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在為中科入局晶片製造,攻克光刻機拍手叫好時。殊不知中科身上所背負的擔子有多重,這是一項在西方看來想都敢想的重擔。
而此時的我們為了突破封鎖不再受制於人,不得不拋棄一切「幻想」,負重前行。畢竟這是我們無法繞過的難關,也是我們一直都落下的「功課」。
近日的中科正式宣布了:從2021年到2030年要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比如航空輪胎、軸承鋼、光刻機,還有一些關鍵的核心技術、關鍵原材料等,把中科院未來的目標聚焦在國內最關注的重大的領域,集中全院的力量來做。
從中科宣布任務清單以及時間上,其實我們也不難看出,這一次的中科,任務之艱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航空輪胎,看似不起眼,可它卻是飛機起飛和降落,對安全性和可靠性有著極高要求的重要飛機部件。在飛機著陸的瞬間,航空輪胎它要承受100度以上的高溫。
不僅如此,同樣是輪胎,普通輪胎每小時150公裡的速度已經屬於疾馳了,而航空輪胎在飛機起飛時卻要達到每小時300公裡到500公裡。
速度有了還不算完,航空輪胎還要承載近乎普通輪胎十倍以上的載荷,單胎載荷就高達30噸,甚是有時會到50噸。
軸承鋼是機械設備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零部件,大到飛機、汽車、高鐵和高精密工具機小到儀器、儀表,但凡有旋轉的部分,都會用到軸承。
而作為發動機中的軸承,對鋼的性能要求最為高端。因為發動機的軸承,工作的環境處於超高溫的同時,還要承受各種形式的應力擠壓、摩擦。不僅如此,它還要長時間的保持每分鐘上萬轉的高速運行。
如此高強度的工作下,對於軸承鋼的精度、性能、壽命以及安全性要求也就不言而喻了。在制軸工藝上我們已經接近世界頂級水平,可制軸所需的鋼材卻要依賴於進口。
了解過稀土資源的朋友或許知道,美國對於稀土的需求非常依賴於我們。而製造這種高端軸承鋼則是需要在煉鋼是加入到稀土,可怎麼加,加多少卻是世界軸承巨頭們的核心秘密。
正是憑藉著這個秘密, 國內的高端軸承用鋼的研發、製造與銷售基本上被世界軸承巨頭美國鐵姆肯、瑞典SKF所壟斷。他們以低價購進低端材質,然後利用核心技術做出高端軸承,再以十倍的價格再賣給我們,可以說是賺的盆滿缽滿。
光刻機作為晶片製造的核心設備,它也被譽為「皇冠上的珍珠」。它是全球各國所有頂尖工藝的結晶。而且光刻機的一些關鍵零部件,在全球的生產商也僅僅只有一兩家。
然而這些公司還與ASML公司有著交叉持股,因此想要自主研發光刻機,難度無異於「登天」。
曾經ASML總裁就公開表示過,「中國永遠不能模仿出世界頂級的EUV光刻機。」
單就拿光刻機上的反射鏡一項來說,它的精確度要以皮米來計算。(皮米是一個計量單位,一皮米是1米的億萬分之一)。
ASML公司的總裁此前就做過比喻,如果將光刻機上的反射鏡看作德國那樣大小,那麼對於反射鏡的精度要求,凹凸誤差要在正負一釐米。如此精湛的工藝,用鬼斧神工來形容也一點都不為過。
此前的京東方為了在屏幕上實現突破,曾被外界一度說成只會燒錢,為此京東方也被罵了24年。
這讓王東升背負起常人無法想像的壓力,經常睡不著覺。為了緩解壓力,王東升也只能把自己泡在浴缸裡,而且一泡就是好幾個小時。
最終,京東方憑藉著強大的信念,挺了過來。從平板顯示領域的進入者、追趕者,一躍成為了全球屏幕領域的挑戰者。
顯然,未來的十年,中科是以解決困擾我們多年,將西方引以為傲的「卡脖子」難題實現攻關突破。
在這些難題中,不乏有集結全球各國智慧結晶歷經多年才研發出來的技術。而此時的我們在短時間,也只能依託國內的科技精英力量去實現突破。
其實我們在看到中科開始著手打破西方壁壘,拍手叫好的同時,更多的還只要給予中科以及致力於自主研發的機構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因為有些時候,在遇到難以突破的瓶頸之時,來自同胞的相信,有時也是一種強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