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儲能網訊:上車、開導航、出發。這是很多司機的固定起步流程。現在,儘管不少乘用車配備了車載導航,相當一部分司機還是習慣用免費、易操作且升級方便的手機導航。
這就是習慣的力量。用戶習慣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但習慣也並非牢不可破,只要藉助合適的技術手段,打破既有習慣,就有望養成新習慣。北鬥,就是這樣一種用來改變習慣的技術。
對於汽車行業,北鬥最大的顛覆力在於精準度。如果GPS是正常視力,那麼北鬥高精度導航就好比一雙鷹眼,它可以提供釐米級的信息,囊括車道位置、道路邊界、彎道曲率、路面坡度等,滿足自動駕駛幾乎所有需求,幫助車輛決策,讓「機器開車」成為可能。
對於新能源汽車行業,除了解決自動駕駛的技術問題,北鬥技術還在改變車、樁、網。
把菜送給該送的人
2020年10月底,一則新能源汽車的短視頻火了——多輛看似廢棄的某國產電動汽車一字排開,由磚頭架起的車頭下,車輪不停地懸空轉動。看了之後,不少網友吐槽車企,直指「空跑」是典型騙取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的行為。
當前,我國新能源車實行的是「裡程補貼」。完成銷售上牌後,車企先獲得一部分預撥資金,滿足裡程要求後,才可按程序申請結算補貼。但隨後2年內,如果行駛裡程不足2萬公裡,車輛不僅不予以補助,在清算時還會被追回預撥資金。
最後,是車載定位讓「騙補」事件出現反轉。「2年2萬公裡」中還有一個要求,補貼裡程要有行駛軌跡。為了結算便利,上述車輛其實都安裝了定位模塊。「空跑」只能得到無效數據,無法計入補貼裡程,「騙補」更無從談起。
從2012年開始,我國開始在營運車輛上安裝北鬥定位模塊,發揮其跟蹤、定位的功能,保證車輛運行安全。這批被質疑「空跑」的電動汽車,正屬於營運車。
除了定位等常規功能,深圳等新能源汽車試點地區運用北鬥技術做了更多嘗試——藉助傳回的軌跡信息,參與核算運營補貼裡程,作為補貼的發放依據。
深圳的嘗試,將是一個很好的模板。未來幾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數量持續增長,新能源補貼力度會逐年減少。盤子大了,菜卻少了。要讓有限的補貼發揮更大的推動作用,菜一定要送給該送的人,錢則要補給該補的車。北鬥技術的精準定位功能,則是判定能否補、給誰補的重要依據。
一方面,和精度在10米左右的GPS相比,北鬥技術能提供釐米級的高精度導航,可以幫助新能源汽車運營後臺更準確地掌握行駛軌跡,以確定能否補。
另一方面,北鬥數據結合地理信息技術,並通過與行業特徵結合進行綜合分析,讓後臺更準確地掌握車輛的運營狀況,作為審核依據,以確定給誰補。
市場化的特徵之一,便是公平開放的環境。有北鬥技術加持的市場,或將呈現出更給力的狀態。
用「天路」代替「陸路」
市場給力、汽車給力都很重要,但對於新能源汽車的使用者來說,充電樁給力有時更重要。
充電樁不給力,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充電樁損壞,二是充電樁的數據通信不夠穩定。特別是在地下停車場、偏遠地區等複雜環境下,傳統的有線或無線網絡容易出現類似問題。
目前,解決上述問題的辦法有兩個。
一是改用光纖通信和4G網絡,這就好比把原來的窄路加寬。但寬路也不是都好走:光纖在高速公路網絡敷設施工難度大、投資高,4G網絡在邊遠地區及異常環境條件下仍然不穩定。
二是少走陸路,改走天路,比如用北鬥技術。
北鬥擁有一項全球其他衛星導航系統都不具備的功能:短報文。它可為用戶機與用戶機、用戶機與地面中心站提供每次最多120個漢字或1680比特的服務。
有了短報文功能,充電樁首先不再怕遠。因為傳統通信受通信距離的限制較大,而只要能接收北鬥信號,就再無通信距離的限制。
其次更加安全。短報文服務中,每個用戶機都有唯一的ID號,可以採取「1戶1密」的加密方式。獨立的數據傳輸通道,讓充電、用戶等數據安全都更有保障。
當前,北鬥技術已經應用於福建智能充電樁項目中。福建高速充電設施多、路途遠,搶修人員按時到場處理壓力大,而將北鬥技術應用在充電樁運維系統,可以充分利用北鬥衛星系統安全可靠、全天候、不受任何地質災害影響的優勢,採用其短報文一對一發送接收功能,實現遠程操作。
車要好、網要好、圖也要好
當下,北鬥技術和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的「合體」模式,大致分為兩種:
一種模式是「成品加工」,由北鬥技術公司和傳統車企共同合作,生產加載北鬥產品的汽車。
另一種模式是「重開爐灶」,即成立獨立企業,從零開始進行研發,推出以北鬥技術為核心的智能汽車。
兩種模式路徑不同、參與者不同,但提到未來方向時,都離不開一個概念——車網一體。
在參與網際網路造車的企業看來,「車網一體」不僅僅是各種智能技術和汽車的組合。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就曾在公開場合指出,構建智能網聯汽車新生態,不是簡單地把成果結合、堆積起來,因為這樣堆不出智能城市、智能生態和智能的出行生活。
要實現車網深度融合,車要好、網要好、圖也要好。這裡提到的好圖,即基於北鬥技術的導航圖。
對電動汽車而言,在增加了釐米級和納秒級時空位置的管控功能之後,車反應將更快、判斷將更準。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星定位系統工程中心主任劉經南認為,車聯網將能調控車輛的速度,通過遠程控制、命令管理通信,或者由車主本人進行遠程控制,調控車輛是不是要降速、要變道、要剎車。
對充電樁而言,北鬥技術則顯得更為重要,因為它不僅可以判斷故障設備的狀態,而且可以及時處理複雜狀況,兼顧效率和安全。
我國遙感信息領域權威專家李德仁認為,北鬥衛星全球組網完成後,還可以和快速遙感增值服務、天地一體移動寬帶通信服務結合,形成集納定位、導航、授時、遙感、通信等功能於一體的天基信息實時服務系統,實現更高速、更智能的服務。對於充電網,天基信息實時服務系統能讓物聯網的功能更強大,幫助汽車快速尋找充電樁,並保證新能源汽車的充電安全。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