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特徵識別下一站:虹膜識別

2021-01-15 中國日報網

譚鐵牛院士在介紹虹膜識別技術。本報記者 沈 慧攝

伴隨著iPhone X引入Face ID,以人臉識別為代表的生物特徵識別,一夜間忽然迎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勝景」

前不久,曠視科技(Face++)宣布獲得4.6億美元C輪融資。無獨有偶,商湯科技也於近日宣布獲得6.2億美元C+輪融資。指紋、虹膜、手掌、靜脈……當名目繁多的生物特徵識別相繼湧現,無密碼時代漸行漸近。

「阿富汗少女」

藉助虹膜識別技術,時隔17年後,拍攝者在上千個自稱是照片主角的人中找到了那位擁有綠色眼眸的「阿富汗少女」

在前不久舉行的2018中科虹霸產品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虹霸創始人譚鐵牛再次講起那個曾經牽動人心的故事——「阿富汗少女」。

上世紀80年代,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封面刊登過一張照片,照片中的主角是一位擁有綠色眼眸的阿富汗少女。然而,面對這張聞名於世的面孔,沒有人知道她是誰。時隔17年,拍攝者突然萌生尋找神秘少女的念頭。幾經輾轉,他最終藉助虹膜識別技術,在上千個自稱是照片主角的人中找到了她。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也是身份的標識。虹膜是位於人眼表面黑色瞳孔和白色鞏膜之間的圓環狀部分,包含很多相互交錯的斑點、細絲、冠狀、條紋、隱窩等細節特徵。「在很多情況下,虹膜可能是唯一能夠識別身份的生物特徵,國際上一系列研究表明,虹膜識別是目前最安全、最準確的身份識別。」譚鐵牛稱。

根據原公安部物證鑑定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劉耀提供的數據,與指紋0.8%、人臉識別2%左右的誤識率相比,虹膜識別誤識率可低至百萬分之一。

縱觀整個世界發展史,身份鑑別技術一直是人類長期致力研究的重要課題。早期的識別技術主要通過人工比對——基於經驗對檢材和樣本進行比較;而隨著計算機技術不斷發展,以指掌紋、足跡、人臉、虹膜、聲紋等為代表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日趨成熟。

其中,指紋是最古老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1892年,阿根廷警官利用犯罪現場的一枚血指印破獲了弗朗西斯卡殺害親子案,這是世界首例利用指紋偵破的案件。目前,我國省級公安機關指紋自動識別系統存儲十指指紋總量已超過1億人次。近些年,全國利用指紋識別系統破案總數每年在10萬餘起。

人臉識別,顧名思義,是基於人臉的面部特徵進行身份識別的技術。由於具有非接觸、無需配合、應用方便、符合人的認知習慣等優勢,目前在出入境管理、公安身份查重、公安重點人群監控等領域有所應用。

「公安刑偵是生物特徵識別的重要應用領域。」劉耀說,近年來以指紋、人臉為代表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已經在公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但在應用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局限性,而虹膜識別的唯一性、穩定性恰恰彌補了這些不足。

一個眼神確定你

虹膜紋理具有唯一性、穩定性,因此,虹膜識別成為目前最為精準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可以識別同卵雙胞胎

虹膜識別技術,是通過對比虹膜圖像特徵之間的相似性來確定人的身份。科學研究表明,虹膜環狀區域的細節一歲半之後就定型,它是唯一一個能從外面看到的內部器官,不會像指紋一樣存在磨損問題。

「相比較而言,虹膜是比人臉和指紋更可靠、更難偽造的生物特徵。」譚鐵牛告訴經濟日報記者,指紋比較容易被模仿和偽造,人臉識別會存在雙胞胎、父子母女難分辨的問題。「即使同一個人,隨著年齡變化,容貌也會發生改變。而且,整容、不同光照下的表情、姿態等也會影響識別效果。」譚鐵牛說。

中科虹霸研發的虹膜識別產品已投入應用。 (資料圖片)

不僅如此,虹膜還有3大特性:非接觸性,中遠距離就可以識別;大容量,速度快、實時性強;防偽性,通過瞳孔震顫可實現活體檢測。「因虹膜紋理具有每個人都不同的唯一性、在嬰兒階段穩定後終身不變的穩定性,各類公開的對比測試和實際應用表明,虹膜識別是目前最為精準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可以識別同卵雙胞胎。」譚鐵牛表示。

不過,要將虹膜識別做到好用、易用、便捷,並不容易。譚鐵牛說,虹膜識別主要涉及4大關鍵技術:一是虹膜成像技術,解決虹膜圖像的有無問題;二是活體判別技術,解決虹膜圖像的真假問題;三是質量評價技術,解決虹膜圖像質量好壞問題;四是特徵表達技術,解決虹膜圖像的主體問題。

以虹膜採集為例。與西方人相比,中國人的眼睛普遍較小,很多人還是眯眯眼,而拍攝時不能要求對方一直盯著攝像頭,這種情況下,如何方便快捷獲取虹膜成為難題。這還只是問題的冰山一角。「採集到的虹膜是不是來自活體,會不會來自玻璃眼球、照片,而不是活生生的人,抑或是義眼虹膜、計算機合成虹膜等,這些特殊情況都需要考慮到,這就涉及虹膜圖像真假的問題。」譚鐵牛舉例說。

在國外機構不提供資料庫用於算法研究,也不出售虹膜採集設備的情況下,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從零開始,開始了國內虹膜識別的研究。經過多年發展,目前,中國科學院在虹膜圖像獲取方面完成4大跨越:從無到有,實現了零的突破;實現了從單目到雙目的圖像獲取;實現了由近及遠的圖像獲取;實現了從固定到移動狀態的圖像獲取。

根據譚鐵牛提供的數據,中國科學院自主建設的CASIA虹膜圖像資料庫是目前國際上使用最廣泛的虹膜圖像資料庫,有來自180個國家的1.6萬多個科研團隊申請使用。在虹膜特徵描述的研究中,中科虹霸還建立了基於定序測量的虹膜圖像特徵表達一般框架,揭示了虹膜圖像的本質特徵,統一了主流的虹膜識別方法。

從「刷臉」到「刷手」

異軍突起的生物特徵識別正迎來發展的春天。預計2020年,生物特徵識別技術的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250億美元

不需要銀行卡,不需要密碼,甚至不再需要手機,就在「刷臉付款」成為熱議的話題不久,「刷手支付」再次闖入公眾視野——日本大型信用卡公司JCB今年宣布,開發出了掃描手掌即可完成本人確認和信用卡付款的機制。未來,大家只需要在指定的App中註冊手掌完成記錄,付款時便可直接「刷手」完成支付。

「手掌幾何學識別,是通過測量使用者的手掌和手指的物理特徵來進行識別。近幾年再次興起的靜脈識別,則是利用靜脈分布圖進行個人識別,例如手指、手掌、手背的靜脈。」劉耀解釋。

與傳統的指紋識別相比,指靜脈識別技術有一個顯著特點——必須活體且有流動的血液,因此信息不能被複製或被盜;而且,不會因為手指潮溼或不乾淨、破損等情況就無法使用。

近日,浙江某商業銀行上線首批應用「指靜脈生物識別技術」的智慧櫃員機,辦理銀行業務不用再攜帶銀行卡、不用輸密碼,只需「動動手指」。該行相關負責人表示,這項技術未來將逐步在櫃面等其他場景中全面推廣應用。

異軍突起的生物特徵識別正迎來發展的春天。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2007年至2013年,生物特徵識別技術的全球市場規模年均增速為21.7%,預計2020年將達到250億美元,5年內年均增速約14%。

「面對實際應用場景,單一生物特徵如同一個個『信息孤島』,識別準確率和穩定性會下降,如何連通這些『信息孤島』,實現多種生物特徵信息的綜合集成應用和關聯融合分析,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之一。」劉耀說,國內外研究多集中在利用高質量的生物特徵進行身份識別,而現場留下的指紋、足跡、視頻人像等生物特徵,很多都存在特徵不完整、質量受限等問題。「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如何融合低質量的生物特徵數據實現高質量的識別,是今後發展的關鍵。」劉耀說。

(原標題:生物特徵識別:身體即密碼)

相關焦點

  • 虹膜識別是目前最為精準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
    虹膜識別是目前最為精準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身份識別,「刷眼」更可靠(關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自主研發的虹膜識別技術已在煤礦中投入使用。相較於生物識別技術中的指紋識別和人臉識別,虹膜識別起步較晚。然而,各類公開的對比測試和實際應用均表明,它是目前最為精準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首先,虹膜具有極強的唯一性和穩定性。科學研究表明,虹膜是人體中最獨特的結構之一,自胎兒發育階段形成後終生不變,且不因外部幹擾而磨損變化。
  • 一文讀懂獨一無二的虹膜特徵識別
    一文讀懂獨一無二的虹膜特徵識別 Duke 發表於 2016-09-27 09:55:01   生物測定學是一種技術,這種技術是將獨特的人體特徵翻譯成數字編碼,這種編碼可以識別
  • 虹膜識別,聲紋識別,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的優缺點是什麼
    北京時間07月15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生物識別六大技術(指紋、臉象、虹膜等)趨勢分析。生物識別技術,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傳感器和生物統計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紋、臉象、虹膜等)和行為特徵(如筆跡、聲音、步態等)來進行個人身份的鑑定。
  • 最安全的生物識別手段 虹膜識別:開啟「刷眼」炫酷科技
    虹膜識別技術是人體生物識別技術的一種。人眼睛的外觀圖由鞏膜、虹膜、瞳孔三部分構成。鞏膜即眼球外圍的白色部分;眼睛中心為瞳孔部分;虹膜是位於黑色瞳孔和白色鞏膜之間的圓環狀部分,包含有很多相互交錯的斑點、細絲、冠狀、條紋、隱窩等細節特徵,是人體中最獨特的結構之一。虹膜的形成由遺傳基因決定,人體基因表達決定了虹膜的形態、生理、顏色和總的外觀。
  • 虹膜識別技術
    而且虹膜在胎兒發育階段形成後,在整個生命歷程中將是保持不變的。這些特徵決定了虹膜特徵的唯一性,同時也決定了身份識別的唯一性。因此,可以將眼睛的虹膜特徵作為每個人的身份識別對象。個字節,對生物識別模板來說是一個十分緊湊的模板,但它對從虹膜獲得的信息量來說是十分巨大的。
  • 虹膜識別技術優勢明顯 比指紋、人臉識別更可靠
    「刷臉」大名為人臉識別技術,早已隨著智能機、手機APP、門禁系統走進了千家萬戶,而指紋識別技術在這之前更是早已普及,那為何同人臉識別技術、指紋識別技術統稱為生物識別技術三巨頭的虹膜識技術別遲遲未見消息?
  • 生物識別技術四大種類介紹(人臉、指紋、虹膜、聲紋)
    「網際網路+」時代的生物識別技術變革   1、人臉識別技術   傳統的人臉識別算法通常採用淺層機器學習模型,它需要根據各類任務來設計不同的系統,並採用人工來設計特徵,如人臉識別採用LBP特徵、人臉檢測採用Haar-like特徵、行人檢測採用HOG特徵。
  • 生物識別方式有指紋人臉識別!而生物虹膜、指靜脈識別你知道嗎?
    網友發現,只要在手機屏幕上貼上一張比較厚的保護膜,然後進行指紋識別,任意人的指紋都可以識別解鎖成功。消息一出,引來一大堆網友的在線測試,多數人都發現了這個漏洞。在用戶曝光漏洞後,三星發布公告承認涉事型號手機的確存在該漏洞,並在官網發出通告,建議三星該系列手機用戶不要使用過厚的手機保護膜,並表示三星會通過後期系統軟體升級消除漏洞。
  • 生物特徵識別:身體即密碼
    幾經輾轉,他最終藉助虹膜識別技術,在上千個自稱是照片主角的人中找到了她。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也是身份的標識。虹膜是位於人眼表面黑色瞳孔和白色鞏膜之間的圓環狀部分,包含很多相互交錯的斑點、細絲、冠狀、條紋、隱窩等細節特徵。「在很多情況下,虹膜可能是唯一能夠識別身份的生物特徵,國際上一系列研究表明,虹膜識別是目前最安全、最準確的身份識別。」譚鐵牛稱。
  • 基於虹膜的人體特徵識別方法研究(圖)
    人體特徵識別方法,也叫生物特徵識別方法,是指利用人的獨特的生理及行為特徵進行鑑別的身份驗證的技術手段。它的產生及發展源於人們在邁進數字時代的過程中對身份驗證方法的準確性與便捷性不斷提高的需求。而且傳統的身份驗證系統並不能有效的識別持有這些身份標誌事物的人是否是真正的擁有者。因此,一旦被冒充,真正的擁有者將遭受極大的損失。因此,人體特徵識別方法作為一個更加有效的解決方案逐漸得到廣泛應用。人體特徵的鑑別方法有很多種。在所有生物特徵中,指紋相對穩定但錄取指紋不是非侵犯性的。
  • 虹膜識別與眼紋識別有何不同
    於是我們看到聚焦於眼睛的生物識別技術逐漸出現在手機當中,比如國美GOME K1、三星S8選擇的虹膜識別,中興、vivo機型採用的眼紋識別。體驗上講,虹膜識別與眼紋識別都是通過刷眼來完成認證,但是仔細追究,兩者究竟有什麼區別,相比之下誰更安全?下面我們一一揭曉。
  • 虹識技術全新升級虹膜識別算法,虹膜識別設備性能大幅提升
    設備存儲容量從第二代最大二千人跨越性提升至第三代的一萬人,在相同的虹膜特徵條件下,模板長度減少四倍,離線比對容量和識別速度均實現了五倍的飛躍擴展。在實際應用場景下可進行速度為一萬人/秒的虹膜提取、編碼及識別,解決了目前市場現有虹膜物聯網終端設備的容量問題和速度問題,更有效地滿足了中型和大型企業客戶的實際應用需求。
  • 虹膜識別技術簡述
    生物識別技術,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傳感器和生物統計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紋、臉象、虹膜等)和行為特徵(
  • 虹膜是什麼?虹膜識別是如何工作的?
    但是現在有一項科技是我們觸手可及的,那就是虹膜識別技術。 虹膜是什麼?虹膜識別是如何工作的? 在近紅外光下呈現出豐富的紋理,如斑點、細絲、冠狀、條紋、隱窩等細節特徵。不過虹膜掃描儀不僅僅是給你的眼睛拍個照然後進行比較,那樣的話只需要一張你眼睛的照片,虹膜識別就起不到作用了。虹膜掃描儀是通過一束近紅外光掃描人的眼睛,清楚地暴露虹膜的圖案,並且在黑暗下也能同樣工作。但是眼鏡(包括隱形眼鏡)會限制光束的傳播,使虹膜識別失效。
  • 虹膜識別有了新的使用「姿勢」
    近日,依靠國內最頂尖的虹膜識別技術,一款名為「駕駛員生物特徵識別一體機」的儀器正式投產,該機器能在1.2米距離內2秒準確識別駕駛員的虹膜及人臉信息。「目前大多數企業只能做25—40釐米的近距離虹膜識別。」
  • 虹膜識別,你究竟了解多少?
    生物特徵識別是目前最為方便與安全的識別技術。它不需要隨身攜帶任何證件,記住任何密碼,是一種方便、快捷、可靠的識別方法。生物特徵識別是通過人體所固有的生理特徵或行為特徵對個人身份進行鑑定的技術。常見的生物特徵有指紋、掌紋、虹膜、視網膜、臉形、聲音、筆跡、DNA、人體氣味等。其中,虹膜識別是一種重要的個人身份識別手段。
  • 虹膜識別技術的原理是什麼?
    隨著科技的發展,虹膜識別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生物識別系統。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虹膜識別技術? 生物識別是一種技術,這種技術是能採取人體獨特的特徵(比如:人臉特徵,虹膜特徵,指紋特徵),將這些特徵轉換成一串數據,來完成人體識別和認證。
  • 虹膜識別:技術組成、識別原理、特點及優勢等知識分享
    虹膜是位於黑色瞳孔和白色鞏膜之間的圓環狀部分,其包含有很多相互交錯的斑點、細絲、冠狀、條紋、隱窩等的細節特徵。而且虹膜在胎兒發育階段形成後,在整個生命歷程中將是保持不變的。這些特徵決定了虹膜特徵的唯一性,同時也決定了身份識別的唯一性。因此,可以將眼睛的虹膜特徵作為每個人的身份識別對象。
  • 一篇文章弄懂什麼是虹膜識別
    美國智庫 Acuity Market Intelligence 曾發表過一份《生物識別的未來》報告,報告顯示,虹膜識別技術將在未來10—15年迅速普及,並佔全球生物特徵識別16%的市場份額,虹膜識別產品總產值也將達到35億美元。
  • 生物特徵識別六大技術未來如何發展?
    各個生物特徵識別的優缺點是什麼,在產業化進程中有哪些困難需要克服,以及每類生物特徵的代表性企業有哪些,今天的文章將為大家詳細講述。   人臉識別   人臉與人體的其它生物特徵(指紋、虹膜等)一樣與生俱來,它的唯一性和不易被複製的良好特性為身份鑑別提供了必要的前提,與其它類型的生物識別比較人臉識別具有如下特點:   非強制性:用戶不需要專門配合人臉採集設備,幾乎可以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就可獲取人臉圖像,這樣的取樣方式沒有「強制性」;   非接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