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識別技術優勢明顯 比指紋、人臉識別更可靠

2021-01-15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虹膜識別技術優勢明顯 比指紋、人臉識別更可靠

電子發燒友 發表於 2019-06-07 17:22:00

  」張張嘴「、」眨眨眼「、」搖搖頭「當你恍惚聽到這樣的提示音,那你周圍一定是有人在進行」刷臉「。「刷臉」大名為人臉識別技術,早已隨著智能機、手機APP、門禁系統走進了千家萬戶,而指紋識別技術在這之前更是早已普及,那為何同人臉識別技術、指紋識別技術統稱為生物識別技術三巨頭的虹膜識技術別遲遲未見消息?

  

  什麼是虹膜識別技術

  虹膜識別技術是基於眼睛中的虹膜進行身份識別。虹膜特徵具有唯一性,且在整個生命歷程中保持不變,相較於指紋識別和人臉識別,虹膜識別的錯誤率低至百萬分之一,虹膜複雜的細節特徵使得其偽造難度極大,因此虹膜識別是現階段最穩定、最準確、安全係數最高的生物識別技術,可以廣泛應用在需要高度保密場景以及門禁系統領域。

  虹膜識別技術優勢明顯,比指紋、人臉識別更可靠

  虹膜識別的過程主要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虹膜圖像獲取、圖像預處理、特徵提取和特徵匹配。進行身份識別時,首先需要使用特定的攝像器材對人的整個眼部進行拍攝,並將拍攝到的圖像傳輸給虹膜識別系統的圖像預處理軟體。該軟體可對獲取的虹膜圖像進行虹膜定位、虹膜圖像歸一化和圖像增強等處理,使其滿足虹膜特徵提取的需求。經過圖像預處理過程後,需要採用特定的算法從虹膜圖像中提取虹膜識別所需的特徵點,並對其進行編碼。然後將所得到的特徵編碼與資料庫中存儲的虹膜圖像特徵編碼進行逐一匹配,由此判斷是否為相同虹膜,從而達到身份識別的目的。

  雖有千般優點,卻難更上層樓

  我國虹膜識別行業逐步開始發展,雖然虹膜識別市場前景廣、技術也漸漸向成熟,但其普及也面臨許多困境。

  其一,是易用性。虹膜識別在安全性上遠勝指紋和人臉識別,但指紋識別和人臉識別在當下流行的原因不僅在於安全,更在於其易用性。虹膜識別在易用性上則略有不足。用戶進行虹膜識別時需要將眼睛以一定的距離對準攝像頭,過遠則不能識別。除此之外,廣受時髦人士歡迎的「美瞳」對虹膜識別來說也是一項挑戰:美瞳會遮擋用戶黑眼球,導致設備無法看到虹膜上的紋路,而且市面上美瞳款式琳琅滿目,一一用算法解決也不太現實。

  其二,在市場方面,即使技術先進也不一定能得到推廣。中科虹霸馬力分析:「對用戶來說,他為什麼需要你的新產品?如果他現有的產品還能用,並且還能解決主要問題,他就沒有用新產品的積極性。」目前指紋和人臉識別在用戶端加速普及,在二者尚能滿足主要需求的情況下,很難有大批用戶選擇更換成成本更高的虹膜識別設備。

  老生常談,信息安全影響很大

  目前虹膜應用過程中,安全隱患主要表現為虹膜原始圖像的洩露和虹膜特徵模板的圖像復原,具體描述如下:

  其一,虹膜原始圖像的洩露:公安領域虹膜應用過程中的採集、傳輸、入庫、比對等各個環節,虹膜原始圖像是個人隱私數據的集中體現,存在隱私洩露的風險。當發生大面積洩露時,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

  其二,虹膜特徵模板的圖像復原:虹膜特徵模板通過某些算法恢復成可供其他應用的虹膜圖像,雖然復原後的圖像與原始圖像不完全相同,但同樣可以用於虹膜識別或者其他虹膜算法。 對以上虹膜應用的安全隱患,必須研究基於密碼學的原始圖像和特徵模板保護方案對虹膜數據進行安全性保護,以滿足用戶在身份採集、存儲和認證過程中對隱私保護的安全性需求。虹膜特徵的終身不變性和系統虹膜圖像特徵資料庫中的海量數據都對該技術的研究提出了極大挑戰,尤其在認證技術如正確匹配率、錯誤拒絕率、認證速度等安全性目標的苛刻要求下,更是對該技術是否能實現進一步發展的嚴峻考驗。

  結語

  當下虹膜識別大多局限於工業和金融業,投放到個人消費市場的成型產品較少,用戶「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但虹膜識別相較以往,應用場景和技術已大大發展,不過虹膜識別在技術不斷進步的同時也要兼顧市場需求,方能「落地」。人臉作為器官,呈現出多樣化的生物特徵,目前無論是人臉識別還是虹膜識別都不能說已臻完美,均存在一定誤差,在未來,虹膜識別和人臉識別或將結合起來共同應用。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虹膜識別,聲紋識別,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的優缺點是什麼
    北京時間07月15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生物識別六大技術(指紋、臉象、虹膜等)趨勢分析。生物識別技術,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傳感器和生物統計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紋、臉象、虹膜等)和行為特徵(如筆跡、聲音、步態等)來進行個人身份的鑑定。
  • 生物識別技術四大種類介紹(人臉、指紋、虹膜、聲紋)
    北京地鐵有望在年內啟動人臉識別乘車試點,安檢系統也將引入刷臉技術,提高乘客通行速度。警方利用AI人臉識別技術在三場演唱會上逮捕了多名犯罪嫌疑人。傳統方法在非約束環境的效果較差,主要的原因是非約束環境下人們姿勢呈現多樣化,且光照條件千差萬別,難以利用LBP特徵、Haar特徵獲取人臉顯著信息,這進一步表明人工設計特徵往往難以滿足現實中的複雜任務需求。新一代的人臉識別算法主要基於深度學習CNN(卷積神經網絡),它通過構建具有多個隱層的神經網絡模型,利用海量數據來學習更有用的特徵。
  • 指紋人臉語音,生物識別技術大對比
    了解了生物技術後,還要摘掉影響最終用戶體驗的三點因素: 1)硬體產品質量是圖像輸入質量的關鍵因素 2)生物識別算法決定了生物識別驗證的結果,同時也是速度和性能的重要影響因素 3)實用性 生物識別技術都有各自優勢和限制,現階段指紋是應用最為廣泛和成熟的一種技術,也是生物識別應用的起點。
  • 人臉、指紋、靜脈、虹膜,第二代生物識別技術是什麼?
    生物識別技術是利用人的生理特徵或行為特徵,來進行個人身份的鑑定。更具體一點,就是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傳感器和生物統計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和行為特徵來進行個人身份的鑑定(身份識別)。在當今信息化時代,如何準確鑑定一個人的身份、保護信息安全,已成為一個必須解決的關鍵社會問題。
  • 生物識別方式有指紋人臉識別!而生物虹膜、指靜脈識別你知道嗎?
    消息傳到國內,中國銀行率先做出回應,為了保護客戶帳戶資金安全,決定將三星涉事機型指紋快捷登錄方式暫時關閉,並且會密切關注三星公司的修復進度。生物指紋解鎖,通過程序採樣,將手指表面的指紋圖樣轉化為數字密碼,通過信息匹配技術,在指紋傳感器上掃描指紋,匹配系統預設指紋數字信息,然後,通過複雜的驗證識別技術,實現指紋驗證身份,從而實現登錄終端。
  • 虹膜識別:技術組成、識別原理、特點及優勢等知識分享
    圖:虹膜的紋理生物識別技術主要是指通過指紋、人臉、虹膜、掌紋、步態等人類生物特徵進行身份認證的一種技術,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保障安全而虹膜識別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得益於其具有最高級別的安全性能。表1 虹膜識別的五大優勢
  • 虹膜識別是目前最為精準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
    虹膜識別是目前最為精準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身份識別,「刷眼」更可靠(關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自主研發的虹膜識別技術已在煤礦中投入使用。此前,虹膜識別技術已成功應用於礦山、金融、移動通信等多個領域,在身份識別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刷眼」確認身份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和認可。相比指紋識別和人臉識別,虹膜識別更為精準,誤識率可低至百萬分之一眼睛常常被形容為心靈的窗戶,其實它也是身份的標識。
  • 虹膜識別技術原理、優勢、供應鏈構成,都在這兒了!
    到底什麼是虹膜識別技術?目前發展狀況如何。下文總結了虹膜識別的相關技術原理、發展潛力、廠商布局情況。虹膜識別系統主要包含虹膜圖像採集裝臵、活體虹膜檢測算法、特徵提取和匹配三大模塊。虹膜圖像的獲取是虹膜識別中的第一步,虹膜面積小,而且不同人種的虹膜顏色有著很大差別。
  • 指紋識別、人臉識別都弱爆了,我們全身上下都是「密碼」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發展,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已經不算新鮮事。然而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身體從上到下都有密碼。今天我們就一起見識一下,看看目前都有啥奇葩的識別技術。全球生物識別市場規模(億美元)指紋識別這是一種最常見的識別技術,指紋識別技術是把一個人同他的指紋對應起來,通過比較指紋和預先保存的指紋進行比較
  • 虹膜識別技術簡述
    生物識別技術,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傳感器和生物統計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紋、臉象、虹膜等)和行為特徵(
  • 指紋、虹膜、人臉……還在用這些「密碼」?快來試試體內身份識別
    這個看似哲學的問題卻也是個體身份識別的關鍵所在。 從過去的ID卡、鑰匙等到現如今的指紋、人臉、虹膜等識別方式,身份識別的方式也從物品轉變為生物本體。但是卻依然存在諸多問題,無論是指紋還是人臉識別,這些外部特徵都有被仿製的風險。 如何讓身份識別更加安全可行?重慶工商大學人工智慧學院副院長秦華鋒從2006年開始便思考著這個問題。
  • 生物特徵識別下一站:虹膜識別
    根據原公安部物證鑑定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劉耀提供的數據,與指紋0.8%、人臉識別2%左右的誤識率相比,虹膜識別誤識率可低至百萬分之一。縱觀整個世界發展史,身份鑑別技術一直是人類長期致力研究的重要課題。早期的識別技術主要通過人工比對——基於經驗對檢材和樣本進行比較;而隨著計算機技術不斷發展,以指掌紋、足跡、人臉、虹膜、聲紋等為代表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日趨成熟。
  • 虹膜識別有了新的使用「姿勢」
    虹星科技創始人、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智能感知與計算研究中心成員侯廣琦近日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虹膜識別技術一旦普及,每一個人在虹膜識別設備前不用拿出證件就能證明自己的身份。那麼,虹膜識別的優勢是什麼?1.2米的識別距離又需克服哪些技術困難?
  • 指紋/人臉/虹膜/心率/聲音識別各有啥特點?
    隨著生物識別技術不斷出現在商業領域,越來越多的生物識別技術設備或功能被人們所應用,在智能鎖領域除常見的指紋鎖,還出現了人臉識別鎖、瞳孔識別智能鎖、靜脈識別智能鎖等。然而各種生物識別技術又有那些特點呢?
  • 一文了解虹膜識別技術原理、優勢、供應鏈構成
    有人不免擔心,既然有額外的紅外線參與,使用虹膜識別是否也會對眼睛造成傷害?實際上並不會,用於虹膜識別的紅外線波長在800-900納米之間,能量小,複合國際安全標準,保持一定的距離使用大可放心。 虹膜識別相比於其他生物識別技術優勢 虹膜識別技術是基於眼睛中的虹膜進行身份識別。
  • 隔離時代,人臉和指紋識別如何「不失靈」?
    智慧型手機搭載指紋識別之後,人臉識別緊接著進入消費電子領域,通過使用攝像頭採集人臉圖像或視頻,並自動在圖像中檢測或跟蹤人臉,進而對完成識別。人臉識別歷經辨識型、確認型向關注名單型的轉變,隨著算法和系統的改進,有了更加廣泛的應用,伴隨疫情而增長的戴口罩人臉識別技術,準確率正持續上漲。
  • 虹膜識別技術規模化應用已經箭在弦上
    縱觀整個世界發展史,身份驗證技術一直是人類長期研究的重要課題。而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驗證技術早已從最初的人工比對發展到以掌紋、指紋、人臉、虹膜等代表的生物識別技術。隨著各種生物特徵識別相繼湧現,無密碼時代漸行漸近。人臉、指紋是應用最為廣泛的生物識別技術,特別是在手機領域,早已經形成規模化應用,而在金融、公安等領域也初具一定規模。
  • 眼神科技 - 專訪眼神科技CEO周軍:生物識別的未來是人臉、虹膜...
    目前,技術距離長到十幾米高的竹子,還有一段距離,我們生物識別技術,需要土壤、氛圍和環境。    虹膜是一片海洋:美麗、豐富、安全、高效     指紋識別技術成熟,但有一些缺陷,比如長期徒手作業的人們會為指紋識別而煩惱,人臉識別友好方便,但在實際應用中受環境影響大,實驗室環境下99%以上的識別率,在實際應用中很難達到,虹膜識別的優勢是準確率最高。
  • 各種生物識別技術智能鎖對比,為何指紋識別鎖普及率最高?
    ,在智能鎖領域除常見的指紋鎖,還出現了人臉識別鎖、瞳孔識別智能鎖、靜脈識別智能鎖等。指紋識別技術經過了多年的發展以及市場的驗證,是目前比較成熟且應用最廣泛的生物識別技術,具備一定的優點。   指紋識別技術的優點:1.實用性強:指紋的採集和使用比較方便,指紋頭體積小,採集成本低,可應用於多種設備。2.穩定性好:指紋識別技術較成熟,經過長期的市場檢驗,且指紋自身具備唯一性和永久性,因而指紋識別比較穩定可靠。
  • 虹膜識別技術的原理是什麼?
    隨著科技的發展,虹膜識別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生物識別系統。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虹膜識別技術? 生物識別是一種技術,這種技術是能採取人體獨特的特徵(比如:人臉特徵,虹膜特徵,指紋特徵),將這些特徵轉換成一串數據,來完成人體識別和認證。