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國外技術的壟斷,這家中國企業,成功擠進全球十大機器人榜單

2020-12-05 柳先說

隨著國內整體工業水平的提升,「高端製造」成為了近年來的發展的重點,特別是以機器人產業為代表的高、精、尖領域。根據知名調研機構IDC預測,在全球機器人主要發達區域,亞太市場處於絕對領先地位,預計其2020年支出將達1330億美元(約合9000億人民幣),全球佔比達七成。

中國機器人之王誕生:眾所周知,日本機器人產業非常發達,如發那科、安川機器人、川崎重工等知名企業,在全球工業製造領域具有舉足輕足的地位,可以說日本的企業長期佔據著高端製造產業。而近年來國內也湧現了一批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企業,新松機器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全球機器人十大巨頭排名,國內目前也只有新松機器人能躋身榜單中。

資料顯示:作為國內該領域的先驅者,新松機器人從創立至今已走過十九年的歷程,企業創造了百餘項行業第一,其成功研製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移動機器人、特種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等多個系列。打破多項國外技術封鎖,填補國內在該領域的空白,產品性能比肩日本同類公司,截止2019年2月公司的市值達到230億。企業能有今天的地位,離不開背後的創始人曲道奎博士這些年的苦心經營。

出生於山東的曲道奎,是國內機器人相關領域的科研專家,博士生導師。八十年代他考取了中科院研究生,並且師從「中國機器人之父」蔣新松門下,成為了國內最早的一批專業研究機器人相關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

九十年代初期,他被派住德國薩爾大學電子技術系的系統理論實驗室作訪問學者,從事神經元網絡在機器人中的應用研究,在德國他親眼見證了機器人在工業領域的重要價值,在留學那期間裡,他暗自下定決心,回去後一定要幫助國內的機器人產業發展。

在德國學習兩年後,曲道奎受回國立即組建了機器人研究工程部。有一次,瀋陽當地的一家汽車廠遇到了技術難題,當時汽車廠的發動機裝配線的裝配速度慢,效率非常低下。為解決這個難題,他和團隊開發出了AGV裝配系統,該系統能前後左右移動和轉彎,還能在兩分鐘之內舉起發動機並安裝到車裡,成功了解決了汽車廠的難題,並將產品出口到了三星航空,這件事在工業機器人界引起了不小的討論,曲道奎所在的研究院頓時名聲大振。

為了更好的幫助國內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在研究院的支持下,曲道奎與幾位同事一起創立了新松機器人自動化公司,他們很快研發出了點焊、弧焊、移動機器人等一系列產品。後來其自主技術合裝的AGV系統,憑藉過硬的質量,以及價格優勢成功在通用汽車全球採購競標中獲勝,打破了國內機器人只有進口沒有出口的先河,也由此開啟了新松機器人的黃金時代。

自動化設備是工業數據產生的源頭,是工業網際網路的基礎。沒有自動化設備,數據的互聯就無從談起。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如今的他們產品已經累計出口至全球各地,為全球三千多家國際大型企業提供產業升級服務。其中,工業機器人、物流與倉儲化自動設備、交通自動化系統,這三大領域是其營收主力。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作為創始人的曲道奎表示,機器人現在正處在一個由機器向人進化的重大轉折點,機器人企業要抓住機會,實現由量向質的提升。他曾說到:「機器人與人類關係將越來越密切,讓機器人更加智能化這已成為必然趨勢。」

相關焦點

  •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併網成功,中國正式打破國外核電技術壟斷!
    今天0時41分,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經現場確認,該機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機組狀態良好,為後續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奠定堅實基礎,並創造了全球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績。
  • 中國打破國外核電技術壟斷!
    中國打破國外核電技術壟斷!>據「中核集團」微信公號,11月27日00時41分,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發出第一度電。>經現場確認,該機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機組狀態良好,為後續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奠定堅實基礎,並創造了全球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績。
  • 中國領先世界的科技,不僅打破國外壟斷,更能造福全人類
    在西瓜視頻創作人【科技袁人袁嵐峰】的作品【曾經我對中國很悲觀,了解這些科技成就後,我沉默了】中,我們將看到近幾年中國科技的最頂尖成果,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上西瓜視頻搜索,觀看更詳細內容。言歸正傳,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十大「黑科技」都有些什麼吧!
  • 中國機器人巨頭,打破國外技術封鎖,年營收超27億
    根據IFR發布的《全球機器人報告2020》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年度安裝量排名前五的市場分別為中國、日本、美國、韓國和德國。龐大的機器人消費市場,不僅吸引了發那科、ABB、安川、庫卡四大國際機器人巨頭在我國設立中國總部或機器人總部,還孕育出一批實力強勁的本土機器人企業,如新松機器人、新時達、科大智能等等。據了解,新松機器人創辦於2000年,是一家以機器人技術為核心的高科技企業。歷經20餘年的發展,現擁有工業機器人、潔淨機器人、移動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及智能服務機器人等系列產品。
  • 濟南這家企業拿下兩個核電領域核心技術許可,打破國外
    12月2日上午10點,美核電氣(濟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技術官李蘇在坐落於濟南高新區齊盛大廈的研發中心內,正帶領團隊展開對主給水超聲波流量計測試方案的討論。這又將是一款打破美國壟斷的核電關鍵儀控裝備。由於技術壟斷,現有儀控裝備不僅售價昂貴,超過千萬元,而且在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下還存在極大的供貨風險。
  • 山東造醫療用品打破國外壟斷 惠及百姓的「威高製造」成威海驕傲
    比如威高集團研發的威聚碸膜透析器,打破了國外壟斷,價格比國外降低了30%以上,成為衛生部批准的首家建立血液淨化透析中心的企業;化學發光分析儀擁有核心技術,產品各項技術性能經改進提升後,達到國外先進水平;留置針、可降解縫合線、TPE輸液器、人工種植牙、人工肺、人工肝、試管嬰兒器械、化學發光分析儀、電動病床、手術無影床、免疫吸附柱、生物診斷試劑、手術機器人、彩超、DRX光機等100多種產品
  • 國產工業機器人崛起,但三大技術仍被國外壟斷
    另外,除了市場份額上的劣勢,報告稱,國外的機器人公司還在中國境內大規模設廠,降低了自身的製造成本,和中國廠商直接競爭,短期內,國產不佔優勢。但是另外一方面,在外資的全面「圍剿」之下,國產機器人是如何突破的呢?報告表示,首先是「四大家族」等海外機器人公司在國內設廠,同時也培養了中國的人才,有利於專業人才和技術的擴散。
  • 不能低調了,「不務正業」的電商企業成為晶片巨頭,打破國外壟斷
    全球晶片的研發領域上,晶片生產巨頭公司臺積電的晶片技術是最為頂級的。晶片市場上,許多的供貨量,都出自這家工廠。晶片技術可以上電子產品上的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沒有掌握這項技術,對於自身的電子晶片技術來說,一定程度上依賴進口。
  • 「中國創造」打破技術壟斷 不舍晝夜築夢全球通聯
    在中國電科54所的衛星通信專業部,孫晨華正在帶領近40人的團隊開展新一代高軌全球覆蓋衛星通信系統的論證和方案設計,孫晨華和她的團隊一起討論方案細節,反覆進行論證 。在衛星通信技術制高點上,歐美國家比我國起步早了幾十年。2001年,孫晨華接到一個涉及一種嶄新的衛星通信體制MF-TDMA的項目,該項技術長期為國外壟斷,孫晨華敏銳地感知到,要想奮起直追,這項關乎戰略基礎設施的技術必須實現自主可控。
  • 剛剛,中核華龍一號成功併網發電:中國打破國外核電技術壟斷
    據「中核集團」微信公號,11月27日00時41分,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發出第一度電。經現場確認,該機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機組狀態良好,為後續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奠定堅實基礎,並創造了全球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績。
  • 科銳微磁高性能快淬磁粉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原標題:科銳微磁高性能快淬磁粉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近日,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信息顯示,為了打破高性能粘接磁粉、熱壓磁粉的生產和銷售一直被國外壟斷的局面,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企業
  • RV減速器打破日企30年壟斷 「中國智造」機器人重塑成本優勢
    機器人被譽為「製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工業機器人核心傳動部件——RV減速器關鍵核心技術一直由日企掌握,經過4年多校企合作攻關,我國RV減速器設計製造和批量生產取得重大突破,其精度、剛性、壽命等指標均達到或超過日企水平,打破日企30年的壟斷。
  • 中國2萬瓦光纖雷射器將實現國產化 打破國外壟斷
    據科技日報報導,記者22日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四院獲悉,該院所屬武漢銳科光纖雷射器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正在研發國內首臺2萬瓦光纖雷射器,有望於2018年上半年問世並投入使用。光纖雷射器是繼二氧化碳和半導體雷射器之後的第三代產品,它由細如髮絲的光纖來釋放雷射能量,可廣泛應用於工業造船、飛機和汽車製造、航空航天以及3D列印等領域。
  • 青海小夥研發「神器」打破國外壟斷
    青海小夥肖煬和他的團隊自主研發的「高效斯特林發動機」,成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解決了氣缸動密封等國際難題。目前,項目進入實際應用階段,開始承接省內及國內清潔能源循環項目。這是5月8日記者從青海生科中小企業創業園(簡稱生科創業園)了解到的消息。  由於具有不受熱源形式限制、運行噪聲低、熱效率高等突出優點,斯特林發動機越來越受到市場關注。
  • 全球十大半導體廠商,三星力壓英特爾登頂,美國企業佔了一半!
    在華為發布鯤鵬晶片之後,讓我們盤點一下全球十大半導體廠商!從榜單上可以看到,歐美國家仍然佔據了絕對實力!亞洲方面只有韓國跟日本上榜!1.三星電子是三星集團旗下最大的子公司,是韓國民族企業的一個象徵!2.
  • 「成都造」機器人RV減速機將打破國外產品的壟斷
    原標題:「成都造」機器人RV減速機 將打破國外產品的壟斷 吃飯時,可能是機器人為你送上新鮮的蔬菜;窗口辦理業務時,可能是機器人為你答疑解惑;打開手機時,可能你閱讀的是一條機器人寫的新聞稿。 當我們在憧憬工業機器人時代時,工業機器人的核心部件—RV減速機也逐漸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然而這個快速增長的市場卻一直被日本產品所壟斷。成都雙創時代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雙創時代」)就有望打破這個壟斷。
  • 打破國外壟斷,全球排名第四
    我發覺MEMS發展前景廣闊,就不是一個產品機會,而是一個產業機會,中國有廣闊的市場,我認準一條路就一直走。也讓家裡人跟著吃了不少苦。」初次嘗試僅僅8個月就迎來了失敗,這讓李剛積攢的獎學金有一大半都打了水漂,不過也正是這次經歷讓他意識到要從MEMS產業鏈入手,把產業鏈掌握在自己手裡,才能創業成功。
  • 顛覆性技術製備材料 超級顯微鏡打破壟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電學院田威教授團隊自主研製了高精度大負載機器人與智能加工裝備,生產的系列化多功能末端執行器和五大類機器人智能鑽、鉚、銑加工裝備,有效解決了這一難題,並且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  田威介紹,該裝備主要是解決最有難度和最有技術引領的航空航天領域高端裝備智能製造問題,包括像大飛機、四代機和運載火箭等國家重點型號的研製。
  • 中國十大領先世界科技:人造角膜研製成功,全球千萬失明患者得救
    在西瓜視頻創作人【科技袁人袁嵐峰】的作品【曾經我對中國很悲觀,了解這10個科技成就後,我沉默了】中,我們將看到近幾年中國科技的最頂尖成果,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上西瓜視頻搜索,觀看更詳細內容。言歸正傳,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十大「黑科技」都有些什麼吧!
  • 他攻克技術難關,打破國外壟斷,創造這一關鍵領域「中國製造」的新紀元!
    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理工大學傑出校友彭壽用幾十年的心血給出了答案——他曾攻克浮法玻璃工藝裝備的技術難關,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空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曾僅用70天,創造了自主生產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的「中國速度」,開闢了這一領域「中國製造」的新紀元……三十餘年來,彭壽始終堅守在玻璃產業研究第一線,忘我工作,不斷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