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焊接領域「卡脖子」難題 綠色製造熔接技術研究所在張家港成立

2020-12-04 蘇州新聞網

蘇報訊(記者 陳潔)昨天,蘇州市產業技術研究院綠色製造熔接技術研究所在張家港揭牌成立。研究所將聚焦解決目前焊接領域技術與智能製造方面瓶頸問題,填補國內高端焊接材料與技術方面的空白,提升我國焊接產業和先進位造業國際競爭力。

該研究所由蘇州市產業技術研究院、江蘇永鋼集團有限公司,以及國內外研發機構組成的核心團隊等六方共同建設,總投資4.2億元,建設周期5年。研究所將打造成一個具有自我造血功能、面向產業、面向市場的開放式研發服務平臺,在高端焊接材料、焊接工藝及智能製造等方向開展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產業化研究。根據計劃,研究所下設材料研發、技術研發、智能製造三大研發部門,聚焦綠色電渣堆焊修復技術、綠色特種焊接材料研製、智能焊接系統研發等領域,實現精準高效研發,攻克「卡脖子」的關鍵技術與產品。

冶金產業是張家港市的支柱產業。今年上半年,該市冶金行業實現產值1008.59億元,同比增長5.4%。永鋼集團是冶金行業代表性企業,「十三五」時期,構建了多元化創新平臺,先後建立了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載體,圍繞建築用鋼、交通用鋼、能源用鋼三大類產品開展了大量新品研發工作,形成了免退火冷鐓鋼、非調質鋼、耐蝕鋼筋等系列產品。

永鋼集團黨委書記、總裁吳毅表示,參與共建熔接技術研究所,依託產業技術研究平臺,有助於永鋼了解下遊產業對高端焊材的個性化需求,找準高端焊材製造和研發方向,進而佔領全球高端焊材的市場藍海。永鋼將著眼國內產業升級、消費升級的需求,著力解決材料及裝備領域「卡脖子」問題,提升產業鏈整合能力。

據悉,蘇州市產業技術研究院正實踐「研發為產業、技術為商品」的經驗模式,圍繞蘇州未來產業方向、新興產業集群以及優勢產業提升,通過專業技術研究所的布局建設,填補上遊基礎研究和下遊企業產品生產之間創新鏈的空白。「未來5年,我們計劃投入50億元,建設50家技術研究所,推進科技創新實踐,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蘇州市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馮翔說。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於網絡,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豐年資本領投高端焊接領軍企業福維德
    近日,豐年資本完成了對國內高端焊接設備專家廣東福維德焊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維德)5000萬元B輪融資的領投。福維德開發出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國內首創、世界領先的K-TIG焊接工藝,攻克技術難關,彌補了我國高端智能焊接自動化裝備的空白,是高端製造產業K-TIG焊接工藝的世界領跑者。
  • 攻克行業「卡脖子」難題 華數機器人實現自主創新
    (記者文俊、通訊員沈珺)1月13日,記者從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其子公司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簡稱「華數機器人」)攻克了我國工業機器人核心系統的難題,自主研發的機器人控制系統實現了規模化批量應用,量產的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自主比例超80%。
  • 專家聚焦異質材料新技術:校企合作解技術難題
    9月25日至26日,由蘭州理工大學聯合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10家單位主辦的「異質材料焊接與連接先進技術研究應用發展論壇」在蘭州召開。圖為實驗人員操作X射線衍射儀。(資料圖) 蘭州理工大學供圖丁虎生表示,焊接是先進位造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機械學科的重要領域。
  • 攪拌摩擦焊技術可以解決鋁合金焊接的重大技術難題
    隨著近年來科學技術以及工業經濟的飛速發展,對鋁合金焊接結構件的需求日益增多,使用量僅次於鋼,但鋁合金物理性質造成的焊接問題也成為亟待攻克的重大難題。不同系列鋁合金材料可焊性對比  鋁合金特殊的物理性質決定,鋁合金焊接難度大。因為鋁合金表面有一種熔點為2060℃非常難熔的氧化膜;採用傳統的熔化焊接方法,焊接時易產生氣孔,還會造成焊接面產生裂紋;甚至容易造成產品變形;熱導率大,焊接過程中還造成焊接接頭軟化。 中國攪拌摩擦焊中心賽福斯特,研發的攪拌摩擦焊技術,完全解決了鋁合金的特殊物理性質造成的困擾。
  • 2020年中國亟待攻克的「卡脖子」技術清單
    在向服務業轉型的口號聲中,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按捺不住說了真話,那麼,亟待攻克的核心材料、技術有哪些? 目前,信息技術之外,中國「卡脖子」的核心技術集中在高端製造及新材料領域,光刻機便是高端製造之一。
  • 未來輕量化是趨勢 攪拌摩擦焊解決輕合金焊接技術難題
    該方法自發明以來就受到製造工業關注,現正在逐漸成為輕合金金屬的主導焊接方法,中國攪拌摩擦焊中心,17年專注於攪拌摩擦焊接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實現在新型飛機、空間飛行器、艦船、高速列車、汽車、電子、電力以及能源等行業的廣泛應用。
  •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蘇州崑山一機構攻克大飛機製造「卡脖子」難題
    說到飛機製造,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鋁合金材料及其生產裝備一直是我國大飛機製造的「卡脖子」問題。10月24日,上交大全等軸晶3D列印裝備在崑山周市組裝下線,成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崑山晶微新材料研究院研製的首臺500公斤液態金屬3D列印智能設備,實現了連續液態金屬3D「列印」的增材成型方法,而且產品為全等軸晶組織,鋁的強度、均勻性、一致性等性能指標,都遠遠優於傳統鑄造工藝,技術已成功申請了海內外30多項發明專利。
  • 哈電電機攻克發電設備大型關鍵部件機器人焊接應用難題
    1月13日,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哈電電機)對外發布,哈電電機成功攻克機器人窄間隙氣保焊生產應用難題,首次實現發電設備大型關鍵部件機器人焊接,標誌著此項技術已經達到行業先進水平。
  • 雷射及雷射+電弧複合熱源焊接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一、概述    雷射焊接技術在航空航天、造船、車輛製造等工業領域中的應用日趨廣泛,僅就大功率雷射焊接使用的設備而言,目前主要採用的是氣體雷射器和固體雷射器為了推廣雷射及雷射+ 電弧複合熱源焊接技術在我國生產領域中的應用,本文重點對哈爾濱焊接研究所進行的雷射及雷射+ 電弧複合熱源焊接的研究成果及應用情況進行簡要介紹。二、雷射焊接技術的研究與應用1.
  • 鋁合金高能束焊接及其複合焊接的研究現狀
    隨著工業製造的快速發展,主要用於製造鋁合金結構的焊接技術也在不斷升級與改進,研究人員針對採用多種焊接工藝來滿足不同鋁合金焊接結構的使用要求進行了研究。對於厚大的鋁合金結構,由於其導熱性高、厚度大的特性,採用傳統的焊接工藝(如TIG焊、MIG焊)時,因其焊接熱輸入量小、穿透能力弱,故需採用多層多道焊實現全熔透。
  • 攻克大飛機製造「卡脖子」難題 全等軸晶3D列印裝備蘇州下線
    說到飛機製造,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鋁合金材料及其生產裝備一直是我國大飛機製造的「卡脖子」問題。10月24日,上交大全等軸晶3D列印裝備在崑山周市組裝下線,成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崑山晶微新材料研究院研製的首臺500公斤液態金屬3D列印智能設備,實現了連續液態金屬3D列印的增材成型方法,而且產品為全等軸晶組織,鋁的強度、均勻性、一致性等性能指標,都遠遠優於傳統鑄造工藝,技術已成功申請了海內外
  • 國家三部門牽頭,70家單位協作,誓要破解晶片「卡脖子」難題!
    國家三部門牽頭,70家單位協作,誓要破解晶片「卡脖子」難題!以前晶片領域需求最大的場景是在手機和電腦上。一部手機大概需要數十個晶片,一臺電腦的晶片數量更是超乎想像。如今晶片行業需求端又增添了一個重要場景——智能汽車。
  • 雷射焊接技術最新研究進展及應用現狀?
    與傳統焊接技術相比,雷射焊接(見圖1)具有能量密度集中並可調控,不與焊接的工件產生接觸,焊接效率高,焊後焊縫窄且強度高等優點,被積極應用於汽車、船舶、航空航天等裝備製造業領域中,並不斷向更多材料加工終端領域擴展。
  • 他們破解了空天動力領域「卡脖子」難題
    「空天院科研團隊突破了一系列微小型渦噴發動機關鍵技術,研究高性能渦噴發動機對振動、溫度、過載、跌落、電磁兼容性等不同環境的適應性,有效提升了發動機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顯著提高無人飛行器的應用領域和適應能力,為無人飛行器的變革和性能提升提供了動力基礎和技術支撐。」魏徵介紹。行星滾柱絲槓應用於航空、航天等領域,是一種將旋轉運動轉換為線性運動的機械裝置。
  • 雷射焊接技術最新研究進展及應用現狀
    編者按本文對雷射焊接各加工技術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了全面地梳理和總結,綜述了雷射焊接從焊接工藝加工、雷射焊接中間過程的控制和雷射焊接缺陷處理的全流程的內涵、特點和研究新趨勢的國內外研究進展。介紹了雷射焊接系統的核心元器件的應用以及其在汽車、石油管道、電車設備等領域的裝備加工工程中的工程化應用。
  • 雷射焊接技術最新研究進展及應用現狀
    編者按本文對雷射焊接各加工技術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了全面地梳理和總結,綜述了雷射焊接從焊接工藝加工、雷射焊接中間過程的控制和雷射焊接缺陷處理的全流程的內涵、特點和研究新趨勢的國內外研究進展。介紹了雷射焊接系統的核心元器件的應用以及其在汽車、石油管道、電車設備等領域的裝備加工工程中的工程化應用。
  • 3天完成跨界轉產,全球代工廠如何突破「卡脖子」技術?
    依託近十年在精密工具領域布局的材料、塗層、高端裝備、精密智能製造加工等核心技術及團隊研發能力,只經過數個月的攻關,就成功研發出「智能鋼軌銑刀」,解決了這個「卡脖子」技術。 「其實,修鐵軌和造手機殼的性質是相通的,當我們快速轉到新領域,就不用再為材料配方、工藝、裝備而苦惱,一個領域的突破對其他領域是會有帶動作用。」李軍旗說。
  • 高速雷射熔覆——可替代傳統電鍍技術的綠色再製造工藝
    技術背景在工業、能源、軍工、機械相關製造廠以及再製造等領域,由於生產環境惡劣,使用負荷大,導致一些重要的金屬零部件腐蝕和磨損。為了延長昂貴的生產設備的使用壽命,必須給這些設備的金屬部分外表進行提前處理或修復。
  • 雷射熔覆再製造技術介紹及應用分析
    雷射熔覆是一種快速冷卻的過程,熔覆過程中對修復工件的熱輸入量少,熱影響區小,熔覆層組織細小,易於實現自動化等,因此使用雷射熔覆的方法來修復轉子等零部件比其它的方法具有更大的優勢。雷射熔覆技術解決了傳統電焊、氬弧焊等熱加工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熱變形、熱疲勞損傷等一系列技術難題,同時也解決了傳統電鍍、噴塗等冷加工過程中覆層與基體結合強度差的矛盾,這就為表面修復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途徑。
  • 我國急需攻克的儀器儀表「卡脖子」技術清單
    晶片製造技術的落後,國外對我國進行卡脖子,對該行業是致命威脅。那麼在儀器儀表及其相關方面,急需攻克的「卡脖子」技術有哪些?  精確、穩定的嚴苛要求,攔住了我國大部分企業向觸覺傳感器邁進的步伐,目前國內傳感器企業大多從事氣體、溫度等類型傳感器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