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識別:技術組成、識別原理、特點及優勢等知識分享

2021-01-19 新型顯示資訊

CNLED網專注於LED行業細分市場:

UV LED、IR LED、Micro LED、

OLED、Lifi 、LED穿戴等特殊應用

車用照明、植物照明、醫療照明、

雷射照明、智慧照明等特殊照明


三星Note 7採用虹膜識別技術,引發了行業的大關注。那麼關於虹膜識別技術,你又懂得多少?下面,小編收集了資料整理了有關虹膜識別技術的知識,就三星Note 7作為例子,將技術解剖分享給大家:


虹膜識別系統主要包含虹膜圖像採集裝臵、活體虹膜檢測算法、特徵提取和匹配三大模塊。


虹膜圖像的獲取是虹膜識別中的第一步,虹膜面積小,而且不同人種的虹膜顏色有著很大差別。這些使得普通的攝像頭無法拍攝出可以用於識別的清晰虹膜圖像。因此必須採用專用的虹膜圖像採集裝臵,包括紅外光學成像系統、電子控制單元和適當的軟體算法(如圖像恢復與增強、聚焦判斷等算法)。


特徵提取和匹配則是虹膜識別系統中核心的部分,即使用有效的特徵對虹膜圖像進行描述,並刻畫特徵向量之間的相似性。最終由系統將採集的信息與資料庫內的信息進行比對,決定用戶的身份和權限等。



圖:Note 7虹膜識別構成


就Note 7而言,虹膜識別由兩部分構成:一個紅外LED 發射裝臵和一個專門負責虹膜掃描的紅外攝像頭,兩者配合完成掃描、識別的過程。因此在Note 7 的正面上方,除了傳統的前臵攝像頭之外,還有紅外LED 和紅外攝像頭兩個孔。根據韓國媒體的報導,本次三星發布的Note 7 搭載的虹膜識別主要的算法來自三星自家研發,紅外攝像頭模組來自於韓國廠商Patron,紅外LED 由歐司朗提供。



圖:虹膜身份識別系統流程


例如:Note 7的虹膜識別的工作方式主要是通過紅外掃描來實現虹膜的解鎖,實際應用的時候則利用一個發光二極體(紅外光)和光接收傳感器工作,在虹膜檢測時,首先打開紅外LED,紅外LED發出紅外光,打到人的眼球上再反射回來,由紅外攝像頭Camera捕捉圖片,供後端算法進行識別。



圖:虹膜識別原理


例如三星Note 7的虹膜識別系統包含一個特定紅外LED光源,以此發射紅外線輔助掃描,可以保證晚間虹膜識別的正常使用。


有人不免擔心,既然有額外的紅外線參與,使用虹膜識別是否也會對眼睛造成傷害?實際上並不會,用於虹膜識別的紅外線波長在800-900納米之間,能量小,複合國際安全標準,保持一定的距離使用大可放心。


虹膜識別技術是基於眼睛中的虹膜進行身份識別。虹膜是位於黑色瞳孔和白色鞏膜之間的圓環狀部分,其包含有很多相互交錯的斑點、細絲、冠狀、條紋、隱窩等的細節特徵。而且虹膜在胎兒發育階段形成後,在整個生命歷程中將是保持不變的。這些特徵決定了虹膜特徵的唯一性,同時也決定了身份識別的唯一性。因此,可以將眼睛的虹膜特徵作為每個人的身份識別對象。


我們需要指出眼紋識別和虹膜識別是不同的兩個概念,虹膜識別在容錯率、信息量以及穩定性上均完勝眼紋識別。眼紋識別是針對眼白(鞏膜)進行的識別,而虹膜識別則是針對瞳孔外圓環部分(虹膜)進行的識別。此前,微軟、中興、TCL、VIVO均推出過眼紋識別手機,反響不佳,主要原因是眼紋識別由於採集的是眼白的信息,存在較大的信息誤差,同時眼紋識別藉助現有的普通前置相機,首先環境光線的影響非常大,其次相機的識別速度慢。



圖:眼紋識別技術有別於虹膜識別技術



圖:虹膜的紋理


生物識別技術主要是指通過指紋、人臉、虹膜、掌紋、步態等人類生物特徵進行身份認證的一種技術,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保障安全。而虹膜識別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得益於其具有最高級別的安全性能。


表1 虹膜識別的五大優勢



相比當下流行的指紋識別與人臉識別,虹膜識別在準確性、穩定性、可複製性、活體檢測等綜合安全性能上佔據絕對優勢。


表2 三種主流生物特徵識別的性能對比



譬如相比指紋識別,虹膜識別的準確度更高。虹膜測定技術可以讀取266個特徵點,而其他生物測定技術只能讀取13-60個特徵點。根據富士通方面的數據,虹膜識別的錯誤識別可能為1/1500000,而蘋果TouchID 的錯誤識別可能為1/50000,虹膜識別的準確率高達當前指紋方案的三十倍。




圖:虹膜識別的特徵點  



圖:指紋識別的特徵點


除了安全性能優越,虹膜識別手機的用戶體驗也是可圈可點的。對於具備指紋識別功能的手機,手指潮溼或脫皮甚至受損,都會影響指紋識別,而且由於識別精度問題,通常要識別數次才能通過驗證,降低了用戶體驗。而虹膜識別只需要對準備鏡頭,不用刻意配合,在30 釐米的自然條件下,哪怕是戴著眼鏡,也可以不到1 秒可完成身份認證。


在生物識別方面,目前最主流的是指紋識別,指紋識別已經大量普及,滲透到了隱私加密、支付等場景,使用十分方便。但是這並不代表虹膜識別就一定處於劣勢,虹膜識別的安全性無可附加,因此在一些高層級安全場景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比如支付認證的情景,用戶僅需要給手機一個眼神,就可以完成支付,既安全又方便。因此,指紋與虹膜各有優勢,適用於不同場景,是一種互補的存在。


整體來說,指紋識別的產業成熟,應用生態完善,依舊是移動端的主要選擇。而虹膜識別作為一種更加先進的存在,會持續完善,為高層級的安全認證提供有力的支持。隨著生態系統的逐步完善,虹膜識別也將成為主流的選擇之一。


可廣泛應用於金融、醫療、安檢、安防等領域。


虹膜掃描的最初應用主要是訪問控制,如今,安防設備製造商都在努力佔據生物特徵識別市場,包括桌面驗證、銀行安全、電子支付、文件加密等,甚至是遠程授權、雲服務認證。


目前,虹膜識別憑藉其超高的精確性和使用的便捷性,已經開始應用於金融、醫療、安檢、安防、特種行業考勤與門禁、工業控制等領域,相信隨著技術的逐漸成熟和認可度逐步提升,虹膜識別未來的滲透率和應用領域將繼續提升,市場空間仍然有非常大的空間。


同時,虹膜識別在金融、醫療、安檢、安防等領域的廣泛使用,也為消費電子端的普及提供了生態基礎,不同應用場景的交互與交融將有效提高虹膜識別的滲透加速和生態系統的豐富。


表3  虹膜識別技術的應用範圍





來源:海通證券,由CNLED網整理

【LED行業微信大群】添加群主微信:lufei-cong 

或掃描以上群主二維碼,

備註【加群+你的行業板塊

發個名片給群主

由群主確認並邀您進群。

群主要為行業提供渠道信息,不收取費用,但不可亂發廣告

相關焦點

  • 一文了解虹膜識別技術原理、優勢、供應鏈構成
    到底什麼是虹膜識別技術?目前發展狀況如何?下文總結了虹膜識別的相關技術原理、發展潛力、廠商布局情況。 虹膜識別部分構成 虹膜識別系統主要包含虹膜圖像採集裝臵、活體虹膜檢測算法、特徵提取和匹配三大模塊。 虹膜圖像的獲取是虹膜識別中的第一步,虹膜面積小,而且不同人種的虹膜顏色有著很大差別。
  • 虹膜識別技術簡述
    生物識別技術,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傳感器和生物統計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紋、臉象、虹膜等)和行為特徵(
  • 虹膜識別技術原理、優勢、供應鏈構成,都在這兒了!
    到底什麼是虹膜識別技術?目前發展狀況如何。下文總結了虹膜識別的相關技術原理、發展潛力、廠商布局情況。虹膜識別系統主要包含虹膜圖像採集裝臵、活體虹膜檢測算法、特徵提取和匹配三大模塊。虹膜圖像的獲取是虹膜識別中的第一步,虹膜面積小,而且不同人種的虹膜顏色有著很大差別。
  • 虹膜識別技術
    虹膜從直徑11mm的虹膜上,Dr. Daugman的算法用3.4個字節的數據來代表每平方毫米的虹膜信息,這樣,一個虹膜約有266個量化特徵點,而一般的生物識別技術只有13個到60個特徵點。266個量化特徵點的虹膜識別算法在眾多虹膜識別技術資料中都有講述,在算法和人類眼部特徵允許的情況下, Dr. Daugman指出,通過他的算法可獲得173個二進位自由度的獨立特徵點。
  • 虹膜識別技術的原理是什麼?
    隨著科技的發展,虹膜識別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生物識別系統。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虹膜識別技術? 生物識別是一種技術,這種技術是能採取人體獨特的特徵(比如:人臉特徵,虹膜特徵,指紋特徵),將這些特徵轉換成一串數據,來完成人體識別和認證。
  • 虹膜識別,聲紋識別,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的優缺點是什麼
    作者: 51Touch     時間:2018-07-15     源於:semidata    總點擊: 【導讀】:生物識別技術,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傳感器和生物統計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紋、臉象、虹膜等)和行為特徵(如筆跡、聲音
  • 虹膜識別技術優勢明顯 比指紋、人臉識別更可靠
    打開APP 虹膜識別技術優勢明顯 比指紋、人臉識別更可靠 電子發燒友 發表於 2019-06-07 17:22:00   」張張嘴
  • 比指紋識別強在哪?解讀虹膜識別技術原理的前世今生
    北京時間7月7日消息,據科技網站PhoneArena報導,說起虹膜識別這個名詞,大家都不會陌生,因為這種技術早就是許多間諜電影中的老梗了。此外,現在的各種重大考試也都要求我們錄入虹膜信息,有些單位甚至上下班打卡都要使用此類識別系統。
  • 虹膜識別技術特點及門禁中的應用分析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虹膜識別控制單元的價格將逐步降低,使得足以滿足大部分客戶的需求。相信,若採取優化設計,價格有望進一步降低,從而可大大拓展虹膜技術的應用領域。  虹膜技術產品特點  基於虹膜身份識別技術的門禁系統,與其它門禁系統相比,具有以下顯著優勢:  可靠性高  快捷方便:擁有本系統,不需要攜帶任何證件,就能實現門控,可單向亦可雙向;既可以被授權控制一扇門,也可以控制開啟多扇門;  授權靈活:本系統根據管理的需要,可任意調整用戶權限,隨時了解用戶動態
  • 虹膜識別技術的算法及精確度分析
    虹膜識別技術是利用虹膜終身不變性和差異性的特點來識別身份的,虹膜識別技術與相應的算法結合後,可以到達十分優異的準確度,即使全人類的虹膜信息都錄入到一個數據中,出現認假和拒假的可能性也相當小,但是這項技術的無法錄入問題已經成了它同其它識別技術抗衡的最大障礙。不管怎樣,虹膜識別技術的高精度使它能夠在眾多識別技術中佔有一席之地。
  • 解析三星Note7虹膜識別的工作原理
    8月2日三星推出了搭載虹膜識別的Note 7手機。為什麼指紋識別普及了這麼長時間,手機虹膜識別才姍姍來遲?虹膜識別的原理是什麼?安全性怎麼樣?請看下面的科普文章,為你解答這些問題。  一、虹膜識別的由來與簡介  虹膜識別的方法最早由美國的眼科醫生Leonard Flom 和 Arin Safir在1987年提出來的。虹膜識別的算法是由劍橋大學John Dargman博士研究出來的。他提出了對虹膜進行編碼、比較的數學算法。
  • 虹膜識別技術規模化應用已經箭在弦上
    而技術成熟度毫不遜色的虹膜技術,由於各種因素限制,其落地速度較為緩慢,但任何技術最終都要落地到商業化應用上。當前虹膜技術水平發展到什麼程度?未來技術應用趨勢是怎樣?如何推動虹膜技術落地應用的規模化? 為此,a&s傳媒邀請了中科虹霸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技術官何召鋒,分享虹膜技術發展情況、技術應用趨勢以及對落地規模應用的看法。
  • 虹膜識別原理及算法
    虹膜識別原理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7/383626.htm虹膜中包含豐富的色素細胞,當外部光線照射到眼睛上時,由於不同人的色素細胞對光有不同的吸收率
  • 虹膜識別的原理和五大應用領域
    虹膜識別技術是一種我們既熟悉又陌生,十分科幻神秘,又比較常見的感知識別技術,我們常常在科幻作品中看到它,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會遇見它,虹膜識別技術號稱是最精準最不可作偽的感知識別技術,這就更增添了它的神秘感。
  • 虹膜識別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手機中的應用
    此外,現在的各種重大考試也都要求我們錄入虹膜信息,有些單位甚至上下班打卡都要使用此類識別系統。很快,該技術就要在主流智慧型手機上出現了,據稱今年下半年的三星旗艦Galaxy Note 7就將搭載虹膜識別技術。那麼,這種看起來間諜範十足的技術到底是如何實現的呢?它與我們常見的安全解決方案(如指紋識別)又有什麼不同?虹膜識別是如何工作的?
  • 手機虹膜識別鏡頭設計
    摘要:隨著近年來圖像傳感器的快速商用化以及生物識別算法的發展,虹膜識別功能得以應用 於移動終端設備。獲取虹膜圖像是虹膜識別的關鍵一步,運用ZEMAX光學設計軟體設計了一款適用於手機的虹膜識別鏡頭。
  • 人臉識別系統應用優勢及組成
    打開APP 人臉識別系統應用優勢及組成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0-12-01 10:13:59   一、人臉識別、人臉識別系統技術現狀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技術的提高,很多公眾場所公司園區企業等出入口控制朝著智能安全高效管理方向發展,比如安裝部署出入門禁系統,通道閘機等,其中門禁系統中跟多趨向採用生物識別技術如人臉識別、人臉識別。
  • 玩轉生物識別 虹膜考勤機功能及其特點
    虹膜考勤機是利用虹膜識別技術針對於特定行業工作人員記錄工作時間的設備。主要解決工作人員上班人數不準確,冒名頂替等違規行為,確保人員唯一性。  虹膜考勤機  虹膜考勤機的設備特點是什麼?  1.識別速度一般在零點三秒左右,看一眼即可通過,適合大範圍人群使用;  2.多種集成方式,可以同市面上主流門禁控制器連接,便於集成到各種應用系統中去;  3.13-475px識別距離;  4、先進的虹膜識別算法;  5.完全脫機使用,不需要網絡;  6.支持自動監測紅外信號,並觸發開啟虹膜識別儀,當有人員走近識別機櫃進行虹膜識別時
  • 虹膜識別,你究竟了解多少?
    那麼虹膜識別技術究竟是怎樣的一門技術呢?對於感知技術中的條形碼二維碼識別技術我們已經非常熟悉了,事實上,虹膜識別技術就是一種超級版的條形碼二維碼識別技術。虹膜識別技術的原理虹膜識別通過對比虹膜圖像特徵之間的相似性來確定人們的身份,其核心是使用模式識別、圖像處理等方法對人眼睛的虹膜特徵進行描述和匹配,從而實現自動的個人身份認證。虹膜識別的主要步驟包括虹膜圖像的獲取、預處理、特徵提取與編碼和分類。
  • 指紋/人臉/虹膜/心率/聲音識別各有啥特點?
    隨著生物識別技術不斷出現在商業領域,越來越多的生物識別技術設備或功能被人們所應用,在智能鎖領域除常見的指紋鎖,還出現了人臉識別鎖、瞳孔識別智能鎖、靜脈識別智能鎖等。然而各種生物識別技術又有那些特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