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鄭緯民,1970年從清華大學自動控制系畢業並留校任教,1982年獲得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碩士學位。
鄭緯民長期從事並行與分布處理、大規模數據存儲系統領域的科研與教學工作。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國家發明獎二等獎一項。2016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16年獲得戈登貝爾獎。
12月27日,在2019濟南國際超級計算產業博覽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鄭緯民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濟南超算已有比較好的基礎。下一階段,濟南需要將超算在智能製造、智能城市、智能醫療等領域用好,相信會走在全國前列。
算博會擴大濟南超算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記者:歡迎您來濟南。
鄭緯民:我來濟南很多次了,而且跟山東大學等高校有交流,與浪潮集團是合作夥伴,還和很多企業經常探討學術研究。
記者:您認為此次舉辦2019濟南國際超級計算產業博覽會有著怎樣的意義?
鄭緯民:非常高興來參加2019濟南國際超級計算產業博覽會。超算是我國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無論在最高性能的機器上還是在國際TOP500高性能計算機的排行榜上,中國的企業都佔據著較大的份額。
在本次算博會上,我看到很多國內外知名的高校、科研院所,也有龍頭企業和獨角獸企業來參加,這些產學研用的單位共同加入算博會,有助於推動中國計算機事業的發展,有助於擴大濟南超算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並且,我認為此次算博會還有一個重要意義,那就是通過算博會向公眾展示超算、普及超算。讓更多人認識了解超算的價值所在。
超算不再陽春白雪與每家每戶息息相關
記者:超算這個領域好像突然闖入了人們的視野中。
鄭緯民:超算一直都存在,而且它的存在非常重要。從國家層面說,超級計算機實力的強大,本身就是國家綜合實力的象徵。從行業來說,10年前,超算還是一個非常陽春白雪的事。而如今,人們幾乎都在探討智能產業,而大家都在說沒有超算、沒有數據就談不上智能產業。
記者:雖然濟南擁有超算中心,但提及超算,感覺這個領域在「天上」,普通老百姓觸及不到。
鄭緯民:我認為超算已經走向了各行各業,它幾乎涉及各個領域,而且與每家每戶息息相關。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每天都看天氣預報,預報三天以後濟南下不下雨、下不下雪。天氣預報公布之前是需要做一系列的計算,計算模式和方式都可以改變計算結果的精確性和準確度。計算網格越細,計算量越小,就越準確,可能10公裡就是一個天氣預報,而且非常準確。
記者:也就是說在我們生活中,不經意間使用的、看到的都有超算的存在?
鄭緯民:它不是在天上,超算就在每個人身邊。現在政府大力打造的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等領域都是跟老百姓息息相關的,這都離不開超算。
相信濟南超算在產業應用上會領先全國
記者:您是怎麼看待濟南超算中心的呢?鄭緯民:我到濟南超算中心參觀,看到有那麼先進的機器,建設得也非常好,我認為濟南超算已經具備了很好的基礎,並且濟南超算中心在國內是非常有地位的。
記者:濟南超算需要在哪些方面進一步改善呢?
鄭緯民:任何行業領域人才都是第一位。超算現在很多領域都在用,但是技術門檻比較高。要把它用到各行各業去,需要有人才。建議山東、濟南更加注重培養人才、引進人才,從而促進超算工作快速發展。
記者:除了在人才培養、引進方面需要加強外,在把握超算帶來的發展機遇方面,濟南還應該怎麼做?
鄭緯民:我認為對於山東、濟南來說,怎麼把超算落實到具體應用上是當下應該探索的發展方向。否則,機器擺在那裡沒人用,那就沒有任何價值了。不過,跟10年前比起來已經有很大的進步了,我們擁有很好的應用場景和應用方法。
下一階段要真正把超算落實好、用好,就是要把超算充分利用起來,融合到智能製造、智能科學計算、智能城市等重要領域中去,做出成績來。我相信山東和濟南肯定會把這個事情做好,會走在全國的前列。
戈登貝爾獎沒有我們想像中那樣遙不可及
記者:您所作《從S19看E級超級計算機與應用的發展趨勢》的報告,因為時間關係雖然簡明扼要地闡述分析,但內涵豐富,很多專家學者都紛紛表示深受啟發。
鄭緯民:我給大家分析了2019年TOP500中排名前十的超算機器。我認為,這屆榜單與上一屆相比,前十名系統排名保持不變。在上榜總數上,中國由之前的219臺增加到227臺,進一步擴大了與美國相比(118臺)的優勢,在總算力方面,美國系統算力佔比37.8%,中國由上屆的29.9%提升至31.8%。本期榜單前100的系統總算力首次突破了E級,達到了1004Pflops,顯示全球超級算力的快速穩定提升,尤其是大規模系統的數量在增加。
記者:您在報告中提到了戈登貝爾獎,這項獎項主要頒發給高性能應用領域最傑出成就。我國是否獲得過?
鄭緯民:戈登貝爾獎是國際高性能計算應用領域最高榮譽。在2014年10月的計算機大會論壇上,我們還在討論「戈登貝爾獎離我們還有多遠?」當時我們得出的結論是「估計還有四五年才能獲得。」這句話時隔兩年後,我們奪得了第1個戈登貝爾獎——「千萬核可擴展全球大氣動力學全隱式模擬」。隨後,2017年「非線性地震模擬」獲得戈登貝爾獎。
記者:您認為怎樣才能獲得戈登貝爾獎?
鄭緯民:我認為首先要應用程式在TOP500前幾名機器上全機運行。再者,應用程式有非常好的性能。
記者:您認為超級計算與應用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鄭緯民:我覺得第一個趨勢是異構架構在超算系統構建層面被廣泛接受。隨著人工智慧技術在科學與工程計算中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支持高性能張量積算的圖形加速器硬體,還可能越來越多地受到超算中心決策者的青睞。第二個趨勢,人工智慧應用有望成為超算的主流應用之一。算力一直被認為是人工智慧再次起飛的重要基礎之一。具有頂級計算能力的超算系統,理應為大規模人工智慧應用提供助力。第三個趨勢,複雜科學仿真應用的異構之路將更加艱辛。2019年的2個入圍戈登貝爾獎,都是將複雜科學計算應用在大規模異構高性能計算機上,進行深度適應的成果。研究人員通過各種技術來提高應用的可擴展性。
我認為,未來如何將複雜科學仿真應用於機器學習進行深度融合,是一個值得期待的研究方向。
(文章來源:濟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