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石化自主研發鑽井系統解決「卡脖子」難題
原標題:中國石化自主研發鑽井系統解決「卡脖子」難題 中石化集團12月25日宣布,由該集團自主研發的SINOMACS ATSⅠ型鑽井旋轉導向系統取得突破性進展
-
中科院強勢發聲,劍指光刻機,解決西方卡脖子的難題
解決西方卡脖子的難題根據了解,中科院最近已經表示,要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在2021年到2030年之間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將主要的力量集中國家最為關注的重點領域,徹底解決西方卡脖子的難題。按照一位專家所說的,許多關鍵技術並不是中國達不到,而是因為中國方面認為不需要,不管是中國的超級計算機還是衛星系統,這些設備的核心技術都是世界領先的,而之所以許多商用的技術中國並不握有,主要還是因為中國的主要精力並不在其中。
-
攻關「卡脖子」技術難題,聽聽院士大咖怎麼說
12月4日,2020中國電子材料產業技術發展大會在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舉行。本次大會以「新材料、新應用、新挑戰,協同創新贏發展」為主題,通過論壇、電子新材料新技術展、供需對接和參觀交流等形式,與會人員從國家政策、產業現狀、技術創新、面臨核心問題以及未來發展方向等維度開展交流,分享當前電子材料領域前沿技術和最新應用。
-
應該如何看待「殺手鐧」技術與「卡脖子」技術的關係?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推動,在面對更大的全球市場時,企業參與國際分工協作和國際貿易的程度日益增強,勞動分工和比較優勢理論以更加深刻的方式指導著企業進行生產活動,為「卡脖子」問題提供了天然的存在條件。從這個意義上講,幾乎所有企業在其自身發展過程中都會遇到「卡脖子」問題。
-
中科院落地重慶 構建長效機制解決「卡脖子」關鍵難題
【中科院落地重慶 構建長效機制解決「卡脖子」關鍵難題】在呼和浩特白塔機場,有一套機場全流程「刷臉」通關系統,僅需旅客出示一次證件,就可在機場全程「刷臉」安檢通關。這套系統由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研發,目前已累計示範應用於國內70個機場,榮獲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獎。這只是該院落地重慶後,在科技創新領域所取得一系列成果的一個縮影。
-
這位重大教授,帶領其「機械科研天團」攻克軸承技術領域多項難題!
重慶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邵毅敏教授及其「機械科研天團」就是其中「一份子」,他們共同解決了嫦娥五號核心鑽取裝置衝擊機構疲勞技術難題,保證月壤的成功採集。 邵毅敏多年來積極參與了冶金、交通、船舶、車輛等多個領域的重要項目,為國家做出了重要貢獻。
-
攻克行業「卡脖子」難題 華數機器人實現自主創新
(記者文俊、通訊員沈珺)1月13日,記者從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其子公司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簡稱「華數機器人」)攻克了我國工業機器人核心系統的難題,自主研發的機器人控制系統實現了規模化批量應用,量產的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自主比例超80%。
-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蘇州崑山一機構攻克大飛機製造「卡脖子」難題
說到飛機製造,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鋁合金材料及其生產裝備一直是我國大飛機製造的「卡脖子」問題。10月24日,上交大全等軸晶3D列印裝備在崑山周市組裝下線,成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崑山晶微新材料研究院研製的首臺500公斤液態金屬3D列印智能設備,實現了連續液態金屬3D「列印」的增材成型方法,而且產品為全等軸晶組織,鋁的強度、均勻性、一致性等性能指標,都遠遠優於傳統鑄造工藝,技術已成功申請了海內外30多項發明專利。
-
解決「卡脖子」難題 濟南在全國率先布局基因編輯產業
據了解,基因編輯產業化項目於2018年5月24日籤約落地濟南,項目成立山東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產業化運作,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布局基因編輯產業,目標是打造全球一流的高科技生物技術企業,成為基因編輯技術開發與應用的引領者,將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物提質增量和生命大健康各個領域提供全新解決方案。
-
他們破解了空天動力領域「卡脖子」難題
4月16日,陝西省人民政府發布了《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由西北工業大學副校長、陝西空天動力研究院院長何國強主持完成的項目獲得陝西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該項目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成果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為航天領域的技術創新、產業發展、人才培養作出了重要貢獻。
-
餘夢倫院士:加強基礎研究 解決「卡脖子」技術問題
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以及發達國家對一些關鍵技術和核心器件的封鎖,我國科學家必須要靠自己的雙手、靠原創解決問題,科研人員要坐住板凳、要奮發圖強。」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餘夢倫在接受人民網強國論壇專訪時表示,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激發了科技工作者的愛國熱情,更加堅定了科技工作者繼續科研攻關的信心和決心,對推動中國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
國家三部門牽頭,70家單位協作,誓要破解晶片「卡脖子」難題!
國家三部門牽頭,70家單位協作,誓要破解晶片「卡脖子」難題!以前晶片領域需求最大的場景是在手機和電腦上。一部手機大概需要數十個晶片,一臺電腦的晶片數量更是超乎想像。如今晶片行業需求端又增添了一個重要場景——智能汽車。
-
院士領銜,聚焦「卡脖子」技術難題,這個重量級科學中心在天津成立
該中心圍繞催化新物質創造、生物活性新物質創造、能量轉化與存儲新物質創造等方向組織團隊、開展研究,注重新物質創造的結構化、精準化、精細化、功能化、模塊化和智能化,建立物質創造新理論和新方法,創造多層次功能新物質,實現小分子到功能材料的多尺度物質精準創造,聚焦生物醫藥、糧食安全、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的"卡脖子"技術難題,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
-
3天完成跨界轉產,全球代工廠如何突破「卡脖子」技術?
數字新動能 在一次偶爾看報紙時,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工業富聯)董事長李軍旗發現,截止2018年,中國高鐵養護技術被一家奧地利的外國企業壟斷,李軍旗當時就想,能否利用本企業已掌握的技術解決該難題?
-
陝西空天動力研究院:破解空天動力領域「卡脖子」難題
4月16日,陝西省人民政府發布了《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由西北工業大學副校長、陝西空天動力研究院院長何國強主持完成的項目獲得陝西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該項目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成果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為航天領域的技術創新、產業發展、人才培養作出了重要貢獻。
-
攻克焊接領域「卡脖子」難題 綠色製造熔接技術研究所在張家港成立
蘇報訊(記者 陳潔)昨天,蘇州市產業技術研究院綠色製造熔接技術研究所在張家港揭牌成立。研究所將聚焦解決目前焊接領域技術與智能製造方面瓶頸問題,填補國內高端焊接材料與技術方面的空白,提升我國焊接產業和先進位造業國際競爭力。
-
這位重大教授,帶領「機械科研天團」攻克軸承技術領域多項難題!
重慶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邵毅敏教授及其「機械科研天團」就是其中「一份子」,他們共同解決了嫦娥五號核心鑽取裝置衝擊機構疲勞技術難題,保證月壤的成功採集。 邵毅敏多年來積極參與了冶金、交通、船舶、車輛等多個領域的重要項目,為國家做出了重要貢獻。
-
打破國外「卡脖子」技術壟斷 「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電力聯產...
(原標題:打破國外「卡脖子」技術壟斷 「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電力聯產項目技術成果發布會」隆重召開)2020年12月2日「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電力聯產項目技術成果發布會」在河北省唐山市海港開發區昌盛國際酒店召開,本次發布會由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辦
-
中科院要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領域取得突破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中科院不能包打天下,還是要聚焦關鍵的核心技術,瞄準基礎材料、核心工藝、基礎算法、重大裝備等基礎性、戰略性的關鍵核心技術需求,在光刻機、橡膠輪胎、高端晶片等方面,我們爭取要主動揭榜,發揮多學科的綜合和建制化優勢,集結精銳力量組織系統攻關,有效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
-
中國科學家談解決「卡脖子」問題:需重視基礎研究
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電 (記者 馬海燕)「我們現在被『卡脖子』,可能是20年前有些東西沒有布局。所以,今天的基礎研究某些地方沒到位,很可能導致未來20年後又被別人『卡脖子』。」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袁亞湘17日在北京呼籲,重視技術工程與國際競爭的同時,一定要加強對基礎研究的重視,真正從根本上解決被別人「卡脖子」的問題。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7日就「弘揚科學家精神 肩負新時代科技使命」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