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應用只受人們想像力的限制,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北鬥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1北鬥就在你的手中
說起北鬥,總有人問,北鬥到底在哪兒?究竟怎麼用?據統計,2020年第一季度,在中國市場申請入網的智慧型手機中,超過75%支持北鬥定位。只要你有一臺擁有北鬥晶片的手機,就可以收到北鬥衛星的導航信號。至於用戶為什麼感受不到北鬥系統的存在,主要是因為GPS的先入為主,長期以來,衛星導航系統被GPS所指代,很容易給人GPS就是衛星導航系統的錯覺。也就是說,你可能已經用了北鬥導航,只不過沒有意識到。
2高精度「太空燈塔」名副其實!
為了提高服務的精度,北鬥三號系統配置了新一代原子鐘,通過提升原子鐘指標,提升衛星性能、改善用戶體驗。
北鬥三號的定位精度達到2.5-5米的水平,擬為民用用戶免費提供約10米精度的定位服務、0.2米/秒的測速服務。此外,北鬥三號導航系統還可以向用戶提供精密測量測繪數據。北鬥三號工程副總設計師、北鬥三號導航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表示,「測量地震後建築物的下沉變化等,幾毫米的下沉,都逃不過北鬥的法眼。 」
在北鬥的幫助下,未來導航軟體能準確地判斷你的車是在中間車道,還是左轉車道。
3北鬥,有什麼「獨門絕技」?
北鬥導航衛星附加了通信功能——「短報文」。在沒有網絡信號的條件下,類似於發簡訊的功能,可以實現在沒有網絡信號下面的通信問題。
短報文服務主要面向普通移動通信信號不能覆蓋的地區,如無人區、荒漠、海洋、極地等,或應用在地震、洪水、颱風等影響下通信基站遭受破壞時。在這些情況下,裝有北鬥短報文模塊的北鬥終端,就可以通過短報文進行緊急通訊,不僅能讓用戶知道自己「在哪兒」,也能告訴別人「發生了什麼」。「既能夠知道你在哪裡,也能夠知道我在哪裡,這是多麼美妙的體驗。 」美國GPS之父帕金森教授曾這樣盛讚北鬥的導航通信一體化功能。
4「硬核」應用場景有哪些?
動態監管。當車輛上加裝了北鬥導航系統之後,車站的監控平臺實時掌握著所有車輛的運行速度、位置,便於規劃調度車輛的運行情況。
目前國內有超過650萬輛營運車輛、3萬輛郵政和快遞車輛,36個中心城市約8萬輛公交車、3200餘座內河導航設施、2900餘座海上導航設施已應用北鬥系統,建成全球最大的營運車輛動態監管系統。
「硬核」助農。基於北鬥的農機作業監管平臺實現農機遠程管理與精準作業,服務農機設備超過5萬臺,精細農業產量提高5%,農機油耗節約10%。
「一拜媽祖,二拜北鬥」,如今漁民中流行著這樣一句話。目前,我國7萬多隻漁船和海洋執法船都配備了北鬥專門的通信終端。一方面漁民可以通過北鬥的通信功能聯絡家人,報平安。另一方面,漁民如果遇到危險情況,也可以根據自己的位置信息發送求援信號,指引搜救人員高效救助。
搜救服務。北鬥三號系統的6顆MEO衛星上,裝有搜救載荷,可以與其他全球衛星搜救系統一起,為全球用戶提供公益性搜救服務。主要用於水上、陸地、空中遇險目標的定位和救援。
北鬥在天邊,服務在身邊。目前很多新技術,例如自動駕駛、無人碼頭、自動化農業、無人機植保等,也離不開北鬥的強大支撐。
2020年,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星座部署如期收官,一個無限可能的新未來也將撲面而來。新華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在珠穆朗瑪峰峰頂開展測量工作。測量同時參考四大導航系統,以北鬥的數據為主。新華社發
參觀者在第二十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上參觀展出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模型。 新華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