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基因編輯技術高地,濟南基因編輯產業基地項目開工奠基
該項目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布局基因編輯產業,致力於推動基因編輯這一革命性技術在源頭創新、作物改良及分子檢測等多個領域的產業化應用,將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物提質增量和生命大健康領域提供全新解決方案。基因編輯是一種能夠對生物體的目標基因進行定點「編輯」的工程技術,曾四次被評選為「世界十大科學進展」。
-
精準基因編輯技術的研究進展
自2012年,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系統被首次發現之後,國內外的研究者對於其優化升級和應用一直沒有停息過——為了獲得一種更精準、更便捷和更經濟的基因組編輯工具而不斷探索和實踐。我們都知道,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的工作原理是Cas9蛋白切割目標基因形成雙鏈缺口,然後進行目的修復,從而達到修改基因片段的目的。但是這種修復帶有不確定性,引入隨機的插入和缺失。
-
科學家在甘薯中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改良澱粉的品質
該研究首次利用CRISPR-Cas9技術在六倍體甘薯中實現了定點編輯,獲得了高直鏈和蠟質澱粉,為食品加工及工業應用提供新型原材料,也為今後甘薯的育種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術。 CRISPR/Cas9介導的基因組編輯是分子育種的革命性技術,已經成功對小麥、稻米、番茄、馬鈴薯等多種農作物進行了品質改良。
-
《自然·食品》:高彩霞發表觀點文章,利用基因編輯加速作物改良
CRISPR介導的植物基因組編輯技術可以對作物進行定點改造,進而實現作物的精準育種,因此,利用CRISPR加速作物的遺傳改良有望成為解決糧食短缺問題的重要方法。高彩霞研究組一直致力於植物基因組編輯技術的創新及其在作物精準育種中的應用。
-
改良CRISPR-Cas9將為耳聾帶來精準基因療法
基因編輯技術的問世,為治療基因缺陷引起的遺傳性耳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希望。最近,哈佛醫學院和波士頓兒童醫院的一支聯合研究團隊,利用優化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在耳聾小鼠模型上精確識別並修正內耳的致聾突變,幫助小鼠留住聽力。這一概念驗證的完成有望為眾多遺傳性耳聾患者帶來安全的基因編輯療法。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學術期刊《自然-醫學》。
-
「牢記囑託 走在前列 全面開創」打造基因編輯技術高地 濟南基因...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7日訊 依託全球植物基因編輯領軍團隊,濟南推動基因編輯產業發展,打造基因產業高地。濟南基因編輯產業項目基地昨天在濟南高新區開工建設。與轉基因技術不同,基因編輯技術不植入外源基因,只對作物內部基因進行修飾,在作物改良的生產應用上更為安全。山東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鋒說:「打個比方,水稻好不好吃,抗不抗病可能只是一個基因位點的改變。
-
難題突現:單鹼基基因編輯技術存在RNA突變效應
近期發表在 Nature 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報導顯示,單鹼基基因編輯存在脫靶效應,會導致 RNA 突變。這顛覆了科學界原來的認識,即單鹼基基因編輯的編輯效果更為精準,在應用過程中也更為安全。該研究結果一發表,立即在生物科研領域引起軒然大波,研究者不得不重新考慮單鹼基基因編輯系統的安全性問題,這給這一技術的進一步應用帶來一定的障礙。近幾年,關於基因編輯的研究與應用在幾乎所有生物醫學領域飛速發展。基因編輯是一組技術,使科學家能夠改變生物體的 DNA。這些技術允許在基因組中的特定位置添加,去除或改變遺傳物質。目前,研究人員已經開發了幾種基因組編輯方法。
-
農業掀起「基因」浪潮,基因編輯和轉基因技術商業化提速
廣義基因工程技術中的基因編輯和轉基因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備受關注。說到基因編輯,其近年來的發展可謂是叱吒風雲,在醫學領域大放異彩不說,又屢次角逐諾獎。當走在科技前沿的基因編輯遇上正在追趕科技的農業,它們之間所發生的奇妙化學反應將為農業帶來全新的發展機會。
-
特別訪談:基因編輯食品咋來的?能吃嗎?
豬場裡的豬丨圖片來源於網絡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12月14日批准將基因編輯豬用於食品和醫療產品。由Revivicor醫療公司開發的經過基因編輯後使體內缺乏α-gal糖的GalSafe豬可用於生產藥物,提供器官和組織進行移植以及生產對肉類過敏者來說可以安全食用的肉類。
-
Genome Res:加強版CRISPR-Cas9:可更精準編輯基因!脫靶效應大大降低!
2018年2月7日訊 /生物谷BIOON /——基因療法是治療基因突變導致的疾病的一種新型策略。一種基因療法涉及使用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直接修復缺陷基因。儘管它具有治療潛力,但是也會導致不想要的甚至是有害的基因錯誤,因而限制了它的臨床應用。
-
濟南基因編輯產業基地開工
國內獨家 擁有原創基因編輯核心技術底層專利基因編輯是一種對生物體的目標基因進行定點「編輯」的工程技術。2020年10月,新型基因編輯CRISPR/Cas9技術開發者榮獲諾貝爾獎,該技術僅用8年時間就獲此殊榮,可以說對生命科學領域產生革命性影響。
-
楊輝:探索基因編輯技術,致力於罕見病治療
為此,建立更為高效、安全的基因編輯工具,開發更為靈敏的脫靶檢測技術,成為了全球研究的熱點。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靈長類疾病模型研究組組長楊輝多年來專攻基因編輯技術的研究,對基因編輯中的脫靶安全性檢測以及使用該技術建立動物模型和探索基因治療方面獲得了一系列原創性成果。楊輝建立的更高精度的單鹼基編輯工具,為單鹼基編輯技術進入臨床治療提供了重要的基礎。
-
精準醫療系列研究之三-革命性基因編輯技術引發投資熱點
精準醫療系列研究之三-- 革命性基因編輯技術引發投資熱點 報告摘要 人工核酸內切酶介導基因編輯技術優於傳統技術,目前應用最普遍該技術也面臨障礙,因此尋找高效、特異、安全的體內運輸方式,並且同時全面評估CRISPR系統體內編輯的脫靶率和長期安全性將直接決定該技術平臺是否能真正用於臨床基因治療。
-
解決「卡脖子」難題 濟南在全國率先布局基因編輯產業
濟南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布局基因編輯產業,11月16日舉行項目基地開工儀式。這一項目依託全球植物基因編輯領軍團隊,致力於推動基因編輯這一革命性技術在源頭創新、作物改良及分子檢測等多個領域的產業化應用。
-
基因編輯後,這些動物成了「超級爸爸」
科學家已經培養出基因編輯過的動物,據說,這些動物可以充當「超級爸爸」。研究人員使用高科技基因編輯工具敲除動物胚胎中的雄性可育性基因。敲除可育性基因後的動物是天生不育的,但是在注射了來自供體動物的可生成精子的細胞後,它們可以開始產生新的精子,而豬、山羊、牛和小鼠的精子就攜帶著供體動物的遺傳物質。
-
「剪」出多肉羊、高產稻 基因編輯如何影響你我生活?
事實上,應用基因編輯技術不僅能使動物個頭更大、肉質更佳,同時還能讓農作物產量性狀提高、品質改良。中國在基因編輯農產品的研發方面進展迅速,朱健康團隊已研發出了基因編輯的高產、抗除草劑水稻、香味玉米、油酸含量提高的油菜、超高維C的生菜和西紅柿等。朱健康介紹道,他的團隊和山東省濟南市合作的基因編輯產業化平臺獲得了一系列基因編輯新品種,這些新農品普遍品質得到改良。
-
院士呼籲適度放開基因編輯
隨著中央「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的提法出臺,「基因編輯」等名詞再度引起關注。「生物育種包括基因編輯技術、轉基因技術、全基因組選擇技術,在我看來最關鍵的是基因編輯技術。」朱健康表示,例如基因組可能被核輻射在成千上萬個位點打斷,而基因編輯是很精準地定位打斷需要變異的位點。李家洋介紹,傳統的育種方式通過對農作物的馴化選擇我們人類需要的基因,但是馴化過程很漫長;如果人類能夠對各個基因進行精準編輯改造的話,對任何一個野生的東西只要能用編輯技術都可以馴化它,這叫人工快速馴化。
-
消除脫靶效應 中國科學家發現更安全更高精度基因編輯工具
(中國科學院-馬普學會計算生物學夥伴研究所)李亦學研究組合作完成,該研究通過全轉錄組RNA測序發現DNA編輯工具單鹼基編輯技術存在大量的RNA脫靶,首次證明了BE3、BE3-hA3A和ABE7.10等多個單鹼基編輯技術均存在大量的RNA脫靶,並且ABE7.10還會導致大量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變,具有較強的致癌風險。
-
基因編輯嬰兒:國際報告指目前技術尚不安全
一個由多國科研機構組成的國際委員會認為,可遺傳基因組編輯技術當前還達不到安全有效地應用於人類的標準該委員會周四(9月3日)發表報告稱,人類胚胎的基因組一旦被編輯就不該用於生育,直到有確切證據顯示精準改變基因組能帶來可靠的結果,並且不會導致預期之外的變化。而目前沒有任何基因組編輯技術能夠達到這一標準。
-
救人的基因編輯技術,最終也將毀滅人類?
不過,隨著像是極客君去年介紹的在 2012 年被發明出來的 CRISPR/Cas9 等精準基因編輯技術的日益成熟,這樣的情況或將得到改變。文章的摘要部分是這麼介紹這次實驗的:......儘管在進行臨床應用前,該(基因編輯)技術還需要進行包括在其他雜合突變上的再現,但這次基因編輯展現的效率、精度以及安全性證明了通過補充著床前基因診斷,基因編輯有潛力修正人類胚胎中的可遺傳突變。(譯文語序經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