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嘗鮮北鬥應用 部分技術走在國際前列

2020-07-03 愛濟南新聞客戶端

  6月23日,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我國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目前,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國家都開始使用北鬥系統。代表尖端科技的北鬥工程離普通人並不遙遠。除了導航,北鬥能做的事情非常多。在濟南,從企業到科研院所,很多機構研究應用北鬥技術,改變我們的城市和生活。

濟南嘗鮮北鬥應用 部分技術走在國際前列

  重汽無人駕駛HOWO礦山霸王 資料圖片

  ▶守護城市地下空間安全

  「就像人們到醫院用各類醫療設備查體一樣,通過運用信息化技術對地下空間進行檢測,可以對地下空間埋藏的各類管線進行安全預警。」山東正元地球物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元地理」)技術主管、副總工程師李才明說,他和他的團隊就是應用北鬥技術為地下空間做「體檢」的。

  地下空間檢測技術是一種運用現代探測技術,代替人工下井獲取管線井下信息數據,如管線分支方向、分支數量、管塊孔數、線纜條數、管徑尺寸、埋深、井室尺寸、管溝寬度等的一種智慧地下空間技術。李才明團隊稱之為「地下管線空間智能量測系統」。李才明所在的正元地理就是致力於管線探測、維護、運營和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專業信息技術企業,可以有效解決城市地下空間安全的諸多難題,也被稱為城市地下空間的「安全守護者」。

  地下空間的探測預警技術與老百姓的生活並不遙遠。2013年,長沙發生井蓋吞人事件後,全國各地掀起了一股城市井蓋自查運動。李才明的團隊也投入研究,並在全國率先研發城市井蓋監控預警數位化管理解決方案,智慧井蓋系統在濟南率先安裝應用。如今,僅歷下區就有300多個智慧井蓋在服役。這些井蓋安裝有探測定位裝置,一旦發生移位或被盜就會報警,維護人員就能及時知道並進行處理,防止井蓋移位造成掉井安全事件。智慧井蓋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城市井蓋管理效率,大大減少了馬路陷阱對人們的危害。

  正元地理的「基於北鬥的管線安全預警系統」聚焦城市生命線的運營保障,於2018年9月通過住建部驗收,課題技術及成果先後應用於日照、淄博、陽泉、鶴壁、許昌、棗莊等城市管網項目。

  「國家全面完成北鬥系統的部署,對於我們下遊的應用企業來說是個大好消息。」李才明說,北鬥定位系統和5G技術結合後,能提供高精確度、實時性的空間信息,像正元地理所研發的系統就能跟著提高精確度和可靠性。國家層面完成衛星部署,對企業的技術研發、產品應用都將起到推動作用。

  ▶帶來自動駕駛變革

  「5G+北鬥」高精度定位系統,能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可以實現毫秒級時延和釐米級定位。在這方面,中國重汽有著深層次的研發和應用。2018年4月,中國重汽打造了全球首臺L4級純電動無人駕駛港口貨櫃卡車。2020年1月17日,中國重汽25臺無人駕駛電動集卡在天津港成功實現全球首次整船作業,持續引領中國商用汽車智能網聯發展潮流。

  據悉,無人駕駛電動卡車安裝了北鬥定位系統和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等設備,同時輔以多項人工智慧技術,可保證上述車輛在多個場景領域,良好作業、運行。專門為港口量身打造的L4級無人駕駛電動卡車融入人工智慧、車聯網、雲計算、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新技術,同時更配備了世界先進的駕駛系統和成熟可靠的純電中央驅動控制系統,整車滿載行駛可達120公裡,且充電時間小於1小時。

  不僅如此,2020年中國重汽商務大會上還展出了無人駕駛礦車、無人駕駛客車等多款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其中,自動駕駛公交車是自動駕駛技術在客車領域的首次應用。據介紹,該車整車集自動駕駛系統、車聯網系統、平臺監控系統、安全控制系統、自動開關門系統和到站自動停車系

  統於一體,配有雷射雷達、高清 攝 像頭、組合導航定位、智能計算單元等電子設備。360度環繞覆蓋,在夜間、大霧、雨雪等各種複雜情況下,可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確保全天

  候安全運行。可以廣泛應用於機場擺渡車、工業園區、大型社區、BRT道路(規劃)等多種場景。

  未來,中國重汽將更深層次研發應用於智慧港口、智慧高速、智慧物流園區的智慧卡車產品,實現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蝶變。

  ▶部分關鍵性技術走在國際前列

  基於北鬥技術的應用項目,濟南多個研究院深度涉足。

  2019年,山東工研院組建北鬥新時空智慧產業發展協同創新中心。該中心孵化的「省域北鬥三號高精度位置綜合服務平臺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針對我國高精度衛星導航定位領域長期受制於國外的現狀,面向我國「北鬥新時空+智慧應用國際化」發展戰略需求,突破移動目標實時車道級連續導航、高時頻動態、智能分析融合、秒級傳輸通信等產業化瓶頸,解決高精度衛星導航定位關鍵軟硬體國產化、平臺運營服務標準化、多衛星系統融合、大規模基準站數據自動化處理等難題。目前,中心已研製系列終端和軟體,搭建起了國內首個基於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陸海一體、空地協同的運營級位置綜合服務平臺。

  疫情期間,創新中心研發的「疫情應急精準追蹤防擴散北鬥實時位置服務系統」在壽光上線。壽光的蔬菜運輸車安裝北鬥車載終端,一旦車輛經過重點地區,高精度四星四頻晶片系統可以電子報警,方便疫情防控部門對車輛進行重點消毒殺菌,防止疫情擴散。系統還能與卡口檢查二維碼結合使用,掃碼後可提示是否有電子通行證,便於第一時間掌握車輛運行動態,實現對物流車輛流動軌跡的精準管控,減少傳染風險。系統還可實現後臺收集數據形成分析報告,為政府疫情防控提供決策支持。

  濟南另一家鑽研北鬥技術研發機構在山東產研院。這裡的北鬥立方研究院聚焦「綜合防控,故障預警」,主要為工業園區、礦區、應急管理用戶提供一站式系統解決方案。主要技術優勢是基於北鬥及多傳感器融合的高精度導航,地下、地上、低空多維度目標探測及3D實景再生,基於北鬥的三維GIS安全管控等。

  據悉,為培養高端人才,山東工研院北鬥新時空智慧產業發展協同創新中心聯合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今年在山東大學開設全國首個北鬥新時空技術與應用微專業。

相關焦點

  • 到2035年實現濟南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走在全國前列
    到2035年實現濟南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走在全國前列 2020-11-27 1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牢記總書記囑託 奮力走在前列|創新為「濟南智造」注入源動力
    過去的一年,像浪潮集團一樣,一大批濟南企業不斷加大創新力度,為「濟南智造」注入源動力,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走在前列。聖泉集團企業技術中心副主任、酚醛樹脂研究所所長李枝芳對此十分自豪。  如今,聖泉集團輕芯鋼複合材料不僅成功用於高鐵、地鐵、動車、磁懸浮列車、大飛機等領域,還走出了國門。而由聖泉集團首創的秸稈纖維素製備生物質石墨烯技術及其系列產品,則使其成為全球石墨烯生產、應用的先行者。
  • 爭創一流、走在前列 聊城市直部分單位落實措施
    按照聊城市解放思想大討論領導小組要求,對標對表濟南南郊賓館,促進政務接待、規範管理在全省爭創一流、走在前列。具體落實措施是:  一、加強學習培訓,提升全體員工的整體水平。加強支部建設,充分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靠制度進行規範化管理,提高員工的業務素質和職業操守。
  • 2020北鬥「一帶一路」技術與應用國際培訓班開啟報名
    北鬥國際培訓班旨在面向海外提供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為主的導航定位技術應用培訓和人才開發,開展北鬥技術和產業相關的國際合作交流,推動北鬥服務全球。活動主題北鬥衛星導航技術與應用主辦單位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學術交流中心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
  • 中國氣象局與韓國氣象廳開展北鬥衛星氣象應用技術合作
    ,這對於提高雙方GNSS應用技術,在海外推廣我國北鬥衛星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從2003年開始,中國氣象局在北京建立第一個導航衛星遙感水汽站(GNSS/MET),它是GPS和北鬥的氣象應用系統。根據《紀要》,雙方將開展地基GNSS數據及基於此的解算PWV技術共享和交換;以實時FTP服務(主動獲取)共享傳輸方式共享實時每小時天頂總延遲(ZTD)和大氣水汽總量(PWV)的內容;將於2019年共享基於GPS數據解算PWV的算法相關研究成果,交換基於地基GNSS數據解算PWV技術。雙方還約定,繼續維持十個中韓沙塵暴聯合監測站運行,並共享沙塵暴觀測濃度數據。
  • 國際應用加速落地 全面建成的北鬥將開啟多大市場
    截至2019年底,國產導航型晶片出貨量已超1億片,北鬥導航型晶片、模塊高精度板卡和天線已輸出到120餘個國家和地區。開放合作:國際應用加速落地中國始終以開放合作的態度,與世界各國共享北鬥系統建設發展成果,共促全球衛星導航事業蓬勃發展。北鬥應用加速落地海外。
  • 鄭緯民:相信濟南超算在產業應用上會領先全國
    2016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16年獲得戈登貝爾獎。12月27日,在2019濟南國際超級計算產業博覽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鄭緯民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濟南超算已有比較好的基礎。下一階段,濟南需要將超算在智能製造、智能城市、智能醫療等領域用好,相信會走在全國前列。
  • 「牢記囑託 走在前列 全面開創」打造基因編輯技術高地 濟南基因...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7日訊 依託全球植物基因編輯領軍團隊,濟南推動基因編輯產業發展濟南基因編輯產業項目基地昨天在濟南高新區開工建設。與轉基因技術不同,基因編輯技術不植入外源基因,只對作物內部基因進行修飾,在作物改良的生產應用上更為安全。山東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鋒說:「打個比方,水稻好不好吃,抗不抗病可能只是一個基因位點的改變。
  • 北鬥導航有哪些創新應用
    未來我們要解決八個方面的核心技術問題,比如智能對地觀測技術,對地導航定位新方法,地球時空基準建立與維持,空天環境,衛星資源組織與調度,網絡通信與安全,智能衛星平臺與載荷等。現在正在研發一個北鬥應用的軟體,把12種定位的信息集合在一起,在手機App上提供服務。
  • 冷原子鐘技術明年有望在北鬥上應用
    明年有望把這一技術應用在北鬥上面,把我們的導航系統性能進一步提高。接下來,在載人空間站上,將發射一套空間冷原子物理裝置,將比現有的冷原子鐘還要冷,達到10的負12次方K的溫度。科技日報此前曾介紹,冷原子鐘是利用雷射使原子溫度降至絕對零度附近,使原子能級躍遷頻率更少受到外界幹擾,從而實現更高精度。
  • 12位院士聚漢參加首個中國北鬥應用大會,力推「北鬥重鎮」武漢成應用示範城市
    記者高勇 攝)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是我國衛星導航定位技術和產業的唯一性全國行業協會,其主導的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年會,是我國業內規模大、層次高、範圍廣且最具代表性的年度產業盛會,尤其是我國北鬥領域層次最高、最權威的會議,今年首次在漢舉辦,並將首個「中國北鬥應用大會」帶到武漢。
  • 北鬥收官之星發射成功,產業鏈應用將迎爆發
    北鬥在新興領域的融合應用據新華社23日報導,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稱,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經過一系列在軌測試入網後,我國將進行北鬥全系統聯調聯試,擇機面向全球用戶提供完整的全天時、全天候、高精度全球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由35顆衛星組成網絡,總投資超過100億美元,目標是減少對國外導航技術的依賴。
  • 除了手機導航,北鬥還有哪些創新應用
    」團隊入選「最美奮鬥者」:圖為團隊部分成員擺出「北鬥」兩字的造型。未來我們要解決八個方面的核心技術問題,比如智能對地觀測技術,對地導航定位新方法,地球時空基準建立與維持,空天環境,衛星資源組織與調度,網絡通信與安全,智能衛星平臺與載荷等。現在正在研發一個北鬥應用的軟體,把12種定位的信息集合在一起,在手機App上提供服務。
  • 中國氫銣原子鐘居國際先進水平 應用北鬥導航更精準
    新一代技術指標居國際先進水平,同步應用於北鬥三號衛星  氫銣原子鐘,導航更精準(厲害了,中國科技)  本報北京1月18日電 (蔣建科、部英男、吳巍)日前,我國採取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了北鬥三號第三、四顆組網衛星,這兩顆衛星上均裝載了中國航天科工二院
  • 北鬥應用丨「北鬥+氣象」應用廣效益顯;當颱風遇上北鬥
    在北鬥探空系統技術方面,自2008年以來,我國開展了多次探空比對試驗,積累了大量探空新技術儲備,並對系統持續改進完善。中國氣象局新型北鬥導航探空系統在今年7月「海燕觀測試驗計劃」中得到應用,效益顯著。據介紹,我國最新北鬥探空系統在溫度、溼度和測風等方面的觀測準確性(動態)分別達到0.4℃、5%和0.3米/秒,幾乎可以對標國際最先進的探空系統。而進一步優化的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更能提升我國新型衛星導航探空系統在定位和測風方面的技術性能。
  • 衛星導航技術與應用成果展亮點頻現 互動體驗讓人與北鬥「零」距離...
    東北網5月23日訊(記者 孫英鑫) 「快看啊,這個方向盤自己會動」在北鬥互動體驗區前,一臺北鬥自動導航駕駛系統讓觀展的市民很是驚嘆。23日,第九屆中國衛星導航技術與應用成果展在哈爾濱國際會展中心開展,在此後的三天裡,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北鬥技術在這裡會通過多種形式向人們展現,讓北鬥與人們近距離親密接觸。參展商向市民介紹農機無人駕駛導航系統。
  • 北鬥導航的山寨APP出現!大家注意避坑
    近日北鬥導航官方網舉行了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北鬥導航官方網還表示,如今大多數智慧型手機均已開始支持北鬥功能性,適配高精密度應用的智慧型手機已經上市。但就是因為北鬥的熱度大了起來,它的小麻煩也隨之而來,近段時間內,以&34;為噱頭的偽北鬥應用屢屢出現,也是利用國人對於北鬥系統不夠全面的了解,以&34;或&34;為釣魚誘餌,消費國人的愛國愛黨感情。
  • 科普:除了手機導航,北鬥還有哪些創新應用
    」團隊入選「最美奮鬥者」:圖為團隊部分成員擺出「北鬥」兩字的造型。北鬥系統中軌衛星三個軌道面各有2顆確保全球域內能收到求救者上傳UHF頻段求救信號,然後下傳給國際搜救中心,24顆中軌衛星都能接收國際搜救中心的搜救信號並通知求救者,同時可向求救者發送相關施救短報文。  在創新設計方面,因為北鬥的頻段是豐富的,現在北鬥2和北鬥3有五個頻段。再就是設計了兼容互操作信號,創新調製技術,信號質量國際領先,它接收的時候能夠和GPS的功能一樣。
  • 除了手機導航,北鬥還有這些創新應用
    」團隊入選「最美奮鬥者」:圖為團隊部分成員擺出「北鬥」兩字的造型。未來我們要解決八個方面的核心技術問題,比如智能對地觀測技術,對地導航定位新方法,地球時空基準建立與維持,空天環境,衛星資源組織與調度,網絡通信與安全,智能衛星平臺與載荷等。現在正在研發一個北鬥應用的軟體,把12種定位的信息集合在一起,在手機App上提供服務。
  • 「北鬥+」融合創新與「+北鬥」時空應用
    在這樣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如何進一步推進北鬥技術創新及應用,推動產業的轉型升級,筆者認為必須要以技術體系創新和應用模式創新為主線,積極倡導「北鬥+」融合創新和「+北鬥」時空應用發展。通過「北鬥+」推動北鬥與高端製造業、先進軟體業、綜合數據業、現代服務業等多領域的技術融合創新,通過「+北鬥」推動與各行各業信息化、智能化建設的應用融合與產業協同,從而形成並不斷完善北鬥時空應用產業生態體系,促進我國智能信息技術和產業的全面發展,服務於國家戰略的全面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