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蛇形充電器一直被特斯拉認為是變革自動駕駛技術的關鍵,特斯拉在2014年年底發布了這款 「堅固的金屬蛇 」機器人充電器的預告,然後在2015年年中作為功能原型展示,它承諾將拯救電動汽車的司機,使他們不必手動插入汽車充電器。
機器人蛇形充電器基本上是一個分段的機械臂,末端有一個特斯拉充電連接器--將蜿蜒地在人們的車庫裡開始工作。它會智能地找到後面板上的充電口,並將自己連接起來,以保持車輛的電池充滿。
這是一個典型的高科技和醒目的解決方案,解決了電動車保有量中一個揮之不去的頭疼問題。雖然電動汽車和SUV的駕駛者不必再去加油站,但他們當然還是需要充電。特斯拉的機器人充電器是對這個小煩惱的一個回答。
然而,特斯拉在2015年公布視頻後,缺沒有開始部署任何自動充電解決方案,並且在過去的5年中也未曾有這款機器人蛇形充電器的消息發布。直到前些日,馬斯克在推特回應粉絲有關遠程「召喚」問題時,這個話題多年來才再一次被提起。
(圖:馬斯克提及今屬蛇充電器)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Twitter上證實,自動充電器仍在研發中。當被問及仍未發布的完全自動駕駛(FSD)套件是否能夠自行駕駛特斯拉橫穿美國時,馬斯克表示是的,「前提是我們要做我們的金屬齒輪蛇形自動耦合器」。當被問及確認蛇形充電器肯定還在研發時,馬斯克也堅稱 "是的"。不過,馬斯克沒有透露特斯拉這項充電解決方案宣布或部署的時間表。
(圖:馬斯克確認自動機器人充電器計劃)
事實上,蛇形充電器並不是特斯拉探索的第一個充電可能。雖然該公司運營著自己的高速充電站Supercharger網絡,特斯拉司機可以在離家或辦公室時插上電源,但該汽車製造商也曾嘗試過短暫的電池交換系統試驗。那就是將特斯拉電動車的動力電池組斷開,由機器人取出,然後換上一個充滿電的版本。
不過,該系統的試驗被悄然關閉。特斯拉表示,儘管早期圍繞這個想法有積極的反饋,但實際上它並沒有形成像超級充電站那樣受歡迎--或者說高效的地方。同時,無線充電從未成為特斯拉戰略的一部分,至少沒有公開。平庸的充電速率很可能是原因,無線墊的充電速度明顯慢於有線連接。
其實除了特斯拉,在中國如今5G時代和無人駕駛技術快速推廣之際,作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舉措,還有很多公司也正在進行著機器人充電樁的探索。尤其「充電樁」也被納入到中國新基建目錄內,很多新能源汽車企業在響應國家號召大力推動充電樁建設的同時,也在不斷探索創新型能源補給方案。
19年大眾提出過一種概念機器人,可以把小型移動充電站拖到相應的車輛面前,並連接到汽車充電口上。車主只需要通過 App 或者 V2X 通訊系統啟動機器人就可以了。
而愛馳汽車在今年公布了在中國以及歐洲獲得的七項專利,其中就涉及到一款移動充電機器人,該款移動充電機器人CARL可以自已尋找電動車,並給電動車充電。
不僅這些造車的企業,據許多機器人集成商的消息顯示,國電南瑞、許繼電氣、上海普天、奧特迅、特銳德、通合科技、萬馬股份等許多國內較知名的充電樁設備商也在研發分布式充電系統、同時希望開發超大功率充電機器人和嘗試機器人充電樁的新運營模式,同時部分AGV企業也開始藉由機械臂的形式,參與到機器人充電樁的市場爭奪中。
在很多車企的構劃中,未來汽車的終極形態是智慧機器人。因此在做充電樁的時候,許多企業也開始思考充電樁到底是什麼的問題。
以前的燃油車只是一個交通工具,而現在的電動汽車不僅僅是交通工具,它得具備智能化、娛樂化以及擬人化的機器人。
因此,作為一個具備移動性能的機器人充電樁在未來就有可能被賦予更廣泛的內涵,在這種條件下,交互體驗就非常重要。充電樁在未來能戰勝別的充電方式,根本原因也必然在於通訊功能,也就是數據交互。
過去充電樁是單向的,是把電充到車裡的物理插頭,而現在如果將其通過智能化改造,組建成一個有能源和數據採集、交互、分析、管理的系統網,實現車與車互動,車與電網互動。在機器人充電樁進入車體的一瞬間,數據的交互可能性會帶來遠超於充電本身的價值。充電樁建設與運營價值,因此要從新能源和交通電動化雙重角度來思考。
這種理念下,不僅可以促進國家能源網絡優化升級,還能產生新的商業價值,這使得充電樁在新能源車企眼中不再單單是一個充電樁的問題,而是一個面向未來的接口問題。
雖然市場巨大同時未來的可能性非常廣泛,但目前問題也同樣巨大。和手機多品牌格局類似,現在各個新能源汽車品牌為了實現自身的功能性優化和保持產品獨特性,充電接口並不統一。
這導致市面上的這些機器人充電樁往往只支持某一品牌電動汽車充電,如果是這樣的話,一個停車場需要多少臺機器人並不好估算,從而會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
同時,使用機器人充電樁,充電的整個過程雖然無需人工幹預,但是短期內仍然需要人力監督。因為環境是半結構化的,人類行走、車輛穿行的場景充滿了不可預測性,機器人因此需要很多潛在的複雜操作,各種情況都有可能影響機器人的工作,比如司機不熟練的倒車技術,或者是車主亂丟垃圾等等。
在進行深度開發的時候問題也出現了,既然數據交互是充電樁的殺手鐧,那麼充電樁的安全問題怎麼解決?未來的充電樁需要交互那麼多的數據,他需要很多的傳感器以便告訴用戶天氣的冷暖變化、空氣品質PM2.5值、穿衣的指數等;可以為你照明並隨時隨地的上網,它得知道你的喜好與習慣便於預測你的行動軌跡與路線安排;它得自動匹配識別你的人與車並能幫你智能停車,它可以監控路況,它既可以對外放電也可以對內儲存電,它是能量中轉站。
這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充電樁,可以說是一個智慧機器人載體,對於這種智能化設備,安全性因此成為十分重要的問題。
除固定充電樁之外,目前還存在換電站、移動充電車等多種形式的能源補給設施,有效完善現階段電動車能源補給方案。
但因為能移動,所以在聯通時,充電樁能成為一個完全意義上的機器人,這或許才是馬斯克重提機器人充電樁的最大意義。
來源:工業機器人培訓,參考機器人大講堂,DeepTech深科技等。
「指南車機器人工程師學院」
關注我們,獲得更多行業知識/資訊!
長按識別二維碼,諮詢機器人課程信息
助你成為機器人自動化系統集成工程師
▼
王老師:17357117824(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