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很有趣的問題,「這些年,有哪些像電子支付一樣的東西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當時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只是一個問題,並沒有像往常一樣給我推送問題下的答案。當我點進去的時候還沒有多少人回答,零星的幾個回答也還只有不多的贊同。
我把這個問題放入收藏夾,打算攢肥了看。結果時間一長我給忘了,昨天又刷到這個問題我才突然想起。我剛想點開看看的時候,我突然來了想法——我想根據自己的情況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寫在前面。
我沒有什麼特別的專業背景,可能在某些領域有特別偉大的發明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但並不為普通人所知道,像這種東西我就不寫了,也寫不出來。我只是一個普通人,只能根據身邊的生活談談我看得見的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東西。
一、高鐵
我第一次坐高鐵是在2014年9月30日,那時候我大一,馬上就要迎來我人生中第一個大學的長假。三個小時,從西安到我的家鄉安陽——一座河南北邊的小城市,高鐵就把我送回了家。
此前,我曾來過一次西安,初中的時候參加學校組織的夏令營活動,大概是2010年吧。那時候坐的是綠皮車,記不得多長時間了,大約是一夜,硬座。我還記得老師因為幾個站票的農民工在我們去廁所的時候坐了我們的座位,與他們發生了爭執。
我大一的時候,高鐵還是時髦的玩意兒,我此前從來沒有坐過,只是隱約知道而已,想著要坐好久的火車才能到家,實在是有點兒難受。然而,當我在買票的時候,我決定趕一回時髦,坐高鐵回家。結果就是我以後再沒坐過別的車型回家。
近年來,高鐵在我國迅猛發展,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從珠三角到京津冀不在是一個問題。在此之前,人們去遠的地方,只能坐綠皮車或者飛機,前者慢後者貴,分別將不同的人群拒之門外——你很難在綠皮車上見到衣著光鮮的精英分子,也少見從新疆收完棉花坐飛機回老家的河南老鄉。然而高鐵的出現,既有著不慢的速度,也有著合適的價格,成為各個階層出行的首選。
二、4G
我是稀裡糊塗的就成了4G用戶的。高中畢業,懶得等iPhone6,直接就買了一臺5S,去營業廳辦卡,營業員問我想辦個什麼套餐,我說流量多的。當時我的流量大概是500M,現在想來大概當時還是3G的套餐。後來,有一天突然接到聯通客服的電話,大概是讓我升級業務什麼的,我其實都沒聽明白她說的什麼意思,只聽懂免費了,就辦了。
我恐怕就是在那個時候成為4G用戶的,因為那個時候起,我明顯感覺500M的流量啥都幹不了。在之後就去營業廳換了冰激凌的套餐,我才切實的意識到,原來我特麼也是4G用戶了。
4G網絡讓這成為了現實
相比於3G,我覺得4G才是真正的改變了我們使用手機的方式。4G網絡讓我們的手機能做的越來越多,打遊戲、看直播、做直播等等。如果只是改變年輕人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年輕人本來就更容易接受新事物。4G真正厲害的地方就是讓我們的父輩乃至爺輩們都開始使用智慧型手機。一群在文革年代看著樣板戲長大的人們,開始在抖音拍著各種段子,想想就覺得很魔幻。
我多說一點5G。9月1日,三大運營商正式對5G商用,開啟了中國的5G時代。有好多朋友都在說4G還能用,不知道要5G做什麼。很簡單,我只要想想4G帶給我們多大的變化就行了,5G網絡的速度可是10倍於4G啊。
還有朋友們說5G來了就會給4G降速了,就想現在用3G網絡很卡一樣。其實不是3G網慢了,而是現在的網頁、APP都是基於4G網絡做的,它們變得更「大」了。舉個例子,以前我們小車只能500噸的貨物,送貨一趟就夠了。後來貨物越來越大,重量有1000噸了,小車只能拉兩趟才能拉完。小車的速度沒變,只不過貨物太大了,它一次拉不完。
我想像力不強,想不到將來的弄潮者們在5G的加持下開闢出怎樣一片天地,只是激動,想看看到底我們生活還能有什麼樣的變化。
三、智能家居
智能門鎖讓我們再也不必擔心出門忘帶鑰匙;智能窗簾讓我們每天在陽光的愛撫下醒來;智能音箱讓我們可以操控家中的其他電器......這些場景,我小時候只敢寫在作文裡,還得是;寫想像文這種類型的作文的時候。當時還要寫上「100年後我們就能過上這樣的生活」。
誰能想到,不到10年這一切就已經成為現實,而且並不是有錢人的專享,普通人也可以有這樣的生活。
掃地機器人讓我們遠離掃把,免除了地板的苦惱;洗烘一體的洗衣機,讓衣服幹著進去幹著出來,失去的只是汙漬,得到是乾爽的衣物;智能空調讓我們,讓我們可以通過手機在我們快到家的時候就打開它,進家就是極致的享受......智能家居的發展,讓我們更加省心省力,節省下來的時間,我們可以去看看電影,可以去健身,可以去讀一本好書,反正時間從「家務勞動的」真正變成「我們的」了。
目前智能家居還在不斷的發展和改變,將來再與5G配合一下,似乎生產力又要進一步發展了,距離共產主義也更近了一步。
四、錢
不開玩笑,錢也是改變的我們生活的重要物品。題目中的「這些年」並沒有規定界限,那麼我將這個時間段拉長到40年也不算跑題吧。
40年前,中國剛剛結束了十年浩劫。在那十年中,新中國的經濟狀況一落千丈,人民的生活比較困難,解決溫飽問題還是主要問題。一直到八十年代,早在歐美普及的電視機、自行車、縫紉機等產品,在中國還是奢侈品,用得起的人家是要被高看一眼的。去鄰居家看霍元甲成了當時孩子們的重要娛樂活動。
現如今,我們坐高鐵去全國各地旅遊,甚至去國外旅遊;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用著高級的手機、電腦在網絡上肆意的遨遊等等,這一切已經成了普通家庭都可以做到的事情。
這一切的變化都在於「錢」。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中國經濟水平越來越強,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們的收入越來越高,生活也水平越來越高。從只求溫飽,到現如今要求高品質的生活質量。昔日的三大件已經成了家裡的標配,甚至一些產品已經被淘汰了。
以上,就是我所認為的,我所能見到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的東西。
(726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