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是什麼意思?基因編輯技術應用在哪裡

2020-11-23 閩南網

  11月26日,來自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由於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被編輯,她們出生後即能抵抗愛滋病。不過,「基因編輯嬰兒」一事宣布後引來多方質疑,質疑的內容集中於該項研究涉及的倫理問題、必要性和安全性。

  截至目前各關聯方回應匯總:

  原稿《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文章已檢索不到;

  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沒做過此項目;

  深圳醫學倫理委:試驗未經醫學倫理報備,已啟動事件調查;

  倫理審查文件「籤字」者:不知情、未參會、沒籤字;

  南方科技大學:賀建奎已停薪留職,該研究未向學校報告。據中青報調查,賀建奎企業有南科大股份,臨床試驗獲註冊;

  超百位科學家聯合聲明:危害不可估量,強烈譴責;

  國家衛健委:高度重視,立即要求廣東省衛生健康委認真調查核實。

  賀建奎在一段團隊視頻中曾回應爭議:我知道會有爭議,但我願意為有需要的家庭接受指責。

  兩家專業學會(中國遺傳學會基因編輯研究分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會幹細胞生物學分會)聯合發聲:對這一嚴重違反中國現行的法律法規,違背醫學倫理和有效知情同意的違規臨床應用表示強烈反對並予以嚴厲譴責。

  一圖解讀:基因編輯原來如此

  雖然事件本身在網絡上引起熱烈討論,但很多網友對基因編輯的原理或許並不熟悉。基因編輯抵抗愛滋病究竟是如何實現的?為什麼倫理問題如此受到關注?在遙遠的未來,基因編輯能為人類的生活作出貢獻嗎?看完下面這張圖,你就了解了。

一圖解讀:基因編輯原來如此

一圖解讀:基因編輯原來如此

一圖解讀:基因編輯原來如此

一圖解讀:基因編輯原來如此

  實際上,目前人類對於基因的了解還很有限,沒有幾種人類疾病可以清晰明了地歸咎於某一種基因。多數情況下,疾病通常是由兩個或多個基因相互耦合的結果。未來,基因編輯需要探索與挑戰的東西,還有很多。

原標題:基因編輯原來是這麼回事,一張圖看懂了

責任編輯:鄭莉莉

相關焦點

  • 基因編輯是什麼意思?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誕生
    基因編輯是什麼意思?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這次編輯峰會於2018年11月27—29日由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醫學院、英國倫敦皇家學會和香港科學院在香港聯合舉辦。
  • 什麼是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
    她們「研發了一種基因編輯方法」,重寫了「生命密碼」。這種技術工具名為CRISPR/Cas9。但它到底是什麼?有何潛力?是誰為它奠定了基礎?據埃菲社馬德裡10月7日報導,它是一種生物學工具,能以前所未有的精度來編輯基因組,而且比以前的其他任何方法都更簡便、成本更低。
  • 什麼是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
    她們「研發了一種基因編輯方法」,重寫了「生命密碼」。這種技術工具名為CRISPR/Cas9。但它到底是什麼?有何潛力?是誰為它奠定了基礎?據埃菲社馬德裡10月7日報導,它是一種生物學工具,能以前所未有的精度來編輯基因組,而且比以前的其他任何方法都更簡便、成本更低。就像文本編輯工具一樣,CRISPR/Cas9能夠通過「剪切和粘貼」脫氧核糖核酸(DNA)序列的機制來編輯基因組。
  • 基因編輯的「雙城記」:總結展望基因編輯技術的創建與應用
    基因編輯的「雙城記」基因組遺傳信息的有害突變與人類遺傳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嚴重影響了病人的身心健康、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而利用基因組編輯技術則可以通過糾正基因組DNA的有害突變進而達到從根本上治療人類遺傳疾病的目的
  • 講座回顧 | 肖顯靜:基於基因整體論的基因編輯技術應用邊界
    講座回顧基於基因整體論的基因編輯技術應用邊界2019年4月4日上午9:30,華南師範大學特聘教授肖顯靜老師應邀來到南京大學哲學系做了題為《基於基因整體論的基因編輯技術應用邊界》的學術講座。講座由劉鵬副教授主持。
  • 基因編輯的技術審思,我們離基因編輯實用化還有多遠?
    這些實驗結果無一不指向基因編輯從技術上可能帶來的風險之大,而人類是否又做好了萬全的準備?事實上,由於基因編輯技術尚不成熟,進行技術應用可能會面臨「脫靶效應」、「鑲嵌現象」、「多代效應」等潛在的技術風險,可能引發技術異化等倫理問題。當Cas9的酶被用於對DNA進行切割時,研究人員可以提供一段RNA來引導Cas9到基因組的特定位置。
  •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
    其中二型CRISPR/Cas設計簡單以及操作容易的特性為最大的優點,可應用在各種不同的模式生物當中。CRISPR/Cas是進行基因編輯的強大工具,可以對基因進行定點的精確編輯。在嚮導RNA(guide RNA, gRNA)和Cas9蛋白的參與下,待編輯的細胞基因組DNA將被看作病毒或外源DNA,被精確剪切。但是,CRISPR/Cas9的應用也有一些限制條件。
  • 兩位基因編輯技術開拓者針對「基因編輯嬰兒」 發聲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沁涵)針對全球首例基因編輯嬰兒事件,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的兩位開拓者——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分子和細胞生物學教授詹妮弗·杜德納和麻省理工學院華人科學家張鋒,於26日先後發表聲明。
  •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的簡介及其應用
    2.CRISPR/Cas9技術應用CRISPR/Cas是進行基因編輯的強大工具,可以對基因進行定點的精確編輯。CRISPR/Cas9技術完全刪除某個基因表達,而RNA幹擾技術只能將該基因表達降低到非常低的水平,兩種技術雖然操控了同一種基因,但細胞完全有可能出現不同的反應。
  • 科普: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的應用、爭議和未來
    編者按:什麼是CRISPR? 科學界為什麼對於其潛在的應用如此著迷?這種技術和古老的細菌防禦系統有什麼聯繫?它又將如何影響我們周圍的世界?本文編譯自CBInsights上原標題為What Is CRISPR?的文章。 想像一下未來,父母可以定製寶寶的樣子,選擇未出世孩子的身高和眼睛顏色。
  • 陳根:基因編輯的技術審思,我們離基因編輯實用化還有多遠?
    這些實驗結果無一不指向基因編輯從技術上可能帶來的風險之大,而人類是否又做好了萬全的準備?事實上,由於基因編輯技術尚不成熟,進行技術應用可能會面臨「脫靶效應」、「鑲嵌現象」、「多代效應」等潛在的技術風險,可能引發技術異化等倫理問題。
  • 陳根:基因編輯的技術審思,我們離基因編輯實用化還有多遠?
    雖然現有的數據仍然有限,但基因編輯的露露和娜娜似乎就是鑲嵌體。並且,經基因編輯的人類胚胎很難檢測到嵌合現象,這就可能在臨床應用中造成嚴重的安全問題。「多代效應」是基因編輯技術研究和應用面臨的一大技術難題和潛在技術風險,也是基因編輯技術倫理爭論的焦點之一。基因編輯技術是一項通過改變基因排列來改變基因遺傳性徵的技術。
  • 改良後基因編輯技術更安全精準
    這對於將Crispr-Cas9技術應用於人類治療遺傳疾病或者修正基因錯誤而言非常重要。  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雜誌上,恰值全球範圍內該領域的專家聚首華盛頓研討使用Crispr-Cas9技術編輯人類DNA的倫理問題之時。基因編輯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前途無量,但是改變人類的DNA存在潛在的風險,而且面臨倫理困境。
  • 什麼是CRISPR cas9基因編輯技術?
    參考---什麼是CRISPR cas9基因編輯技術?
  • 基因編輯技術及應用發展戰略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近期,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組織召開了基因編輯技術及應用發展戰略研討會。其主要目的是全面梳理國內外基因編輯技術及主要研究的最新進展,認真分析對比,並結合我國實際,提出相應的發展戰略建議。
  • 基因編輯技術發明人譴責基因編輯嬰兒試驗濫用技術
    中青在線北京11月2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夢影 實習生袁文幻)針對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賀建奎26日宣布的「世界上首例基因編輯嬰兒」 誕生一事,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的兩位共同發明人——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與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系教授詹妮弗·杜德娜和華人生物學家
  • 打造基因編輯技術高地,濟南基因編輯產業基地項目開工奠基
    該項目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布局基因編輯產業,致力於推動基因編輯這一革命性技術在源頭創新、作物改良及分子檢測等多個領域的產業化應用,將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物提質增量和生命大健康領域提供全新解決方案。基因編輯是一種能夠對生物體的目標基因進行定點「編輯」的工程技術,曾四次被評選為「世界十大科學進展」。
  • 簡話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
    現在我們有了操控基因組的『分子手術刀』,而過去的技術卻像一把大錘。」那麼這種神奇的技術是怎麼產生的呢?它有什麼用途呢?CRISPR/Cas9技術的誕生CRISPR系統是細菌和古細菌對抗噬菌體的適應性免疫機制。
  • 科普:基因編輯技術和CRISPR
    你知道基因編輯技術嗎?你知道CRISPR技術嗎?你知道20年前的基因編輯核心技術都被掌握在同一家公司手裡嗎?然而問題還是出現了:我們如何對這樣完美的結構進行準確的剪切和編輯呢?基因編輯最開始,我們使用了同源重組技術來編輯細胞基因組。同源重組是在DNA的兩條相似(同源)鏈之間遺傳信息的交換(重組)。
  • 人類基因編輯技術基本原則確立 基因編輯概念龍頭一覽
    同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出臺報告,表示在嚴格的監管和風險評估下,基因編輯技術應可用於對人類卵子、精子或胚胎的編輯。受此消息刺激,當日美國首家上市基因編輯公司Editas股價大漲29%。  解讀: 基因編輯技術在人類基因治療的應用及普及已是大勢所趨、隨著更深入的研究和發展,其商業價值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