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虹霸加入元腦生態,攜手浪潮共推AI虹膜識別方案

2020-10-12 美通社摘要

北京2020年10月12日 /美通社/ -- 日前,浪潮與中科虹霸籤署元腦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整合優質的產品和技術研發資源,聯手開發Top級虹膜識別解決方案,共同推動虹膜識別解決方案在智慧金融、智能終端、礦山等多領域落地應用,賦能行業智慧轉型。

虹膜識別的穩定性、準確性、安全性高,相較於其他生物識別技術具有明顯優勢,已經廣泛應用於金融、醫療、安檢、特種行業等領域,未來發展潛力更大。相關報告顯示,我國虹膜識別市場增長迅速,預計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74.5億元,發展前景廣闊。

中科虹霸:用算法破解神奇的虹膜密碼

虹膜中含有很多互相交錯的斑點、細絲、冠狀、條紋、隱窩等的細節特徵,而且在胎兒發育階段形成後,在整個生命歷程中將保持不變。18歲-65歲及以上的指紋大致的差錯率在0.8%,人臉大概在2%,而虹膜識別僅為百萬分之一。中科虹霸的研究領域正是只有百萬分之一差錯率的虹膜識別,是國內唯一掌握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虹膜識別技術的企業,也是國內最早突破移動端虹膜識別技術的公司。其推出的超大規模虹膜識別雲服務平臺,用於構建行業級、城市級、國家級應用規模的虹膜雲服務平臺,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身份認證服務。目前,中科虹霸的虹膜識別產品已廣泛應用於國內數百家礦山企業,每天有100多萬礦山工人使用中科虹霸產品,進行20多億次的虹膜比對,有效地解決了目前礦企人員管理存在的問題;中科虹霸虹膜識別產品及服務成功應用在金融領域多家銀行的內控和業務場景中,對銀行安全運營管理起到重要作用;在智能終端領域,中國市場上虹膜識別手機超過80%的型號使用中科虹霸的虹膜識別算法……

浪潮:以算力支撐虹膜識別技術發展

虹膜識別領域,面對大量的、千萬級、億級,乃至十億級的數據,如何快速實現人員身份信息搜索和1:1精準的身份核驗比對,這對核心器件的算力、算速、功耗、可靠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浪潮是人工智慧計算的領導品牌,IDC在近日公布的《2019年中國AI基礎架構市場調查報告》中,浪潮AI伺服器整體市場份額佔比再次超過50%,連續三年穩居第一。浪潮擁有業內最強最全的AI算力機組,包括全球最強AI計算主機AGX-5、全球最高計算密度AI伺服器AGX-2、業界性能最好的Transformer訓練伺服器AI伺服器NF5488M5等。浪潮致力於為人工智慧提供最基礎的創新支撐,賦能生態合作夥伴。

攜手加速虹膜識別解決方案落地

此次中科虹霸與浪潮元腦生態籤約可以說是算法與算力的結合,將在虹膜識別領域掀起怎樣的風浪?

雖然虹膜識別市場前景廣、技術也漸向成熟,但其普及扔面臨諸多困境。虹膜識別在安全性上遠勝指紋和人臉識別,但作為生物識別領域的後起之秀,其落地應用場景不足,目前多應用於工業和金融業,投放到個人消費市場的成型產品較少。虹膜識別在技術不斷進步的同時也要兼顧市場需求,方能「落地」。

未來在元腦生態內,中科虹霸將共享浪潮的AI計算、資源與算法三大核心平臺能力,雙方共同推動產品及解決方案的研發和應用創新,打造TOP級別虹膜識別解決方案。使虹膜識別技術朝著更加便捷、更加易用的方向發展,提升用戶體驗。同時,浪潮有強大的客戶資源,元腦生態中有具備實施AI整體解決方案能力的SI、ISV,共同開發出更多虹膜識別應用場景,由點及面的將虹膜識別解決方案推向行業市場。

元腦生態已經成為中國產業AI化推進的核心助力。目前,浪潮攜手元腦左右手夥伴已經在金融、鐵路、電力、交通、智慧城市、石油石化等行業領域實現了產業AI化落地。通過此次籤約,中科虹霸正式成為浪潮 「元腦生態計劃」的一員,雙方將重點共同推動虹膜識別解決方案應用落地,助力行業用戶開發並部署屬於自己的「行業大腦」,加速推進產業AI化落地。

相關焦點

  • 深維科技加入元腦生態,攜手浪潮打造FPGA高性能圖像處理方案
    近日,浪潮與北京深維科技有限公司籤署元腦生態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聯合打造基於FPGA的高性能圖像處理解決方案,共同為AI方案的行業落地和智算中心高效運營掃清最後一公裡障礙。人工智慧提出的初衷是希望機器像人一樣思考,從複雜多變的事物中快速查詢有用的信息。
  • 每周AI應用精選:虹膜識別解決方案;基於深度學習人臉識別方案等
    每周三期,詳解人工智慧產業解決方案,讓AI離你更近一步。解決方案均選自機器之心Pro行業資料庫。方案1:虹膜識別解決方案解決方案簡介:虹膜識別技術是基於眼睛中的虹膜進行身份精準識別,應用於對身份認證安全強需求或高度保密需求的場所。
  • 虹膜識別技術規模化應用已經箭在弦上
    Q:a&s《安全&自動化》總經理、總編輯 關玉娟A:中科虹霸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技術官 何召鋒Q:從虹膜技術和市場應用方面來看,貴公司目前處於什麼地位或者有什麼突破?A: 中科虹霸由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設立,成立於2006年底。十幾年來一直專注於虹膜識別技術研發以及產業化應用,當前是國內虹膜識別技術領域規模最大的一家公司。
  • 生物特徵識別下一站:虹膜識別
    指紋、虹膜、手掌、靜脈……當名目繁多的生物特徵識別相繼湧現,無密碼時代漸行漸近。「阿富汗少女」藉助虹膜識別技術,時隔17年後,拍攝者在上千個自稱是照片主角的人中找到了那位擁有綠色眼眸的「阿富汗少女」在前不久舉行的2018中科虹霸產品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虹霸創始人譚鐵牛再次講起那個曾經牽動人心的故事——「阿富汗少女」。
  • 中國虹膜產品多領域廣泛應用
    虹膜識別俗稱「刷眼睛」,它是一種利用人眼睛裡的虹膜特徵來驗證身份的技術,比指紋、人臉等生物識別技術更安全、更便捷。那麼,虹膜識別在當下的發展和應用情況如何呢?2018年6月24日,找寶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作為合作夥伴應邀出席了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的產品發布會。
  • 虹膜識別技術優勢明顯 比指紋、人臉識別更可靠
    虹膜特徵具有唯一性,且在整個生命歷程中保持不變,相較於指紋識別和人臉識別,虹膜識別的錯誤率低至百萬分之一,虹膜複雜的細節特徵使得其偽造難度極大,因此虹膜識別是現階段最穩定、最準確、安全係數最高的生物識別技術,可以廣泛應用在需要高度保密場景以及門禁系統領域。
  • 虹膜識別,聲紋識別,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的優缺點是什麼
    北京時間07月15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生物識別六大技術(指紋、臉象、虹膜等)趨勢分析。生物識別技術,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傳感器和生物統計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紋、臉象、虹膜等)和行為特徵(如筆跡、聲音、步態等)來進行個人身份的鑑定。
  • 手機虹膜識別鏡頭設計
    摘要:隨著近年來圖像傳感器的快速商用化以及生物識別算法的發展,虹膜識別功能得以應用 於移動終端設備。獲取虹膜圖像是虹膜識別的關鍵一步,運用ZEMAX光學設計軟體設計了一款適用於手機的虹膜識別鏡頭。
  • 生物特徵識別:身體即密碼
    本報記者 沈 慧攝  中科虹霸研發的虹膜識別產品已投入應用。  「阿富汗少女」  藉助虹膜識別技術,時隔17年後,拍攝者在上千個自稱是照片主角的人中找到了那位擁有綠色眼眸的「阿富汗少女」  在前不久舉行的2018中科虹霸產品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虹霸創始人譚鐵牛再次講起那個曾經牽動人心的故事——「阿富汗少女」。
  • 虹膜識別是目前最為精準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
    虹膜識別是目前最為精準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身份識別,「刷眼」更可靠(關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自主研發的虹膜識別技術已在煤礦中投入使用。原公安部物證鑑定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劉耀說:「通過虹膜識別,生理特徵極為相似的同卵雙胞胎也能在1秒內進行區分。相較於指紋識別和人臉識別,虹膜識別更為精準,誤識率可低至百萬分之一。」不過,要將虹膜識別做到好用和便捷,並不容易。
  • 生物識別進入洗牌期,人臉識別後誰將成為下一個商用爆款?
    近年來,人臉識別已經成為應用最廣泛、發展最深入的生物識別技術。然而人臉識別第一案、李開復「口誤」風波等一系列案件下來,人們對於人臉識別暴露隱私的擔憂也日益增長,早前更是有媒體曝出人臉識別黑色產業鏈,5000多張人臉識別照片僅報價10元。
  • 揭秘中國AI創投的隱秘力量:中科院如何批量複製獨角獸?
    >專注步態識別的銀河水滴,其創始人黃永禎曾是自動化所智能感知與計算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推出了國內首款商業化遠距離虹膜識別產品,由自動化所孵化的虹星科技;擁有生物特徵識別、智能視頻分析技術的中科唯實;>由自動化所發起設立的中科虹霸;以及由自動化所與自動化所(洛陽) 機器人與智能裝備創新研究院共同孵化,專注於工業外觀檢測的中科慧遠。
  • 全球三十大最佳 AI 創業公司公布
    Clarifai 提供 API 類型的工具,Clarifai 的視覺識別 API 可以識別超過 11,000 種不同內容的照片和視頻,公司同時也提供應用於特定領域的識別工具。Clarifai 有著多元化的客戶群體,從《財富》500 強公司到小型的開發團隊都是他們的服務對象,包括 Buzzfeed、Trivago、500px、StyleMePretty 等。
  • 「刷眼」解鎖和支付,星雲虹貝想讓手機以低成本實現虹膜認證
    生物識別從識別方式來看可以分為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聲音識別、虹膜識別與靜脈識別等。其中,指紋識別應用已經極為廣泛,人臉識別應用正在興起,但是指紋可以複製,人臉可以偽裝,在安全和解鎖上依然有風險。數據顯示指紋識別的誤識率約為0.8%,人臉識別約為2%。
  • 螞蟻金服發布眼紋識別,能認出同卵多胞胎
    我們在民用領域經常使用的生物識別技術有指紋、虹膜以及面部特徵等,眼紋識別技術指的是眼白上的血管排布,每個人的眼紋特徵都是獨一無二的,即便是雙胞胎也會有區別,這與虹膜的唯一性非常相似,但而虹膜檢測通常需要紅外線攝像頭等設備。眼紋識別並不需要採用特定光學傳感器,目前螞蟻佐羅實驗室已經在普通手機上通過眼紋進行識別。
  • 以虹膜為基礎的AI診斷巨頭-韓國虹博進軍中國市場
    在韓國擁有最頂尖虹膜識別技術的(株)虹博與中國企業合作成立合作公司,正式進軍了中國市場。  設立於2012年的(株)虹博是以虹膜識別技術為基礎,提供從IoT溫室度自動控制套裝到健康管理解決方案的韓國企業,也是JIRIS USA 的聯營企業。
  • 一文看懂當下六大生物識別技術!
    人臉識別系統的研究始於20世紀60年代,80年代後隨著計算機技術和光學成像技術的發展得到提高,而真正進入初級的應用階段則在90年後期,並且以美國、德國和日本的技術實現為主。  如今,人臉識別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國內產業鏈也趨於完善,比如鏡頭方面有舜宇等、算法上有曠視科技等、硬體解決方案上有奧比中光等企業。
  • 虹膜識別:技術組成、識別原理、特點及優勢等知識分享
    我們需要指出眼紋識別和虹膜識別是不同的兩個概念,虹膜識別在容錯率、信息量以及穩定性上均完勝眼紋識別。眼紋識別是針對眼白(鞏膜)進行的識別,而虹膜識別則是針對瞳孔外圓環部分(虹膜)進行的識別。虹膜測定技術可以讀取266個特徵點,而其他生物測定技術只能讀取13-60個特徵點。根據富士通方面的數據,虹膜識別的錯誤識別可能為1/1500000,而蘋果TouchID 的錯誤識別可能為1/50000,虹膜識別的準確率高達當前指紋方案的三十倍。
  • Lumia 950/950 XL虹膜識別:戴墨鏡也行
    北京時間11月3日消息,Lumia 950/950 XL即將發售之際,其一項新功能也得到了確認,那就是虹膜識別。Lumia 950/950 XL虹膜識別:戴墨鏡也行(圖片來自Yahoo)  知情人士在Twitter上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