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布局基因編輯產業,11月16日舉行項目基地開工儀式。這一項目依託全球植物基因編輯領軍團隊,致力於推動基因編輯這一革命性技術在源頭創新、作物改良及分子檢測等多個領域的產業化應用。
據了解,基因編輯產業化項目於2018年5月24日籤約落地濟南,項目成立山東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產業化運作,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布局基因編輯產業,目標是打造全球一流的高科技生物技術企業,成為基因編輯技術開發與應用的引領者,將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物提質增量和生命大健康各個領域提供全新解決方案。
舜豐生物總經理李峰介紹,基因編輯是一種能夠對生物體的目標基因進行定點「編輯」的工程技術,四次被評選為「世界十大科學進展」。2020年10月,新型基因編輯CRISPR-Cas9技術開發者榮獲諾貝爾獎,該技術僅用了8年時間就獲此殊榮,可以說對生命科學領域產生了革命性影響。CRISPR-Cas9系統主要由兩個元件組成,一個是負責斷開 DNA雙鏈的「剪刀」——核酸酶Cas9,另一個是負責精確定位的「導航系統」——sgRNA,「導航系統」可以帶著「剪刀」在基因組的茫茫大海中找到我們想要編輯的位點,斷開 DNA雙鏈來完成精準的修飾工作,就如同我們在電腦上編輯一篇word文檔一樣。
這種「基因魔剪」黑科技,正是目前基因科學領域的「5G」卡脖子技術,是我國打造科技強國的必爭之地。舜豐生物作為國內獨家擁有原創基因編輯核心技術底層專利的企業,已成功解決了這個「卡脖子」技術難題。
目前,該技術已經在生物醫療、基因檢測、精準育種等多個領域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和市場價值。在農業領域,基因編輯技術將成為作物育種中的一個重要工具,可以安全、高效、精準地實現作物性狀改良,解決了傳統育種周期長、目標不精準的問題。一方面為「中國人的飯碗裡裝中國糧」提供技術支撐,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另一方面將更好地滿足下遊產業乃至消費終端的需求,未來品質、風味、營養、抗性和特殊功能食品等都可通過基因編輯的方法進行定製。在檢測領域,依託基因編輯技術創新的基因檢測技術在腫瘤診斷、病毒或病原微生物檢測等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舜豐生物已成功開發基於Crispr+cas的核酸檢測體系及「新冠病毒」半小時核酸快速檢測試劑盒;在醫療領域,基因編輯技術可重新定義先天性疾病、癌症等領域的治療,為生命醫學帶來革命性變化。
濟南基因編輯產業基地項目位於山東省工研院地塊,項目規劃建設用地80畝,規劃建設總建築面積95200平方米,包括10000平方米全光照智能化溫室、10000平方米快速育種植物工廠及技術平臺實驗大樓、企業孵化基地等,將打造基因科學領域上下遊產業協同發展的產業集群。舜豐生物首席顧問專家表示,舜豐生物已經搭建了世界一流的基因編輯技術平臺,匯聚了由國內外專家領銜的180餘人研發團隊,累計申報50餘項發明專利,創製了多種高產、耐逆、高品質的作物新種質。「這是十分令人振奮和欣喜的,我們有信心,也有決心做國內第一、國際領先的基因編輯技術產業化開拓者、引領者。」
●延伸閱讀
基因編輯與轉基因完全不同
不久前,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宣布了一項重大成果:水稻親本去鎘技術獲突破。袁隆平的研究團隊同樣利用了這把「基因魔剪」,將水稻中參與吸收鎘離子的基因敲除了,獲得了不吸收鎘離子的水稻品種。這項技術的運用,為解決鎘汙染土地種植安全水稻提供了完美的解決方案。
基因編輯技術育種與我們常聽到的轉基因技術育種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技術。
轉基因技術是將人工分離和修飾過的外部基因導入到目的生物體的基因組中,從而改造生物。轉基因導入的基因片段在受體基因組中插入的位置是隨機的,並不固定。基因編輯技術不轉入外源基因,只是對作物內部存在的基因進行修飾。基因編輯技術通常是將農作物本身的一些「不良基因」敲除,達到去劣存優的目的。基因編輯的工具,如同上了屋的梯子,在使用完畢後,就被剔除了。在最終獲得的植株中,並沒有殘留一點外源成分,因此在作物改良的生產應用上更為安全。(新時報記者王穎軍)
推薦閱讀
經過近半個月的熱源調試,11月15日,濟南市正式進入供暖季。供熱首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來到歷城區將山佳苑小區,感受今冬供暖溫度。[詳細]
活動現場,來自章丘區繡惠街道王金村蔥農苗發潤憑藉大蔥高度、蔥白長度、蔥白直徑、單株重量四項指標綜合得分最高勝出,奪得2020年「蔥狀元」稱號。據悉,章丘大蔥之所以品質獨特、高大魁偉,主要源於優良的品種特性、特有的栽培方式、獨有的地理區域、豐饒的水土條件和良[詳細]
濟南歷城區小井渡口村的村民崔振和熱衷於收藏酒瓶已經22年的時間,目前為止,已收集了大大小小3000多個酒瓶。葫蘆、足球、金魚、公雞、瓦罐……白酒、洋酒、葡萄酒,各式各樣的酒瓶造型都能在這裡找到,這些酒瓶按照不同造型擺放整齊,佔滿了六個貨架。[詳細]
今日下午,濟南市氣象臺發布明顯降雨、降溫預報,受氣旋影響,預計17日下午到18日濟南市有一次大雨、部分地區暴雨過程,全市平均過程降雨量30~50毫米,局部地區超過6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17日夜間到18日上午。[詳細]
11月16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從濟南水務集團獲悉,為保障供水水質安全,18日,中建國熙臺、路勁東城、茗築美嘉等小區將停水降壓。[詳細]
11月16日上午,濟南基因編輯產業基地項目開工儀式舉行。濟南市科技局副局長黃濤、濟南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陳安彪、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學民、濟南高新區創新谷發展中心主任陳曉勇、濟南高新區創新谷街道辦事處書記耿春山、濟南高新區創新谷街道辦事處主任張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