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基因編輯技術高地,濟南基因編輯產業基地項目開工奠基

2020-12-04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修從濤

11月16日上午,濟南基因編輯產業基地項目開工儀式在濟南高新區創新谷舉行。該項目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布局基因編輯產業,致力於推動基因編輯這一革命性技術在源頭創新、作物改良及分子檢測等多個領域的產業化應用,將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物提質增量和生命大健康領域提供全新解決方案。

基因編輯是一種能夠對生物體的目標基因進行定點「編輯」的工程技術,曾四次被評選為「世界十大科學進展」。與轉基因技術不同,基因編輯技術不轉入外源基因,只是對物種內部存在的基因進行修飾,更為安全,因此也被稱為「基因魔剪」「上帝的手術刀」。目前,基因編輯技術已經在生物醫療、基因檢測、精準育種等多個領域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和市場價值。

濟南基因編輯產業基地項目位於山東省工研院地塊,由山東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產業化運作。項目規劃建設用地80畝,規劃建設總建築面積95200平方米,包括10000平方米全光照智能化溫室、10000平方米快速育種植物工廠及技術平臺實驗大樓、企業孵化基地等。項目建成後,將快速聚集生命科學領域上下遊產業,孵化帶動一批高科技企業發展,形成生物科技企業集群中心。5年內吸引、孵化不少於50家龍頭種企、生物技術企業落地濟南,打造中國「基因谷」、「種子谷」,未來可輻射帶動整個山東省乃至全國萬億級別的生物經濟發展,佔據世界基因編輯領域前沿高地。

「我們有信心,也有決心做國內第一、國際領先的基因編輯技術產業化開拓者和引領者,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貢獻應有力量。」在項目開工儀式上,舜豐生物首席顧問專家介紹,舜豐生物已成為國內獨家擁有基因編輯核心技術的企業,企業搭建了世界一流的基因編輯技術平臺,匯聚了由國內外專家領銜的180餘人的研發團隊,累計申報了50餘項發明專利,創製了多種高產、耐逆、高品質的作物新種質。

據悉,舜豐生物已成功開發了近20種作物的基因編輯體系、開展了百餘項產品的布局,創製了包括香味鮮食玉米、抗除草劑水稻、高油酸大豆、高VC生菜等在內的十餘種新型種質資源,使「精準育種、精準營養」成為現實。在檢測領域,依託基因編輯技術創新的基因檢測技術在腫瘤診斷、病毒或病原微生物檢測等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舜豐生物已成功開發基於Crispr+cas的核酸檢測體系及「新冠病毒」半小時核酸快速檢測試劑盒。

濟南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陳安彪表示,作為濟南高新區重點打造的基因編輯產業集群,山東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國內率先布局基因編輯技術產業化項目,形成了明顯的先發優勢,產業基地的建設必將助推濟南成為基因編輯技術的高地。

延伸閱讀:

何謂「基因編輯」,與轉基因有何不同

生物體的性狀及活動都是由基因控制的。人們可以通過編輯修改這些遺傳信息,並使之固定遺傳,以滿足人類的需求。而編輯修改這些遺傳信息,這需要一把趁手的「基因魔剪」——基因編輯技術。

早期的ZFNs和TALENs技術最先被應用於基因編輯,但由於這兩項技術的使用比較複雜且成本較高,限制了它們的廣泛推廣應用。2012至2013年間,一項新的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橫空出世,具有簡單高效的優點,大大推進了基礎科學研究、人類基因治療與作物遺傳育種等領域的研究進展。今年10月,這項新技術的開發者也因此榮獲諾貝爾獎。

CRISPR-Cas9系統主要由兩個元件組成,一個是負責切割DNA序列的核酸酶Cas9,另一個是負責在基因組上精確定位的sgRNA,它們倆就像一把剪刀和一把尺子一樣,在基因組這本生命之書上精準地找到需要編輯的位置,進行剪切,就如同我們在電腦上編輯一篇word文檔那麼簡單。

目前,基因編輯技術已經在生物醫療、基因檢測、精準育種等多個領域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和市場價值。以農業領域為例,基因編輯技術將成為作物育種中的一個重要工具,該技術可以安全、高效、精準的實現作物性狀改良,解決了傳統育種周期長、目標不精準的問題。

基因編輯技術育種與我們常聽到的轉基因技術育種不同。轉基因技術是將人工分離和修飾過的外部基因導入到目的生物體的基因組中,從而改造生物。轉基因導入的基因片段在受體基因組中插入的位置是隨機的,並不固定。在農業育種上,科學家往往將另一物種中的某些基因轉到農作物中,以達到抗蟲、抗病、抗除草劑等目的。

與轉基因技術不同,基因編輯技術不轉入外源基因,只是對作物內部存在的基因進行修飾。基因編輯技術通常是將農作物本身的一些「不良基因」敲除,達到去劣存優的目的。在最終獲得的植株中,並沒有殘留一點外源成分,具有與常規誘變品種無異的優點,因此在作物改良的生產應用上更為安全。這也意味著未來品質、風味、營養、抗性和特殊功能食品等都可通過基因編輯的方法進行定製。

相關焦點

  • 濟南基因編輯產業基地開工
    11月16日上午,濟南基因編輯產業基地項目在濟南高新區創新谷開工。基地將承接基因編輯核心技術的落地轉化,並打造基因科學領域上下遊產業協同發展的產業集群。目前,基因科學領域「卡脖子」技術是我國打造科技強國的必爭之地。
  • 濟南基因編輯產業基地項目開工奠基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開元 濟南報導11月16日上午,濟南基因編輯產業基地項目開工儀式舉行。濟南基因編輯產業化項目於2018年5月24日正式籤約落地濟南,項目成立山東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產業化運作,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布局基因編輯產業。舜豐生物依託全球植物基因編輯領軍團隊,致力於推動基因編輯這一革命性技術在源頭創新、作物改良及分子檢測等多個領域的產業化應用。目標打造全球一流的高科技生物技術企業,成為基因編輯技術開發與應用的引領者。
  • 「牢記囑託 走在前列 全面開創」打造基因編輯技術高地 濟南基因...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7日訊 依託全球植物基因編輯領軍團隊,濟南推動基因編輯產業發展,打造基因產業高地。濟南基因編輯產業項目基地昨天在濟南高新區開工建設。與轉基因技術不同,基因編輯技術不植入外源基因,只對作物內部基因進行修飾,在作物改良的生產應用上更為安全。山東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鋒說:「打個比方,水稻好不好吃,抗不抗病可能只是一個基因位點的改變。
  • 解決「卡脖子」難題 濟南在全國率先布局基因編輯產業
    濟南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布局基因編輯產業,11月16日舉行項目基地開工儀式。這一項目依託全球植物基因編輯領軍團隊,致力於推動基因編輯這一革命性技術在源頭創新、作物改良及分子檢測等多個領域的產業化應用。
  • 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項目推進會濟南觀摩國家超算濟南中心等五個項目
    、產業金融、現代物流等 「十大千億級產業」快速發展,形成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興產業集群,為打造諾獎專家、院士等世界頂級人才集聚地和高端前沿科技成果轉化地,成為濟南打造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的重要支撐。目前,濟南國際金融城已入駐世界500強企業12家,中國500強企業21家,各類金融企業、金融機構332家,英國BP石油、蘇黎世保險、日本YKK集團、畢馬威國際會計事務所等機構已籤約,將隨著建築投入使用陸續落戶。瞄準矽谷、中關村!濟南創新谷打造創新創業高地基因編輯技術還能應用於作物遺傳育種?
  • 熱烈祝賀江西中膜環境技術有限公司產業基地奠基開工
    熱烈祝賀江西中膜環境技術有限公司產業基地奠基開工 2020-12-23 20: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類基因編輯技術基本原則確立 基因編輯概念龍頭一覽
    同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出臺報告,表示在嚴格的監管和風險評估下,基因編輯技術應可用於對人類卵子、精子或胚胎的編輯。受此消息刺激,當日美國首家上市基因編輯公司Editas股價大漲29%。  解讀: 基因編輯技術在人類基因治療的應用及普及已是大勢所趨、隨著更深入的研究和發展,其商業價值不容小覷。
  • 上藥生物醫藥產業基地正式開工,聚焦基因治療等三大方向
    2021年1月4日上午,上藥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在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江的建設工地上舉行了項目開工儀式。澎湃新聞從上海醫藥集團獲悉,上藥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將圍繞治療性抗體、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等生物醫療創新領域,打造國內生物醫藥板塊布局最齊全、技術領先的孵化轉化基地和產業化平臺,助力中國醫藥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 我國基因治療產業現狀及趨勢簡析
    二、國內基因治療產業發展趨勢趨勢一:政府成為重要入局者,構建產業生態,服務產業創新。近年以來我國各地政府細胞/基因治療領域創新服務體系布局加速,北京、濟南、深圳、四川等地產業服務體系逐步完善。2020年11月16日,濟南基因編輯產業基地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布局基因編輯產業,致力於推動基因編輯這一革命性技術在源頭創新、作物改良及分子檢測等多個領域的產業化應用。項目規劃建設用地80畝,規劃建設總建築面積95200平方米,包括10000平方米全光照智能化溫室、10000平方米快速育種植物工廠及技術平臺實驗大樓、企業孵化基地等。
  • 跟著省委書記去觀摩:前沿尖端重頭項目為何青睞濟南
    該項目聚焦聚力建設全球運算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可實現每秒一百億億次的運算速度,比當前全球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運算速度快8倍,強力賦能我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等「十強產業」和濟南量子科技、生物醫藥、產業金融、現代物流等「十大千億級產業」快速發展,形成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興產業集群,為打造諾獎專家、院士等世界頂級人才集聚地和高端前沿科技成果轉化地,成為濟南打造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的重要支撐
  • 農業掀起「基因」浪潮,基因編輯和轉基因技術商業化提速
    廣義基因工程技術中的基因編輯和轉基因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備受關注。說到基因編輯,其近年來的發展可謂是叱吒風雲,在醫學領域大放異彩不說,又屢次角逐諾獎。當走在科技前沿的基因編輯遇上正在追趕科技的農業,它們之間所發生的奇妙化學反應將為農業帶來全新的發展機會。
  • 人類基因編輯技術基本原則提出
    此次發布的報告為人類基因編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與運用提出了系統性、原則性的框架,具有積極意義。 【相關閱讀】  全球最大綜合基因庫今日在深圳正式啟動  作為我國唯一一個獲批籌建的國家基因庫,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綜合基因庫——深圳國家基因庫今日正式啟動運行。
  • 基因編輯損傷上萬RNA!新一代無脫靶基因編輯工具誕生
    北京時間今晚11點,英國《自然》雜誌在線發表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中心研究員楊輝研究組的論文:他們不僅發現現有基因編輯技術在修改DNA的同時,會大量「誤傷」核糖核酸(RNA),還發明了不會產生誤傷的新一代基因編輯技術,從而使基因編輯更加安全、高效,為其進入臨床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96期:基因編輯在活體動物上成功治療癌症...
    解決「卡脖子」難題 濟南在全國率先布局基因編輯產業濟南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布局的基因編輯產業,11月16日舉行項目基地開工儀式。這一項目依託全球植物基因編輯領軍團隊,致力於推動基因編輯這一革命性技術在源頭創新、作物改良及分子檢測等多個領域的產業化應用。
  • 基因編輯概念股有哪些?基因編輯概念股一覽
    基因編輯概念股有哪些?基因編輯概念股一覽  近期,一場由全球主要基因編輯工作者發起人類基因編輯國際峰會在華盛頓舉行,探討了與基因編輯技術有關的各項熱門議題。峰會聲明並未嚴厲禁止對於早期人類胚胎或生殖細胞的基因編輯行為,研究人員仍可進行基礎的研究。這意味著目前的重點仍將是基因編輯技術本身發展和潛在應用。  基因編輯 為重症患者打開希望之門  12月初,由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醫學院、中國科學院和英國皇家學會共同舉辦人類基因編輯國際峰會上透露,通過基因編輯技術有望治療B型血友病。
  • 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概念股有哪些?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概念股一覽
    在產業轉型方面,公司大力拓展健康產業,發揮資本優勢、資源優勢,整合國內外著名醫療健康機構,爭取到2020年大健康產業收入比例達到公司收入的10%。  聯合中山大學抗衰老研究中心,強勢進軍基因編輯與細胞治療領域。
  • 重慶華南城1668創業園開工 打造網際網路科創產業新高地
    近日,重慶華南城1668創業園項目奠基活動在重慶公路物流基地隆重舉行。巴南區區長何友生、常務副區長宋葵、華南城控股集團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趙立東、華南城商管集團常務副總裁喻浦陽、華南城投資開發集團副總裁顧國榮等領導嘉賓參與此次奠基活動,共同開啟重慶華南城的又一全新板塊。
  • 國內首個CRISPR基因編輯臨床獲受理 產業轉化提速
    27日,博雅輯因宣布,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已受理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編輯療法產品ET-01,即CRISPR/Cas9基因修飾BCL11A紅系增強子的自體CD34+造血幹祖細胞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這也是國內首個獲得受理的CRISPR基因編輯療法臨床試驗申請。自2013年以來,基因編輯領域持續火熱。
  • 基因編輯是什麼意思?基因編輯技術應用在哪裡
    11月26日,來自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由於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被編輯,她們出生後即能抵抗愛滋病。不過,「基因編輯嬰兒」一事宣布後引來多方質疑,質疑的內容集中於該項研究涉及的倫理問題、必要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