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卡脖子」清單為任務清單,「B計劃」是科研創新必答題

2020-09-17 新京報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圖片來自國新辦網站

「我們把『卡脖子』的清單變成我們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9月16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了中科院「率先行動」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情況,並表示「率先行動」第二階段要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包括航空輪胎、軸承鋼、光刻機等,集中全院力量聚焦國家最關注的重大領域攻關。

消息一出,引發廣泛關注。

科研創新需要國家「有心栽花」

面臨阻力和困難,迴避不是辦法,正視困難和窮盡各種方法解決,建設自主可控的「B計劃」,才是唯一可行的選擇。此次中國科學院提出的科研任務清單,正是攻堅克難、突破重圍的積極應對舉措。

可以看到,在應對「卡脖子」的問題上,中科院有了大的思路。如首先解決體制問題,目前已經設立了創新研究院、卓越創新中心、大科學中心和特色所四類機構,根據科研性質不同進行分類定位、分類管理、分類評價、分類資源配置。

另一方面,也對不同的科研項目設立先導專項,分為A類先導專項,面向國家重大需求;B類先導專項,主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C類先導專項,與企業合作,解決「卡脖子」問題。

「率先行動」第一階段部分階段性成果。圖片來自中科院官網

科技創新和強大,是國家發展的強大基礎。而在科技發展的進程中,既有有心栽花的成功,也有無心插柳的突破。前者在各國國家意志和競爭的項目中多有體現,如「曼哈頓工程」「阿波羅計劃」和「人類基因組計劃」,在中國也有「兩彈一星」。

可以說,強有力的國家意志,是技術研發的重要推動力。很顯然,從當下的環境看,某些核心技術的缺位早已超越個別企業的難題,而上升為整個國家的危機。因此,聚焦「卡脖子」清單、構建中國的B計劃,是實現高質量發展與核心技術突破的必答題。

尊重科學規律,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科研創新的規律之一是循序漸進。科研新產品和重大成果的產生尤如孕育新生命,需要時間,需要營養,也需要環境。在這個方面,半導體晶片的研發極具典型意義。

晶片的研發在中國起步較晚,並且圍繞晶片的各項技術也都非常複雜,涵蓋設計、製造、封測等主要環節,我國在前兩個環節與世界頂尖水平都還有差距,以致在他人「卡脖子」時很難招架。

原因當然有很多,但可以主要歸因於科研機制和環境、時間積累和人才激勵。科研機制和環境具體體現為成本投入和收益。一個晶片的材料和技術的成本動輒上成千上萬億元,有業內人士坦言,「500億元造晶片遠遠不夠」,因此一般的企業難以承受這樣的投入。即便有能力投入,回報的周期也是以數十年為計,最短也要做好10-20年周期的準備,而且還不一定能收回成本。

同時,晶片行業本身迭代很快。摩爾定律指出: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雖然這一理論並非完全準確,但也側面證明了這一產業競爭的殘酷性。

從半導體的集成電路晶圓看,全球第一晶圓代工業者臺積電,從2017年的10納米到2019年的7納米,再到2020年的5納米只用了3年時間;而排名全球第三的三星電子也是從2017年的10納米到2019年的7納米,到現在還造不出5納米的元件。可見,這是一個產品更新迭代極快,同時又是技術要求極高的產業。想要和頭部企業並跑都非常難,何況還要趕超。

晶圓展示。圖片來自新京報網

因此,對科研攻關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既要想方設法「彎道超車」,更需扎紮實實地「緊跟不舍」。所以變「卡脖子」清單為任務清單之餘,要在尊重科學規律的基礎上有定力、肯投入。

要通過管理創新,激發科研人員潛能與合作精神

除了投入,科研環境和人才激勵更是重要因素。在科研上要形成「良幣驅逐劣幣」的機制,通過機制的改革去激勵科研人員靜下心來創新和打磨新產品。

還是從晶片研發看,晶片雖小,但其中包含了上億甚至數十億很小的電晶體,而且電路結構極為複雜,其中的晶片光刻更為尖端和複雜,小小一枚晶片涵蓋了人類多重科技知識與工藝,包括材料物理、光學、電子學、數學、化學等基礎理論,還有上百年積累的機械製造、化工技術與工藝。這就需要多方面才能的科技人員齊心協力攻關才有可能突破。

因此,這既是一個技術問題,也是一個管理問題。如果把技術看成是「硬體」的話,合理的管理方式就是必不可少的「軟體」。

在這方面,有大量工作要做,還有海量認知需要更新。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改善科研環境以及社會人文環境,改變科研評價體系,讓人才把最多的時間和最大的精力放到科研上去。先把基礎打牢,把每種高精尖產品所需要的成套規模落實,才談得上在未來出成果。否則,就有可能違背規律,甚至出現套殼造假事件。

當然,在解決卡脖子清單的科研攻關項目時,也別忘了相關的基礎研究。高錕當初的光纖研究其實沒有多少人看好,但是在幾十年後,網際網路通訊得益於它也離不開它,這正是無心插柳對於今天有心栽花的支撐。

故而,我們既要針對「短板」去用力,也要著力去進行新領域的開拓和創造,將中國的人口優勢轉化為人才優勢,創造出其他國家「求而不得」的核心技術,這也是解決「卡脖子」的另一條重要路徑,不能偏廢。

□張田勘(專欄作者)

編輯 孟然 校對 李立軍

相關焦點

  • 把「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
    非洲豬瘟病毒結構及其組裝機制,再到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重組亞單位疫苗……近年來,充分發揮多學科綜合和建制化優勢,中科院產出了一大批重大原創成果,引領帶動我國若干領域、方向躋身世界前沿,攻克了一大批關鍵核心技術,有力支撐和解決了國家的一些重大需求,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 中科院:將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集中攻關
    南都訊 9月16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稱,「率先行動」計劃第二階段要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集中全院力量聚焦國家最關注的重大領域攻關。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
  • 中科院院長:把美國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清單,終能打翻身仗
    9月16日,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表示:把美國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被卡住脖子的滋味不好受,外國能搞的,難道中國人不能搞?瞄準目標,集智攻關,向科技廣度和深度進軍;遵循科學發展規律,培育創新土壤,科技創新必能噴湧而出。咬緊牙,拿出當年搞「兩彈一星」的精氣神,終能打翻身仗!
  •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把美國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
    9月16日,國新辦舉行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情況發布會第一階段科技產出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產出了一大批重大成果。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謀劃「率先行動」計劃第二階段的目標,從2021年到2030年。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當前,國家科技的發展正在轉型,經濟高質量發展也需要科技高質量發展。同時還面臨著美國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打壓,希望在這方面能夠做一些工作。
  • 中科院院長:把「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
    近些年,我國科學家從未停止在諸多科技領域的研究,希望我國科技創新能在若干領域躋身世界前列。但由於科研基礎仍存在短板,在我國這些年科學技術的發展過程中,難以突破核心技術的問題非常突出。當我國通過科技創新為經濟和民生提供促進因素時,一些國家試圖在我國科技領域「掐脖子」,從我們薄弱的地方進行打壓。但我國科學家在這方面的應對,向來非常「漂亮」。
  • 中科院:將「卡脖子」問題和國外出口管制清單轉化為任務清單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16日的發布會上介紹說,將在「率先行動」的第二個階段目標當中,進一步加強部署,將「卡脖子」的問題和國外出口管制的清單轉化為自己的任務清單。16日,國新辦就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介紹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把「卡脖子」清單變成攻堅清單
    圖為6月23日,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新華社記者 薛晨 攝「我們把美國『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比如航空輪胎、軸承鋼、光刻機,還有一些關鍵的核心技術、關鍵原材料等。」9月16日,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的這番話受到廣泛關注。
  • 美國卡脖子清單變科研任務,中科院未來10年將全面實現「四個率先」
    由於中國對於個別方面的研究起步晚,所以也造成了一定的缺陷,美國的卡脖子清單對於中國確實是嚴重的影響,但是有壓力就有動力,中國人自然是不會屈服的。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表示,所謂的美國卡脖子清單將是我們的科研任務清單,我們會逐一進行突破,在未來10年內,中科院希望能夠全面實現「四個率先」,我們也將為此不懈奮鬥。
  • 將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中科院集中力量聚焦國家重大領域攻關
    與非網 9 月 18 日訊,「我們把『卡脖子』的清單變成我們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近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了中科院「率先行動」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情況,並表示「率先行動」第二階段要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包括航空輪胎、軸承鋼、光刻機等,集中全院力量聚焦國家最關注的重大領域攻關。消息一出,引發廣泛關注。
  • 中國科學院:將「卡脖子」問題和國外出口管制清單轉化為任務清單
    每經記者:周程程 每經編輯:廖丹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周程程 攝9月16日,國新辦就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項目部署方面,除了承擔國家的一些重大任務之外,科學院自己設立了先導專項,分成三類,A類先導專項面向國家重大需求,B類先導專項主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C類先導專項是跟企業合作,解決卡脖子問題。
  • 蓋茨反對晶片斷供,中科院痛下決心:把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清單
    把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事實上,蓋茨的擔心不無道理。在經過了幾年的多方磋商與博弈後,美國晶片斷供&34;的同時,也徹底給了中國了一針&34;,讓華為和中國科學家們痛下決心——集中攻堅,補足短板。日前,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中國科學院&34;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發布會上表示,面對美國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打壓
  • 中科院釋放重磅信號:美國卡脖子清單成為我國科研任務
    中科院公布未來十年新計劃,意打造新的科研生態明確"四個率先",意圖在2030年前全面實現,目前,這個計劃已經來到第二階段。直指美國威脅據北京日報客戶端報導,中科院釋放重磅信號,該院院長白春禮在當天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詳細介紹了這一計劃第二階段,稱現在我院已經設立了卓越創新中心、特色所、創新研究院以及大科學中心,目的是為適應不同性質科研領域進行分級管理、定位、評價、資源分配等。
  • 工博會觀察 | 將「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清單
    「我們常說做科研要對標國際水平,北鬥三號衛星首先體現了我國科技領域創新驅動,真正從『跟跑』到『比肩超越』的跨越式發展,在北鬥三號衛星上實現了關鍵核心技術完全自主可控,核心器部件100%國產化,這是了不起的成績。」中科院北鬥衛星系統副總指揮陳志峰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 觀察 | 把「卡脖子」清單變成攻堅清單 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
    圖為6月23日,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新華社記者 薛晨 攝)「我們把美國『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比如航空輪胎、軸承鋼、光刻機,還有一些關鍵的核心技術、關鍵原材料等。」9月16日,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的這番話受到廣泛關注。
  • 攻堅「卡脖子」清單,中科院大有可為
    來源:微信公眾號「風雲之聲」(ID:fyvoice)、環球時報,作者:陳經日前,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要將美國「卡脖子」的設備清單,轉變成科研任務進行布局。中科院容易給人「發論文多、基礎科研多、工程應用少」的印象。這是個很大的誤解。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初就組建了中科院,目的很明確:解決重大國防科研問題。兩彈一星是當時中科院的首要研發任務,不要說發論文,隱姓埋名多年都需要。國防優先,基礎研究的任務沒那麼緊急。
  • 攻堅「卡脖子」清單,中科院大有可為|陳經
    要掰開美國卡脖子的手,中科院必須有所作為,也大有可為。日前,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要將美國「卡脖子」的設備清單,轉變成科研任務進行布局。中科院容易給人「發論文多、基礎科研多、工程應用少」的印象。這是個很大的誤解。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初就組建了中科院,目的很明確:解決重大國防科研問題。兩彈一星是當時中科院的首要研發任務,不要說發論文,隱姓埋名多年都需要。國防優先,基礎研究的任務沒那麼緊急。
  • 中國高科技被美國"卡脖子"?中科院表態:列成科研清單逐一攻破
    白春禮表示,第一階段的工作已經圓滿結束,而計劃的第二階段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劃中,中國將推動體制機制改革,設立不同的四個機構,根據科研的不同性質進行劃分,這一部分的工作將在2025年之前完成。白春禮強調,中國正在全力將美國&34;的清單,變成中國的科研任務清單。
  • 中科院院長:按美制裁清單設立科研目標籤軍令狀
    中科院院長:按美制裁清單設立科研目標籤軍令狀綜合 鳳凰網 今天國新辦網站消息,9月16日,國新辦就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情況舉行發布會。會上,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中科院作為一個科研機構,不能包打天下,還是要聚焦關鍵的核心技術,有效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
  • 中科院的下一個科研任務清單加上它,意味著什麼?
    中國科學院的科研任務清單持續增加。有效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這意味著什麼?華為公司大家都很熟悉,2019年,華為公司營收超過8000億元,是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運營商,全球第二大的手機廠商。但是就是這麼一家巨頭企業,卻因為被」卡脖子「,過得卻並不如意。
  • 中科院與華為舉行座談,將光刻機等「卡脖子」問題作為科研任務
    9月16日,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在 「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情況舉行發布會上表示,中科院作為一個科研機構,不能包打天下,還是要聚焦關鍵的核心技術,有效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