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半導體50年前全國領先 第B02版:財經·主打 20131030期 濟南時報

2020-12-08 濟南時報

作者:田珊石曉丹

  上世紀50-80年代,濟南半導體業曾創造無數輝煌。圖片由濟半所提供□本報記者 田珊 石曉丹

  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1973年中國第一臺百萬次計算機誕生、1975年第一顆返回式衛星回收成功……這些具有歷史意義的第一次,都有濟南產的半導體元器件的功勞。

產業起步:

菸灰裡取材土設備趕超前蘇聯

  正在拓寬的和平路上,誠基中心與和平花園中間有個不怎麼起眼的大門,門口白灰粉刷的牆面上,寫著「科研生產重地」幾個大字。這裡是濟南市半導體元件實驗所(簡稱「濟半所」)的駐地,它和旗下的濟南晶恆電子有限責任公司,是上世紀60-80年代濟南的電子工業潮中所剩不多的果實。如今,這裡仍然承擔著科研和生產的職能。

  10月25日,記者來到濟半所,進門後穿過一條長長的胡同,一座三層建築出現在眼前,鐵製的門窗、灰色的水泥牆,還保持著上世紀80年代的風格。「這是我們的生產車間,現在還在生產。」濟半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以前單位的面積要大很多,如今的整個和平花園小區,曾經都是濟半所的地盤。

  與國內的大多數城市一樣,濟南的電子產業,最初起源於軍工需求。濟半所的所志上記載,濟南市半導體元器件實驗所是1958年創建的。當時,國家僅僅投資5000元購買了必要的設備,工人們邊學習研究、邊試製投產。經過3個多月的努力,試製出一臺半導體二極體的土設備。那時候生產條件極其艱難,生產使用的鍺片,都是從菸灰中提取出來二氧化鍺加工成的。儘管是土設備,卻也給濟南增添了一個新的工業品種。隨後,他們研製出了多種半導體新產品。1963年,這裡生產的二極體在上機率方面已經超過了前蘇聯。

巔峰時期:

進所的全是一流大學高材生

「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1973年中國第一臺百萬次計算機誕生、1975年第一顆返回式衛星回收成功……這些設備上面用的都是我們單位生產的二極體。」郭輝是濟半所的辦公室主任,也是幾十年的老員工,說起單位的歷史他如數家珍,「二極體很小,但它就像細胞一樣,是這些大型設備最基礎的組成零件。」

  產品生產質量好,同時加上國家的重視,濟半所蒸蒸日上。到1983年,為了更好地與市場對接,濟半所加掛了「濟南半導體總廠」的牌子。「那時候,濟南的電子行業全國領先,濟半所又是濟南的行業龍頭。上海很多無線電廠都來參觀學習。六七十年代的濟半所裡可以說是人才濟濟。很多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名校的畢業生,一畢業就被分配到濟南。」郭輝回憶說。

發展受阻:

受體制所限業務難擴展

  1980年以後,受全國電子行業蕭條的影響,半導體總廠的產量也有所下滑。到上世紀90年代初,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了。「有句話叫大船擱淺小船散。」郭輝說,看到廠子不景氣,一些技術人員開始跳槽,重新創辦企業。比如現在位於高新區的神思電子,就是在濟半所一個車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通過拓展業務,轉型做一卡通等新型電子設備,發展勢頭良好。

  濟半所和旗下的晶恆電子具有傳統技術優勢,他們研製生產的高技術、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半導體分離器件也在國內外市場佔據一定地位,承擔了多項國家「863」攻關項目。除了傳統軍工強項,他們也想拓展業務面,加強科研力量,無奈卻面臨融資難等多方面問題——— 以前欠下的舊債沒還完,無法向銀行借款;濟半所又是個事業單位,儘管也有晶恆電子有限公司的企業實體,但產權不夠明晰,因此尋找合作夥伴融資也受到影響。

  與此同時,在競爭激烈的市場條件下,市屬電子元器件製造業發展緩慢。1960-1989年間建起來的濟南半導體一廠至五廠逐漸衰落。器件生產企業僅剩下濟半所的晶恆電子一家,濟南半導體一廠至五廠除了一廠和四廠改制為民企外,其餘已經退出市場。

相關焦點

  • 鄭緯民:相信濟南超算在產業應用上會領先全國
    12月27日,在2019濟南國際超級計算產業博覽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鄭緯民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濟南超算已有比較好的基礎。下一階段,濟南需要將超算在智能製造、智能城市、智能醫療等領域用好,相信會走在全國前列。
  • 桔子財經丨2019年人才吸引力全國第8,濟南是怎樣做到的?
    在這個報告中,濟南人才吸引力位列全國第8,超過蘇州、武漢、重慶、天津、鄭州、青島、長沙等城市。濟南為什麼拿下人才吸引力全國第8?而這再次證明,實施強省會戰略勢在必行。在2019年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100強排名榜單中,「山東軍團」的排名分別是:濟南第8位,青島第16位;濰坊第41位,煙臺第42位,臨沂第49位;威海第52位;淄博第66位;德州第80位;濟寧第84位;菏澤第91位;日照第94位,山東16市中11市進入百強。很多網友疑惑的是,2019年蘇州的GDP比濟南多了近1萬億,濟南對人才的吸引力為什麼會比蘇州強?
  • 全才小生包飛 表演主持身兼兩職 第A18版:文娛 20160704期 濟南時報
    時報訊(記者武文佳)7月17日,由濟南時報和北京京劇院聯合打造的「祝賀《濟南時報》創刊20周年,慶祝建黨95周年」京劇名家流派演唱會將在歷山劇院唱響。
  • 濟南高端科技的「第一」真不少
    在工具機行業整體蕭條時,濟南二工具機連續17年保持增長,機械衝壓線訂單量連續7年世界第一,秘訣何在?這家企業擁有領先全球同行的技術實力,全自動智能衝壓線效率不斷提升,已達18次/分鐘,德國製造追趕不上,只能「汗顏」。  在國內醫藥行業滿足於人口紅利帶來的業績增長時,齊魯製藥科技創新的步子越邁越大,8年內4次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舊濟南有「濟南四大名教」,亦稱「濟南四君子」,你知道都是誰嗎?
    舊濟南有4位著名的教授,他們自小受教育於濟南,畢業於北京名牌大學,30年代後開始在濟南執教,20世紀40年代即被稱為「濟南四大名教」,亦稱「濟南四君子」。他們是王峻岑、嚴薇青、許衍梁、吳鳴崗教授。正如季羨林先生在《病榻雜記》「回憶濟南高中」中所說:國文老師董秋芳認為 「季羨林的作文,同理科一班王聯榜的一樣,大概是全班之冠,也可以說是全校之冠吧。」王峻岑1934年北京大學數學系畢業,任教於濟南齊光中學、濟南一中,1949年前即為山東政治學院(後改為山東師範專科學校、山東師範學院)副教授。
  • 「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出爐,濟南、青島表現如何?
    近日,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國家中心城市課題組聯合《華夏時報》發布「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該榜單是繼2018年後的第二次發布。該報告選取全國25個主要城市,分別從政治、金融、貿易、科技、文化、教育、醫療、交通、信息、對外交往十個維度進行比較。
  • 濟南網易有道詞典筆3專業版 加強版熱銷
    (中關村在線 濟南行情)近日,網易有道詞典筆3.0專業版 加強版在中關村在線經銷商「濟南鴻興隆信息有限公司」有售,聯繫電話:0531-82396978 / 15966635199 / 13290247666。
  • 網易有道詞典筆3.0濟南促銷專業版加強版
    (中關村在線 濟南行情)近日,網易有道詞典筆3.0(專業版/加強版)在中關村在線經銷商「濟南鴻興隆信息有限公司」優惠促銷,聯繫電話: 0531-82396978 / 15966635199 / 13290247666。
  • 濟南自古是書城 /侯林
    歷城有249種,高居榜首(參見唐桂豔《清代山東刻書史》,齊魯書社2016年版)。家刻書以傳播學術、文化為主要目的,注重校勘與刊刻質量,濟南家刻大多是刊刻自己編撰的書籍和前人的詩文,故多為集部書。濟南600種有398種為集部書。濟南朱氏,六代刻書,自第一代朱昌祚至第六代朱汲,世所罕見。《山東藏書家史略》統計先秦至民國山東藏書家共559人。
  • 濟南版「江南水鄉」,「泉城第四大名勝」呼之欲出……
    《鵲華秋色圖》元代傑出畫家、書法家趙孟創作了表現濟南山水的傳神大作《鵲華秋色圖》,圖中描繪的便是濟南鵲、華二山周邊一片山水澹澹,蒹葭蒼蒼的水鄉美景。濟南華山自古地理位置優越,在《新濟南記》一文中康有為曾說,華山為泰山向北延伸的集結點,與泰山相連,是塊「風水寶地」。
  • 2018中國國際雷射產業峰會在濟南舉辦
    6月24日,2018中國國際雷射產業峰會在濟南舉辦,行業專家學者、上下遊企業匯聚一堂,共同探討雷射行業未來發展方向。濟南市高新區智能裝備產業發展中心主任高術仁表示,濟南市正謀劃打造光信息產業創新中心,規劃了一個雷射產業園,爭取通過3-5年時間打造中國雷射產業第三極。此次中國國際雷射產業峰會由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主辦,濟南高新區智能裝備產業發展中心及濟南邦德雷射股份有限公司承辦、天津振威展覽股份有限公司協辦。
  • 解決「卡脖子」難題 濟南在全國率先布局基因編輯產業
    濟南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布局基因編輯產業,11月16日舉行項目基地開工儀式。這一項目依託全球植物基因編輯領軍團隊,致力於推動基因編輯這一革命性技術在源頭創新、作物改良及分子檢測等多個領域的產業化應用。
  • 濟南人才吸引力全國第8,很多樓盤為何還要賠錢賣房?
    其中濟南位列全國第8位,不僅超過同省兄弟青島,還遠遠超過武漢鄭州等強省會城市。根據公開的統計數據可見,濟南每年常住人口淨增加10萬人左右。這個數量雖然不多,也不算少。 2016、2017年濟南樓市最瘋狂的時候,全款才能買到房子,還得綁定車位地下室。濟南的住宅樓盤預售一拿,就賣光了。拿著錢買不上房的購房者,像是無頭蒼蠅,怎麼辦?開發商、中介利用這個心理,公寓、商鋪、寫字樓好一波促銷,積攢幾年的庫存一下賣光了。
  • 人才是「科創濟南」第一要素!第二屆「影響濟南」科技人物評選揭曉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程華、市政協副主席李繼民等與會領導為獲獎者頒獎,並啟動「影響濟南」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平臺。「影響濟南」科技人物評選,作為「影響濟南」系列評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濟南日報報業集團、濟南市科學技術局、濟南市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主辦。
  • 誤食氯化鋇,昏迷20天仍未醒 第A07版:身邊 20190217期 濟南時報
    在濟南讀研究生的史琳琳一早接到父親史甲泉的電話,得知他身體不適。史甲泉在濟南一所學校當保安,平時身體很好。史琳琳接到電話後趕緊趕到了父親的宿舍。「他嘔吐、腹瀉不止,我見到他的時候四肢也沒有力氣,是別人把他背下來的。」史琳琳回憶說。  史甲泉輾轉3家醫院,最終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住院。
  • 「希望『國潮』能成為濟南的文化符號」
    1月8日晚7:30,「影響濟南」2021「國潮」新年音樂會將在山東省會大劇院舉辦。活動由濟南日報報業集團、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聯合主辦,濟南時報·新時報、濟南市呂劇院(濟南民族樂團)聯合承辦。  為了給觀眾呈現一場絕佳的視聽盛宴,濟南民族樂團正在專心排練。6日,在現場彩排間隙,新時報記者獨家專訪了大咖級嘉賓——著名指揮家、作曲家、山東愛樂民族樂團團長李百華。
  • 濟南「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數量僅次於古都西安
    濟南「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數量僅次於古都西安 2020-12-25 13: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項目推進會濟南觀摩國家超算濟南中心等五個項目
    濟南這個項目創建設領域外資項目審批全國第一,被國務院全國複製推廣費斯託全球生產中心是全外資項目,於2017年5月落戶濟南高新區,總投資約50億元,佔地650畝,總建築面積40萬平方米。該項目採用最新的精密加工和智能製造技術進行生產,是全面對接德國工業4.0、助推新舊動能轉換的中德高端先進位造業合作典範。
  • 中國航天科技園落戶濟南 基地產業規模達50億元
    中國航天科技園落戶濟南 基地產業規模達50億元時間: 2012-04-28   來源: 濟南日報   作者: 海嶼 4月27日上午,由山東省人民政府、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主辦,濟南市人民政府、山東省科學技術廳、山東省國防科學技術工業辦公室協辦,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山東山大華天軟體有限公司承辦的
  • 2020中國(濟南)國際會展業發展大會暨中國·濟南綠地國際會展中心...
    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會長袁再青「中國的會展行業對濟南綠地的會展中心是非常關注、非常期待的。」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會長袁再青說。山東是我們國家的會展大省,去年展覽排在全國省市第三名,濟南市的會展業起步比較好、比較早、基礎深厚,去年在全國城市會展競爭力排名中,副省級城市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