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科技解局:技術將如何改變、改造、改進我們的產業和生活

2020-11-30 每日經濟新聞

新冠未去,仍需解局之方。

2020年「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葉曉丹 攝

一年一度的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如約而至,這場匯聚了諸多網際網路大佬的峰會,也在小雪時節走向更深入更務實的話題探討。

如何利用科技抗疫?數位化趨勢下,技術又該如何把握機遇與迎接挑戰?針對B端和C端的硬科技,如何更接地氣解決現實問題?面向G端的高科技又如何把握好頂層設計,平衡好標準化和個性化,達到技術應用量體裁衣的效力?

這些不僅是消費者、企業、政府的痛點所在,也是硬科技企業實現技術落地的迫切需求。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在當下中國,具備硬科技實力的企業正在不斷被資本挖掘、青睞,科技賽道的角逐不再僅僅是科技創業者的苦行,更湧進了大量資本和投資人,科創板開通也為更多的科技企業打通了對接資本市場的通道,科技類企業的IPO進程在註冊制推行下不乏更為穩健。

本次網際網路大會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有不少登陸科創板的上市公司參與其中,當然,資本也是一把雙刃劍,如何更加善用資本,守住科技內核貼近產業,也是更受關注的一個議題。

科技抗疫,各行業數位化提速

11月23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在浙江烏鎮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論壇致賀信。習近平指出,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帶動數位技術快速發展。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遠程醫療、在線教育、共享平臺、協同辦公等得到廣泛應用,網際網路對促進各國經濟復甦、保障社會運行、推動國際抗疫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主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也提到了科技抗疫的作用,他表示,在這次抗疫工作中,信息通信技術為疫情防控提供了非常強大的支撐,在態勢研判、信息共享、流行病學的分析等方面顯示出巨大能量。同時,鍾南山提出,要進一步利用信息化手段來健全預警響應機制,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以利於切實維護人民健康安全。

新冠疫情未散,也倒逼了各行業數位化提速。11月22日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展示的各種黑科技中,顯示出有不少科技產品在疫情中發揮了作用,部分未來將實現大量推廣,或已在推廣使用中。11月22日,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工程師許良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小蠻驢」是達摩院最前沿的AI和自動駕駛技術,它是專門給末端物流、最後三公裡打造的智能物流機器人,可以實現無接觸配送。

大搜車展廳工作人員則表示,今年疫情對汽車行業產生重大影響,汽車用戶年輕化趨勢明顯,大量消費者通過網際網路獲取相關信息,傳統汽車消費模式難以滿足市場需求。5月以來,大搜車先後與吉利汽車、廣汽傳祺等達成新零售戰略合作,共建數位化直銷新零售網絡,推出多款用戶消費大數據定製車輛,實現產業C2M反向定製,並通過大搜車旗下汽車新零售網絡直供給消費者。

智慧物流、汽車產業C2M反向定製,這些更多聚焦於B端產業,解決的是產業在面向消費終端過程中仍存在的痛點,而在面向G端政務市場,記者注意到也有網際網路巨頭嘗試從頂層設計、整體生態的維度提供解決方案。

華為在此次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上重點展示的是針對政企智能升級提出的系統化參考架構智能體,華為浙江雲與計算CTO杜洪亮11月22日向記者表示,智能體由智能交互、智能聯接、智能中樞、智慧應用四層組成,有機構成雲網邊端協同的一體化智能系統。它以云為基礎,以AI為核心,通過雲網邊端協同,構建開放、立體感知、全域協同、精確判斷和持續進化的智能系統,為城市治理、企業生產、居民生活帶來全場景智慧體驗。

當然,技術在落地到應用的過程中,同樣存在一個量體裁衣的問題,如何依據不同地方政務或者行業的特性,適配相應的技術?從事網絡安全行業的奇安信(688561,SH)董事長齊向東11月23日中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是網絡安全產業的難點。沒有標準技術解決方案,一定是需要個性化的。這也是我們技術創新的方向。企業如何用儘量標準化的方法,搭建出個性化的解決方案,實現個性化的目的。」

善用資本,直面技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數位化大趨勢對網際網路巨頭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如何合理合法地運用好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硬科技,也被輿論高度關注。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明確提出了建設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這必將推動中國數字經濟的進一步大發展。我們也看到為了保障網際網路和數字經濟更為有序健康的發展,國家有關部門正在就平臺經濟領域的政策和法規徵求意見,我們認為這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中國的數字經濟能夠發展到今天,走在全球的前列,並且湧現出一批優秀的網際網路公司和平臺性的企業,這是得益於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時代,得益於政府鼓勵發展和創新的各種政策,也得益於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市場。」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執行長張勇說。

張勇表示,在大發展過程中,一定會出現很多新問題新挑戰,需要有與時俱進的政策和法規來進行管理。發展和治理監管永遠是相互促進、相互依託的關係,讓平臺性的企業不僅能夠自身發展好,同時能夠服務於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的健康發展,帶來更多百花齊放的創新,這不僅是國家的要求,也應該是每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的自我要求。

在數字經濟的大背景下,數位化能力逐漸成為底層基礎設施。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在大會主論壇上表示,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的本質內涵與核心架構是「雲網融合」,它不僅打破了傳統網和雲的邊界,更給信息通信行業帶來了一次影響深遠的變革。廣受關注的5G,其核心網就是「雲網融合」架構。

在提及5G對未來的影響時,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樸23日接受採訪時表示,未來5-15年,可以看到5G不光是深入生活,更會進入到千行百業,在數字經濟發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5G、自動駕駛、人工智慧、VR等技術近年來也獲得了長足發展,需要指出的是,這背後也離不開資本的助力。在本屆博覽會上,參展的除了眾所周知已上市的網際網路企業如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也有新近上市的一批科創板企業比如國盾量子、奇安信、安恆信息等。

科技類企業如何處理好與資本的關係?奇安信董事長齊向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技術發展是靠資本的推動,資本要尋找未來10年-20年還能高速增長的產業。這時在初期投資進去之後,隨著這個產業增長10倍、20倍空間的時候,資本自然獲利頗豐。資本的嗅覺是非常敏銳的,它在尋找這樣的行業。近幾年網絡安全產業熱的一個標誌,就是資本蜂擁而至,這也是我們看網絡安全產業未來大發展的一個風向標。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未來十年,科技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對於未來,沒有人可以預測,但是這不妨礙我們去暢想。對於科技,我們有著無限的遐想,也有著無限的憧憬,我們希望未來的十年會成為真正的科技時代,希望科技可以走進千家萬戶,走進每一個人。5G已經到來,未來十年它將得到全速發展。6G也已啟動,對於網絡,未來可期。
  • 一批批國家標準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
    今年前7個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共發布國家標準十餘批,數量達到1000餘項,涉及衛生防護、健康安全、食品、消費品、信息技術、交通運輸、工業製造、農業農村等多個領域,幾乎涵蓋了社會經濟中的方方面面。從消毒劑安全性評價,到家用電器噪聲界定,再到超高畫質電視能效指標……小到吃穿住行,大到經濟發展,一批批國家標準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
  • 疫情之下的科技改變生活——新冠核酸快速檢測、發熱門診地圖
    眾所周知,高科技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我們的生活方式一步步得到改善。尤其此次疫情防控戰之中,高科技的使用更是得到了井噴式增長,它們被用來控制疫情的傳播與預防。例如疫情期間,出入各種場合需要的第三代紅外線體溫計;復工復產後,用來快速確診的新冠核酸快速檢測試劑盒等。
  • 疫情 改變了 我們的生活
    正當她研究搞個什麼促銷活動提升銷售的時候,疫情開始了,所有實體店閉店歇業,突如其來的打擊讓她不知所措。最近她開始建群送外賣,但每日的訂單少的可憐。我這個朋友也是個能張羅的主,她看見微商活躍依舊,這兩天又開始弄上拼團了,原本的飯店外賣群變成了微商拼購群,不知道她這個轉型能不能成功。
  • 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白巖松連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委員會主席王兆耀23日上午9時43分,中國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成功發射,正式完成北鬥全球系統星座部署。如何看待這一歷史時刻?它在未來又將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改變?《新聞1+1》白巖松連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委員會主席王兆耀。
  • 改變粗放發展的「基因」:技術改造如何走進「春天裡」(下)
    改變粗放發展的「基因」:技術改造如何走進「春天裡」(下)     核心提示:實施技術改造,絕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修修補補、設備升級,而是要適應新型工業化的大趨勢,與節能減排、新型工業化充分結合,推動我省工業改變資源能源消耗高、汙染排放大、質量效益差的粗放發展「
  • 湯道生對話諾獎得主安格斯·迪頓:疫情將如何影響我們的長期生活?
    「我們正在走向一個更依賴網際網路的世界,擁有和熟悉相關資源、技能的人和國家將從中進一步獲益。從國家角度來看,中國在使用網際網路方面已經遙遙領先,所以這一趨勢將有利於中國的發展。」安格斯·迪頓在對話中,對數字時代的中國頗為期待。湯道生則系統介紹了中國企業和社會利用產業網際網路對抗疫情的經驗。
  • 看第5次技術革命與基因重組如何改變未來生活
    科技改變生活科技已融入了生活,豐富了生活,科技創新不僅在科技前沿領域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而且為經濟、生態、人才、民生等領域的切實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對於未來的生活,而未來的科技則是值得我們嚮往和憧憬的,現在,我們迎來了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同我國轉變發展方式的歷史性交匯期,既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又面臨著差距拉大的嚴峻挑戰。
  • 2050年前將改變我們生活的17大科技!
    各種新的高科技都在悄悄改變我們的生活。    Iran Pearson,預測準確率高達85%的未來主義者,預測以下17大科技,會在2050年前改變我們的生活。一個25歲的生物科學家,James Young,有一個假肢的手臂,配有無人機和內置閃光燈。  Pearson說修復學會持續發展,到時候人們會對自己的身體和科技結合非常適應。比如,人們會選擇在腿部植入機械移植物,讓自己變得更強壯。
  • 信息是如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當今社會,信息資源日益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無形財富和社會財富。信息已經成為是與材料、能源同等重要的資源。人類理性認識信息的時間並不長,只有幾十年。我們現在知道的信息是在1948年,美國科學家香農在對通信的理論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信息的概念,創立了信息理論。
  • 郭光燦院士:量子力學早已進入生活 量子科技將改變生活
    來源:新京報網對話郭光燦院士:量子力學早已進入生活 量子科技將改變生活量子科技,一個看起來高深莫測的科技詞彙,因為中央政治局的一次集體學習迅速成為熱詞,圍繞什麼是量子科技、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量子科技如何影響現有產業等問題的討論也持續火熱
  • 全球頂尖科學家齊聚煙臺 共商後疫情背景下的健康產業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4日訊 (記者 盧偉霞 通訊員 郭健) 12月3日,來自美國、德國、英國等11個國家的2位諾獎獲得者、20多位院士、30多位醫科大學校長和醫院院長、企業家通過線上線下集聚煙臺,共商後疫情背景下的健康產業。
  • 將怎樣改變我們的生產生活?
    近日,5G測溫巡邏機器人、全能消毒機器人等陸續「上崗」,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各顯神通」,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帶來了更多希望。未來,人工智慧會有哪些新應用?將怎樣改變我們的生產生活? 而在武漢協和醫院、同濟天佑醫院,5G雲端智能服務機器人和消毒清潔機器人也於近日正式「上崗」。其中,智能服務機器人可在醫院大廳導診、宣傳防疫知識,分擔導診臺人員的工作量,避免交叉感染;消毒機器人可在疫區內進行醫藥配送,也可適配消毒藥水、進行地面消毒清潔。 「人工智慧正在滲透到不同產業,切切實實融入我們的生活生產。」
  • 2020或成氮化鎵應用元年,技術爆發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笨重的充電器、陽光下看不見屏幕的筆記本、不小心燒壞屏的電視機……我們受夠了這些生活裡的「小確喪」。現在,隨著氮化鎵技術的崛起,擁有優越性能的功率產品、照明產品、LED產品正在從各大廠商中輸出,我們的生活也將迎來夢想已久的驚喜。神奇的氮化鎵有哪些驚豔性能?
  • 解局人工智慧技術的倫理風險
    解局人工智慧技術的倫理風險丨數據政治經濟觀察網 劉志毅/文 目前的人工智慧技術發展,主要是以計算機為載體推動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基於數據的人工智慧的技術可以幫助我們用各種自動化裝置取代人們的各種生產活動,從而提升社會整體發展效率。人工智慧帶來巨大的效能提升的同時,也會帶來巨大的風險。我們需要去仔細評估AI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未來?以及人工智慧的風險是如何產生的?
  • 流媒體是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的?
    流媒體是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的?音樂會所得款項將用於抗擊本次全球疫情,為一線醫護人員提供防護設備,並倡導大家能居家隔離,為抗疫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沒有華麗的燈光舞美,沒有專業的收音設備,但是整個世界都看到了這場演唱會,記住了這一天。在觀看直播的時候,會覺得我們和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包括這些光鮮的明星是如此接近,真正展現了「人類命運共同體」。而這一切,離不開流媒體的功勞。
  • 北鬥下的智慧城市和智慧生活
    最近,很多人都玩過這個測試軟體,呼叫者只需發送請求,就能收到所在位置和時間,而且時間精確到納秒。顯然,這款軟體的科普意義更大於實際意義。它讓普通人知道,北鬥其實離我們很近。不知不覺間,我們的生活更加精準、可視:點外賣全程查看外賣小哥的位置;坐公交看車快到站了才下樓;戴運動手環實時查看配速、心率等數據……所有涉及定位的智能生活小程序、軟體,都是通過衛星導航程序來實現的。
  • 北鬥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北鬥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1北鬥就在你的手中說起北鬥,總有人問,北鬥到底在哪兒?究竟怎麼用?據統計,2020年第一季度,在中國市場申請入網的智慧型手機中,超過75%支持北鬥定位。只要你有一臺擁有北鬥晶片的手機,就可以收到北鬥衛星的導航信號。
  • 衣食住行面面俱到 「標準」正在改變你我生活
    從消毒劑安全性評價,到家用電器噪聲界定,再到超高畫質電視能效指標……小到吃穿住行,大到經濟發展,一批批國家標準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  非常時期「及時雨」  在非常時期,標準為各行各業有序運轉提供了丈量的「尺子」。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口罩成為了生活中的必需品,但兒童口罩卻一直存在標準不一的情況。
  • 鍾南山院士:5G+智慧醫療,未來將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視頻來源:世界5G大會組委會 鍾南山表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在國家的堅強領導下,特別是實施了群防群控的策略,經過全國上下共同努力,我們終於取得了疫情防控的初步勝利。「今天我們在廣州相聚,舉辦本次世界5G大會,是極不容易的」。 他特別提到了此次疫情期間,我國在社區管理、人群防控、疫情預警、遠程會診等方面廣泛應用5G+智慧醫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