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長:按美制裁清單設立科研目標籤軍令狀

2020-09-17 仰望天空154392847

中科院院長:按美制裁清單設立科研目標籤軍令狀

綜合 鳳凰網 今天

國新辦網站消息,9月16日,國新辦就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情況舉行發布會。會上,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中科院作為一個科研機構,不能包打天下,還是要聚焦關鍵的核心技術,有效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 圖片來源:國新辦網站

白春禮表示,未來十年中科院會針對一些卡脖子的關鍵問題做一些新的部署。這些新的部署包括:

一是超算,我們自己研發出自己的超算系統,已經應用到氣象預報、分子設計、藥物研發、大氣預報等,還可以用到基礎性的研究、宇宙學研究等。

二是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中科院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白春禮說,包括航空輪胎、軸承鋼、光刻機在內的一些關鍵核心技術、關鍵原材料等,中科院將集中全院的力量來做。

白春禮在發布會上還指出,中科院作為一個科研機構,不能包打天下,還是要聚焦關鍵的核心技術,瞄準關鍵的基礎材料、關鍵核心的工藝、基礎算法、重大裝備等基礎性、戰略性的關鍵核心技術的需求,在光刻機、橡膠輪胎、高端晶片等方面,爭取要主動揭榜,發揮多學科的綜合和建制化優勢,集結精銳力量組織系統攻關,有效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

白春禮介紹,中科院在院層面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加強組織推進和統籌協調,明確任務的組織單位,科研人員全身心投入到科技攻關當中,籤署軍令狀。

項目部署方面,中科院自己設立了先導專項,分成三類,A類先導專項面向國家重大需求,B類先導專項主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C類先導專項是跟企業合作,解決卡脖子問題。

2018年啟動了超算系統、網絡安全、潛航器三個C類專項,2019年新啟動了處理器晶片與基礎軟體、電磁測量、仿生合成橡膠、高端軸承、多語音多語種技術一共5個C類專項,和A、B類不一樣,和企業合作,希望專項完成之後能夠替代。

白春禮院長還說了什麼?

9月16日,國新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就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有關情況作出具體介紹。據透露,在這一階段,中科院率先在國際上實現了千公裡級的量子糾纏星地密鑰分發,從衛星向地面雙向的量子糾纏分發,這在全世界上還是首次。

中科院量子信息基礎研究和集成應用處國際領跑地位

白春禮表示,「率先行動」計劃共分「兩步走」,第一步是從2014-2020年底,要基本實現「四個率先」,2020年—2030年要全面實現「四個率先」。而今年也是「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的收官之年。

六年時間,「率先行動」計劃實施效果如何?白春禮介紹,「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科技產出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產出了一大批重大成果。一是量子信息基礎研究和集成應用處國際領跑地位。中科院率先在國際上實現了千公裡級的量子糾纏星地密鑰分發,從衛星向地面雙向的量子糾纏分發,這是世界上第一次。此外,中科院也在這期間創造了光纖量子密鑰分發超過500公裡的世界記錄。這一階段中科院第一次實現了洲際量子通訊,通過量子密鑰進行保密的洲際量子通訊。

中科院物理所還在這期間於固體中首次發現外爾費米子。白春禮介紹稱,美國物理學會在2018年出了一個論文集,而該論文集收集的唯一一個來自中國本土的成果,就是中科院發現的外爾費米子。同時,中科院也首次在鐵基超導體當中發現了馬約拉納束縛態。

海鬥一號到達馬裡亞納海溝海底實現自主探測

二是深空深海一些戰略必爭領域搶佔制高點。中科院先後發了6顆科學衛星,比如墨子號、量子通信實驗衛星,「悟空」號暗物質粒子實驗衛星,是全世界第一個做暗物質探測的研究機構。同時,中科院還發射了中國第一顆探測引力波的「太極一號」衛星。這6顆科學試驗衛星基本形成了中科院空間科學衛星體系化的能力,也在國際空間科學領域佔據了有力地位。

在航天探測工作中,中科院還全面參與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設。據白春禮透露,在北鬥三號衛星中,目前在天上有12顆屬科學院完成。而由中科院牽頭負責的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中科院已完成數百套有效載荷的研製。

在科學院涉海工作上,現已成功研製了「海翼」號、「潛龍」號、「探索」號、「海鬥號」、「海星號」為代表的譜系化的深海無人裝備,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

「我們的『海鬥一號』到達馬裡亞納海溝,深潛深度達到了10907米,這是最深的地方。」白春禮表示,在海底實現了海底自主探測,採樣一體化,這種譜系化的深海裝備引領我國海洋更好地進入萬米時代。

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六年使社會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4350億

三是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的戰略支撐。白春禮在會上介紹,六年來,在科技創新22項新成果中,其中14項由中科院牽頭完成或作出重要貢獻。白春禮表示,在過去六年,共有7項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其中科學院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了三項,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了一項,佔全國總數的57%。另在自然指數國際排名當中,中國科學院連續8年佔據榜首。

同時,在兩院評選的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中,白春禮稱,科學院作為第一完成人和完成單位一共有32項,佔了全部的53%。而科學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在過去六年使社會企業實現銷售收入共計24350億元,新增利稅共計2983億元。

除了這些可見的數據,白春禮表示,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中科院也提供了重要的戰略支撐。在中科院承擔的一大批大科學裝置建設中,就包括在貴州的中國天眼,500口徑射電天文望遠鏡。另在廣東東莞建了中國第一臺散裂中子源,一大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也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標誌性成果。

此外,中科院研發的一批優質高產農作物新品種得到大規模推廣使用。近三年裡,這些新品種累計在全國推廣了3千多萬畝,為解決糧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本文綜合自每日經濟新聞、紅星新聞

相關焦點

  • 中科院立軍令狀點名美科技,川普或要慌了
    據環球時報報導,中方把美國&34;的清單變成了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中國將會爭取在第二期聚焦在國家最關注的重大領域,集中中科院的全部精力進行研發奮鬥!中科院立軍令狀點名美國科技對於美方多次對中國科技的制裁,中國晶片終將崛起,中科院點名美國科技立下軍令狀要求院內所有科員學士奮發全力,必定攻克光刻機的難關,不讓美國看笑話!據美國半導體協會發出的警告來看,如今中國晶片位居全球首位,各個國家的晶片資源利用發展也都需要通過中國晶片的製造才能進行!
  • 中科院:制裁清單變成科研清單,光刻機是重點,ASML緊急回應
    對於我們在科技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中科院白春禮院長表示,中科院在未來的研究過程中會集中優勢力量去從事美國現在「卡脖子」的核心技術的研究,美國對我們的制裁清單在未來將變成中科院進行攻克的科研清單,同時對光刻機的研究將是未來一段時間的重點項目。
  •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把美國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當前,國家科技的發展正在轉型,經濟高質量發展也需要科技高質量發展。同時還面臨著美國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打壓,希望在這方面能夠做一些工作。白春禮在發布會上透露,前期中科院已經做了一些工作,未來十年還會針對一些卡脖子的關鍵問題做一些新的部署。
  • 美國卡脖子清單變科研任務,中科院未來10年將全面實現「四個率先」
    文\唏兮近年來,美國持續針對中國,在多項技術上對中國實施制裁,制約中國的產品進程。由於中國對於個別方面的研究起步晚,所以也造成了一定的缺陷,美國的卡脖子清單對於中國確實是嚴重的影響,但是有壓力就有動力,中國人自然是不會屈服的。
  • 中科院:將「卡脖子」問題和國外出口管制清單轉化為任務清單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16日的發布會上介紹說,將在「率先行動」的第二個階段目標當中,進一步加強部署,將「卡脖子」的問題和國外出口管制的清單轉化為自己的任務清單。16日,國新辦就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介紹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中科院釋放重磅信號:美國卡脖子清單成為我國科研任務
    川普政府領導下的美國不斷地延展"美國優先"觸角,對大洋彼岸的中國頻繁發起貿易制裁,這點尤其體現在華為5G業務上。為此,我國中科院雷霆出擊,推出一系列針對美國制裁策略。中科院公布未來十年新計劃,意打造新的科研生態
  • 中科院院長:把美國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清單,終能打翻身仗
    9月16日,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表示:把美國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被卡住脖子的滋味不好受,外國能搞的,難道中國人不能搞?瞄準目標,集智攻關,向科技廣度和深度進軍;遵循科學發展規律,培育創新土壤,科技創新必能噴湧而出。咬緊牙,拿出當年搞「兩彈一星」的精氣神,終能打翻身仗!
  • 中科院院長:把「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
    但由於科研基礎仍存在短板,在我國這些年科學技術的發展過程中,難以突破核心技術的問題非常突出。中科院院長白春禮16日表示,「我們把『卡脖子』清單變成我們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白春禮院長表示,未來中國科學家們將繼續針對一些「卡脖子」問題做出部署。迎接挑戰、創造機遇。免責聲明:本文由《百姓觀察室》原創創作,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部分消息參考:中國經濟網
  • 中科院:將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集中攻關
    南都訊 9月16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稱,「率先行動」計劃第二階段要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集中全院力量聚焦國家最關注的重大領域攻關。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
  •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答封面新聞:已啟動處理器晶片等「卡脖子」領域專項研究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圖片來源:國新辦網站)封面新聞記者 代睿「科學院將在『率先行動』第二個階段目標當中,進一步加強部署,將『卡脖子』的問題和國外出口管制的清單轉化為我們的任務清單9月16日上午,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回答封面新聞記者提問時這樣表示。近期,隨著國際形勢變化,相關產業被外國「卡脖子」問題引發關注。9月15日,美國對華為全面「斷供」政策開始正式生效。據媒體報導,從這天起,為華為代工麒麟系列高端5G晶片的臺積電、SK海力士及三星等廠商停止為華為供貨。
  • 中科院院長:集中力量攻克光刻機等「卡脖子」技術
    會上,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中科院作為一個科研機構,不能包打天下,還是要聚焦關鍵的核心技術,有效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中科院院長白春禮 圖片來源:國新辦網站白春禮表示,未來十年中科院會針對一些卡脖子的關鍵問題做一些新的部署。
  • 中科院表態:列成科研清單逐一攻破
    important}據央視新聞報導,9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了新聞發布會,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就中國的&34;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對此,中科院做出了全新的部署,中科院研究出了自己的超算系統,已經應用在了藥物研發、氣象預報、分子設計等領域,而對於一些關鍵的材料和核心技術,中科院正在想辦法一一攻破。
  • 將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中科院集中力量聚焦國家重大領域攻關
    與非網 9 月 18 日訊,「我們把『卡脖子』的清單變成我們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近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了中科院「率先行動」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情況,並表示「率先行動」第二階段要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包括航空輪胎、軸承鋼、光刻機等,集中全院力量聚焦國家最關注的重大領域攻關。消息一出,引發廣泛關注。
  • 立下軍令狀!中科院點名美國科技,美國精英:中國芯崛起無法阻擋
    終於,中科院強勢發聲——劍指中科院正式宣布:從2021年到2030年要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比如航空輪胎、軸承鋼、光刻機,還有一些關鍵的核心技術、關鍵原材料等,把中科院未來的目標聚焦在國家最關注的重大的領域,集中全院的力量來做。
  • 變「卡脖子」清單為任務清單,「B計劃」是科研創新必答題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圖片來自國新辦網站「我們把『卡脖子』的清單變成我們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9月16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了中科院「率先行動」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情況,並表示「率先行動」第二階段要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包括航空輪胎、軸承鋼、光刻機等,集中全院力量聚焦國家最關注的重大領域攻關。消息一出,引發廣泛關注。
  • 蓋茨反對晶片斷供,中科院痛下決心:把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清單
    把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事實上,蓋茨的擔心不無道理。在經過了幾年的多方磋商與博弈後,美國晶片斷供&34;的同時,也徹底給了中國了一針&34;,讓華為和中國科學家們痛下決心——集中攻堅,補足短板。日前,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中國科學院&34;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發布會上表示,面對美國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打壓
  • 攻堅「卡脖子」清單,中科院大有可為
    來源:微信公眾號「風雲之聲」(ID:fyvoice)、環球時報,作者:陳經日前,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要將美國「卡脖子」的設備清單,轉變成科研任務進行布局。中科院容易給人「發論文多、基礎科研多、工程應用少」的印象。這是個很大的誤解。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初就組建了中科院,目的很明確:解決重大國防科研問題。兩彈一星是當時中科院的首要研發任務,不要說發論文,隱姓埋名多年都需要。國防優先,基礎研究的任務沒那麼緊急。
  • 中科院要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領域取得突破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中科院不能包打天下,還是要聚焦關鍵的核心技術,瞄準基礎材料、核心工藝、基礎算法、重大裝備等基礎性、戰略性的關鍵核心技術需求,在光刻機、橡膠輪胎、高端晶片等方面,我們爭取要主動揭榜,發揮多學科的綜合和建制化優勢,集結精銳力量組織系統攻關,有效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
  • 白春禮:中科院不能包打天下,還是要聚焦關鍵的核心技術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中科院不能包打天下,還是要聚焦關鍵的核心技術,瞄準基礎材料、核心工藝、基礎算法、重大裝備等基礎性、戰略性的關鍵核心技術需求,在光刻機、橡膠輪胎、高端晶片等方面,我們爭取要主動揭榜,發揮多學科的綜合和建制化優勢,集結精銳力量組織系統攻關,有效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
  • 攻堅「卡脖子」清單,中科院大有可為|陳經
    要掰開美國卡脖子的手,中科院必須有所作為,也大有可為。日前,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要將美國「卡脖子」的設備清單,轉變成科研任務進行布局。在代表高水平論文發表情況的「自然指數」國際排名中,中科院連續8年位居全球所有機構第一名。中科院容易給人「發論文多、基礎科研多、工程應用少」的印象。這是個很大的誤解。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初就組建了中科院,目的很明確:解決重大國防科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