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囑託 走在前列 全面開創」打造基因編輯技術高地 濟南基因...

2020-12-06 閃電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7日訊 依託全球植物基因編輯領軍團隊,濟南推動基因編輯產業發展,打造基因產業高地。

濟南基因編輯產業項目基地昨天在濟南高新區開工建設。與轉基因技術不同,基因編輯技術不植入外源基因,只對作物內部基因進行修飾,在作物改良的生產應用上更為安全。

山東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鋒說:「打個比方,水稻好不好吃,抗不抗病可能只是一個基因位點的改變。傳統的育種肯定是需要雜交8-10年的時間,而我們通過基因編輯專門針對於精確的位置進行一個定點改變,可能一年的時間就能拿到一個品種。」

舜豐生物是國內獨家擁有原創基因編輯核心技術底層專利的企業,目前已成功開發近20種作物的基因編輯體系,創製了包括香味鮮食玉米、高VC生菜等在內的十餘種新型種質資源,使「精準育種、精準營養」成為現實。濟南高新區創新谷發展中心副主任劉景浩說:「3-5年內吸引不少於50家龍頭種子企業、生物技術企業落地濟南,打造中國「基因谷」、「種子谷」,未來將帶動整個山東省的生物經濟發展。」

山東臺 劉洋 於瀟 李鋒編輯 張潤澤 報導

相關焦點

  • 打造基因編輯技術高地,濟南基因編輯產業基地項目開工奠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修從濤11月16日上午,濟南基因編輯產業基地項目開工儀式在濟南高新區創新谷舉行。與轉基因技術不同,基因編輯技術不轉入外源基因,只是對物種內部存在的基因進行修飾,更為安全,因此也被稱為「基因魔剪」「上帝的手術刀」。目前,基因編輯技術已經在生物醫療、基因檢測、精準育種等多個領域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和市場價值。濟南基因編輯產業基地項目位於山東省工研院地塊,由山東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產業化運作。
  • 牢記總書記囑託 奮力走在前列|創新為「濟南智造」注入源動力
    過去的一年,像浪潮集團一樣,一大批濟南企業不斷加大創新力度,為「濟南智造」注入源動力,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走在前列。  濟南重工 打造隧道盾構掘進裝備4S基地  6月4日,濟南軌道交通2號線全面開工,建成後將極大緩解城市東西向交通壓力,對支撐帶狀城市空間拓展具有重大意義。而對濟南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來說,這意味著他們研製的盾構機又將派上用場。
  • 濟南基因編輯產業基地開工
    11月16日上午,濟南基因編輯產業基地項目在濟南高新區創新谷開工。基地將承接基因編輯核心技術的落地轉化,並打造基因科學領域上下遊產業協同發展的產業集群。目前,基因科學領域「卡脖子」技術是我國打造科技強國的必爭之地。
  • 牢記囑託 走在前列 全面開創|耕海探洋叫響「山東製造」
    尉巖介紹,「耕海一號」在主體結構設計和技術層面進行了突破,諸如可移動坐底式結構、新材料網衣、智能化設備等都是創新,這才有了漁業養殖、休閒垂釣和海洋文化旅遊的有機結合。「蛟龍」號讓科學家得以前往海平面6500米以下開展研究,「深藍一號」開創世界溫暖海域養殖三文魚先河……耕海探洋,裝備先行。
  • 2017 年基因編輯療法盤點 | 人類成功「敲除」突變致死基因,並向...
    人類醫療實踐新突破基因剪輯給「泡泡男孩」換皮(利用基因編輯技術給小男孩移植正常的新皮膚 圖|連線)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 (簡稱 SCID) 是一種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由於患此病的多為年幼的男孩,而且他們身上往往會長滿會腐爛的水泡,因此患者又被稱為「泡泡男孩」。
  • 雲頭條牢記囑託系列報導⑤|雲南開創奮進跨越新局面
    「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用新發展理念破除老觀念,用高質量發展開創新局面。」6年前和1年前,同樣在新元伊始的1月,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在對雲南的考察中都提出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期許,希望雲南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的路子來。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雲南省以打破常規、創新突破、真抓實幹詮釋使命與擔當。
  • 我們為什麼擔憂「基因編輯」?
    當人生產出「複製人」的時候,人是「複製人」的上帝,「複製人」必須忠誠於、服務於自己的上帝——「人」。當複製人擁有生育能力之後,人就從「神」的高處跌落,複製人不再是被創造者,他們開始擁有了與「人」同等的地位,他們成為自己的上帝,無需成為人的奴僕。而當人可以修改自身基因的時候,一個問題便自然出現——人類中的「誰」扮演了上帝的角色,他們又何以成為造物主支配其他人的命運?誰給了他們這個權力?
  • 微基因重「芯」定義基因檢測,賦能精準健康管理
    ,微基因打造「基因+健康管理」生態作為新時代的生物黑科技,基因檢測已經入選 MIT 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讓普通人也可以了解自身的疾病風險、遺傳病攜帶、營養需求等方面特質。 檢測技術持續升級,重「芯」定義基因檢測基因檢測公司選擇基因晶片時,通常採購普通商業晶片,或者自己定製晶片。一般普通商業晶片由晶片製造商提供,如 Illumina 和 Affymetrix 等;而為了提升自身檢測能力和後續對基因組數據的挖掘能力,有足夠技術儲備的檢測公司往往會選擇自己定製晶片。
  • 紅杉積極布局基因編輯技術 諾貝爾化學獎或引領基因編輯站上風口
    「博雅輯因」獲4.5億元B輪融資 博雅輯因(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4.5億元B輪融資。 博雅輯因是一家致力於通過國際前沿的基因組編輯技術,為多種遺傳疾病和癌症加速藥物研究以及開發創新療法的生物醫藥企業。公司目前具有以基因編輯技術為中心的四個平臺:針對造血幹細胞和T細胞的體外細胞基因編輯治療平臺,基於RNA單鹼基編輯技術的體內基因編輯治療平臺,以及從事靶向藥物研發的高通量基因組編輯篩選平臺。
  • 「牢記囑託 走在前列 全面開創」山東培育數字經濟新動能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1日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依靠信息技術創新驅動,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最近,濟南一家代理公司的會計小陳來高新區政務大廳辦理業務時,發現很多紙質材料都不用提交了,只要報上數字帳戶,工作人員就能從系統內查驗所需材料。山東伯樂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會計陳鋆鋆介紹:「這樣的話,都是在線上辦理就會比較方便,數位化就更加方便了。」數位化業務,是濟南市新啟用的「泉城鏈」線上政務服務平臺提供的新服務。
  • 解決「卡脖子」難題 濟南在全國率先布局基因編輯產業
    濟南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布局基因編輯產業,11月16日舉行項目基地開工儀式。這一項目依託全球植物基因編輯領軍團隊,致力於推動基因編輯這一革命性技術在源頭創新、作物改良及分子檢測等多個領域的產業化應用。
  • 基因編輯,是未來,還是災難?
    愛滋病患者的「救命稻草」 基因編輯嬰兒的消息公布後,得到的幾乎全部是批判的聲音,但對於願意做基因編輯「小白鼠」的愛滋病患者,他們關心的,更多的是如何治癒疾病,至於方法,根本管不了那麼多。
  • 到2035年實現濟南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走在全國前列
    到2035年實現濟南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走在全國前列 2020-11-27 1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救人的基因編輯技術,最終也將毀滅人類?
    而前段時間華大基因的事件也是鬧得沸沸揚揚,其「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由於只能排查胎兒 DNA 上 21、18、13 三對染色體的畸變情況而被指存在漏洞,還因為其不當的宣傳帶來了技術被濫用的可能。▲圖自:Pixabay事情發酵之後,華大基因股票的連續跌停已經足見市場的反應以及人們對「優生優育」這件事的重視程度,因為誰都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夠自出生起就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當然,基因檢測再準確也只能做到提前預防,並不能修改胎兒的致病基因。
  • 濟南基因編輯產業基地項目開工奠基
    濟南基因編輯產業化項目於2018年5月24日正式籤約落地濟南,項目成立山東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產業化運作,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布局基因編輯產業。舜豐生物依託全球植物基因編輯領軍團隊,致力於推動基因編輯這一革命性技術在源頭創新、作物改良及分子檢測等多個領域的產業化應用。目標打造全球一流的高科技生物技術企業,成為基因編輯技術開發與應用的引領者。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發生 48 小時後,這是賀建奎給出的回應 | 愛...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發生 48 小時後,這是賀建奎給出的回應 「全球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的新聞讓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按照會議安排,事件的主角賀建奎將於
  •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又取得了哪些爆發式進展?
    原標題: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又取得了哪些爆發式進展?基因驅動發生在每次某個基因的優選版本替代不希望有的版本時,這超越了孟德爾遺傳學的「基因的兩個表達傳遞給下一代的機率相等」。長久以來,基因驅動都只是一個理論,沒辦法得到實際應用。接著,CRISPR出現了,通過這項新技術,加州大學歐文和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者能在他們的實驗室中針對蚊子中的瘧疾創造一種有效的基因驅動。
  • 牢記囑託 南南鋁實現「鳥槍換炮」華麗升級
    不負囑託,擔當重任,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全市上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主動適應市場積極優化升級,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實體經濟發展,不斷推進工業現代化、提高製造業水平,讓產業迸發出更多新動力、新活力。
  • 用基因編輯治療人類罕見遺傳病,「輝大基因」獲得逾億元A輪融資
    據悉,基因編輯與基因治療公司「輝大基因」,宣布獲得逾億元的A輪融資,本輪融資的領投方為辰德資本,跟投方為藥明康德、惠每資本、雅惠資本,老股東夏爾巴投資繼續跟投。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核心臨床管線的推進,組建研發與臨床前研究團隊以及開展GMP級生產車間的建設。
  • 免費祖源基因檢測培育市場「23魔方」蓄力打造國內最大基因資料庫
    邁入新世紀,基因學的發展可謂是突飛猛進,基因技術已經不再是停留在生化實驗室裡的研究項目,而是成為了一門真正可以服務以人類健康的實用型技術。從全球範圍來看,2010-2017年,消費級基因測序市場規模逐年擴張,年均複合增速高達22.79%。2018年,全球基因測序市場仍繼續保持增長,保守估計市場規模在117億美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