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馭數張宇暢談「科創浪潮」:找準方向、滿足需求 做專用算力...

2021-01-12 中國青年網

  2020年12月27日,「2020北大校友科創高峰論壇暨北大科技園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發布會」在廣州白雲區成功舉行。廣州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弓鴻午,白雲區區委書記趙軍明,區長蘇小澎,北京大學原常務副校長王義遒,北京大學產業黨工委副書記、北大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總裁韋俊民、北大科技園總裁陳庚、中科科學院院士俞大鵬等領導嘉賓出席了活動。廣州北大科技園數字創新中心正式落地,將賦能粵港澳傳統產業,發展高端未來產業,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

廣州北大科技園數字創新中心落地

  論壇特別設置了主題為「好風憑藉力,讓科創飛揚」的圓桌論壇,科創領域多位大咖共同探討「科創浪潮」之下的挑戰與機遇、變革與發展,為科技創業領域各方資源的聯動創新尋求更多機遇。與會嘉賓一致認為,科創浪潮正當時。從國際形勢到國內科創板的強勁態勢,從「斯坦福」模式的引進到國內融資風投發展到成熟階段,科技創新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黃金時代。

  觀點交鋒之中,中科馭數VP張宇就「科創浪潮之下,算力晶片行業呈現出何種特點」「科研人如何抓住創業機會」「科創浪潮將帶來什麼」等問題,結合中科馭數的發展給出了獨到見解。

  「熱」與「新」之間 找準專用加速晶片方向

  在這輪科創浪潮中,張宇將算力晶片領域的特點概括為「熱」和「新」。他表示,在整個晶片行業大熱的環境下,專用計算晶片還遠未到爆發階段,呈現出「新」的特點。在此背景之下,中科馭數憑藉團隊多年技術積累、廣闊的應用場景和開放的創業心態,力爭成為領域專用架構和晶片研發的領軍者。

  據張宇介紹,中科馭數誕生於脫胎於中科院計算所計算機體系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是一家專注於領域專用計算架構研發的硬科技企業,創新提出軟體定義加速器的技術路線,核心業務是基於KPU專用晶片架構提供資料庫與網絡一體化加速產品解決方案。

  中科馭數創始團隊從2012年左右開始科研技術的積累,2018年公司化運營,在時間上與國家需求和行業迭代對於底層技術更新的呼籲相吻合,在這輪浪潮中成為了弄「潮兒」。那麼,中科馭數是如何抓住這波「潮流」的呢?

張宇與其他嘉賓暢談科創

  張宇表示:「一方面,從行業技術迭代和市場需求來看,比較熱的AI晶片所能支撐的主要是人工智慧中偏向於深度學習的部分,而縱觀整個數字經濟行業的算力不足問題,大量的非深度學習運算和處理也需要強大算力支撐。但是進入後摩爾時代後,工藝的提升帶來通用處理器的性能增長已經不能滿足算力需求,那麼只剩下一條道路——通過提升體系結構來提升算力,這就是我們團隊的老本行。多年來,中科馭數創始團隊在中科院計算所國重實驗室深耕晶片體系結構研究,擁有數量眾多的科研成果積累,形成了較高的行業壁壘。綜合各種因素,馭數選擇了領域專用加速晶片這個賽道,同時又在一定程度上助力解決國家『卡脖子』技術的問題,贏得晶片架構創新的先機。」

  成果:解決「卡脖子」問題 滿足市場算力需求

  成立兩年來,中科馭數看準「後摩爾時代」領域專用計算的機會,從底層體系結構進行創新,推出國內首款資料庫與網絡一體化加速晶片KPU-Conflux?1800,並打造了領域專用加速卡,不僅在產品層面對標國外頂尖技術,解決「卡脖子」問題,為「新基建」打造數字基礎設施,還滿足了不同場景下的市場需求,賦能金融科技、網絡、電信私有雲等鄰域專用加速。

圓桌論壇環節

  目前,中科馭數將頭部客戶瞄準對算力提升需求巨大的金融行業。張宇用「軍備競賽」來描述券商行業對硬體級別網絡和運算加速卡的需求,「他們已經到了通過異構計算,或者硬體晶片去比拼算力、比拼低延時的階段。」針對金融行業的需求,中科馭數推出了資料庫和時間序列分析專用晶片CONFLUX 1800、DOE硬體資料庫加速產品CONFLUX-1900R、實時風控系統 RiskCop-A1等產品,極大優化了風控、合規和交易的關鍵延遲,提升了交易吞吐量。

  「這僅僅是一個行業,除此之外,混合雲、數據中心、電信、視頻、網際網路等行業也都對算力有了比較剛性的需求,去支撐他們資料庫的加速。所以馭數很有信心,2021年將在更多場景進行產品落地。」張宇說道。

  未來:發布KPU2.0重磅產品 延續科創風暴

  對於整個科創浪潮的未來,張宇信心滿滿。他認為,行業中普遍擔心的投資過熱問題是一個必經階段,最終將通過合作和競爭篩選出各自賽道中的成功企業。而針對科研到市場的轉化難題,張宇表示,只要沿著正確的方向,一步一步走好,一定會將科研成果轉化為落地產品。他表示:「中科馭數就是一個將科研成功產業化的例子。」

  對於科創未來,張宇說道:「科技創新的浪潮促進了很多像我們一樣的企業發展,大家在各自的賽道內解決底層問題,可能5到10年之後,科創企業大規模成長起來,形成合力,最終結果將是生產力的徹底提升,以及中國數字經濟的真正騰飛和引領,這是非常值得期待的。眼下,我們正身處黃金時代,希望馭數和其他科創公司一起努力,迎接那一天的到來。」

張宇對科創未來信心滿滿

  借「科創浪潮」之風,中科馭數已揚帆起航,未來又將如何延續這場「風暴」帶來的紅利呢?張宇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從技術角度,持續推進產品迭代,推動更多專用場景加速落地;從市場角度,不斷滿足客戶需求。據透露,2021年,中科馭數將重磅推出KPU2.0產品化晶片,這將成為馭數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相關焦點

  • 金融科技產業峰會落幕,中科馭數攜實時風控方案RiskCop助力風控計算
    中科馭數CTO盧文巖在「金融業數據治理與應用」分論壇中做主題分享作為重要的熱點議題之一,「金融業數據治理與應用」分論壇同期隆重開啟。其中,領域專用計算架構研發的開拓者——中科馭數,其CTO盧文巖帶來了以《數據資產管理:中科馭數實時金融風控交易系統》為題的主題分享。
  • 科創100|中科慧遠:站在百億「風口」,登頂工業外觀檢測界「珠峰...
    「我們從2015年開始尋找產業化方向,用了一年時間深入工廠,了解整個產業線流程,在實地場景進行研發。當發現手機蓋板市場前景巨大,便決定從手機蓋板的品質檢測切入,利用計算機視覺替代人眼來突破製造業中品質檢測的瓶頸。於是在2016年成立了中科慧遠。」中科慧遠創始人張正濤向《科創板日報》記者回顧。
  • 23.4 億元、中科可控中標的國家超級計算崑山中心:通過驗收
    相關招投標信息  2019年10月25日,崑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發布關於崑山市超級計算算力服務採購項目單一來源採購論證意見公示的信息。  採購內容:採購雙精度峰值300PFlops的通用超級計算算力(緊耦合結構,裸存儲大於200PB)。
  • 拋出智算中心概念,浪潮要給智能社會新基建添磚加瓦
    AI伺服器是因為AI計算需求而生的一種伺服器形態,其採取異構形式,支持CPU+GPU、CPU+TPU、CPU+其他的加速卡等不同組合,在存儲上針對AI計算的大數據場景設計,更好地滿足訓練、推理等各種AI計算場景。不過,伺服器的進化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爆發式的智慧計算算力需求。
  • 中科虹霸加入元腦生態,攜手浪潮共推AI虹膜識別方案
    目前,中科虹霸的虹膜識別產品已廣泛應用於國內數百家礦山企業,每天有100多萬礦山工人使用中科虹霸產品,進行20多億次的虹膜比對,有效地解決了目前礦企人員管理存在的問題;中科虹霸虹膜識別產品及服務成功應用在金融領域多家銀行的內控和業務場景中,對銀行安全運營管理起到重要作用;在智能終端領域,中國市場上虹膜識別手機超過80%的型號使用中科虹霸的虹膜識別算法……浪潮:以算力支撐虹膜識別技術發展
  • 張雲泉:搶佔算力經濟發展的高地
    搶佔算力經濟發展的高地「在智能時代,算力極其重要,近期人工智慧取得的重大進展,都是靠計算能力的突破實現的。撫州在發展算力經濟方面存在一定優勢,應該迅速搶佔算力經濟發展的高地。」11月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博士生導師張雲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張雲泉,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大數據與智能計算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主要研究方向為並行程序設計和性能評價、並行計算和並行編程模型等。他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0餘篇,出版專著1部,譯著7部。
  • 計算力就是生產力 淺析浪潮智算中心的多維價值
    在浪潮看來,計算力就是生產力,計算力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地區,甚至是企業智數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智慧計算改造升級了生產力三要素,最終驅動了人類社會的轉型升級。 智慧計算藉助算力這一全新工具將數據變成了一種新的生產資料,釋放了智慧社會的生產力。這就要求我們能夠確保算力的供給。
  • 北大校友助力科創,燕緣雄芯聚焦硬科技
    中科馭數CEO鄢貴海博士畢業後在中科院研究所工作,鄢貴海稱:「因為在研究所、高校基本都是老師思維,帶學生是要去補弱的學生,但在公司帶員工就完全不對。」鄢貴海稱:「創業後帶員工要用長處,這將直接影響公司的整體效率和擴張速度。」
  • 中科系旗下中科星圖赴考 審核歷時273天居科創板之最
    「中科系」旗下中科星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科星圖」)在12月27日迎來上會大考。  值得指出的是,中科星圖是截至目前科創板審核周期最長的申報企業。其發行上市申請早在今年3月29日獲受理,迄今歷時270多天未有結果。明日公司能否順利通關,值得市場關注。  273天!科創板審核周期最長!
  • 14個「中科系」院所項目落地 濟南科創城建設快馬加鞭
    原標題:14個「中科系」院所項目落地 濟南科創城建設快馬加鞭來源:舜網-濟南日報本報1月6日訊(記者 李萌萌 通訊員 劉倩)「新年伊始,項目建設又有進展
  • 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科創大數據平臺正式上線
    中科智匯工場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中科院北京分院的指導和支持下,由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統籌,中科智匯工場運營的「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科創大數據平臺」將千頭萬緒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轉變為可線上開展的結構化工作,以此助力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工作持續有序開展,降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 「芯觀點」後摩爾時代的AI革命:算力需求激增,催生晶片創新
    各大廠商對機器學習的熱情越來越高,對算法、算力和數據提出新的要求,尤其是對算力需求的激增,進一步催生相關晶片和專用設備的蓬勃創新,而在後摩爾時代,這種創新或將成為突破算力極限的關鍵。數據「餵」大的機器智能什麼是機器學習?
  • 「2020中國AI算力報告」重磅出爐:中國怎麼解決GPT-3的算力難題?
    12月15日,IDC與浪潮聯合發布了《2020-2021中國人工智慧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報告從AI算力產業發展趨勢、市場規模、區域算力分布和行業AI算力保有程度等多個角度進行全面綜合評估,旨在評估中國人工智慧發展的現狀,為推動產業AI化發展提供極具價值的參考依據和行動建議。這是該報告自2018年發布以來,連續第三年發布。
  • 2021年計算行業機遇在「邊緣」:浪潮與百度聯手樹標杆
    完美融合:浪潮攜手百度就在此次峰會上,浪潮與百度聯合發布的百度邊緣計算盒子,引起諸多觀眾駐足了解。據悉,該產品在硬體方面擁有數據中心級高可靠設計、環境適應力強且實現模塊化算力擴展,能夠滿足零售、旅遊、交通等行業應用場景的需求。在邊緣平臺方面,該產品部署了百度邊緣計算平臺及百度邊緣AI平臺,實現對分布在全國各地計算力的統一調度、管理,及資源的動態監控。
  • 中科院科學人才集體離職上熱搜,看看旗下上市公司:中科曙光
    國內參與高端計算機行業競爭的企業主要有 IBM、惠普、戴爾等跨國企業,及聯想、華為、浪潮信息等一批優秀的國內企業。對於公司的主營業務,我糾結了很久,高端計算機跟伺服器有什麼區別?因為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業務競爭對手最類似的是浪潮信息,而中科曙光的表述是:高端計算機,浪潮信息的表述是:伺服器。
  • 浪潮承建南京大學超算系統 助研精細化數值預報
    1比16,天氣預測精度和超算性能之間的博弈一般來說,天氣預報的準確度依賴於氣象數值模式的解析度。解析度的數值是指該模式能預測多少範圍內的天氣變化,解析度的數字越小表示能預測的範圍越精細,越能為突發天氣災害、百姓日常出行提供準確的天氣依據。
  • 浪潮王恩東:AI準確度也是算出來的
    8月28日,AICC2019人工智慧計算大會在京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團首席科學家王恩東在大會上表示,智慧時代,計算力就是生產力,計算力是推動AI發展的根本動力。在實際的應用當中,相比雲計算和大數據等應用,人工智慧對於計算力的需求幾乎是無止境的。事務處理、WEB接入等傳統計算,因為應用規模和場景有限,對於計算力的需求也有限。但是AI對於計算力的需求是無限的,是指數級的增長,而不是線性增長。從2012年到現在,每3.5個月用於AI計算的計算量會翻一倍,增長了30萬倍,遠遠超過了晶片性能提升的摩爾定律。
  • 2016考研數學:找準方向,拿下高分
    小編在這裡提醒廣大考研學子,複習數學要重視基礎,找準方向,踏實複習。小編在這裡提醒廣大考研學子,複習數學要重視基礎,找準方向,踏實複習。 >>>進入考研論壇交流                       >>>全面掌握考研資訊   考研數學在研究生招生初試500分值的初試中,佔有150的分值。
  • 浪潮助中國基因測序產業化_浪潮伺服器_伺服器解決方案...
    近日,中國最大的伺服器廠商浪潮為國產基因測序儀廠商中科紫鑫設計構建了高性能計算集群,用於提供面向全國的基因測序分析雲服務。據悉該集群將可承擔20到40臺新一代國產自主基因測序儀在全國範圍試運行期間的所有測序分析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