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闖入中國充電行業!國家電網也出手了:接入超100萬根樁 | 撩車

2020-12-02 創業邦

編者按:本文為創業邦原創作者 大溼兄,編輯子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攪局充電行業,只是為了賣更多的車?

近日,特斯拉提交的最新文件顯示,該公司計劃在上海投資4200萬元人民幣,建設一座超級充電樁工廠。新廠於2021年第一季度投產,初期規劃年產1萬根超級充電樁,主要產品為V3超級充電樁。

蓋廠造樁的本質,是建樁鋪設充電網絡,提高特斯拉車主充電便利性,反過來刺激銷量的增長。但要知道特斯拉在歐美國家已經有太陽能、儲能業務。如今「重兵」殺入中國的充電行業,那麼意味著對儲能行業下手,時日不遠了。

新能源汽車和充電樁,從始至終就像一個人的兩條腿——左腳邁一步,右腳也得邁一步。

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這一規劃的出臺,無異於新能源汽車的「十五年計劃」。

如果2025年,全國總銷量仍保持與2019年相同的2500萬輛量級,那麼20%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對應著500萬輛。但而截至去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僅381萬輛。所以,相當於那1年的增量超過當前整體市場保有量。

據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各類充電樁保有量為132.2萬個。如今接近3:1的車樁比,都沒有實現「充電比加油更方便」,那麼按照現在的建樁速度,2025年賣出去500萬輛車,用戶的充電問題也會異常艱難。相反,沒有足夠便利的充電條件,更不會有人願意買一個「電動爹」。

對於20%的這一目標,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態:中國新能源汽車在購買成本、充電便利性等方面與傳統燃油汽車相比還有一些差距,要推動實現20%的目標,還需要向歐洲國家學習,也需要雙向發力,從供給和需求兩側推進。

大方向定了,剩下的就靠人民群眾的勤勞和智慧去實現它。

電動車充電

何時能比加油更方便

團購、打車,似乎在中國,每個新興的行業中,都要經歷跑馬圈地、洗牌重整、巨頭誕生的過程,如今這一幕在充電樁行業裡再次上演。

按照2015年《關於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的規劃,將2020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定在500萬輛,與之相匹配的充電樁數量則是480萬個,車樁比近1:1。換而言之,當時是想要實現賣多少車,建多少樁,實現車與樁在體量上一一對應。

在行業發展過程中,人們逐漸發現追求車樁比1:1並非完美的解決路徑。對用戶來說,建樁難、找樁難、充電慢,依舊是制約著新能源汽車的大規模推廣應用;而平臺多、接入難、盈利難,則成為了困擾充換電運營商的難題。

「全國一張網」,是國網電動所提出的解決方案——「國網智慧車聯網平臺已接入充電樁超過103萬個,覆蓋全國29個省份、273個城市,服務電動汽車消費者550萬人。」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闕詩豐在11月20日舉行的「新基建百萬接入 新動能能源互聯」主題發布活動上表示。

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闕詩豐

這103萬個樁裡,有公共充電樁62.6萬,佔到了全國公共充電樁總量的93%,佔全球公共充電樁總量的66%,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充電服務網絡。作為對比,第二大新能源市場的歐洲,截止到2019年共建有慢充充電樁18.73萬座,快充充電樁2.66萬座。

比數量更重要的是質量。在專訪中,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充電服務營運長李厚志告訴創業邦,針對目前充電樁的痛點,國網電動的發展規劃主要從三個場景入手:高速樁、城市公共樁,個人樁。

首先看高速場景。因為它具有潮汐性,大型節假日的需求暴增,平日則大量空置,並且涉及電網鋪設、服務區租金,所以進入成本和運營成本都高昂。李厚志表示,從經營的角度來說,國家電網投資高速樁是虧錢的。那麼在高速場景下的基建,國網電動註定是「孤獨」的。

一方面,在繼續加大充電網絡的密度。根據李厚志的介紹,目前國網充電樁已覆蓋171個城市,5萬餘公裡,平均算下來每50公裡就有一個國網的充電站,俗稱十縱十橫。下一步將對遠郊、西部地區加大投放的力度。

另一方面,是技術迭代。針對2014年到2015年建設的老舊充電樁,進行更新換代。到今年年底,把充電功率達不到額定功率的充電樁,進行模塊的更換。再有,是從明年開始將運用新一代超級快充技術,不斷提高充電速度。

一名車主正在充電(配圖來自東方ic)

其次,是城市場景。因為早期行業玩家眾多,以跑馬圈地的形式先佔地後運營,但經過幾年的大浪淘沙,充電行業逐漸達成「以需定樁」的共識。

從商業化的角度,今年國網電動發起「合伙人計劃」,聯合各類的場地方。比如原來分為兩派的地產和物業,國網牽頭,通過明確商務條款、分成機制,來確保對方利益得到保障,從而解決用戶在一些商場等公共區域的充電需求。此外,在技術上,增加可以預約、可以遠程遙控的智能地鎖,來解決燃油車佔位的情況。

北京蟹島的殭屍樁(配圖來自獵雲網)

再則是,「潛力巨大」的個人樁。這類主要指的是用戶購車後安裝的充電樁,以小功率慢充為主。根據國家發改委的數據,截止去年全國私人樁的數量達到70萬個,相比之下公共樁才52萬個。「如果老百姓平時上下班,在公司和在家都能充上,基本上可以解決70%的充電需求。」李厚志說道。

針對有樁的用戶,國網電動會為「非智能樁」進行改造,升級成可共享、能參與有序充電的「智慧」充電樁,今年的目標是完成5萬根個人樁的改造。針對無樁用戶,將通過統建統管的方式,在小區、社區建設固定充電車位。針對新購車用戶,未來合作車企所附帶的家用充電樁,會直接支持接入智慧車聯網平臺。

實際上,在這些規劃的背後,需要多方企業的共同努力,既涉及最上遊的充電樁廠家,也涉及最下遊的場地運營方,以及各類的大型主機廠和網際網路科技企業,甚至還要面對數以萬計的普通用戶。

但對此,李厚志也抱以積極的態度:「不同行業的人把自己先進的技術帶過來,對整個技術的提升也會有一個好的改善。」

他認為,此前整個社會對充電行業處在一個觀望期和迷茫期,但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確認了方向之後,很多企業能感覺到價值建設。比如華為、中興等科技企業,就從光伏逆變器、充電設施等智能硬體產品切入充電行業。

對於政策的利好,他也欣慰的表示,「站在國網運營商的角度來說,會比之前的投資預算要寬裕一些。」

新能源

為何還不夠「新」

在電動車充電樁的背後,其實還有更大的一場「戰役」——能源轉型。

「我們得到一個啟示,這場革命從電動汽車起源的,但發展到今天這個階段,我們的角度更加聚焦於能源。」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江學者歐陽明高表示,無論是出於能源安全,還是節能環保,對於「煤多油少」的中國,都是一次具有挑戰的轉型。

這背後的數據是,2019年中國燃煤電站發電量佔全球煤電50.2% ,全球第一。歐陽明高也表示,中國是溫室氣體排放最大的國家,去年排放102億噸。相比之下,美國去年降了1.52億噸,歐盟降了1.35億噸,中國不降反增,壓力不小。

此前最大的質疑聲也在於此——新能源汽車的電,是燒煤炭發電而來的。

在採訪中,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能源事業部總監彭曉峰表示,「電動車天然的具備了和電網進行交互、去消納綠色能源的能力。」(綠色能源也叫可再生能源,是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等等。)所以,在能源轉型這一宏觀且長期的戰略中,新能源汽車更應該先「新」起來。

能夠實現「新能源車用新能源電」的前提,是接入大量的樁,去形成下一步電動車與電網自由的交互。「目前,我們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讓充的每一度電能夠溯源到電廠發出來的每一度電,具備了帶曲線交易的可能,使充電時間與發電時間可以一一對應。」彭曉峰表示,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更多的消納「新能源電」。

截至今年10月,北京地區電動汽車首次用上了來自西北地區的清潔綠電,定向消納青海及甘肅的清潔電力。本次採購的7000萬千瓦時,預計可滿足約200萬輛次充電電量,相當於減少標準煤燃燒2.0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排放6.72萬噸。

除此之外,有序充電和V2G也是能源轉型的重要「兩環」。

眾所周知,電廠是全天候持續平穩發電,但是用電高峰通常在白天,這就往往會造成「白天不夠用,晚上用不了」被浪費的現象。另外還有季節變化、節假日等因素的影響等等。此時,分布式儲能成為「削峰填谷」的重要調節手段。

根據彭曉峰介紹,目前在用戶側充電推行有序充電,利用峰谷電價,即高峰、低谷不同的電價政策來引導用戶低谷充電。對用戶來說,插入充電槍後,系統自動會將充電行為安排在半夜0點至早上7點,也就是低谷電價的時間,既可以保證早上能充滿,又能減少高峰充電的高電價,同時還能減少電網壓力。

一方面,是用負荷低谷充電,降低充電成本。另一方面,是在電網用電高峰時向電網反向送電,為用戶賺錢。

這種反向送電的技術叫V2G,主要是指的,當電動汽車閒置時,將電池裡的電能銷售給電網的技術。「我們做的V2G商業驗證,一個用戶通過放電的收益大概一年4000塊錢左右,足夠覆蓋用戶充電的成本,相當於終身免費充電。」彭曉峰表示。當然,推行這兩項技術的背後,是基於數據的思考。

國網電動汽車公司總經理沈建新在演講中表示,「有80%的私家車充電結束的SOC(剩餘電量)在80%到90%,充電後停留時間8小時以上的私家車佔到37.2%,所以大量的私家車的電池是閒置而且長時間的停在固定的地方。」所以他認為,私家車與電網互動的潛力非常巨大。

此外,隨著電動車數量的增加,幾乎每個車輛都是一個移動的儲能設備,甚至可以覆蓋一部分居民用電需求。「我們預計到2030年每天移動儲能的電池將達到5億千瓦時,這個數字基本已經接近我們當前全社會用電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雖然意義深遠,但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對電池的損害、充放電安全問題依舊是需要逐一攻破的心裡難題。而這些新興業務的展開,與上下遊的電池廠商與車企合作密不可分。

彭曉峰表示,目前普遍的電池質量,已經具備了除了滿足車輛全生命周期的需求外,還有大量的餘量。比如現在的動力電池能達到3000次充放電,但行駛20萬公裡,最多900次就夠了,剩餘2000多次壽命是浪費的。

車企和電池廠商有意願給出條件,來保護參與V2G技術的用戶。比如電池合作方寧德時代、比亞迪,在使用周期內,因為參與電網的充放,而產生超過正常範圍的衰減,廠商予以免費更換,以此打消用戶顧慮。

寫在最後

「這是第三次能源革命,第一次煤炭、蒸汽機,第二次內燃機、石油,第三次就是可再生能源革命,它會改變我們化石能源所有體系。」歐陽明高院士總結到:「我相信,這場革命會讓我們整個經濟的發展躍上新臺階。」

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

相關焦點

  • 國家電網公布大數據 充電樁概念股大漲
    來源:中國基金報國家電網公布大數據!充電樁概念股大漲新能源車現如今火遍大江南北,一波又一波的政策利好信息頻出,把新能源車的發展推上了「快軌「。與此同時,作為新能源車的」充電器「——充電樁的發展格外令人矚目。國家電網電動汽車充電樁突破百萬據國家電網顯示,截至今天(20日),國家電網智慧車聯網平臺接入的充電樁超過了100萬個,服務的電動汽車消費者達到550萬人,已初步形成覆蓋全國的電動汽車充電網絡。
  • 新基建之充電樁行業深度報告:過去、現在、未來
    在高速公路密集建設充電樁是歐洲促進新能源車普及的重要手段。目前歐洲高速公路平均建有充電樁33臺/100km,是國內國家電網經營區16臺/100km的兩倍,而且在新能源車佔比超過 50%的挪威,甚至達到 780 臺/100km,高速快充樁對於新能源車的普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兩大電網開啟充電樁建設新高潮
    經濟參考報記者 王璐 北京報導 劍指「新基建」,兩大央企——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下稱「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有限公司(下稱「南方電網」)開啟了新一輪充電樁建設高潮。  4月14日,記者從國家電網2020年全面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項目集中聯動開工視頻會議上獲悉,今年該公司計劃安排充電樁建設投資27億元,新增充電樁7.8萬個,涵蓋公共、專用、社區、港口岸電等多種類型充電基礎設施。
  • 特斯拉電池剩餘多少充電最佳,低電量無法充電原因是與國家電網不...
    今日,有車主在微博上發帖稱,自己遇到了特斯拉在低電量的情況下,無法在國家電網充電的情況。Sw5EETC-電子工程專輯Sw5EETC-電子工程專輯據車主介紹,由於昨天跑了長途,把特斯拉的續航裡程使用到了極限狀態,到他入住的酒店後,車輛就剩下了4%的剩餘電量,並且在晚上時,車輛又掉了1%的電量。
  • 國家電網全面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項目
    近年來,國家電網公司積極服務新能源汽車發展,一手抓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一手抓併網供電服務,累計投資251億元,打造了全球最大的智慧車聯網平臺,累計接入充電樁45.7萬個,覆蓋全國85%以上公共充電樁,建成了「十縱十橫兩環」高速公路快充網絡,形成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國充換電標準體系,為服務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 百萬樁「入網」 電動汽車聚合體參與電力市場
    這些充電樁覆蓋全國273個城市,其中,國家電網自營充電樁14萬個,個人充電樁38萬個,接入公共充電設施超51萬個,佔全國總量的90%以上。 一張全球覆蓋面最廣、數量最多、服務能力最強的充電樁網絡已經全面鋪開。
  • 2020年度中國充電樁行業十大品牌榜單
    由優品牌網(http://www.upinpai.net)主辦的2020年度充電樁行業十大品牌投票活動圓滿結束。本次活動由優品牌網大數據系統提供數據支持,綜合考慮了品牌的知名度、企業資產規模與經營情況、員工數量等多項指標。
  • 特斯拉全球最大超充站落戶上海 大功率直流快充成行業必然選擇?
    充電樁盈利依賴充電時常《科創板日報》記者了解到,現階段市面上主要由交流樁和直流樁兩種充電樁類型構成,據中國充電聯盟披露,截至2019年12月,我國公共充電樁交流樁和直流樁分別佔比58%、42%。申港證券在研報中認為,交流慢充樁存在技術成熟、壁壘低、建設成本低等特點,但充電效率較低。
  • 充電樁概念龍頭股有哪些?充電樁概念龍頭股一覽
    11月9日訊,特斯拉官方微博11月6日表示,預計到2020年底,特斯拉在中國大陸建成近650個超級充電站(約5000餘個直流充電樁)以及超過2000個目的地充電樁(交流充電樁)覆蓋超過250個城市。預計到2020年底,超充和目充樁總量達7000餘個,覆蓋全國各主要城市及城市間連接線。
  • 馬斯克執著的蛇形機器人充電,在中國的機器人充電樁產業下,可能終究只是一場空!
    特斯拉表示,儘管早期圍繞這個想法有積極的反饋,但實際上它並沒有形成像超級充電站那樣受歡迎--或者說高效的地方。同時,無線充電從未成為特斯拉戰略的一部分,至少沒有公開。平庸的充電速率很可能是原因,無線墊的充電速度明顯慢於有線連接。其實除了特斯拉,在中國如今5G時代和無人駕駛技術快速推廣之際,作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舉措,還有很多公司也正在進行著機器人充電樁的探索。
  • EV晨報 | 九城將入局充電領域;特斯拉V3超充樁年底入華;Model S/X...
    來源:不看車3、特斯拉宣布V3超級充電樁年底引入中國市場5月17日,特斯拉方面宣布,預計今年年底其V3超級充電樁將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中國將是繼美國後第二個引入V3超級充電樁的國家。來源:網上車市7、充電5分鐘續航加120公裡,首座純V3樁特斯拉超充站開建據外媒報導,日前,一座全新的特斯拉超級充電站在德克薩斯州威奇託福爾斯附近破土動工,該充電站將由
  • 新出行百科|新能源車充電基礎知識手冊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目前新能源車充電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小知識,並針對幾個主要問題來幫大家解解惑。慢充樁、家用樁、快充樁是為何物?首先我們要知道這三者間的區別:快充樁(直流):採用直流電進行充電,電能直接存儲到動力電池內。功率大,充電速度快,對電網負載要求很高,一般由特定的運營商或車企進行建設與維護。主要運用在需快速補電的場景中。
  • 特斯拉將在中國召回870輛ModelX
    今年以來,國家電網及下屬國網電動汽車已和寶馬、北汽、東風汽車陸續籤約,推廣換電、充電、儲能「三站合一」模式。新疆電網的運維能力和供電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國家電網牽手東風推廣換電/充電/儲能「三站合一」今年以來,國家電網及下屬國網電動汽車已和寶馬、北汽、東風汽車陸續籤約,推廣換電、充電、儲能「三站合一」模式。
  • 快電入選「2020中國充電樁行業十大運營商品牌」
    7月9日,在2020第六屆中國國際電動汽車充換電產業大會(金磚充電論壇)上,快電憑藉在新能源充電樁互聯互通方面的突出成效,入選「2020中國充電樁行業十大運營商品牌」榜單。
  • 特斯拉:全球超級充電樁數量已經達到2萬個
    美國當地時間周日,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宣布實現了一個新裡程碑,即其全球超級充電樁的數量達到2萬個。在過去的幾年裡,特斯拉已經做出了幾個關於擴大超級充電樁網絡的承諾,但始終沒能兌現。這種延遲似乎在某種程度上與新一代Supercharger V3技術的部署有關,這種新充電樁本身的推出也出現了幾次延遲。
  • 充電「樁B」指南|為什麼我的車充電速度沒有宣傳的那麼快?
    另外在電量即將充滿時,電池自身的內阻也會明顯上升,使得充電速率放慢。(2)車樁不匹配問題嚴重 理想充電功率很難達到看完了第一個問題,相信有朋友會問了,我快充的時候明明電量在30%-80%的範圍之間,可怎麼實際充電時間還是達不到官方數值呢?這就要說到充電樁與車輛的匹配問題了。
  • 國家電網電動汽車充電樁突破百萬
    今天表示,截至目前,國家電網智慧車聯網平臺接入的充電樁超過100萬個,服務的電動汽車消費者達到550萬人,已初步形成覆蓋全國的電動汽車充電網絡。103萬個,這是國網智慧車聯網平臺接入充電樁的最新數據。其中公共充電樁62.6萬,佔到了全國公共充電樁總量的93%,佔全球公共充電樁總量的66%,涵蓋了高速公路快充站、城市公共站、公交物流專用站、社區私人共享樁、港口岸電等各類充電設施,覆蓋全國29個省、273座城市,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充電服務網絡。
  • 綠色周報:俄羅斯核破冰船開闢北極航線;特斯拉將在中國產充電樁
    項目達產後,預計年發電量3845萬kWh,年製冷量5773萬kWh,年供暖量3850萬kWh,整個能源系統綜合利用率達到90%,年節約標煤約為5904噸,CO2年減排量為31485噸,相當於每年種植3.93萬棵樹木。
  • 全國百萬個電動汽車充電樁實現聯網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記者劉羊暘)記者20日從國家電網獲悉,國網智慧車聯網平臺已接入充電樁超過103萬個,覆蓋全國29個省份、273個城市,服務電動汽車消費者550萬人。 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國網智慧車聯網平臺致力於打造充換電服務全場景覆蓋網絡,為用戶提供優質、便捷的充換電體驗。
  • 國家電網的飛輪效應
    2017年底併網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分別為1.3億、1.2億千瓦,均居世界各大電網首位。擁有全球領先的大電網運行控制技術。得益以此,國家電網是近20年來全球唯一沒有發生大面積停電事故的特大型電網。擁有世界先進的智能電網技術。覆蓋150個城市高速公路的快速充電網絡和全球最大的智慧車聯網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