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急需攻克的儀器儀表「卡脖子」技術清單

2021-01-09 自動化新聞網

  


  美國對華為的封鎖事件,在這大半年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刷屏國內網絡。晶片製造技術的落後,國外對我國進行卡脖子,對該行業是致命威脅。那麼在儀器儀表及其相關方面,急需攻克的「卡脖子」技術有哪些?



  精確、穩定的嚴苛要求,攔住了我國大部分企業向觸覺傳感器邁進的步伐,目前國內傳感器企業大多從事氣體、溫度等類型傳感器的生產。在一個有著100多家企業的行業中,幾乎沒有傳感器製造商進行觸覺傳感器的生產。日本陣列式傳感器能在10釐米×10釐米大小的基質中分布100個敏感元件,售價10萬元,而國內產品多為一點式,一般100元一個。


  可見,對賣方而言,工藝門檻太高;對買方而言,國產貨沒有障。「一個向左、一個向右」的局面,形成了依賴進口、內生乏力的惡性循環。


  中國已經連續5年成為世界第一大機器人應用市場,但高端機器人仍然依賴於進口,除了核心算法的差距,工業機器人核心部件:觸覺傳感器也是制約因素。


  除了生產工藝,材料純度也是從實驗室到工業生產的「扼咽之處」。日漸複雜的技術也讓國產產品落得越來越遠。


  2、雷射雷達


  雷射雷達是個傳感器,自帶光源,主動發出雷射,感知周圍環境,像蝙蝠通過超聲波定位一樣。它是自動駕駛汽車的必備組件,決定著自動駕駛行業的進化水平。


  在儀商網的相關新聞報導當中,多是國外某某公司加大雷射雷達的研發力度或與某大牌汽車企業合作開發自動駕駛技術。在該領域,國貨幾乎沒有話語權。目前能上路的自動駕駛汽車中,凡涉及雷射雷達者,使用的幾乎都是美國Velodyne的產品,其雷射雷達產品是行業標配,佔八成以上市場份額。


  3、醫學影像設備元器件


  目前國產醫學影像設備的大部分元器件依賴進口,至少要花10年、20年才能達到別人的現有水平。在傳統醫學成像(CT、磁共振等)上,中國最早的專利比美國平均晚20年。在專利數量上,美國是我國的10倍。這意味著整個產業已經完全掌握在國外企業的手裡了,所有的智慧財產權,所有的原創成果,所有的科研積累都在國外,中國只佔很少的一部分。


  4、掃描電鏡


  掃描電子顯微鏡,一種高端的電子光學儀器,它被廣泛地應用於材料、生物、醫學、冶金、化學和半導體等各個研究領域和工業部門,被稱為「微觀相機」。


  目前我國科研與工業部門所用的掃描電鏡嚴重依賴進口,每年我國花費超過1億美元採購的幾百臺掃描電鏡中,主要產自美、日、德和捷克等國。國產掃描電鏡只佔約5%—10%。


  5、透射式電鏡


  冷凍電鏡可以拍攝微觀結構高清3d「彩照」,是生命科學研究的利器,透射式電鏡的生產能力是冷凍電鏡製造能力的基礎之一。目前世界上生產透射電鏡的廠商只有3家,分別是日本電子、日立、FEI,國內沒有一家企業生產透射式電鏡。


  匹配冷凍電鏡使用的工具都需要原裝,零件壞了找不到人修理,只能等待零件郵寄到貨後進行更換。對於中國的冷凍電鏡使用者們來說,這樣的體驗可能還要持續不短的時間。


  6、水下連接器


  除了船舶、遙感衛星,海底觀測網已成為第三種海洋觀測平臺——通過它,人類可以深入到水下觀測和認識海洋。如果將各類纜系觀測平臺比作胳膊、腿,水下連接器就好比關節,對海底觀測網系統的建設、運行和維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國水下連接器市場基本被外國壟斷。一旦該連接器成為禁運品,整個海底觀測網的建設和運行將被迫中斷。


  我國雖然已成為製造業第一大國,但大而不強也是現實。「科學技術要支撐國家強盛和民族復興,就要直面這些挑戰,解決這些問題。」遇到躲不開的問題,硬啃也要上!期盼著不遠的將來,我們能盡數解決高端製造等關鍵領域「卡脖子」的隱憂。

相關焦點

  • 把「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
    從率先實現千公裡級的量子糾纏星地密鑰分發,到揭示非洲豬瘟病毒結構及其組裝機制,再到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重組亞單位疫苗……近年來,充分發揮多學科綜合和建制化優勢,中科院產出了一大批重大原創成果,引領帶動我國若干領域
  • 2020年中國亟待攻克的「卡脖子」技術清單
    在向服務業轉型的口號聲中,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按捺不住說了真話,那麼,亟待攻克的核心材料、技術有哪些? 目前,信息技術之外,中國「卡脖子」的核心技術集中在高端製造及新材料領域,光刻機便是高端製造之一。
  • 中國科學院傳來好消息,美國卡脖子的清單已被攻克
    但儘管如此,美國依舊沒有對我國造成任何實質性的傷害,美國的種種行為反而暴露了自己的真實面目,讓其他國家也看清楚了美國的野心勃勃。大圖模式美國的頻繁針對,在這一重要時刻,據新華社報導,近日,中國科學院傳來好消息,美國的"卡脖子"清單第一階段已經被我國成功攻克。
  • 中國科學院傳來好消息,美國卡脖子清單已被攻克
    美國的頻繁針對,在這一重要時刻,據新華社報導,近日,中國科學院傳來好消息,美國的&34;清單第一階段已經被我國成功攻克據國內媒體報導,中科院方面一眾人士已經向外界解釋了目前我國&34;計劃的第一階段有關情況,將美國所制裁的物品作為第一攻克對象,並且針對未來的發展做出了詳細介紹。
  • 把「卡脖子」清單變成攻堅清單
    新華社記者 薛晨 攝「我們把美國『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比如航空輪胎、軸承鋼、光刻機,還有一些關鍵的核心技術、關鍵原材料等。」9月16日,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的這番話受到廣泛關注。就在一天之前,美國對華為的新禁令正式生效,晶片斷供讓人們再度感受到了「卡脖子」的切膚之痛。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
  • 科學網—光電儀器亟待解決「卡脖子」問題
    與會專家認為,農業、畜牧業、生態環境監測等領域對光電儀器裝備有迫切需求,急需研製高精度植株表型光電裝備、保障糧食安全的先進光電裝備、危害氣體實時監測預警裝備和多元多模態危害物質在線高通量監測裝備等,解決「卡脖子」難題。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所長韓斌坦言,在水稻表型與基因測序方面,我國使用的高端光電儀器主要靠進口,價格高昂、維護成本高。
  • 【中國科學報】光電儀器亟待解決「卡脖子」問題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上海交叉學科研究中心主辦的第112期交叉學科論壇「先進光電儀器與應用研討會」在滬召開。與會專家認為,農業、畜牧業、生態環境監測等領域對光電儀器裝備有迫切需求,急需研製高精度植株表型光電裝備、保障糧食安全的先進光電裝備、危害氣體實時監測預警裝備和多元多模態危害物質在線高通量監測裝備等,解決「卡脖子」難題。
  • 工博會觀察 | 將「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清單
    由於高精度原子鐘是導航衛星的心臟,核心技術不能受制於人,必須自主可控,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目前在「北鬥三號」上使用的高精度原子鐘已經達到六百萬年差一秒的精度,具備世界一流的水準。在抗擊新冠疫情初期,武漢急需建設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在選址過程中,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測繪測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以最快速度提供了精準的數據。這兩所醫院建設「神速」,其中有北鬥衛星一份功勞。
  •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食品質量安全檢測儀器與技術應用分會成立
    儀器信息網訊  2016年12月28日上午,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食品質量安全檢測儀器與技術應用分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在中糧集團營養健康研究院舉行。會議舉行了揭牌儀式,並選舉產生了80位理事,32位常務理事,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建忠擔任分會理事長。
  • 未來十年攻克卡脖子領域,光刻機成為核心重點
    聚焦關鍵的核心技術。今日重要性:✨今天,在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發布會上,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表示:面臨美國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打壓,我們希望在這方面能做一些工作。我們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我們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比如航空輪胎、軸承鋼、光刻機,還有一些關鍵的核心技術、關鍵原材料等,我們爭取將來在第二期,聚焦在國家最關注的重大的領域,集中我們全院的力量來做。
  • 中科入局「卡脖子」清單,拍手叫好的同時,我們還要對它有信心
    中科臨危受命,逆風前行近日的中科正式宣布了:從2021年到2030年要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比如航空輪胎、軸承鋼、光刻機,還有一些關鍵的核心技術、關鍵原材料等,把中科院未來的目標聚焦在國內最關注的重大的領域,集中全院的力量來做。
  • 中科院:將「卡脖子」問題和國外出口管制清單轉化為任務清單
    中新網9月16日電 卡脖子的技術領域問題下一步要攻克的難關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16日的發布會上介紹說,將在「率先行動」的第二個階段目標當中,進一步加強部署,將「卡脖子」的問題和國外出口管制的清單轉化為自己的任務清單。16日,國新辦就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 觀察 | 把「卡脖子」清單變成攻堅清單 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
    (新華社記者 薛晨 攝)「我們把美國『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比如航空輪胎、軸承鋼、光刻機,還有一些關鍵的核心技術、關鍵原材料等。」9月16日,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的這番話受到廣泛關注。
  •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發展的重點都有哪些?
    我國儀器儀表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逐漸成熟,尤其在近幾年儀器儀表銷售率儀每年15%遞增,為我國各個行業發展都提供了巨大助力。今後我國儀器儀表行業發展的重點是什麼呢?下面小編就來具體介紹一下,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 中科院院長:把「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
    我國在數十年的發展中,長期受到一些國家的技術封鎖。五六十年代,科學家們想的是壯大我們的國防實力就能不受欺負。然而後來發現我們還必須在諸多科技領域,掌握核心技術,否則還是受制於人。近些年,我國科學家從未停止在諸多科技領域的研究,希望我國科技創新能在若干領域躋身世界前列。
  • 儀器儀表市場需求旺盛、技術帶動智能化趨勢
    3、儀器儀表行業未來主要的兩大發展趨勢第一,隨著傳感技術、數位技術、網際網路技術和現場總線技術的快速發展,採用新材料、新機理、新技術的測量測試儀器儀表實現了高靈敏度、高適應性、高可靠性,並向嵌入式、微型化、模塊化、智能化、集成化、網絡化方向發展。
  • 中國科學院:將「卡脖子」問題和國外出口管制清單轉化為任務清單
    近年來,中科院在解決卡脖子技術領域方面取得了諸多重要突破。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項目部署方面,除了承擔國家的一些重大任務之外,科學院自己設立了先導專項,分成三類,A類先導專項面向國家重大需求,B類先導專項主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C類先導專項是跟企業合作,解決卡脖子問題。
  • 協同發力 精準施策——推動我國儀器儀表行業高質量發展
    絕大多數儀器儀表具備測量功能,因此計量器具、計量檢定規程是儀器儀表產品發展的「基本準繩」。隨著儀器儀表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領域的拓寬,我國不同領域相關計量標準、技術規範也要不斷完善。該差距的產生不僅有技術原因,還有行業基礎、技術認識和政策引導等問題,關聯於整個儀器儀表行業生態。儀器儀表對製造工藝要求高,我國行業發展史上曾出現過專用儀器儀表工具機企業,專門負責製造儀器儀表用工具、配件與零部件等。近些年,雖然我國的工業基礎能力取得長足進步,但是國產通用件和基礎件的質量一般只能滿足中低端儀器儀表的技術需求,高端的儀器核心零部件大部分依賴進口。
  • 變「卡脖子」清單為任務清單,「B計劃」是科研創新必答題
    圖片來自國新辦網站「我們把『卡脖子』的清單變成我們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9月16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了中科院「率先行動」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情況,並表示「率先行動」第二階段要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包括航空輪胎、軸承鋼、光刻機等,集中全院力量聚焦國家最關注的重大領域攻關。消息一出,引發廣泛關注。
  • 我國電工儀器儀表產品可打進東南地區市場
    我國電工儀器儀表產品可打進東南地區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