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英文版APP現已上線,年度訂閱用戶每周直播科技英語講堂,還有科技英語學習社區哦~)
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負載最重的物流產業國家之一,目前平均每天收發的貨物已經超過一億件,馬雲甚至認為幾年後日流量十億件將可能不是雙十一的特例,而是成為常態。
在這麼沉重的物流負擔之下,傳統的人工管理方式已然捉襟見肘,事實上,人力本身就是一種瓶頸,人無法整天工作不休息、人無法在全黑的環境下工作、人很容易做出錯誤判斷,增加物流的額外負擔,那麼,用機器取代人類,一切就可以解決了?
事實上,過去幾年由 Amazon 帶起的自動化倉儲物流機器人的概念,成為許多貨運或物流行業關注的焦點,尤其是中國許多領頭的物流企業,紛紛都加入了自動化倉儲系統的行列,希望藉此降低整體管理成本,增加管理以及物流本身的效率。
但是機器人一旦接管倉儲物流,業者又有新的問題要煩惱:如何讓機器人可以達到最大可用工作時數,降低因故障或電池充電所耗損的時間,同時又要強化龐大機器員工的管理便利性?
水巖科技憑藉引入新電池技術,意圖從根本解決機器人的可用性問題。
傳統鋰電池機器人面臨效率瓶頸
水巖科技 CEO 呂江在兩年前創立了水巖科技,致力於倉儲自動化環境與設備相關方案的研發與提供,呂江在接受 DT 君專訪時提到,完整的機器人自動倉儲系統包含了四大部分,也就是機器人本體、貨架、工作站以及系統,把這些擺到倉庫中,配合針對個別商品類型的倉儲管理算法,就可以打造出一個基本的自動倉儲體系。
其實包括倉庫、系統,以及貨架的設計等相關成本並不高,以水巖提供的系統為例,其後端的伺服器其實只要一般幾萬塊人民幣等級的硬體就可以承擔起五千個機器人在同一倉庫中的工作協調,而貨架等基本上雖有一定的規格需求,但成本也不高。
所以成本最高的部分其實就是機器人本身,為了要讓機器人可以隨時在最高效率下工作,且儘可能維持最高可用時間,儘量把投資設備的效益最大化,電池技術可以說是最關鍵的議題。
呂江表示,傳統機器人使用的鋰電池存在著高危險性,雖然可以做到快充,但快充所導致的高熱可能會導致電池模塊的損壞,且快充也會大大的降低電池壽命。所以使用傳統鋰電池的倉儲物流機器人,多半都是依靠高電量來維持運作,並且儘量尋求較長的空閒時間來進行充電。
但問題來了,倉儲中心通常要應付 24 小時不間斷的進出貨工作,很難有真正的空閒時間,也因此,當有機器人必須因為充電而離開工作崗位時,勢必就會造成一定的工作效率降低問題,而為了要彌補效率的損失,就必須要準備高於正常需求的機器人數量,以備隨時替換,維持流水線的流暢。
但這麼一來,就必須要負擔額外的機器人成本。
鈦酸鋰電池的技術特性:高可靠、低容量
呂江表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水巖提出了相當激進的概念,那就是使用最新的鈦酸鋰電池技術,用高達 120A/h 的超大電流快充取代過去的大容量鋰電池應用概念。
鈦酸鋰電池其實就是置換了負極材料的鋰電池,有值得關注重要特性有以下幾個:
首先,它的穩定性非常高,傳統鋰電池為了達到更高的能量密度,負極絕大多數使用碳材,缺點在於安全性及循環壽命不好,甚至容易因為溫度變化而發生爆炸危險。若使用鈦酸鋰材料作為負極,由於該材料結構穩定,循環壽命良好;充放電時幾乎無體積變化,較高的工作電位使得它在高速充電狀態下,材料表面不會發生鋰沉積而導致短路,安全性極優。也因此,鈦酸鋰電池可以承受極高電流通過而不會影響到壽命和穩定性,從而確保了快速充電的效率以及可靠性。
其次,傳統鋰電池負極材料在充放電的過程都會因為鋰離子的交互過程導致晶體結構變化,影響充放電轉換效率,一般多在 3000 次的充放電次數後負極材料就完全無法進行充放電,此時電池也等同宣告壽終正寢。但是鈦酸鋰電池的材料特性非常穩定,幾乎不受充放電過程的鋰離子影響,因此充放電循環理論上可高達數萬次,根據實測,在 16000 次充放電之後還能維持超過 80% 的電容量,理論上機器人就算壽終正寢,電池仍能繼續為下一臺機器人工作。
圖丨水巖科技的物流機器人正在工作
最後,鈦酸鋰電池在材料結構上,提供鋰離子三維擴散通道,這讓環境溫度不易影響充放電效率,理論上鈦酸鋰電池的電池結構在零下 50 到零上 60 度都可以進行正常充放電而不會產生任何效率上的折損或者風險。
鈦酸鋰電池美好的地方太多,但為何市場上普及率並不高?呂江提到一個關鍵原因:該電池技術的最大的短板,就是鈦酸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太低,續航能力較弱,且其對鋰元素的利用率也不到一般鋰電池的一半。換言之,如果要用鈦酸鋰電池達到一般鋰電池的電容量,就必須使用更大量的鋰元素。鈦酸鋰材料本身成本就高,如果要設計出大容量產品,就要耗用遠高於一般電池的材料,這也導致鈦酸鋰電池的整體成本可能要高過傳統鋰電池三倍以上。
呂江強調,除了鈦酸鋰電池的穩定性外,促使水巖最新一代的倉儲物流機器人改用鈦酸鋰電池的最大理由,在其可承受超大電流的快速充電能力。呂江表示,他們所使用的鈦酸鋰電池使用電流高達 120A/h 的充電座,可在六分鐘充滿八成電量,若繁忙時,甚至可控制在一分鐘充到可維持整天工作的能力,解決物流機器人因充電而被迫缺工的窘況。
快充將可從根本改變自動倉儲營運邏輯,強化營運彈性
呂江表示,雖然一般鋰電池同樣能做到快充,但他們認為並不適合於自動化倉儲的環境中。主要理由就是傳統鋰電池材料不穩定,用來做快充的風險太高,小則損壞個體機器人,嚴重的話可能整個倉庫都燒了也說不定。另外,就算使用過程都沒有發生問題,快充也會大大減損傳統鋰電池的壽命,倉管運營者最後可能會為了更換電池而疲於奔命,增加營運成本不說,也大大的降低了倉儲運轉效率。
呂江說,從傳統充電轉換到快充,可以用個方式來比擬:傳統電動大巴用的是高容量鋰電池,尋常班次結束後需要有比較長的時間進行充電,方可回複次日班次所需電力。而使用了鈦酸鋰電池取代傳統鋰電池之後,大巴可以在每次過站就進行短時間充電,並維持全日 24 小時營運,也因此就不會有服務上的空白部分。
自動倉儲物流機器人也是同樣的概念,透過快充技術可以確保最高的續戰力,即便電池即將耗光,也可在最短時間內回復工作狀態,從而確保倉儲流水線上的機器人可以隨時維持在最大數量,確保整體的工作效率。
新款機器人上線後已被驗證遠較傳統機器人傑出的可用彈性
呂江表示,水巖採用新鈦酸鋰電池的新款機器人投入使用已經將近半年,雖然新舊款最大的差別在外型以及電池使用類型,速度表現也一致,但目前在可用性及可靠性方面已經有比舊款產品更優秀的表現,平均檢貨能力亦超越業界平均水平。
另外,水巖的物流機器人擁有相當高的自主能力,雖然視野小,但系統容錯能力高,且設計了獨家的平衡避震系統,類似汽車的獨立懸掛,可容忍不是太平坦的工作環境,確保運送貨物的安全。水巖科技也提供針對不同倉儲環境設計的算法,配合系統內部的效率評估系統,從而確保各類型倉儲管理物流上的效率可達最優化。
水巖物流機器人的鈦酸鋰電池模塊來自國內另一家創立七年的公司科易動力,他們採用了業界可靠性最高的東芝電芯,從 2011 年推出至今達到零故障率的紀錄,配合自主研發的 IMS 電池管理系統,目前也廣被各種行業機器人及電動交通工具行業所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