,同時能夠賦予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的健康發展,帶來更多百花齊放的創新。這不僅是國家的要求,也應該是每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的自我要求。
「作為中國數字經濟的一份子,阿里巴巴既是中國數字經濟時代的參與者和建設者,也是受益者。我們對這個時代充滿了感恩。多年以來,阿里巴巴一直堅持數位化願景,一直堅持用數位技術的力量為用戶帶來更美好的生活,讓客戶沒有難做的生意。」張勇表示,對於平臺經濟未來的發展,我們將積極學習和響應國家的政策和法規,用自身更高的要求建設更為健康的平臺經濟,為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貢獻綿薄之力。
李自學:
數字經濟是經濟恢復的關鍵增長引擎
李自學發言稱,在新冠疫情應對中,以5G、大數據為代表的數位技術發揮了重要作用。
「依託疫情防控大數據平臺,開展流行病學和溯源調查,對密切接觸者『追蹤』,大幅提高防控精準度和篩查效率。通過『5G+醫療』,多學科、多專家遠程為重症患者協作診療,提升抗疫一線醫療救治水平。智慧物流打通物資流通堵點,保障民生物資有效供給,包括醫療防護服等抗疫物資的緊急調配。」李自學分析。
此外,他提出,在經濟恢復發展方面,數字經濟成為關鍵增長引擎。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新冠疫情的爆發,「倒逼」了各行業加快數位化轉型。
齊向東:
網絡安全助力全球數字抗疫
齊向東表示,中國用數位技術助力抗疫成功,證明我國網絡安全的技術不落後或者說處於領先水平。
齊向東認為,中國抗疫成功的經驗來看,廣泛使用數位技術助力抗疫是重要的一點。「我們不僅用數位技術輔助流行病學的調查,追蹤疑似病例,隔離控制疫情蔓延,我們還用數位技術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越來越多的日常生活需求,比如說學生上網校,企事業單位在線辦公,電子商務、視頻會議等等。」
「抗疫中的數位化應用場景為網絡安全技術和專家提供了用武之地,推動了網絡安全技術新體系的形成。」齊向東稱,疫情期間,我國並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或者是災難性的重大網絡安全事故,這就說明我們已經有了抵禦網絡攻擊的基本能力。
沈南鵬:
疫情後,許多新業態、新科技被市場認可
疫情後應該如何行動,才能幫助經濟恢復增長,幫助人們重振信心?在大會上,沈南鵬用3個故事分享了他的思考。
沈南鵬講述,他的一位校友、專注做人工智慧戴文淵在疫情期間開發出了三套AI系統,運用人工智慧測繪出疫情下的各種潛在威脅,顯化了人類與病毒相遇的各種路徑。這套系統,已經下沉到了很多地方的政府和企業,幫助做好微觀防控。
「正是很多像戴文淵這樣手持機器學習、大數據工具的數字抗疫者的加入,病毒無處循行的那一天才會更早到來。」
據他介紹,紅杉所投的另一家企業剛拿到了國家藥監局批准的肺部AI三類認證。「現在有了這家公司人工智慧的輔助,就可以利用現有的大量CT設備,在社區醫院實現新冠病例的影像學檢測和診斷。」此外,他還提到線上教育企業,稱在線教育切實地推動了教育普惠。
「相信經歷了疫情洗禮後,許多新業態和新科技已經被市場驗證和認可,並會在未來更深刻」地改造商業活動,切實造福民眾。」
江小涓:
數位技術發展需適應新要求
江小涓認為,中國抗擊疫情在較短時間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網絡和數位技術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同時這次抗疫也促進了網絡應用更普及更深化,加快了經濟社會向線上遷移的速度、廣度和深度,抬高了數字經濟進一步發展的起點。
「現在,中國已經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數字與網絡技術的發展應用都要適應建設現代化國家的新要求。」
關於要求來看,江小涓認為:首先,數字消費將有新突破,助力擴大消費和內需;第二,數位化生產將全面推進,助力高質量發展;第三,數位化連結將形成網鏈,更好地平衡發展與安全;第四,數位化配置資源能力提升,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進程;第五,數字政府建設加快推進,提供更好調控與服務能力。
柯瑞文:
信息通信技術有效支撐了抗疫
柯瑞文發言稱,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經濟帶來嚴重衝擊。「但危機中育有新機,數字經濟表現的非常『搶眼』,展示出了巨大的潛力和廣闊前景。」
「科技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信息通信技術的廣泛普及與創新應用,則有效支撐了抗擊疫情、保障民生,維護了經濟社會秩序。」柯瑞文認為,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大潮中,進一步發揮通信信息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的作用。
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柯瑞文提出:首先,加快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底座;其次,賦能產業,促進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記者 倪雁強 申思婕 王堅穎 何泠瑤 楊朝波)
大家都關注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開幕了!這些網際網路「大咖」來了!寧波緊急排查!天津市新冠確診病例11月4日乘坐高鐵從杭州到寧波,於4-6日在寧波活動上海昨日新增2例本地確診病例 浦東國際機場連夜進行核酸檢測 共採樣超16700份人社部:月薪達不到這個標準,單位違法!
開天目,見美好
來源:天目新聞、紅星新聞
主編:黃優鑫
編輯:葉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