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會有哪些新應用?將怎樣改變我們的生產生活?

2020-11-24 電子發燒友

這些天,我們在疫情防控的戰場上看到了很多衝鋒在前的身影,醫生們義無反顧地從各地馳援武漢,護士們因長時間佩戴口罩和護目鏡臉上留下深深的印痕,科研人員們埋首攻關幾十個小時沒有合眼,快遞小哥、社區工作者、志願者們每天都堅持在路上。

除了這群「閃著亮光的普通人」之外,還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有的在醫院感染病房裡「悉心」護理病人,有的在醫院大廳裡來回喊話「請大家戴好口罩」,有的在車站、機場等場所探測人體體溫……「他們」就是人工智慧。

近日,5G測溫巡邏機器人、全能消毒機器人等陸續「上崗」,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各顯神通」,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帶來了更多希望。未來,人工智慧會有哪些新應用?將怎樣改變我們的生產生活?

機器人很忙, 導診消毒監測送快遞

日前,在湖北武漢青山區吉林街上,京東物流自主研發的智能配送機器人沿著道路穿梭前行,順利將多件醫療物資送到了武漢第九醫院。京東物流X事業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後這些智能配送機器人將為武漢更多醫院提供物資配送服務。

在疫情防控中,江西南昌經開區雲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主動運用高科技手段,運用無人機助力疫情防控,高精準實現了聚集人群疏散、「空中+地面」立體宣傳等手段擴展了監控範圍,節省了人力,提升了效率。無人機飛手陳有明介紹:「無人機具有快速機動、遠程遙控的優勢,它方便快捷、覆蓋面廣,在大範圍巡查上能夠減少人力投入,減少時間成本,並且在高空中能夠實時傳輸畫面,及時發現沒有採取防護措施的人員,從空中喊話提醒做好防護,既避免了人與人面對面接觸,減少了病菌傳播,又讓防疫政策和防疫知識深入民心,助力疫情防控阻擊戰。」

在這種途徑中,技術人員利用無線對講機傳遞語音,提醒群眾佩戴口罩、減少不必要的外出、不去人群聚集地,群眾在300米範圍均可聽見洪亮、清晰的宣傳內容,提升了安全性和傳播效能。此外,如果哪個企業違規作業,無人機也能迅速監測。搭載了紅外線設備無人機,利用紅外成像攝像頭,通過溫度識別,可以快速監測到未獲得允許就偷偷違規作業的工廠。人工智慧技術為環境監測和復工安全提供著更多保障。

而在武漢協和醫院、同濟天佑醫院,5G雲端智能服務機器人和消毒清潔機器人也於近日正式「上崗」。其中,智能服務機器人可在醫院大廳導診、宣傳防疫知識,分擔導診臺人員的工作量,避免交叉感染;消毒機器人可在疫區內進行醫藥配送,也可適配消毒藥水、進行地面消毒清潔。

「人工智慧正在滲透到不同產業,切切實實融入我們的生活生產。」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說,人工智慧帶來人機互動方式變革,改變信息技術基礎設施,也催生了很多新業態。

北京師範大學網際網路教育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黃榮懷介紹,當前人工智慧正在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新模式,引發經濟結構重大變革,推動社會生產力的整體躍升。各行業不斷開發人工智慧在教育、醫療、交通、養老等領域深層次應用的技術和產品,以期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為社會經濟發展打開更大空間。

應用創新,更多「科幻場景」將走進現實

未來的人工智慧會是啥樣?哪些「科幻場景」將走進人們的生產生活?新應用會對社會倫理、法律等提出新考驗嗎?

業內人士預計,人工智慧將持續取得新突破,並對人類生活產生巨大影響。以醫療為例,未來將會出現人工智慧和基因學的聯合突破,提供「精準醫療」,人工智慧將通過各種傳感器數據進行基因分析,加深對人體的理解。

黃榮懷認為,新一輪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呈現出數據規模增加、計算能力增強和行業應用能力提升等顯著特徵。在行業應用場景方面,人工智慧在金融、醫療、自動駕駛、安防、家居以及營銷等領域的應用場景已落地生根,正在或即將創造出巨大商業價值,這也讓社會各界更加期待人工智慧融入教育領域的應用前景。

然而,黃榮懷也指出,在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教育教學過程的同時,也要充分認識到其應用的規範、隱私、安全、倫理等帶來的風險。劍橋大學、牛津大學與耶魯大學的學者認為,在未來5到10年人工智慧系統可能催生新型網絡犯罪、實體攻擊和政治顛覆,設計這項技術的人需要做更多的事情來降低技術被誤用的風險。

不少業界大咖也在擔心人工智慧會帶來風險,甚至可能會毀滅人類。但李彥宏認為,人工智慧不僅不會毀滅人類,反而會讓人們獲得「永生」。

「每個人說的每句話,幹的每件事,甚至你的記憶、你的情感、你的意識,都可以數位化地存儲下來。你的思維方式可以被機器學習,通過技術進行現實還原,就可以與後人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李彥宏說,人工智慧的發展是一個屬於全世界、屬於全人類的機會,必將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李彥宏表示,當人工智慧滲透到越來越多的產業,技術就會化有形為無形,回歸到產業的本質,智能交通本質還是交通,人工智慧教育本質還是教育。當前,人工智慧技術已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國內很多應用場景為科技企業提供了寶貴的「練兵」機會,億萬網民產生的海量數據為機器學習提供了豐富的「原料」,這會大大加速技術迭代和創新,推動智能經濟高速發展。

再華麗的舟,離開了水也將毫無意義

視角再切換到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在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團結奮戰之時,人工智慧也要義不容辭地「上崗」戰「疫」。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要加大科研攻關力度,儘快利用人工智慧技術補齊疫情管控技術短板,快速推動產業生產與應用服務。以需求為導向,鼓勵人工智慧企業和應用單位、上下遊企業聯合攻關,在疫情發現、預警、防治等方面積極作出應有貢獻。充分挖掘新冠肺炎診療以及疫情防控的應用場景,攻關並批量生產一批輔助診斷、快速測試、智能化設備、精準測溫與目標識別等產品,助力疫病智能診治,降低醫護人員感染風險,提高管控工作效率。

該負責人說,要著力保障疫期工作生活有序開展。開放遠程辦公、視頻會議服務和人工智慧教育資源,助力辦公遠程化、教育在線化和生產智能化,推動實施「居家能辦公,停課不停學,停工不停產」。優化人工智慧算法和算力,助力病毒基因測序、疫苗與藥物研發、蛋白篩選等藥物研發攻關。

對於人工智慧而言,無論是當前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還是未來持續取得新突破,都離不開創新、知識、人才,都要為人所控、服務於人。

黃榮懷認為,人工智慧的創新發展離不開智能時代新的人才訴求和培養,人才培養過程應緊密採用人工智慧技術,使人才培養與人工智慧發展形成共存融合的發展態勢。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將發生巨大變革,可由智能輔助系統或教育機器人承擔教師的某些任務,協同承擔起教學環節當中可重複性的、程式性的、靠反覆練習的教學模塊,讓教師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創新性和啟發性的教學活動中,如情感交互、個性化引導、創造性思維開發,最終實現人才培養的「因材施教」。

「智能時代的人才標準將被重新定義。」黃榮懷表示,智能時代的人才應具備數位化生存能力,應能主動適應社會的智能化發展、利用技術或工具為自身或他人服務。信息素養、計算思維、協作溝通能力、複雜問題解決能力、人機協同能力等將成為新時代人才最重要的核心能力。

在李彥宏看來,人工智慧是與所有人都密切相關的技術。「如果說技術是舟,那麼所有的人就構成了水,再華麗的舟,如果離開了水,也將毫無意義,不能帶來普惠的技術,最終將難免後勁不足。」李彥宏說。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北鬥系統有啥優勢?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原標題:北鬥系統有啥優勢?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白巖松連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委員會主席王兆耀23日上午9時43分,中國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成功發射,正式完成北鬥全球系統星座部署。如何看待這一歷史時刻?
  • 北鬥時代,我們的生活將怎樣改變
    這將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具體的改變?相比以往在手機、車輛中常用的GPS等導航,又會有哪些差別?你早就用上了北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學院教授康國華告訴記者,「北鬥」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看似遙不可及,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北鬥衛星每一顆重850公斤,載荷重量300公斤,承載著三項功能——定位、授時和短報文。
  • 2020或成氮化鎵應用元年,技術爆發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笨重的充電器、陽光下看不見屏幕的筆記本、不小心燒壞屏的電視機……我們受夠了這些生活裡的「小確喪」。現在,隨著氮化鎵技術的崛起,擁有優越性能的功率產品、照明產品、LED產品正在從各大廠商中輸出,我們的生活也將迎來夢想已久的驚喜。神奇的氮化鎵有哪些驚豔性能?
  • 歷史上有哪些諾貝爾獎切切實實地,改變我們的農業生產和生活
    然而,農業作為人類最古老最重要的生產活動,集物理、生物、化學、經濟學為一體的綜合性產業,卻並沒有設相關的獎項。 但是歷史上的諾貝爾獎,讓我們記得這些偉大發現造福著我們的生活,同時也改變我們的農業生產。
  • 北鬥時代生活將怎樣改變?媒體:定位更精準,抗幹擾能力強
    北鬥時代生活將怎樣改變?這將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具體的改變呢?相比以往在手機、車輛中常用的GPS等導航,又會有哪些差別呢?抗幹擾能力強以路面上最常見的共享單車為例,在6月23日,哈囉出行宣布,旗下單車全面接入北鬥定位。使用了北鬥的定位系統,相比以往的GPS會有哪些變化呢?
  • AR技術有哪些實際應用場景?它又將為普通人的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
    AR技術有哪些實際應用場景?它又將為普通人的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企業巨頭們在這一市場頻頻發力,充分表明看好這一新技術的前景。谷歌正在大力推廣其AR平臺Tango,蘋果CEO庫克表示,AR代表著智慧型手機的未來。有消息顯示,蘋果正在開發多款AR產品,甚至有分析師坦言,AR未來將會取代iPhone,蘋果已別無選擇。 增強現實技術為何會在眼下這個時間點集中爆發?有哪些實際應用場景?它又將為普通人的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
  • 物聯網將在哪些領域改變人們的生活?
    毫無疑問,各類公司組織都在試圖了解物聯網(IoT)如何使日常生活更加方便和高效。更多的物聯網應用意味著,住在附近的個體之間的連通性也越發加強。據估計,到2030年,物聯網設備將達到驚人的500億臺。專家和分析人士認為,物聯網將極大地改變不同領域,從軍事工業到全球城市的基礎設施。
  • 有哪些像電子支付一樣的東西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前些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很有趣的問題,「這些年,有哪些像電子支付一樣的東西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當時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只是一個問題,並沒有像往常一樣給我推送問題下的答案。當我點進去的時候還沒有多少人回答,零星的幾個回答也還只有不多的贊同。我把這個問題放入收藏夾,打算攢肥了看。
  • 有哪些新型交通工具將改變我們的生活?
    點擊播放 GIF 0.0M時速600公裡級的高速磁浮真車、全球首輛碳纖維地鐵、全球首創的新能源載人級自動駕駛飛行器、120架無人機列隊擺造型……未來交通工具,將怎樣改變我們的出行和生活博覽會場館中有哪些交通「神器」?詳見下文高速磁浮樣車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2號門右側,全球領先的四輛軌道交通列車同時亮相,這也是華東地區第一次大規模的軌道交通列車真車展示。時速600公裡級的高速磁浮列車時速600公裡級的高速磁浮列車,「藍灰」配色凸顯科技感,相比「和諧號」更尖的車頭有效減少風阻。
  • 大數據在生活中有什麼樣的應用
    只要你稍有關注熱點時事,總能看到「大數據」、「雲計算」兩個高頻詞。稍加了解,你會發現,大數據在許多行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甚至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著非常多的應用。那麼什麼是大數據呢?大數據的概念到底又是什麼?大數據的具體應用又有哪些?
  • 《民法典》將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
    這部法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是調整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幾乎所有的法律,因此,《民法典》也被大家稱為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人民權利的寶典,每個公民的生活和工作,每個企業的設立和運營,都離不開它。這次《民法典》的出臺,可以說亮點多多,從第一編的總則編,到第七編的侵權責任編,都有不少和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新變化。
  • 垃圾分類的好處有哪些?誰也想不到這會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
    垃圾分類的好處有哪些?1 減少垃圾體積。2 循環再用,保護資源。3 減少有害汙染。4 提高居民素質,讓珍惜資源,簡潔生活的理念深入民心。雖然垃圾分類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剛開始的時候貌似帶來了不少麻煩,但這件事做得好,無論是對國家,還是對個人,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對人類本身,都是一件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 那麼垃圾分類的好處有哪些呢? 1 減少垃圾體積。 我國目前最常用的垃圾處理方式是填埋和堆放,會大量佔有土地資源。
  • 淺談物聯網: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哪些改變?
    2004年日本總務省(MIC)提出u-Japan計劃,該戰略希望實現人與人、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的連接,並將日本建設成一個隨時隨地、任何物體、任何人均可連接的泛在網絡社會。  2009年歐盟執委會發表了歐洲物聯網行動計劃。  2009年2月24日,2009IBM論壇上,IBM大中華區執行長錢大群.公布了名為「智慧的地球」的最新策略。
  • 手機改變了我們生活的哪些方面?
    手機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已經成為了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相信大家現在如果沒有手機,一定會變得瘋狂起來。網絡飛速發展、時代飛速進步,智能化時代已經漸漸普及,所以在這個信息智能化的時代,手機對我們來說是無法排除的。那麼,手機又改變了我們生活的哪些方面呢?
  • 鍾南山院士:5G+智慧醫療,未來將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視頻來源:世界5G大會組委會 鍾南山表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在國家的堅強領導下,特別是實施了群防群控的策略,經過全國上下共同努力,我們終於取得了疫情防控的初步勝利。「今天我們在廣州相聚,舉辦本次世界5G大會,是極不容易的」。 他特別提到了此次疫情期間,我國在社區管理、人群防控、疫情預警、遠程會診等方面廣泛應用5G+智慧醫療的情況。
  • 5G究竟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三大特性和八大應用場景
    5G究竟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三大特性和八大應用場景 國泰君安證券 發表於 2019-02-14 08:35:04 本文來自國泰君安證券,本文作為轉載分享。
  • 科學網—手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手機行為(手機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系副教授嚴正撰寫了一本名為《手機行為(手機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以下簡稱《手機行為》)的書,探討手機對人類行為所帶來的深刻改變。 由繁到簡再到繁 嚴正在十幾年前就開始進行計算機行為的研究,隨著網絡的發展,他的研究延展到網絡行為領域。
  • 信息是如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當今社會,信息資源日益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無形財富和社會財富。信息已經成為是與材料、能源同等重要的資源。人類理性認識信息的時間並不長,只有幾十年。我們現在知道的信息是在1948年,美國科學家香農在對通信的理論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信息的概念,創立了信息理論。
  • 石墨烯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石墨烯未來應用解讀
    許多行業已經對石墨烯興奮不已,一些全球最大的公司已經開始尋求與曼徹斯特大學合作,探索石墨烯的運用,預計我們將在2015年之前將可能看到石墨烯首次應用於行動裝置,然後,他將會在適當場合得到實際應用,並將重新定義大到電信業
  • 北鬥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北鬥應用只受人們想像力的限制,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北鬥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1北鬥就在你的手中說起北鬥,總有人問,北鬥到底在哪兒?究竟怎麼用?據統計,2020年第一季度,在中國市場申請入網的智慧型手機中,超過75%支持北鬥定位。只要你有一臺擁有北鬥晶片的手機,就可以收到北鬥衛星的導航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