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唯一!濟南這家企業拿下兩個核電領域核心技術許可,打破國外

2020-12-06 騰訊網

12月2日上午10點,美核電氣(濟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技術官李蘇在坐落於濟南高新區齊盛大廈的研發中心內,正帶領團隊展開對主給水超聲波流量計測試方案的討論。這又將是一款打破美國壟斷的核電關鍵儀控裝備。由於技術壟斷,現有儀控裝備不僅售價昂貴,超過千萬元,而且在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下還存在極大的供貨風險。

11月30日,該公司通過國家核安全局有關民用核安全設備設計和製造方面所要求的各項能力審查,成為目前全國唯一獲得核級流量計和核級液位計《民用核安全設備設計許可證》、《民用核安全設備製造許可證》的企業。從2019年9月獲得國家核安全局受理,到2020年11月通過審批,他們也創下了國內核電裝備審批最短用時的記錄。

我國是核電大國,核電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且國產率超85%。依賴進口的設備主要是以核電儀控和核測裝備為代表的高端核電裝備技術。「核級流量計和核級液位計都屬於被國外『卡脖子』的範疇。」李蘇說,拿下這兩個許可證,意味著美核電氣成為全球第二家掌握相關技術的企業。相關儀器將供應給華龍一號、國和一號這兩個第三代民用核反應堆,替代美國進口設備。

2012年4月,美核電氣落戶濟南高新區,成為國內首個擁有中國三大核電集團——中核、中廣核和國電投集團一級儀控類合格供應商資質的民營企業。

「3年前,我們聯合中國核電行業泰鬥級專家葉奇蓁院士及多位國內頂尖核電專家,開始研發核級流量計。」李蘇介紹,這款流量計不但要在核電設備運行正常的情況下運轉,還要求在核電機組發生類似福島核洩漏等重大事故時,仍能正常運轉。為了找準技術參數,科研人員將流量計放在烤箱裡,將溫度設定為110℃連續烘烤了3個月,同時模擬地震、核輻照等各種故事狀態,最終通過了40項嚴苛鑑定,攻克所有技術難關。

「現在我們已成功研發了30多款核電關鍵裝備,解決了數十項中美貿易戰中的『卡脖子』技術難題,產品成功運用在秦山、大亞灣、嶺澳、嶺東、田灣等40多個國內核電站,以及巴基斯坦喀拉蚩、恰奇馬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核電站,助力中國核電自主發展。說道這裡,李蘇難掩自豪。此外,他們還與葉奇蓁院士及26名核電權威專家建立了山東首個核電院士工作站,匯聚了以徐玉明、陸祖祥等為代表的國內頂尖核電專家。

目前,美核電氣在高新區已投資建設核電設備研發中心和生產流水線,與烏克蘭ECOTEST公司和烏克蘭國立科技大學聯合成立了中烏核電高端裝備研發中心等,並與山東核電和國核示範核電公司籤約,計劃合作核電儀控類設備研發生產項目,做大做強山東核電產業,打造以核島主設備機器人再製造裝備、核電專用主控系統、核級傳感器、核輻照測量裝備和核電裝備鑑定中心等產品和服務為重點的千億級核電高端裝備產業集群。

而在11月20日結束的中德中小企業合作交流大會上,美核電氣核電關鍵儀控裝備國產化項目成為大會11個籤約項目之一。據悉,美核電氣計劃成立全資子公司「山東美核控制技術有限公司」,建設美核電氣核電關鍵儀控裝備國產化項目。該項目總投資約3.1億元,總建築面積約6.7萬平米,項目建成後,將徹底打破國外在核級關鍵儀控裝備領域的壟斷。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美核電氣作為濟南高新區自主培育的企業,將成為全國核電高端裝備製造產業的領軍企業。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健 報導)

相關焦點

  • 中國打破國外核電技術壟斷!
    中國打破國外核電技術壟斷!>經現場確認,該機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機組狀態良好,為後續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奠定堅實基礎,並創造了全球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績。這標誌著中國打破了國外核電技術壟斷,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這對我國實現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的跨越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龍一號的信心。
  • 煙臺萬隆研發出「特銅」 打破動車核心部件國外壟斷
    位於開發區的萬隆真空冶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目前規模並不大,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山東省創新型試點企業。主要從事有色金屬新材料、新產品的研究與開發,特別是在高強高導特種銅合金新材料的研製領域擁有多項技術訣竅,產品除了服務於高鐵外,在地鐵、核電、航天、軍工、冶金、機械、能源等領域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剛剛,中核華龍一號成功併網發電:中國打破國外核電技術壟斷
    據「中核集團」微信公號,11月27日00時41分,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發出第一度電。經現場確認,該機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機組狀態良好,為後續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奠定堅實基礎,並創造了全球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績。
  • 山東要建三座核電站 核電工業大蛋糕濟南能否分杯羹?
    於是,宏達公司準備進軍核電裝備製造業領域,申請資格生產核級壓力容器,原因很簡單,核級壓力容器價格高,是普通民用壓力容器的5倍以上;但要求也極為嚴苛,不僅需要硬體上投入,還得提升員工技術水平,而且一申請就是5年,花了6000餘萬元;最後在2012年,拿下這一許可證,企業生產技術水平得到提高。  「2012年,核級壓力容器訂單幾乎是零。」
  •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併網成功,中國正式打破國外核電技術壟斷!
    今天0時41分,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經現場確認,該機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機組狀態良好,為後續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奠定堅實基礎,並創造了全球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績。
  • 邊戰疫邊創新 中央企業攻下這些關鍵核心技術!
    在全力抗疫、有序復工的過程中,  中央企業真抓實幹打響提質增效攻堅,  科技攻關力度不減,  在全體科研人員的努力下,  一些長期以來的技術壁壘被打破,  核心技術被攻克,  創新成果又「上新」,  創造出多個「國內首個」「世界第一」,  為「提質增效」注入強大動力。
  • 特種玻璃纖維核心技術打破國外壟斷,重慶曆經十年研究,成果喜人
    在9月22日召開的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高性能特種玻璃纖維及綠色製造關鍵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成果獲得了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其標誌著,中國成功打破國外壟斷,掌握了特種玻璃纖維核心技術。玻璃纖維具有價格低廉、抗腐蝕性好、機械強度高等優點,所以自1938年,歐文斯·科寧玻璃纖維公司的員工斯萊特將其製造出來後,玻璃纖維就被廣泛使用於軍事、工業、建築等各個領域。不過,普通的玻璃纖維有著脆性(易斷裂破壞)、耐磨性差等缺陷。隨著技術的提升和市場的需求,特種玻璃纖維自然而然的誕生了。
  • 邊戰疫邊創新 央企攻下這些關鍵核心技術|中央企業|華東光電集成...
    在全力抗疫、有序復工的過程中,中央企業真抓實幹打響提質增效攻堅,科技攻關力度不減,在全體科研人員的努力下,一些長期以來的技術壁壘被打破,核心技術被攻克,創新成果又「上新」,創造出多個「國內首個」「世界第一」,為「提質增效」注入強大動力。
  • 打破國外技術的壟斷,這家中國企業,成功擠進全球十大機器人榜單
    中國機器人之王誕生:眾所周知,日本機器人產業非常發達,如發那科、安川機器人、川崎重工等知名企業,在全球工業製造領域具有舉足輕足的地位,可以說日本的企業長期佔據著高端製造產業。而近年來國內也湧現了一批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企業,新松機器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全球機器人十大巨頭排名,國內目前也只有新松機器人能躋身榜單中。
  • 充電樁核心晶片量產 東微打破國外廠商壟斷
    4月13日,蘇州東微半導體有限公司宣布:其自主研發的高壓高速金氧半場效電晶體成功量產,並批量供應給部分國內充電樁企業。這不僅打破了國外廠商的長期壟斷,而且產品的各項性能超過國外品牌。
  • 能跑贏地震波還能「扮靚」大明湖燈光秀 濟南這家物聯網企業,「有...
    新時報記者近日採訪獲悉,這個聽起來比較陌生的企業和雲平臺,憑藉國內領先的技術,其實早已在多個領域取得成功應用,比如,去年在四川宜賓市長寧縣發生地震時跑贏地震波的地震預警系統,就是由這家企業提供物聯網技術支持。
  • 30年,與高新共成長|惠企政策助力「種子企業」長成良木
    與此同時,一批企業與高新區共同壯大,這其中,有中國百強企業,有行業龍頭,有上市公司,有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一群人與高新區相伴成長,他們有的是企業家,有的是高新區建設者,有的是為高新區發展作出過突出貢獻的人物。2021年1月12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將聯合濟南高新區黨群工作部,共同推出「30年·與濟南高新區共成長」系列融媒報導,記錄這些企業成長曆程中與濟南高新區之間的故事。
  • 青海小夥研發「神器」打破國外壟斷
    2017年,土生土長的青海小夥肖煬,作為我省高端創新人才千人計劃成員,帶著讀博期間潛心研究的核心技術,從日本回到青海創業,成立青海新源動力技術有限公司,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專業的,掌握斯特林發動機關鍵技術的企業。他和團隊所研發的高效斯特林發動機,可應用在低濃度的可燃廢氣發電和光熱發電領域,節約大量能源,為社會提供廉價、可持續、綠色的電力能源。
  • 牢記總書記囑託 奮力走在前列|創新為「濟南智造」注入源動力
    1個月前的5月7日,中國重汽派出的3輛汕德卡智能網聯卡車,全程參加了在天津舉辦的全國首次大規模商用車列隊跟馳試驗活動,以出色的表現,再一次展現了中國重汽在智能網聯商用車領域的領先水平。位於「鐵匠之鄉」章丘的濟南聖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依靠創新成功打破國外壟斷,實現光刻膠用酚醛樹脂國內量產,為我國自主研製晶片提供了有利條件。  今年1月1日,濟南軌道交通1號線開通試運行,地鐵夢圓讓泉城市民歡呼雀躍,而這背後不為人知的是:地鐵車頭、座椅用的新型酚醛樹脂,風道上用的輕芯鋼複合材料,都是聖泉集團研製的。「我們僅用半年就研發出了產品,打破了國外壟斷。」
  • 他攻克技術難關,打破國外壟斷,創造這一關鍵領域「中國製造」的新紀元!
    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理工大學傑出校友彭壽用幾十年的心血給出了答案——他曾攻克浮法玻璃工藝裝備的技術難關,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空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曾僅用70天,創造了自主生產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的「中國速度」,開闢了這一領域「中國製造」的新紀元……三十餘年來,彭壽始終堅守在玻璃產業研究第一線,忘我工作,不斷奮鬥。
  • 國產核心零部件步入爆發前夜 將打破國外品牌在關鍵領域的壟斷
    在政策助推,需求拉動、市場驗證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下,國產核心零部件正步入爆發的前夜!國內廠商相繼攻克了核心零部件領域的部分難題,正在穩步推進零部件的國產化,這將降低國產機器人的成本,提升國產機器人在新增裝機中的佔比,更重要的是,這將打破國外品牌在關鍵領域的壟斷。
  • 濟南高端科技的「第一」真不少
    無人駕駛電動卡車融入人工智慧、車聯網、雲計算、新能源和新材料等創新技術,配備世界先進的自動駕駛系統和成熟可靠的純電中央驅動控制系統。可以預見的是,正在研發無人駕駛公交車的中國重汽,將在無人駕駛領域「跑得更快」。  在工具機行業整體蕭條時,濟南二工具機連續17年保持增長,機械衝壓線訂單量連續7年世界第一,秘訣何在?
  • 中國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之列!創第三代核電首堆最佳業績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今天0時41分,中國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之列今天0時41分,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經現場確認,該機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機組狀態良好,為後續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奠定堅實基礎,並創造了全球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績。中核集團表示,這標誌著中國打破了國外核電技術壟斷,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這對我國實現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的跨越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龍一號的信心。
  • 山東擬打造全國重要的東部沿海核電基地
    「山東將推進海陽、榮成石島灣兩個核電工程建設,同時適時啟動省內新核電廠址的開發,打造全國重要的東部沿海核電基地。」10月30日,山東省能源局局長欒健在中國(煙臺)核能安全暨2019核電產業鏈高峰論壇上表示。
  • 不能低調了,「不務正業」的電商企業成為晶片巨頭,打破國外壟斷
    全球晶片的研發領域上,晶片生產巨頭公司臺積電的晶片技術是最為頂級的。晶片市場上,許多的供貨量,都出自這家工廠。晶片技術可以上電子產品上的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沒有掌握這項技術,對於自身的電子晶片技術來說,一定程度上依賴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